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单叶蔓荆改善滨海沙地微环境研究初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调查、分析了蔓荆地、非蔓荆地土壤养分、木麻黄生长量及蔓荆植被林微气候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单叶蔓荆具有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木麻黄生长的作用,可作为海滨沙地、风口地段固沙造林的先锋植被.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区位于海南岛西线的东方市月亮湾景区,选择了五种典型的沙生地被植物沙参(Adenophora stricta Miq.)、单叶蔓荆(Vitex trifoliaSL. var.SsimplicifoliaSCham.)、红茅草(Murdannia nudiflora(L.) Brenan)、鬼针草(Bidens pilosaSL.)和马鞍藤(IpomoeaSpescapraeS(Linn.) Sweet)等,分别比较其植株地上、地下部分的氮、磷、钾含量。结果显示马鞍藤的地上部分氮含量最高,为8.10g/kg;沙参地上部分磷含量为1.14g/kg,显著高于其他植物品种;而沙参、苇草和单叶蔓荆的地下部分钾含量高于地上部分;单叶蔓荆的地下部分N/P和K/P比值最高,显著高于其他植株;5种植物地上部分的氮、磷含量均高于地下部分。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区位于海南岛西线的东方市月亮湾景区,选择了5种典型的沙生地被植物沙参、单叶蔓荆、红茅草、鬼针草和马鞍藤等,分别比较其植株地上、地下部分的氮、磷、钾含量。结果表明,马鞍藤的地上部分氮含量最高,为8.10 g/kg;沙参地上部分磷含量为1.14 g/kg,显著高于其他植物品种;而沙参、苇草和单叶蔓荆的地下部分钾含量高于地上部分;单叶蔓荆的地下部分N/P和K/P比值最高,显著高于其他植物;5种植物地上部分的氮、磷含量均高于地下部分。  相似文献   

4.
以海口市沿海3种不同森林类型植被为研究对象,釆用典型样地法,分析研究3种人工林(木麻黄林、加勒比松林、大叶相思林)土壤养分状况。结果表明,3种不同森林类型植被土壤属于弱酸性,低氮肥力土壤,全磷、全钾含量都很低;木麻黄林和加勒比松林土壤有效磷含量丰富,大叶相思土壤有效磷含量低;木麻黄林和大叶相思林土壤速效钾含量低,加勒比松林土壤速效钾含量中等;木麻黄林和加勒比松林土壤硝态氮和土壤铵态氮含量低,相思林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较高。  相似文献   

5.
利用3个内生菌根菌和10个外生菌根菌接种滨海木麻黄苗.测定小苗的树高、地径、地上千质量、地下干质量、总生物量和保存率.结果表明:接种两种菌根菌后能显著地促进滨海木麻黄苗期的生长;滨海木麻黄对供试的内生菌根菌和外生菌根菌的菌报依赖性都属于中等强度或较弱的依赖性;接种菌根菌后滨海木麻黄苗的保存率比对照显著提高;苏格兰球囊霉90068、地表球囊霉9004、苏格兰球囊霉90036、黄硬皮马勃0207、松茸和彩色豆马勃9705在促进滨海木麻黄苗期生长和提高保存率上都有较好的效果,可在滨海木麻黄苗期接种应用.  相似文献   

6.
对鄱阳湖区道地药材单叶蔓荆(Vitex trifolia)的内生真菌种类组成和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单叶蔓荆中共分离获得226株内生真菌,鉴定出214株菌株,属4纲5目6科27属;其中,青霉属(Penicillium)为优势属、占总株数的12.39%,其次为单端孢属(Trichothecium)、丛梗孢属(Monilia)、链格孢属(Alternaria),分别占总株数的8.41%、7.96%、7.52%,另有12株因不产孢而未被鉴定.研究发现单叶蔓荆内生真菌在植株内的分布随部位和季节的不同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设施栽培大棚土壤养分、盐分调查分析及其调控技术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通过对江苏省张家港市蔬菜园艺场和无锡市蠡园镇夏家边蔬菜园艺总场的大棚与露地土壤采样测定,并对已发生次生盐渍化的大棚土壤进行了调控示范试验,结果表明:①大棚土壤有机质、全氮明显高于露地,比露地平均高出42.6%和48.5%,速效磷和速效钾呈高度富集状况,均超过200mg/kg,盐分总量在3g/kg以上,已出现次生盐渍化;②大棚土壤耕作表层(0-5cm)有机质、全氮含量比耕作底层(5-20cm)略高,但差异不显著,而土壤耕作表层速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及盐分总量比耕作底层分别高于6.6%、28.3%和65.4%;③大水洗盐和埋设暗管均能较好地调控大棚土壤盐渍障碍。  相似文献   

