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基于城市化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耦合关系,以武汉市为例,构建了城市化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赋权法,评价2002~2012年武汉市的城市化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并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和协调发展模型测算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结果表明,武汉市城市化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之间存在着交互耦合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逐渐优化,从濒临失调、勉强协调、较好协调向良好协调阶段发展,呈现出越来越协调的格局。因此,应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有序推动城市化,提升两者间的协调性,实现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对2014年宜宾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协调度进行测算,分析两者协调发展的状况,结果表明,2014年宜宾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水平较高,但存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滞后的问题。该研究为宜宾市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张萌萌  王亚华  柴明堂  李大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450-17452,17533
以南京为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测算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的协调水平。1996~2008年南京市的城市化发展水平快速上升,可划分为失调阶段(1997年以前)、欠协调阶段(1998~2002年)、基本协调阶段(2003~2008年)3个阶段;2003年之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水平较高,土地城市化水平高于人口城市化水平,城市空间扩张加剧,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新疆地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耦合协调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耦合机制,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和相对发展度评价模型,利用ArcGIS10和SPSS21进行了新疆16个城市2005年以及2012年两者耦合协调发展度和相对发展度时空分析。结果发现:(1)7年来,新疆地区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空间城市化参数指标随时间在不断增加,新疆地区城市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各城市之间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差异较大,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较高且有上升趋势,另一类城市如石河子、哈密、阿勒泰等土地集约水平有较大程度提高,第三类城市如阿图什、喀什、和田等集约水平不高,但略有提升。(2)城市土地利用集约程度与城市化进程交互作用,相互促进,但两者并非同步发展;新疆地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发展度是动态变化的,两系统间耦合关系随着时间变化而逐渐劣化。(3)通过耦合协调性分析发现,大部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和城市化水平的耦合协调关系不相匹配而且呈现地域性特征,且与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的空间响应关系。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城市空间不断向外缘延伸,而城市土地的低效利用也愈发严重。采用2012年广东省统计年鉴数据,基于DPSIR模型和协调度模型,开展了广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与潜力分析。结果显示:广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情况差异明显,珠三角地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明显高于粤东、粤西、粤北地区。  相似文献   

6.
区域产业转移与土地集约利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两者具有内在的协调需求。以皖江示范区为例,通过构建耦合协调模型对示范区9个地级市在2008年、2011年、2014年3个评价时点上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和分析,结果表明:示范区产业转移和土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水平整体处于勉强协调阶段,但耦合协调程度不断增强,二者均朝着有序的方向发展;耦合协调度分布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呈现出以合肥市为中心向周边地区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7.
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决定区域土地经济产出,影响区域反贫困服务成效。以广西108个区县为研究对象,基于熵值法与数理统计方法,构建指标评价体系测算广西区县层面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及其反贫困效应,并利用发展协调度模型与空间自相关方法,研究土地集约利用与反贫困效应两者间的发展协调关系,分析其发展关系的空间集聚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广西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水平呈上升趋势,各区县空间分布格局稳定,总体呈东南高西北低格局;反贫困效应综合水平呈上升趋势,各区县发展渐显均衡趋势,空间分布格局呈东高西低格局;土地集约利用与反贫困效应发展协调度综合水平呈上升的趋势,具有空间依赖性,呈现明显的空间聚集特征且集聚程度逐渐增强,低—低集聚区主要集中在广西西北地区,高—高集聚区主要分布在广西东北发达城市。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城市化与土利用集约利用密切相关。以湖北省鄂州市"多规合一"为契机,研究了2001-2013年鄂州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基于二者的交互耦合作用机制,采用熵值法确定权重,并构建了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和相对发展度模型,定量评价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并将其分为拮抗、磨合和协调三大阶段9类状态。研究表明,鄂州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城市化彼此作用,相互促进;耦合协调发展总体态势良好,由拮抗期经磨合期向协调期发展,呈螺旋上升趋势。最后,针对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问题提出了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鲁帆  程久苗  费罗成  方婷婷  陈振 《安徽农业科学》2014,(27):9570-9572,9602
以芜湖市市区6个开发区为例,通过构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与产业转移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耦合协调模型,剖析两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测算2012年芜湖市市区6个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与产业转移的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2012年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与产业转移耦合协调处在磨合期,其他开发区都处在颉颃时期,耦合协调度集中分布在[0.40,0.69]区间,耦合协调程度为中等偏低水平;从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来看,国家级开发区与省级开发区相比无明显差异;2012年芜湖市各开发区耦合度都小于耦合协调度,表明在空间上各开发区都达到了良性共振.  相似文献   

