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构建新型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势在必行。构建新型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应当走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的道路,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政府各级农业科技服务机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已成功地加入了WTO,这就意味着我国已经融入了全球化经济体系。入世给我国农业和农业科技带来了发展的良好机遇,将更有利于扩大农产品出口,更有利于我国农业和农业科技在更加广阔的天地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更有利于引进外资,促进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与此同时,也给我国农业和农业科技带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一、农业科技创新不适应应对WTO和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然而,有许多科技成果不能顺利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不能在农业生产尤其是在农业发展新阶段发挥作用,不能为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服务。这…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建设需要农业科技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清锋 《福建农业》2008,(11):36-36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虽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许多差距,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农业发展的需要。只有农业科技创新才能改善农村现有的状态,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4.
重建农业经济学理论课程体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的农业经济学教育已经不能适应农村经济改革的需要,改革农业经济学教学体系已迫在眉睫。重建我国农业经济学理论教学体系的条件已经成熟。本在分析农业经济学教育的现实困境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探讨中国农业经济学的未来发展走向,提出了重建农业经济学教育体系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科技和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农业规模化、市场化及产业化的需要使得农业对金融资源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农村现有的金融资源已经不能满足农业现在的发展要求了,农业金融制度也已经不能适应农业的发展。在阐述农业中金融资源必要性的同时,分析了金融资源流向农业的内部和外部壁垒,并探究引导金融资源流向"三农"的路径措施.  相似文献   

6.
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和信息产业的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尺度。十年来我国初步筑起了国家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基本框架,信息服务业发展较快,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服务条件。在国内外大环境影响下,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也有了相应发展;但仍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对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要求。文中指出了当前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应重视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已经突破了传统的全日制学校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已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以中专学历教育为主体的农业广播电视教育,如果不主动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将不能实现面向"三农",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为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办学宗旨。只有不失时机地推进教学改革,拓宽办学领域,增  相似文献   

8.
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保证农业在提高整体素质和效益的基础上持续、稳定发展,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和国家粮食安全,是“十五”期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随着我国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面对加入世贸组织给中国农业带来的冲击和挑战,我国农业教育事业和农业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远远不能适应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农民教育工作还不能适应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迫切需要。作为新组建的教育处,在新的形势下必须注重研究新问题,提出新思路,总结新经验,不…  相似文献   

9.
农用地产权制度改革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我国现行农用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现状,认为我国目前的农用地制度存在所有权主体不明、土地产权缺乏保护、没有合理的土地产权流转机制等方面的缺陷,已经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不能适应发展现代化农业和农村非农化对土地产权制度所提出的要求。有针对性地提出改革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明确界定农地产权主体、大力推进农地使用权合理流转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农村各类经营合作实体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的社会化服务已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的要求,尤其不能满足农村土地经营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要求,发展各类公共性服务、合作型服务、市场化服务,建立有机结合、整体协调、全面发展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已成为创新服务方式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