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农业》2011,(19):9-10
<正>高度重视北京山区防灾避险工作北京市山区不少地区存在地质、气象严重灾害的潜在威胁。特别是北京地区的春旱严重,十年九旱,地下水位连续下降,山区部分村庄人畜饮水困难。夏季雨量集中,山区不仅风雹灾害频繁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对北京地区的山地灾害发生的影响因子进行敏感性评价, 认识该区内灾害的分布特征与规律, 为防灾减灾工作服务。方法利用ARCGIS10.2作为处理平台, 分析北京山区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 同时选取断层、岩性、坡度、坡向、多年平均降雨量因子进行敏感性分析, 并对各因子进行敏感性评价。结果3类灾害在距断层0~6km范围内分布最多, 占总灾害个数的86%;在距断层0~2km内灾害点密度达到0.83个/km2, 其敏感性系数(Sci)为1.95;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在花岗岩分布最多, 其Sci分别为7.05、3.46、5.89;3类灾害受降雨影响具有一致性, 崩塌、滑坡、泥石流分别在年均降水量区间为710~730mm、710~730mm、630~650mm时Sci值最高, 分别为1.14、1.68、0.90;3类灾害在平均坡度5°~15°区间内Sci最大, 分别为0.75、0.53、0.93;崩塌、滑坡在西南方面最易发生, Sci分别为0.37、0.64, 泥石流多发生于流域内, 灾害发生坡向不固定。结论通过对灾害不同影响因子进行敏感性赋值, 利用ARCGIS中的空间叠置分析与栅格累加功能, 得到北京山区崩塌、滑坡、泥石流3类灾害的敏感性分布图, 对北京山地灾害的发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北京山区泥石流运动数值模拟及危险区制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北京山区泥石流经常给当地造成财产损失与人员伤亡,因此研究该地区的泥石流运动规律并进行危险区制图,具有重要实际意义.该文通过简化平面二维非恒定流的基本方程,采用LagrangeEuler型的数值计算模型(流团模型),对门头沟区几条典型泥石流沟道的泥石流运动堆积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绘图软件Graphtool3.3对危险区进行了绘制.经过与实地调查方法的结果对比表明,两者符合较好,验证了该文数值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NDVI的山区土地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NDVI在山区土地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中的运用,提出基于NDVI的山区土地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分析方法,为山区土地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提供一种分析方法。以北京市山区为例,界定了北京山区的范围,利用3期遥感影像,通过研究不同地形坡度下1992年、2003年、2013年3年北京山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变化来间接反映山区土地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992年至2013年,北京山区的植被指数呈上升趋势,说明水土保持和植树造林卓有成效;而由于城市扩张影响,山区县区的山前平原和山间盆地(延庆盆地)的植被指数逐渐下降,且近些年的植被变化幅度更加明显,表明北京市部分县区山区土地生态环境逐渐遭到破坏,土地生态治理面临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5.
  目的  城市边缘的浅山区是人类生产生活与自然生境的交接缓冲区,也是人居环境面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风险脆弱性较高的区域。相比通过工程方法降低浅山区中自然灾害威胁,防灾林选址规划作为基于生态系统的方法,可以恢复健康的生态系统,提供多样的生态系统服务并有效降低灾害风险,提高人居环境对自然灾害的抵抗力与适应力。  方法  本研究提出一种人居环境安全视角下的泥石流防灾林造林选址评价体系,并评估规划的防灾林对降低人居环境中泥石流风险的有效性。基于多准则决策法(AHP),将基于最大熵模型(MaxEnt)的泥石流敏感性预测结果作为泥石流风险因子,识别具有降低泥石流灾害发生概率的泥石流流域内适宜造林位置作为环境因子,同时结合造林可行性因子,叠加3类因子分析出高风险且高适宜的造林区域。通过对比造林前后泥石流敏感性与人居点危险性评价造林的减灾效益,指导北京市浅山区泥石流防灾林造林选址。  结果  研究选取了118.50 km2的造林区域,主要分布在密云水库周边地区、怀柔区、昌平区以及房山区,呈现以零散斑块形态分布在人居点上游的特征。造林后泥石流易发区面积减少了117.45 km2,位于泥石流易发区的人居点个数减少了51个。  结论  本研究构建了提升人居环境泥石流抵抗力的防灾林造林选址评价体系,通过基于自然系统的方法降低山区自然灾害风险,提升浅山区人居环境质量,保障生态系统健康与人居环境安全,并为北京市百万亩造林计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暴雨泥石流实时预报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研究开发简单实用的暴雨泥石流实时预报模型对于受影响地区防灾减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对北京北部山区多年泥石流发生的雨情进行统计分析,以降雨强度(Y)与发生泥石流当日激发雨量(X)和前期实效雨量(K)建立的有雨量站危险区泥石流发生判别方程为Y=-0116(X+K)+115;以泥石流发生当日激发雨量(Y)与泥石流发生前3d降雨量(X)建立的无雨量站危险区泥石流发生判别方程为Y=-1.3899X+345,与前15d实效雨量X建立的无雨量站泥石流发生判别方程为Y=-2.8019X+390.经检验,模型的预测性能良好,可在北京山区应用.其建模方法可供建立泥石流临界雨量判别模型时参考  相似文献   

7.