10.
选取云南16个州市作为研究样本,利用熵权法构建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体系,并利用相对发展度、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水平的发展水平,利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各州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水平关联程度,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云南省各州市土地利用效益综合得分呈上升趋势,其中昆明市增幅最高,土地利用效益大幅提高;城市化水平综合得分呈波动上升趋势,且差异较大,其中昆明的波动幅度最大,曲靖的增幅最大。各州市相对发展度差异较大,2008~2015年除昆明市外,其他州市相对发展度均1,2018年仅曲靖、丽江、普洱、怒江和迪庆相对发展度1,其他地区均1。(2)云南省绝大数州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水平的耦合度均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而协调程度的变化差异较大。2018年仅昆明、曲靖、玉溪3个州市分别处于良好协调、中级协调、勉强协调阶段,其他各州市均处于濒临失调阶段。(3)云南省各州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水平具有一定的全局空间关联性。不同州市、不同时间的局部空间自相关差异显著类型不同,昆明、昭通、丽江、楚雄、红河、文山、德宏表现在不同时间段显著聚集,其他州市在4个时间段协调度的局部空间自相关均表现为聚集不显著。并提出云南省各州市要加大推动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进程的均衡发展,优化耦合关系,精准施策,推进云南省各州市整体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耦合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存在交互耦合关系,评价二者的耦合协调程度对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五大国家级城市群(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长江中游和成渝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利用加权TOPSIS模型分别评价2007-2016年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子系统综合评分,在此基础上,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两者耦合协调度及演变。结果发现:2007-2016年五大城市群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分均呈上升趋势,城市群间差别较小;二者耦合协调度由中度失调向基本协调转变,整体达到基本协调水平,城市群耦合协调度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珠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可见,进一步加强土地资源管理、深化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可以促进城市群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良好协调发展,推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12.
广东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其时空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模利与评价指标体系,对广东21个地级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运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协调度分析法、聚类及GIS分析法,对评价结果的时空变异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1999-2008年广东大部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如东莞、河源等,而阳江、茂名等8个地区则出现下降趋势,江门和汕头下降最为显著.(2)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与协凋度相关性不强.进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时,应综合考虑综合指数与各要素层之间协调度的问题.(3)广东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规律,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高于粤北山区及东西两翼.  相似文献   

13.
以湖南省14个市州为研究对象,基于2006~2018年湖南省市级数据,构建了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两两比较法和标准差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耦合协调模型测算耦合协调度。结果显示:人口和土地城市化质量及两者协调度自2006年以来稳步提升,2006~2010年土地城市化超前于人口城市化,2010年前后人口城市化质量逐渐反超土地城市化质量;人口和土地城市化协调度的空间极化效益较为严重,整体上呈现出"东高西低"态势,长沙市及周边城市协调发展程度较好,而大湘西地区处于轻度失调状态。总体来说,湖南省城市化发展仍不协调,未来应充分把握好新型城市化发展机遇,利用好人口和土地两大要素,引导城市化发展走向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4.
南京市土地利用与城市化水平的协调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京市历年土地利用数据和城市化发展相关数据为依据,构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综合指数多目标决策模型测算南京市历年的土地利用综合水平,同时参照人口城市化法计算南京市的城市化水平。并以此为基础,联合灰色系统理论中的GM(1,N)模型和灰色关联度模型求得土地利用与城市化水平的协调度。研究结果表明1,997年到2007年的南京市土地利用综合水平呈现上升趋势,土地利用与城市化水平的协调系数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综合协调度指数为0.5446,总体上来说二者处于基本协调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5.
采用德尔斐法和理想值比例推算法从土地利用状况、土地投入产出效益2个方面构建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度评价指标体系,并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对新疆77个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度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其空间分异规律。其次,以2008~2016年评价指标数据为基础,分析了集约利用度的时序特征及与经济发展的联系。结果表明:新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不高,平均得分为61.41; 77个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度呈现较高集约及以上开发区主要分布于天山北坡一带,欠集约及以下开发区分布于北疆北部和南疆的空间分布规律;在时序变化特征上土地利用程度和土地利用强度的逐渐走强带动了集约利用度的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与土地集约利用度存在长期上涨的同步性和短期波动的动态关系。  相似文献   

