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构建乌鲁木齐都市圈是为了在干旱地区城市分散发展的情况下加强区域合作与协调,并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以2002、2006、2010和2015年作为研究的4个时间节点,选取相应的社会经济数据,应用DEA方法,对乌鲁木齐都市圈发展效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乌鲁木齐都市圈的发展效率是以乌鲁木齐市和石河子市双向全面发展为主的。(2)乌鲁木齐都市圈内其他各县市发展效率提升空间仍然很大。(3)2015年以后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与前三个发展时间节点有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2.
从经济联系度理论出发,运用引力模型、经济中心城市等级划分、经济联系强度、经济联系隶属度和区位商等方法对襄阳市及其下属县市的经济辐射强度和范围进行测度,分析得出襄阳市城市空间应向宜城市、谷城县和枣阳市等三个方向扩展。  相似文献   

3.
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为研究对象,通过选取指标运用耦合模型,对乌鲁木齐市20032014年间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城市化指数和生态环境指数都呈线性增长,从两者的综合指数图可以看出,2009年之前,乌鲁木齐城市化发展没生态环境建设好;从发展度图来看,耦合发展度呈线性上升趋势,2003年为低水平耦合阶段,20042014年间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城市化指数和生态环境指数都呈线性增长,从两者的综合指数图可以看出,2009年之前,乌鲁木齐城市化发展没生态环境建设好;从发展度图来看,耦合发展度呈线性上升趋势,2003年为低水平耦合阶段,20042005年为拮抗时期,20062005年为拮抗时期,20062011年为磨合阶段,20122011年为磨合阶段,20122014年进入高水平耦合阶段。相应的耦合类型由低度协调达到极度协调。总体来看,乌鲁木齐市城市化和生态环境处于极度协调状态,今后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乌鲁木齐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为研究对象,通过选取指标运用耦合模型,对乌鲁木齐市2003~2014年间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城市化指数和生态环境指数都呈线性增长,从两者的综合指数图可以看出,2009年之前,乌鲁木齐城市化发展没生态环境建设好;从发展度图来看,耦合发展度呈线性上升趋势,2003年为低水平耦合阶段,2004~2005年为拮抗时期,2006~2011年为磨合阶段,2012~2014年进入高水平耦合阶段。相应的耦合类型由低度协调达到极度协调。总体来看,乌鲁木齐市城市化和生态环境处于极度协调状态,今后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压舱石"。通过采用修正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实证分析2011—2015年京津冀地区13个地市农业经济联系强度、联系方向、联系范围和联系格局的发展变化,发现:随着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深入,京津冀地区农业经济联系强度有所提高;除石家庄外,各城市的农业经济联系方向均未发生变化。在农业经济联系范围和格局上,整个京津冀地区农业经济联系网络密度和网络结构的一般化程度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各城市农业经济的集聚能力和辐射能力均有所增强。2011—2015年京津冀地区均形成了由西南向东北层次鲜明的四大板块,同时也均存在着以石家庄、邯郸和邢台为核心城市的核心—半边缘—边缘结构。构建京津冀地区农业经济网络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农业经济核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和强化北京与京津冀地区其他城市之间的联系,是实现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新疆地区2006—2016年人口—经济—土地系统城镇化耦合协调的演化趋势,本研究选取2007—2017年《新疆统计年鉴》数据,构建人口—经济—土地系统城镇化协调度模型,测算耦合度和协调度。结果表明,2006—2016年,新疆地区城镇化人口—经济、人口—土地、经济—土地等二系统以及人口—经济—土地三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均呈波动上升趋势;二系统耦合度较三系统高,其中二系统处于"颉顽"向"磨合优化"的过渡阶段,三系统则处于"颉顽"初水平阶段;系统间协调度均呈波动上升趋势,由最初的严重失调过渡到初级或中级协调。综合而言,新疆地区2006—2016年城镇化发展较慢,系统间的耦合度和协调度整体水平均较低,有待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7.
利用变异系数将江苏省各地市旅游经济联系分为五个层级。苏州变异系数最小,辐射能力最大,能带动整个区域的旅游发展;作为江苏省省会的南京并不具备旅游中心城市的功能,辐射能力较弱。江苏省应该从客观实际出发,树立协同发展意识,合理分工,共享客源市场,加大各地市间的旅游经济联系。  相似文献   