荒溪灾害危险区制图(长期预报)是同荒溪分类一并进行治理山区、建设山区、防治荒溪灾害、实现山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本研究介绍了荒溪灾害危险区制图的具体方法,并已在整个北京山区推广实施,为我国荒溪灾害预报场地的基础危险性研究做了一项行之有效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荒流分类是治理山区,建设山区、防治荒溪灾害、实现山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国际水准的基础性工作,是进行荒溪灾害危险区制图的前提条件,文中介绍了荒溪分类技术的具体方法,并已在整个北京山区推广实施,为我国荒溪灾害预报场的地基础危险性研究做了一项行之有效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刘巧丽 《甘肃农业》2014,(24):63-64
西吉县沙沟村片区沟道上游流域面积371.4km^2,沟道长58.6km。由于沟道防洪基础设施薄弱,洪水淘蚀沟道两岸,特别是下游段,沟道右岸冲刷严重,大部分沟道右岸已形成悬崖,常发生崩岸、坍塌,对沟道右岸居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等问题。文章分析了西吉县沙沟村片区沟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加强该片区沟道治理的必要性以及具体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0.
北京山区发展现状与沟域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北京山区发展的现状,阐述了沟域经济的内涵,分析了北京山区沟域经济发展的成效与特征,并从创新沟域经济发展机制、推行沟域经济新型发展模式、加大对沟域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等方面开展了促进北京山区沟域经济发展的思考,认为沟域经济是一种新型山区发展模式,它开辟了生态友好型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山区是北京生态保护屏障和水源涵养地,是北京建设宜居之都的重要屏障,北京山区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是保护北京山区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梳理北京山区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演变的基础上,发现其存在公众参与意识淡薄、政策体系不够细化、资金投入力度不足等问题。最后,提出了北京山区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沟域经济"是北京山区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通过分析北京山区沟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探讨沟域经济的定义和特征,总结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最后针对北京山区沟域经济的制约因素,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北京沟域经济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密云区龙潭沟流域泥石流灾害成因与动力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2011年以来北京市密云区龙潭沟流域多次暴发严重泥石流灾害,严重威胁了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2016年8月12日泥石流过后,本文以该区受灾严重的艾洼峪与大木峪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单沟泥石流的灾害成因与动力学演化过程,旨在为该区单沟泥石流灾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现场调查、室内实验和遥感影像解译的基础上,结合降雨资料、泥石流粒径组成和沿程流速流量断面变化进行分析。结果(1) 2012—2016年,艾洼峪物源体面积增加了11.12倍,大木峪增加了4.41倍。(2)2016年最大小时降雨量占累积降雨的比例高达47.0%;相比2011年,2016年泥石流前期降雨少,激发雨强是2011年的2.87倍。(3)艾洼峪和大木峪泥石流密度分别为1.95和1.88 g/cm3,黏粒含量分别为0.02%和0.05%。(4)标度分布结果为:0.853 1 < R2 < 0.959 2,0.019 1 < μ < 0.033 8,10.31 < Dc < 10.99。(5)艾洼峪泥石流支沟汇流导致流速、流量分别增加了0.21和1.67倍,流经油松林后,流速下降了22.9%,流量下降了86.2%,泥石流堆积物平均粒径d50降低了53.0%;大木峪泥石流流经人工堆石坝后,流速、流量分别增加了0.16和7.71倍。结论(1) 自2012年来,艾洼峪、大木峪物源体面积逐年增加,具备再次发生泥石流的物源条件。(2)短历时、高强度的降雨是该区泥石流暴发的主要激发条件,前期降雨充沛的条件下,泥石流的激发雨强下降。(3)两条沟道为高密度低黏度的黏性泥石流。(4)标度分布对艾洼峪、大木峪泥石流颗粒具有很高的拟合度,两沟μ < 0.05,验证了两沟为高密度泥石流的结论,造成两沟Dc值偏小的主要原因是沟道泥石流黏粒含量低。(5)艾洼峪泥石流流量陡增至峰值是由于支沟泥石流汇入主沟造成,沟道油松林对泥石流流速、流量有削减作用,对大颗粒物质有过滤作用;大木峪流量陡增至峰值是由于沟道中的堆石坝溃决造成。   相似文献   

14.
