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对耕地进行保护是维持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而作为耕地的直接使用者,农民在耕地保护中占据着重要角色,农民对耕地保护的态度和反应直接关系着耕地保护政策的推行。本文主要针对不同群体农民对待耕地保护的态度进行了分析,并对相关应对措施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提高农民对耕地保护的积极性,加强耕地保护力度,使耕地保护政策得到切实推行。  相似文献   

2.
对耕地进行保护是维持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而作为耕地的直接使用者,农民在耕地保护中占据着重要角色,农民对耕地保护的态度和反应直接关系着耕地保护政策的推行。本文主要针对不同群体农民对待耕地保护的态度进行了分析,并对相关应对措施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提高农民对耕地保护的积极性,加强耕地保护力度,使耕地保护政策得到切实推行。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现代农业建设对耕地保护的作用,发现现代农业建设一方面对耕地保护起促进作用,实现耕地的"开源"和"节流",提高耕地质量;另一方面又对耕地保护起消极作用,引起耕地的过度使用和生态破坏.因此,强化现代农业建设对于耕地保护的促进作用,弱化两者的矛盾是实现现代农业建设进程中耕地保护的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即提高农民的农业科技水平、加 强保护政策的实施效能、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  相似文献   

4.
诸逸飞  唐云松  占小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834-12835,12837
在介绍农民参与耕地保护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农民参与耕地保护的各个因素,提出了推进农民参与耕地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2016年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大汇总(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 为提高农业补贴政策效能,2015年,国家启动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将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目标调整为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主要调整措施是:一是将80%的农资综合补贴存量资金,加上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用于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对象为所有拥有耕地承包权的种地农民,享受补贴的农民要做到耕地不撂荒,地力不降低.  相似文献   

6.
1.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 一是将80%的农资综合补贴存量资金,加上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用于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对象为所有拥有耕地承包权的种地农民,享受补贴的农民要做到耕地不撂荒,地力不降低.补贴资金与耕地面积或播种面积挂钩,对已作为畜牧养殖场使用的耕地、林地、成片粮田转为设施农业用地、非农业征(占)用耕地等已改变用途的耕地,以及长年抛荒地、占补平衡中“补”的面积和质量达不到耕种条件的耕地等不再给予补贴.  相似文献   

7.
我国耕地保护制度经过了耕地保护法律意识觉醒期、法律制度起步期、法律体系形成期、法律体系发展期的演进.我国耕地保护的法律形式、法律规范和法律手段在演变中完善,但当前的耕地保护法律制度面临经济建设与耕地保护、私益与公益的矛盾与冲突以及法律体系的不完善.完善我国耕地保护法律体系要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原则,以切实保护耕地和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为主线,建议出台《耕地资源安全保障法》以树立耕地资源安全保障法律依据,并实现从国家到地方,从宏观到微观的一系列保护耕地数量、质量与生态安全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8.
正1.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为提高农业补贴政策效能,2015年,国家启动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将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目标调整为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主要调整措施是:一是将80%的农资综合补贴存量资金,加上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用于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对象为所有拥有耕地承包权的种地农民,享受补贴的农民要做到耕地不撂荒,地力不降低。补  相似文献   

9.
从农民耕地保护的机会成本损失出发,以农地发展权为基点确定耕地保护补偿价值标准,对农民进行补偿,以此提升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弥补了现行耕地保护制度的不足,并以重庆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耕地资源价值为152.63万元·hm~(-2),耕地保护年度补偿价值标准为7.54万元·hm~(-2)。该数值较为合理,具有现实可行性,对重庆市实施耕地保护补偿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任朝霞  陆玉麒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725-14727
采用访谈问卷调查法探讨了西安市公众对耕地保护的认知程度,分析了公众对耕地资源各种功能及其外部效益的认识,为公众加强耕地保护工作提供借鉴。结果表明,①89.9%的受访者认为有必要加强耕地保护;70.6%的受访者认为耕地大量转为非农建设用地,可能导致农民大量失业;79.7%的受访者赞成耕地维持现状,耕地面积不减少。②耕地保护主要能提高城市郊区农民的生活质量,为农户提供就业保障和生存空间;保证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为子孙后代保留生存空间。③当前耕地保护工作面临最严峻问题是建设用地扩张占用大量优质耕地,致使耕地面积锐减;农民种田利益低下,致使农民不愿意种田,大量农民外地打工。④耕地外部效益功能主要有水源涵养,净化水质,保育水资源;同化城市和农村生活中产生废弃物;防止水土流失,保育土壤资源;提供娱乐、休闲旅游的空间。  相似文献   

