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林权制度改革对林农生产积极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产意愿、劳动时间、林地处理方式、林业投资、生产资料、林业收入等多个方面分析了辽宁省凤城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林农生产积极性的影响,认为改革有效地调动了林农的生产积极性.针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了完善河北省的林权制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促进全省形成良好的林业发展机制,以我国新时期的集体林权改革为背景,从经济、社会和生态等方面分别选取林业产值、营林生产、农民收入、农村社会矛盾、政府职能转变、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的培育和抚育以及林业工程造林等指标,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北省重点林区的集体林权改革取得的初步成效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河北省重点林区集体林权改革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均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经济效益尤为明显。但也存在林农的造林积极性没有达到预想的程度,特别是对于生态林的经营上其积极性不高;林权改革的配套措施亟须健全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林业大发展",作者在分析兰州市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后的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多方调查和研究,初步探讨了六条兰州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提高林农收入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从辽宁省阜新市林业工作人员和林农两个不同主体对林权改革的感知角度出发,分析了阜新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进展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集体林权改革驱动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体林权改革既可认为是林业生产过程中生产关系的调整与确立,也可认为是集体林区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创新。实践证明:集体林权改革是集体林区林业经济体系中各种要素重新配置的复杂过程,这一过程具有明显的现实基础,也具有科学的理论依据;林权制度改革是林业现代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山区林农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合理的林权制度是实现森林可持续利用的前提条件;林业资源合理高效配置作为政府主管部门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其加强林业管理,实现林业产业现代化的基础,也是实现南方集体林区和谐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法制障碍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被称为"第三次土地改革"的制度性改革,近年来以迅猛之势席卷全国乡村。目前的实践已有成果,初步显示了林权改革所蕴含的巨大生产力和诱人前景。然而,集体林权改革在其实施的过程中并没有完全明晰林权所有权和使用权,而且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法律制度不健全以及与"托管造林"相关的法律法规缺失等问题,都严重阻碍了林业经营者的处置权和收益权。为此,本文力图从改革林地征用制度,对限额采伐管理进行"松绑",进一步落实林农对林权的抵押权以及加强林地流转法律法规建设四个方面落实林权的归属,并通过建立和完善健全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法律制度与"托管造林"相关的法律法规来消除集体林权改革中存在的法制障碍,以推进集体林权改革顺利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7.
林地林木是林农重要的生产资料,集体林权制度是农村一项基本产权制度,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稳定了山权林权,林农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为了更好地实现森林资源资产化,促进林业生产要素高效配置,提升林业经济发展水平,通过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善政策,健全服务,规范管理,逐步形成集体林业的良性发展机制,实现资源增长、农民增收、生态良好、林区和谐的目标。本文基于这一目标就钦南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以期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我国林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进行了一定的集体林权改革。本文基于林业业态特殊性对我国集体林权改革相关制度进行探讨分析时,首先阐述了我国集体林权改革的必要性,并分析了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林业产权改革和其改革的重点,最后并从林业业态特殊性的角度对我国集体林权改革的相关制度作了相关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林权就是森林资源的产权。我国森林资源产权分为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和个人所用权。集体林权改革放活了经营权,激发了林农生产积极性,促进林业和经济的发展。本文围绕灵川县森林资源现状,森林资源管理问题及解决途径等展开论述,期望探索出一条适合灵川县林业资源发展的可操作模式,更好地促进灵川县林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三明是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全国集体林区改革试验区,也是国家林业局确定的全国唯一集体林区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和海峡两岸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1998年,永安市洪田镇洪田村率先实行“林权明晰到户”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并迅速在全市、全省推广,极大地调动了林农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促进了林区发展、林农增收。  相似文献   

11.
周琳  路越平  李小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0934-10936,10939
围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五大内容之一的林业发展金融服务改革的概念和内容,结合对陕西省富县和西乡县的实地调查,分析了陕西省林业发展金融服务改革中开展的各种措施和工作及其对林农营林活动的内外部因素和不可控与可控因素两方面的影响。最后从不同主体的角度指出陕西省林业发展金融服务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投融资创新途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分析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前,主要制约林农和林业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配套措施--进行林业金融体制的改革,促进林业金融体系的建设和机制创新.认为:发展林权证抵押贷款模式,发展林业龙头企业和林农之间的贸易信贷,发展林业合作经济组织、协会,发展信托融资与产业投资基金,发展林产品期货市场,发展森林保险与林业贷款保险,是林业投融资的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本文概述了辽宁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状况进展,分析了林业工作人员和林农两个不同主体对林权改革的认知差异及其原因,并相应地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认知差异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林业工作人员和林农两个不同主体对林权改革的认知差异角度,分析了辽宁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进展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并相应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南京市浦口区217个农户样本的实地调研数据,分析林改后平原林区林农的经营态度倾向。研究发现,由于城镇化致使预期林地增值,平原林区林农普遍无转出林地倾向。其次,由于林业比较收益较低,林业劳动人口呈老龄化趋势,加之平原林区"小、散、弱"的特点,经营成本较高,致使约五分之一林地出现闲置现象。再次,由于林农在一定程度上的短视性,部分林农将林地承包给林业公司经营时未考虑林地增值,自身利益受损。最后,林业专业合作社可能较好地适应平原林区林业经营需要,但是林业合作社的服务范围、质量以及利益分配影响合作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摘要:随着大通县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的完成,森林、林木、林地产权的明晰及经营主体的落实,我县农村集体林业经营逐步呈现出经营主体多元化、经营形式多样化、林权结构分散化的格局。为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市场需求,加强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促进林业生产经营模式转变,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竞争能力,对保护森林资源、降低管护成本、节约农村劳动力,实现林业产业化、集约化、规范化经营,提高林产品竞争力,推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与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福建省建瓯市房道、徐墩、吉阳3个乡镇的森林资源经营现状和集体林权改革的成效进行调研,总结分析了集体林权改革对地区经济、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随着农民产权意识的加强,林产品价格上涨,政府减免农业税等多项惠农政策,经营林业的收益明显增加,相关政府部门和学术界对已租赁的集体林地所进行改革已达共识。在综述我国已租赁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政策法规出台的背景、出台的相关政策法规及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认为我国新一轮已租赁集体林产权改革的公开性、农户的参与性高以及林改后农户间经营的林地面积均分化程度有所增强;提出已租赁集体林产权改革演化机理为:由分权到集权再分权的过程,可以概括为从家庭到团队经营再到家庭经营;依据林业经营行业特性,认为其家庭经营模式应是在自愿合作的基础上实现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个职能部门,基层林业站在集体林权改革中充当着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如何充分发挥作用基层林业站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