8.
关天地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度时空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关天地区2000~2008年农村社会经济指标数据为依据,构建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得出了关天地区与其各地市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度和协调等级。结果表明:(1)2000~2008年,关天地区的农业生态经济协调度整体上表现为2000~2006年持续上升,2006~2007年有所下降,之后呈上升趋势,生态子系统协调度在波动中下降,经济子系统的协调度表现为稳定的上升趋势,社会子系统的协调度处于在波动中上升的趋势;(2)关天地区各地市的农业生态经济协调度整体上表现为波动上升的趋势,其中天水市的农业生态经济的协调度上升最快,宝鸡、咸阳、渭南和杨凌区次之,西安、铜川市上升较慢;(3)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中生态子系统对地区农业系统协调度有抑制作用,经济子系统表现为促进作用,社会子系统处于波动增长影响。  相似文献   

9.
信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运行绩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设计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绩效评价指标,从经济效益、规模效应、带动效应3个方面对信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运行绩效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信阳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无论是绝对规模还是相对规模总体说来仍很弱小,难以发挥对当地农户的带动效应,其辐射效应及经济效益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制约。  相似文献   

10.
张恩广  张明斗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950-18952
构建了综合评价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对成渝经济区16个地级城市的竞争力进行主成分分析。建立了城市经济联系模型计算城市之间的联系强度,模拟城市发展趋势和方向,综合评价成渝经济区各城市对外联系强度,并运用ARCGIS对矩阵数列进行可视化处理,明确城市经济发展的实体空间方向。结果表明,成都和重庆是成渝经济区的中心城市,这2个城市的联系强度最高;以成都为核心,以德阳、绵阳为方向的经济联系趋向性最强,其次是眉山、乐山、资阳;以重庆为中心的城市经济关联趋向性不明显。成渝经济区经济联系的地理空间指向性明显,城市经济联系的趋向性很大程度上受交通和区位影响。  相似文献   

11.
基于遥感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的植被指数(NDVI)、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产品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以及其他辅助数据,采用遥感定量模型评估了中原城市群区域在2000,2005,2010和2015年4个时期的生态资产价值,分析生态资产的格局变化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中原城市群生态资产空间分布不均衡,西南部的洛阳和平顶山生态资产价值占到全区的51.88%,东北部及中部的新乡和郑州占到全区的21.02%;空间上表现为以郑州为中心,高值区沿西南和东北方向发展、低值区沿西北和东南方向发展的“两线”发展态势。②生态资产价值表现为连年减少(-2.17亿元·a-1),单位面积生态资产总体上变化不大。空间分布上,郑州及以西区域(洛阳、焦作、济源)显著下滑,以东区域略有增长。③受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经济和人口增长的影响,区域内林地、耕地、草地面积缩减造成相应生态资产流失(46.62,8.81和2.52亿元),使得人均生态资产价值下降(13.4%)。由此认为,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需加强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同时针对不同城市的发展定位和资源特点,优化产业结构,严格用地;加强生态资产核算及生态补偿。图 4表 4参26  相似文献   

12.
以城镇土地经济密度为研究对象,采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及泰尔指数等模型分析了内蒙古12个盟市2004—2014年城镇土地经济密度的区域差异及其收敛特征。研究表明:1)内蒙古城镇土地经济密度的区域差异显著。总体上看,各盟市城镇土地经济密度呈不断上升趋势,但是盟市间差异明显;2)内蒙古城镇土地经济密度总差异呈现上下波动略有降低的趋势,其中内蒙古自治区(以下简称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城镇土地经济密度呈逐步缩减趋势,东部地区较为稳定,内部差异是导致全区总体差异变化的重要原因;3)研究期间,内蒙古城镇土地经济密度σ收敛在短时期内呈发散趋势,β收敛呈现长期缓慢收敛趋势,其收敛速率仅为0.24%,半生命周期长达291.48年;从区域收敛稳健性上看,内蒙古收敛稳健值为0.238 7,并呈现西部东部中部的地带性演变特征,这意味着内蒙古各盟市城镇土地经济密度的收敛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考验。  相似文献   