16.
采用德尔斐法和理想值比例推算法从土地利用状况、土地投入产出效益2个方面构建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度评价指标体系,并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对新疆77个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度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其空间分异规律。其次,以2008~2016年评价指标数据为基础,分析了集约利用度的时序特征及与经济发展的联系。结果表明:新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不高,平均得分为61.41; 77个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度呈现较高集约及以上开发区主要分布于天山北坡一带,欠集约及以下开发区分布于北疆北部和南疆的空间分布规律;在时序变化特征上土地利用程度和土地利用强度的逐渐走强带动了集约利用度的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与土地集约利用度存在长期上涨的同步性和短期波动的动态关系。  相似文献   

17.
通过构建新型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安徽巢湖新型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了定量测度及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004—2018年,巢湖新型城镇化指数与土地集约利用指数总体上呈现递增趋势,但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要低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2)从耦合度上看,安徽巢湖新型城...  相似文献   

18.
以呼包鄂城镇群为研究对象,选取2000年、2003年、2006年、2010年作为研究时段,运用熵值法对城镇土地集约利用度和城镇化水平进行测度,运用系统相对状态发展模型分析城镇土地集约利用与城镇化的协调关系,并通过GIS手段对其进行时空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0年呼包鄂城镇群市区及旗县的城镇土地集约度系数和城镇化水平基本呈增长趋势,但存在一定差距;2000—2010年呼包鄂地区城镇土地集约利用与城镇化发展协调度系数多处于协调阶段(高度协调、中度协调与基本协调),但总趋势逐年恶化,在空间格局上呈现不规则变化趋势。提出几点促进呼包鄂城镇群土地集约利用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构建适用于黑龙江省的新型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值赋权的方法测算各指标权重、新型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二者间的耦合与协调发展状况。研究结果表明,目前,黑龙江新型城镇化水平略滞后于土地集约利用,仅哈尔滨、大庆、七台河的新型城镇化超前于土地集约利用发展;新型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格局类似,高值区分布在以哈尔滨为核心的哈大齐工业走廊沿线,低值区集中在以七台河、鹤岗、双鸭山、鸡西等为核心的东部煤电化基地;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尚处于中高等级拮抗耦合与中度失调,部分城市出现"虚假"高等级拮抗耦合,所有城市均为失调发展阶段;协调发展度空间格局同时受新型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双重影响,呈现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牡丹江沿线区域向伊春-鹤岗-双鸭山-七台河-鸡西沿线逐渐递减的阶梯状空间格局,西部、南部腹地的协调发展度高于东部、北部腹地。  相似文献   

20.
以湖南省14个市州为研究对象,基于2006~2018年湖南省市级数据,构建了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两两比较法和标准差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耦合协调模型测算耦合协调度.结果显示:人口和土地城市化质量及两者协调度自2006年以来稳步提升,2006~2010年土地城市化超前于人口城市化,2010年前后人口城市化质量逐渐反超土地城市化质量;人口和土地城市化协调度的空间极化效益较为严重,整体上呈现出"东高西低"态势,长沙市及周边城市协调发展程度较好,而大湘西地区处于轻度失调状态.总体来说,湖南省城市化发展仍不协调,未来应充分把握好新型城市化发展机遇,利用好人口和土地两大要素,引导城市化发展走向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