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巩固脱贫成果、建立长效机制是脱贫县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目标面临的首要问题。产业兴旺不仅包括产品优质高效、绿色安全,产业壮大、链全,三产融合、协调发展,还包含低碳、节能、减排。发展壮大乡村产业需要充分发挥各新型经营主体的作用,加强合作、合理竞争,激活发展动力。因此,为尽快实现脱贫县乡村产业兴旺目标,需要提升新型经营主体对产业发展的理性认知、加强新型经营主体的资源要素优化配置能力建设、加大政府对新型经营主体的精准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2.
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村三产融合模式进行研究分析,有助于了解当前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学术界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模式的探讨可以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模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关系角度划分。以新疆沙湾县为研究对象,重点剖析以新疆瑞隆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第二产业"型,以沙湾县荷花池种植农业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第三产业"型,以沙湾县乌兰乌苏镇宝味源大盘鸡养殖基地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第二三产业"型,最终知道农村产业融合模式是丰富的,在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时政府需要加强规划引领、加强政策扶持、重视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3.
发展生态畜牧业是黔东南州从产业振兴维度有力推进乡村振兴事业的重要发力点。为推动黔东南州生态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总结黔东南州生态畜牧业在养殖规模化和标准化、屠宰加工体系、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地方特色畜禽种质资源保护方面取得的发展成效,指出产业发展中存在发展资金缺乏、畜禽良种供应不足、科技支撑力薄弱、产品加工程度低等问题,提出坚持市场导向与加强政府引导、坚持全局谋划和特色化发展、加强经营主体培育、加大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村三产融合与现代农业发展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农村三产融合与现代农业发展对于破除城乡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矛盾,实现城乡各自充分发展及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实现乡村振兴,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基于农村三产融合与现代农业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析,从市场资源配置、社会主体参与和政府制度保障深入剖析农村三产融合与现代农业发展的作用机制,探讨了农村三产融合与现代农业发展的实现路径。结果表明,农村三产融合与现代农业发展对于加快农业供给侧改革、振兴乡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加快了现代农业发展进程,现代农业发展为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提供了基础,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基于此,为深入推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促进农村三产融合与现代农业发展,提出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加强城乡产业间要素资源自由平等流动;强化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资源匮乏型村庄面临着资源短缺、基础薄弱、缺少资金支持、缺乏重点产业支撑等困境,如何依托社会各界力量来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是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在弥补已有研究不足的基础上,运用协同融合理论,构建了资源匮乏型村庄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理论框架。结合贾西村调查研究发现,资源匮乏型村庄摆脱发展困境,实现产业振兴的内生发展,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1)依靠社会资本协同融合村庄内外资源要素,破解资源困境;(2)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协同融合乡村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各方利益主体,创新乡村产业发展模式;(3)利用“乡贤+政府+市场”的力量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优化乡村产业发展布局;(4)发挥联村党支部的引领作用使乡村产业共建与共享协同融合,调控分配格局,确保全体村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6.
"第六产业"是指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互动,从而使农业成为贯通一、二、三产业的综合性产业。"第六产业"打破了三大产业并列分割的局面,跨越了产业边界,是产业结构的最高形态,其核心是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互联网及创意产业,形成六次产业;且使农民能够分享到产业链延伸的价值。日韩通过提高产品产地附加值,实行多元化经营、农工商合作、技术革新、开拓消费需求、发展农协、培养复合型人才实现了产业融合,给江苏南通带来了做好顶层设计、培育多元人才、调整政府职能、加强联合协调、应用高新技术、利用当地资源等发展"第六产业"的多重启示。指出南通发展"第六产业"是转变经营方式、实现产业融合和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提出了以"第六产业"思路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发展农产品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发展现代服务业,缩短产品流通周期;发展多元素文化,促各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农业高科技,以科技创新促融合;发展农业新主体,拓展农业产业链。  相似文献   