13.
城市可持续发展受社会、经济和环境多重因素共同影响,新疆正处于跨域式发展新时期,对新疆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将对西部城市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以乌鲁木齐市各县区为研究区,整理搜集2011年社会经济环境指标,建立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指标体系,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分析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综合评判,并针对乌鲁木齐市区县提出城市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乌鲁木齐城市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乌鲁木齐是绿洲城市,自然环境比较脆弱,由于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以及自然地理单元的特殊性等原因,致使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建设生态城市是乌鲁木齐市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从城市生态系统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3个方面构建了生态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乌鲁木齐市生态城市建设现状进行了定量分析。从评价的结果来看,2001~2006年乌鲁木齐城市生态安全程度较低。基于此提出了乌鲁木齐城市生态安全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15.
结合使用主成分分析和GIS空间分析方法,构建了包括17项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在综合评价156个县域2000、2004、2008和2012年经济发展指数的基础上,分析了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四川省县域经济差异总体稳定,少数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县域经济波动较大;经济类型转变发生不显著,相对发达地区对周围地区具有的虹吸效应;县域经济差异先扩大后减小;县域经济类型结构由橄榄型逐步转变为金字塔型,后又变为橄榄型。空间上呈中间高、四周低的格局且空间集聚显著,高值集聚县域数量与分布较为稳定;除成都、德阳和绵阳市辖区发展较快外,少数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有所提升,灾后重建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均衡发展,但成都"一核独大"的状况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相似文献   

16.
郑江  王灵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2,(1):155-157,167
[目的]研究乌鲁木齐市蔬菜基地土壤有效态铅的空间变异特征。[方法]以乌鲁木齐市北郊蔬菜基地为典型区,对干旱区绿洲城市郊区土壤有效态铅含量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得到该地区有效态铅的空间分布格局并揭示了引起这种分布格局的成因和污染来源。[结果]乌鲁木齐市北郊蔬菜基地有效态铅属中等变异。半方差函数模型拟合表明有效态铅含量可以用指数函数拟合,且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空间相关性。采用Kriging最优内插法得到了有效态铅含量的空间分布格局,表明土壤有效态铅含量与工业活动、污水灌溉和大气降尘密切相关。[结论]该研究为该区域铅空间污染源的识别,污染风险评估和污染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于创造安全、清洁的生产环境和选择合理的蔬菜种植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乌鲁木齐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地矛盾已成为制约乌鲁木齐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研究通过建立动态多元回归模型,对乌鲁木齐市经济发展、人口增长、投资增加与耕地资源之间动态变化弹性关系进行了分析,对耕地数量做出了预测,从而为协调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与耕地减少之间的矛盾关系提供科学依据。并由此提出,今后我们应加强土地整理、推进节地型经济增长技术对土地的替代,全面实施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提高耕地非农化成本以及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的政策建议,以促进乌鲁木齐市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从而实现人口、耕地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为评价集中连片贫困区——忻州市的耕地安全性,基于生态足迹模型,测算忻州市及14个县(市、区)的生态足迹和承载力,进而计算生态盈余/赤字、生态压力指数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指数三个耕地安全性指数,采用权重赋值后的综合安全指数对忻州市及14个县(市、区)2009-2018年的耕地安全性进行分析,并选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定量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时间尺度上,2009-2018年忻州市综合安全指数呈现出时间差异性,整体呈下降趋势;在空间尺度上,忻州市14个县(市、区)综合安全性表现为空间上的不平衡性和区域差异性,综合安全等级趋向于不安全,不安全县(市、区)增多,东、西部综合安全性低于中部,向不可持续方向发展;人口、经济、产业结构、农业投入与产出、资源禀赋对忻州市耕地安全均有影响,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影响忻州市耕地安全的因素是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和农业机械总动力。忻州市耕地安全性发展趋势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近10年天目山-怀玉山区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生态承载力状况,基于社会发展压力、经济发展压力、资源环境支撑力和生态弹力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投影寻踪模型对2008—2017年天目山-怀玉山区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生态承载力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及森林覆盖率对研究区城市生态承载力有较大影响。2008年研究区城市生态承载力评价等级基本安全的城市有6个,较不安全的城市有5个,不安全的城市有2个。2017年研究区城市里生态承载力评价等级较安全的城市有1个,基本安全的城市有1个,较不安全的城市有7个,不安全的城市有4个。2008—2017年5个城市生态承载力呈上升趋势,8个城市生态承载力呈下降趋势。研究区城市生态承载力在空间分布上呈现由中心向南北递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