11.
高瑞琴 《农学学报》2011,1(8):60-64
旨在分析农村土地纠纷过程中农民的心理认知状况,并提出调整认知偏差的对策性建议。以社会心理学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梳理农村土地纠纷中农民的心理状态,探索土地纠纷发生的心理因素。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土地纠纷发生和加剧的原因有:农民的相对剥夺感:与城市居民相比、与其他农民个体相比、与自己过去相比而产生的相对剥夺感;官民之间信息不畅导致土地纠纷矛盾升级,包括:信息流通方式对农村社会关系的影响、官民信息沟通不畅的影响因素及不良后果;农民对土地纠纷事件的归因模式偏差和不良的认知方法。因此,应当在政府宏观引导的基础上加强农民个体心理疏导机制,对农民的认知偏差状况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2.
旨在分析农村土地纠纷过程中农民的心理认知状况,并提出调整认知偏差的对策性建议。以社会心理学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梳理农村土地纠纷中农民的心理状态,探索土地纠纷发生的心理因素。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土地纠纷发生和加剧的原因有:农民的相对剥夺感:与城市居民相比、与其他农民个体相比、与自己过去相比而产生的相对剥夺感;官民之间信息不畅导致土地纠纷矛盾升级,包括信息流通方式对农村社会关系的影响、官民信息沟通不畅的影响因素及不良后果;农民对土地纠纷事件的归因模式偏差和不良的认知方法。因此,应当在政府宏观引导的基础上加强农民个体心理疏导机制,对农民的认知偏差状况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3.
为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地方政府与社会投资者在土地整治PPP模式中的演化路径,对南京B街道土地整治项目中地方政府与社会投资者的演化博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社会投资者期望收益r小于机会成本b时,地方政府的扶持可以提高社会投资者参与项目的积极性。随着土地整治PPP模式给地方政府和社会投资者带来的收益不断增加,地方政府的最优策略选择是扶持社会投资者、社会投资者的最优策略是参与PPP模式;在南京B街道土地整治项目中,社会投资者期望收益r大于机会成本b,社会投资者能稳定趋向参与土地整治PPP模式,地方政府对社会投资者的扶持力度受自身收益影响,当地方政府的收益越来越小时,扶持的力度会逐渐下降。为进一步提高提高社会投资者参与土地整治PPP模式的积极性,加快构建土地整治PPP模式市场,提出建立土地整治PPP模式激励机制,建立土地整治PPP模式的反向约束机制2个措施。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发展,耕地资源功能多元化,其中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的功能是保证区域粮食安全和对区域农 民的社会保障功能。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以耕地资源的生产功能和社会保障功能为基础,以耕地农作 物产出为媒介,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区域最小耕地面积,并与区域实际耕地面积比较,得出耕地资源安全 的状态值,对研究区和区域内各个乡、镇的耕地所处安全态势进行评价。区域耕地资源安全,要同时保 证耕地资源最直接的生产功能和社会保障的安全。最小耕地面积和耕地资源安全状态值,可以衡量一个 区域耕地资源安全的态势。从空间分布看,大兴区北部经济发达的乡镇不安全状态较为剧烈。区域农业 应该及时调整农业结构以保障耕地资源安全。  相似文献   

15.
为揭示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驱动机制,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西南丘陵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巴南区农户居民点用地变化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显著影响农户"是否新辟地基建房"的因素包括:"风水"心理、自然灾害、宅基地来源和交通条件;显著影响农户"新辟地基建房占地面积"的因素包括:家庭常住人口数量、宅基地来源、农村税费改革、农村宅基地政策法规的认知。对两者影响最显著的都为宅基地来源因素。由此可见,荒地或闲置用地为新辟地基建房的主要用地来源,且相对其他用地来源建房占地面积较大。因此,在保护耕地不被占用的同时,政府应控制荒地或闲置用地建房超占现象,从而保护潜在的耕地来源。  相似文献   

16.
建设用地供应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不仅仅是土地本身的问题,同时还与人口、社会、经济、政治等因素紧密相关。合理的建设用地供应不但能够促进土地集约利用、保护耕地,而且能够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基于此认识,根据长沙市1995~2013年统计数据,运用Eviews6.0软件,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探讨建设用地供应与经济社会发展间的相关关系,重点探讨建设用地与GDP、城市化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建设用地供应与GDP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而与城市化率之间只有单向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确定公平性的征地安置补偿方式,为有效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优化中国的征地策略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博弈分析和实证分析.[结果]:基于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构建政府与被征地农民在征地安置补偿方式选取过程中的成本收益模型,并以浙江省诸暨市A、B两村为例进行实证分析.认为当A村被征地农民距离保障年龄小于3年时,社会保障安置是政府与被征地农民的最优策略;当大于3年时,留用地安置是最优策略;对于B村而言,留用地安置是始终是政府与被征地农民的最优策略.[结论]建议政府在征地过程中合理选择安置方式、加大实施参与力度、合法规范征地行为,以有效保障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推动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对策探讨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促进土地合理流转,增加社会财富,提高农民收入和保护农民利益,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我国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考察,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9.
姚涛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9):229-232
介绍了1980-2011年陕西省耕地面积的变化态势,对影响陕西省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指出陕西省耕地面积变化受政策因素和社会-经济-农业系统因素共同影响.其中,政策因素一方面在促进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当中使得耕地面积减少,另一方面为了保障粮食安全,保护耕地红线,又通过政策因素来抑制耕地过快和非理性减少;社会系统因素中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进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少;经济系统因素中耕地面积的变化是由投资、外延扩张以及农业经济调整引致的;农业系统因素主要是通过农业科技要素影响耕地面积变化的.在实证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实现区域耕地动态平衡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王丽芳 《北京农业》2007,(15):55-59
土地信托保护是指以保护土地为目的,土地的所有者、使用者、所有权人、使用权人或收益权人,将土地委托给受托人,受托人对委托人交来的土地进行管理经营,处置的行为。目前我国土地资源紧缺,且因为农业收入的比较利益低下,现行农村土地保护机制的不完善以及不科学的经营方式,导致农村土地在数量急剧减少、质量上也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农地抛荒、土地资源浪费和破坏严重。于是国家提出用信托的方式来保护土地。即成立土地信托组织,使那些不愿意种田的农民,将土地流转出来。以实现土地资源的保护和高效规模经营。本论文就是在这个课题的基础提出。目前土地发展权在世界各国主要是用来保护土地和限制土地由农用转向农用地。本文考虑在通过适当的方式赋予土地信托保护组织一定的土地发展权利,以激励其更好的保护土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