7.
通过促进产业融合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已成为各国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必然选择.近年来,日本积极探索基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的"第六产业"的发展,实施了"第六产业"发展战略.中国应当积极学习日本的发展经验,从深入理论研究、加强政府支持引导、强化行业协会服务职能、增加产品科技丈化内涵、利用当地资源等方面来发展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8.
乡村文旅融合发展是盘活乡村经济的新途径,农文旅产业的融合助推了乡村经济的高质量增长。余店传统的农耕文化及丰富的民俗资源成为其发展乡村旅游的内在动力,而政府主导、规划先行、农民主体、市场运作则是余店村成功实现乡村产业转型、走向乡村振兴的主体路径。  相似文献   

9.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色,是职业教育与产业实现深度对接、形成互动合作的伙伴关系。产教融合既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深化产教融合的核心问题是要构建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互动的动力机制,包括政策导向机制、法律保障机制、利益平衡机制、经费投入机制等。只有建立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制度体系,才能激发互动主体的活力,形成产教一体、良性互动、持续发展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新常态下,各国能源过剩危机倒逼能源产业改革。能源与金融的融合为能源结构转型提供可能,构建区域能源金融合作成为地方政府摆脱困境寻找的捷径。陕西不论在能源储备以及金融规模都有区域优势,可利用比较优势吸整合邻近资源在西咸新区内发展高水平产业聚集园区,构建有区域特色的能源金融合作框架。  相似文献   

11.
农旅产业融合是实现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渠道。新发展理念背景下,福建生态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在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本研究选取2009—2019年福建省相关统计年鉴数据,依据“三生”理论采用组合赋权法构建农旅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rcGIS、Geoda和STATA软件从时空角度分析农旅产业耦合发展水平、空间相关及空间聚集特征并探讨影响农旅产业耦合的因素及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福建省农旅耦合协调度总体曲折向好发展,实现“轻度失调-濒临失调-勉强协调-初级协调-中级协调-良好协调”的六级逐步跨越;福建省各地级市农旅产业融合效应存在局部空间自相关,局部空间莫兰指数呈现“W”形的波动变化,聚集类型由低-低聚集向低-高聚集再向高-高聚集后呈高-低聚集变化,最后再进入低-低状态,开始新一轮循环;从影响农旅产业融合效应的因素来看,资源供给、人才要素、科学技术、政府支持、产业带动、生活水平及需求升级均对农旅产业融合存在显著影响。研究表明,在推动农旅产业融合过程中,可以通过平衡好农旅产业协调、重视现代化农业建设,统筹好农旅空间规划、促进要素资源相融合和发挥好农旅融合机制、加强内外部正向因素等措施来加以推进。  相似文献   

12.
李爽 《云南农业》2016,(4):11-13
正从产业关联的角度,可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我省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主要模式分为产业整合型融合模式、产业链延伸型融合模式、产业交叉型融合模式及技术渗透型融合模式。1产业整合型融合模式产业整合型融合模式是指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等子产业依据产业链基本原理在经营主体内或主体之间建立起产业上下游之间的有机关联,采用循环产业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该模式产业融合的最终目标是建立起"资源—产品—废弃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深入调研山东临沂蒙阴蜜桃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其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为蒙阴蜜桃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应的建议。【方法】利用蒙阴政府的公开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运用PEST模型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个方面进行理论分析。【结果】政策技术支持与国内良好的市场前景等优势是蒙阴蜜桃产业优势的重要基础,但资金、人力资源投入相对不足、缺乏品牌效应、营销渠道建设不够完善以及中国农产品供给市场广泛存在的同质化现象制约蒙阴地区蜜桃产业的发展。【结论】政府可加强资源投入,结合文化建设推进品牌建设,增强地区品牌标签;政府、社会、企业与个人协同合作,搭建电商服务社,促进全产业链融合。  相似文献   