河北太行山区“96.8”暴雨泥石流灾害考察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96年8月河北省太行山区发生严重洪涝、泥石流灾害.该文对当时暴雨特征、典型泥石流等进行了详细报道,并分析了泥石流成因.该文指出,森林植被对“96·8”特大暴雨形成的洪水、泥石流灾害起到了抗御和消减作用.建议进一步加强太行山区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工作,采取有力措施预防控制泥石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峰峦如聚,绿色屏障拱卫首都;沟岭似海,千里山区神奇而美丽.随着沟域经济高标准、高起点地快速发展,带动了北京山区发生着一轮又一轮的聚变.2010年,北京市农委会同相关部门,开展了“北京沟域经济发展规划公开征集”工作,7个山区县面向国内外公开征集发展规划;100多个高水平的规划团队参与了规划征集竞标活动,最终完成了7个高水平的沟域经济发展规划,为北京市山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是山区地质灾害防治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由于泥石流成灾因素繁多复杂,至今尚无系统完善的评价体系。泥石流在孕育过程中是一个非线性区的开放系统,处于一种自组织的非平衡状态之中。为了探索一个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的新方法,借助于信息熵的理论,将其与可拓学这一非线性理论相结合,建立了灾害熵-可拓综合评价模型。通过西藏隆孜县隆子区11条泥石流的实例验证,基于灾害熵-可拓综合评判理论模型可较为客观地对泥石流危险性等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7.
循环农业是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农村建设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北京山区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生态经济的背景与取向,在山区探索循环农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农业资源的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北京山区已经在发展循环农业方面具备了一定的实践经验,笔者通过总结山区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和对发展实践的实证分析,提出应把加强舆论宣传,发挥山区资源优势,建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三方面作为促进北京循环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8.
以泥沙运动和泥石流形成的理论力学为基础,重点论证了固相松散堆积物构成准泥石流体的条件,进行了相应的起动需水量模拟实验.通过准泥石流体屈服方程的建立,做出了武都地区泥石流沟道中准泥石流体起动数学模型,为该地区预报泥石流灾害发生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小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是山区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和基础。以北京市山区菩萨鹿村小流域为例,通过对其生态建设需求分析,制定了综合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指导思想和规划,旨在为北京山区水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和改造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为山区经济和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基于小网格的北京山区植物气候生产力及其限制因子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利用北京山区1km^2网格的气候资料,应用桑斯维特纪念模型与迈阿密模型对各网格点的植物气候生产力进行了估算,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eGis与ArcView对估算结果进行了可视化处理。结果显示,北京山区植物气候生产力总体分布趋势由东向西递减,高值区集中在东北部山区的平谷中部及密云南部;低值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山区包括门头沟西部、延庆、怀柔北部地区。除部分海拔较高的中山区以外。水分条件是北京山区植物气候生产力的主要限制因子,大部地区水分亏缺量在130~260mm。用遥感方法对2种模型的估算结果进行了验证,模型估算结果与北京山区植被指数(NDVI)的相关性均达到了0.01的显著性水平,且桑斯维特纪念模型的估算结果好于迈阿密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