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导致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迫切,但社会养老在农村运行却又举步维艰。结构功能主义的功能替代理论表明了农村空巢老人建立社区养老模式的可行性,政府要加大公共投入,完善法制建设,整合利用农村资源,促进农村空巢老人社区养老模式的健全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以江苏省SN县HJ村创办的农村"老年关爱之家"为代表的互助养老模式蓬勃兴起,然而在其运行过程中出现逆向选择行为频发、低龄健康老人积极性不高、缺乏长效运行机制等制约发展的问题。针对其运行过程中的问题提出有利于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思路,即建立农村互助养老内部长效运行机制——时间银行,并借助政府主导、社区支持、村民参与三方联动机制保障时间银行在农村顺利开展,促进农村互助养老模式长久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伴随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以及社会风气与个人观念的不断冲击,空巢老人成为中国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相比于城市,农村空巢老人基数更为庞大且面临诸多现实问题。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时代背景下,有效提升当前农村空巢老人养老质量和幸福感,可以从推进农村现代化产业兴旺,吸引青年劳动力返乡创业;推广互助养老模式,促进低龄老人再就业;发挥老人内生动力,提升精神自养能力这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以甘肃省为例的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口老龄化数据进行现存统计资料分析,发现空巢老人数量增加、养老保障制度滞后、养老配套设施欠缺、老人生活来源单一、高龄女性比重大等问题。提出农村互助养老模式作为欠发达地区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补充,对该模式在欠发达地区的实现进行了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并提出构建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在政策制度、资金来源、人才培养、场地建设的支持政策,探索互助养老模式成为解决欠发达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有效模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农村高龄、失能、半失能、空巢老人数量的不断增加,对我国多样化、健康化养老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居家养老是农村养老服务的主体,社区卫生机构是居家老人健康的主要承担者,将社区卫生服务如何更好的融入到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中,就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难题。从供需角度出发,分析我国农村社区卫生机构参与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为该模式的实施路径提出思路。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中国农村老龄化、农村空巢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应运而生,成为家庭养老、机构养老之外应对农村老龄化的重要方式。基于积极老龄化的视角,从老年人的社会参与、老年人的日常保障以及呵护关注老年人的健康3个方面,分析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积极效用,指出长效运行机制是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持续发展的保障,建议从政策保障、资金支持、监管评估3个方面构建长效运行机制,促进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7.
伴随我国老龄化压力不断增大,老年群体愈加受到社会关注,而农村空巢老人这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其养老成为我国老龄事业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对江苏、重庆两个地区进行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两地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现状,分析空巢的原因,总结养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农村空巢老人如何养老提出对策建议,向社会传达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期望与要求。  相似文献   

8.
对江苏省农村老人的互助养老需求意愿以及互助养老服务需求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揭示江苏省农村地区发展互助养老的重要意义。得出生活和医疗互助养老服务的需求度最高,农村老人的性别、文化程度、居住状态、婚姻状况、养老月收入、医疗便捷度、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情况、老人生理和心理状态等都会影响互助养老服务的需求程度,在互助养老实施前需充分在不同农村地区开展供求调研。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中国老龄社会的到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不断向城市流动,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日益严重.社区养老模式因自身包含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和精神慰藉等服务项目,成为一种值得推广和农村空巢老人值得依赖的养老模式.在充分认识我国农村现行养老模式的局限性和社区养老模式优势的同时,还要拓展资金来源、健全服务设施、完善服务项目、调动各主体参与度,力求使农村社区养老朝着成熟、科学、综合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题以空巢老人为主要群体,以地区和性别两个维度进行限定,通过对农村空巢老年女性现状的分析,深入挖掘农村地区空巢老年女性群体的问题和需要,并提出社会互助养老的新思路。使农村空巢老年女性群体得到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养老保障新格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未来20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将得到快速提高。在这个进程中,农村养老保障将呈现出新的格局:新型的家庭养老保障将居于主体地位,社会养老保障将得到新的强化,集体养老保障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从而共同为农民养老建立一道比较可靠的屏障。  相似文献   

12.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本文根据相关文献对山东部分地区农村老年人的现状的调查,基 于马斯诺需求理论分析农村老年人的相关需求,提出满足农村老年人需求的策略与建议,以解 决农村老年人养老和医疗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湖北省孝感市、黄冈市和咸宁市农村留守老人进行调查,分析影响留守老人养老满意度的因素和养老方式的选择,研究发现:自我养老和子女养老仍是留守老人主要的养老方式;留守老人缺少代际照料,以自我照料为主;经济创造能力和健康状况是影响农村留守老人养老的重要内部因素,社区服务和养老保险是重要的外部因素.破除他们的养老困境,需要在居家养老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社区服务,鼓励农村发展多重养老方式,重视农村养老保险对留守老人的科学分档,提倡孝文化.  相似文献   

14.
陈清兵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8196-8198
介绍了传统土地保障功能弱化的具体表现,分析了传统土地保障制度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阻滞作用,并据此提出了创新安徽农村留守老人养老保障制度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养老保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灵红  任咏梅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82-582,585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已经成为中国农村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笔者阐述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当今农村养老问题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提出了改善农村养老状况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目前对农村社会老年人物质资源供给不足的情况下,从主观心理感受出发来评价他们的生活质量对了解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状态更为深刻。从生活满意度、劳动负担与劳动能力、健康与医疗3个方面对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进行总体评价,并比较农村留守与非留守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的差异。研究认为,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普遍较低。他们在饮食质量、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满意度不高;大多数从事的生产生活劳动远远超过了其身体所能承受的劳动能力;身体健康状况堪忧,看病就医面临重重困难。留守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比非留守老年人更低。  相似文献   

17.
屈勇  王谨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943-5945
以河南省周口市董欢村为例,通过对农村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现状的调查,发现农村子代家庭为老年人提供的物质供养水平较低、对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料功能弱化,且精神慰藉支持普遍缺乏等。探讨了子代家庭对老年人日常生活支持减弱的原因,包括子代家庭自身经济状况较差、主要成员身体健康状况不良,子代家庭主要成员为了生存外出务工,子女间的相互攀比以及老人自身被动的养老心态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本文旨在了解农村老年人健康信息素养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提升老年人健康信息素养的方法和机制。[方法/过程]本研究应用3阶段抽样,对60岁及以上的农村老年人进行入户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 222份。[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农村老年人健康信息素养得分较低,其中健康信息认知维度得分最高,健康信息获取维度得分最低。受教育程度、智能手机使用时间、互联网使用时间、工作性质和健康状况是农村老年人健康信息素养的重要影响因素(P < 0.05)。农村老年人最信任的健康信息来源是医务工作者,对网上信息难以评价和不太信任。因此,应当加强医务人员在老年人健康信息素养教育中的参与,缓解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互联网的矛盾,以实现农村老年人健康信息素养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9.
社会在不断发展,社会老龄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而农村老年人问题最为突出,并日渐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该文对龙岩市新罗区农村地区老年人的经济状况、健康状况、养老方式、文化生活状况等方面进行了调查,总结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改善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江苏省张家港市某村失地老年人的个案访谈,从现有的社会、家庭、社区和自我4个养老资源分析,发现目前存在社会养老保障水平较低、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和社会养老发展缓慢这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