14.
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劳动力资源在农业经营主体中存在资源闲置浪费和需求短缺的问题。按照产品性质和劳动需求度将农业划分为集约化农业和轻型多样化农业,依据合作博弈分配理论,建立包含经营主体选择策略、经营主体利润、2种经营主体和经营主体成本的合作博弈效用模型,并对农业经营主体采用合作博弈效用模型分配劳动力资源的重要性进行验证,提出2种农业经营主体之间应采用合作博弈分配劳动力资源的方式。结合合作博弈效用模型,认为倾向概率、投入比例、效应溢出率、政府扶持率四要素会影响劳动资源的分配方式,同时论证了农业经营主体采取合作博弈分配劳动力资源的前提条件,即当p≥p_1、q≥q_2、α_1≤α≤α_2、β_cβ_1、β_dβ_2、χ_1≤χ≤χ_2时,集约化农业经营主体和轻型多样化农业经营主体将采取合作策略。本研究为农业经营者合理高效利用劳动力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推动农业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都市农业主要是指利用农业资源组织生产经营、利用农业景观吸引游客,将高科技生产技术、现代化经营理念和市民的观光、休闲、娱乐、旅游等多重功能融会一体,把城市和郊区、旅游与农业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交叉产业。发展都市农业总的来说就是要紧紧抓住城市化急速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最大限度地充分整合和利用大都市的资金、科技、人才等综合资源,通过城乡融合、要素融合和产业融合,加强分工与合作,达到生产性、生态性和生活性的统一,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致,从而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6.
正现在国家在推动农业发展的思路上统统都认识到一二三产业融合。现代农业园区要求产业融合,农业科技园区要求产业融合,产业化联合体要求产业融合,乡村振兴要求产业融合,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更是直接显示产业融合。这些促进产业融合的项目都是政府牵头,联合多部门统一规划,最终落地都在相关企业内,有些产业融合项目更是直接委托影响力大的企业实施,政府支持、指导、监管。企业发展一般都会在某个领域内知名度很高,但是提到一二三产融合,企业全面涉及的不多,所以需要整合相关企业,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如果领头企业在产业融合项  相似文献   

17.
《安徽农业科学》2020,(4):112-116
基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对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重视,摸清目前苏州农旅融合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对蒋巷村与三山岛两个农旅融合发展的典型个案进行实证研究,比较分析其产业基础、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发展路径等,以求发现农旅融合发展的普遍规律,为制定促进农旅融合发展政策和区域农村农业发展规划提供实证依据,并尝试从政府和经营主体两个层面提出具体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在多元化融合发展趋势下,高校图书馆积极探索内外融合发展模式,在融合发展中优化资源高效配置,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实现资源与服务的叠加效应、聚合效应和倍增效应,提高社会竞争力,推动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方法/过程]高校图书馆通过发展理念、数智技术、复合资源等方面的融合建设,提升自身的内质核心元素,在此基础上与出版社、书店、驻地城市开展外延服务融合,寻求互利共赢的合作发展模式,同时探索“融合-融和-融活”的发展思路。[结果/结论]高校图书馆多元融合发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近些年智慧图书馆建设和服务升级中,高校图书馆寻求多元协同融合发展之路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在资源融合、服务融合、平台融合上仍存在需要创新提升的空间,需要与时俱进地主动构建开放的发展体系,寻求协同互惠的拓展模式,融出质效与实效,在融合中实现创新性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刘建军 《农技服务》2023,(1):102-106
现代农业产业园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三产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为渠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提供参考,全面总结渠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在主导产业、生产建设、经营主体与模式方面的发展现状,指出存在主导产业发展水平不高、生产配套不完善、农村产业融合跨界发展不足、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提出必须把握消费升级与农业绿色发展的有利机遇,加强区域农业布局,加强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合作农业发展、提高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丰富和完善乡村产业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李晓  张明生 《浙江农业科学》2020,61(8):1483-1487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是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核心内涵。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路径是主体深度融合,发展产业化联合体;业态深度融合,跨界配置产业元素;产业载体深度融合,实现多元发展。融合发展涉及种养结合、农旅结合等多种推进模式。针对浙江融合度不高、产业链不长、农民增收难等问题,提出坚持做强第一产业,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加大科技支撑和成果转化,促进产业深度融合和高质量发展;加强数字农业建设,发展“互联网+三农”;构建惠农合作机制,把更多的产业融合增值留在农村,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和农民致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