8.
津南区土壤耕层养分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本区的实际情况,通过连续多年对耕层土壤的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盐、速效磷、速效钾、PH值等7项理化指标的监测分析表明,我区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在园田区增长较明显,粮田区为持续下降趋势,以平均每年1%的幅度下降;土壤速效磷含量保持原等级;土壤速效钾含量在原等级内呈下降趋势;土壤全盐含量下降,PH值上升。按土壤养分分级标准划分,我区近80%的耕地土壤肥力为3—4级水平。  相似文献   

9.
海水胁迫下单叶蔓荆生理生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究单叶蔓荆抵抗海水胁迫的机理,试验以5种海水浓度胁迫和自来水作对照,测定了单叶蔓荆植株的脯氨酸含量、细胞质膜透性、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以及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海水胁迫程度加深,组织中脯氨酸的含量显著增加,1/3海水时含量最高;细胞质膜透性增加明显;超氧化物岐化酶含量先增后减,1/4海水浓度后下降迅速;植株叶片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降低,1/5海水时急剧下降,以后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下降缓慢.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施用沼肥与化肥的对比试验,研究了沼肥对温室土壤的肥效和黄瓜生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沼肥可以显著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和保水保肥能力,土壤的肥力指标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35.58%、28.36%、26.19%、12.08%;施用沼肥的黄瓜生长较旺,营养较丰富,其还原糖、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别比对照高出11.29%、6.36%、4.45%。  相似文献   

11.
单叶蔓荆植物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生物制片与显微技术,对单叶蔓荆营养器官外部形态、解剖结构及繁殖器官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详细观察研究。从植物形态学角度看,单叶蔓荆具有盐生植物的典型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主要从单叶蔓荆种子形态特征鉴别、种子萌发和繁殖方式、单叶蔓荆沙埋生理生化特征、盐分胁迫生理生化特征以及单叶蔓荆的建群效应等几个方面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进一步扩大利用该树种。  相似文献   

13.
我国单叶蔓荆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芳  周香珍  曹岚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638-21640
[目的]调查我国单叶蔓荆的资源状况,为单叶蔓荆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基础和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走访调查和实地样方调查的方法分别对我国单叶蔓荆野生和栽培资源进行调查。[结果]与第3次中药资源普查相比,除江西省单叶蔓荆分布面积增加外(增加15.5%),其余各省分布面积均明显减少。从目前资源拥有量状况来看,单叶蔓荆处于原始状态的为876.33 hm2,占总数的31.3%;处于被轻度采挖的为405.00 hm2,占总数的14.4%;处于被过度采挖的为625.33 hm2,占总数的22.3%;处于残存的为895.64hm2,占总数的32.0%。[结论]我国单叶蔓荆资源正在减少,人们对其资源保护的认识不够,需加强对其资源的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14.
毛乌素沙地南缘不同植被恢复类型的土壤养分效应(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植被恢复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研究了毛乌素沙地南缘天然草地、人工封育草地、撂荒地、退耕还林地、固定沙地5种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区的土壤养分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对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氮、速效磷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灌草结合的人工封育草地、退耕还林地、固定沙地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氮的含量高于以草本为主的天然草地和撂荒地,但土壤速效磷的含量刚好相反;植被对表层0~20cm土壤养分的影响大于下层20~60cm土壤,植被作用下土壤养分向表层富集;采用柠条进行退耕还林,能够充分发挥其根系特性,有利于改良深层土壤养分。  相似文献   

15.
中俄输油管道工程漠河—大庆段贯穿大兴安岭地区及松嫩平原区,施工不可避免地会对森林植被和土壤产生影响。本文以大兴安岭典型的兴安杜鹃—白桦林、越桔—兴安落叶松林和胡枝子—樟子松林为对象,研究中俄输油管道工程建设对森林土壤化学性质、生物量和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显示: 1)输油管道工程建设对土壤pH值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使土壤全磷量减少(P<0.05),0~10 cm土层全氮量减少(P<0.05),而10~20 cm和20~30 cm土层全氮量增加,兴安杜鹃—白桦林0~10 cm和10~20 cm土层全钾量减少(P<0.05),而越桔—兴安落叶松林和胡枝子—樟子松林土壤全钾量基本没有影响(P>0.05); 2)兴安杜鹃—白桦林中乔木层生物量大幅度下降(P<0.05),灌木和草本层生物量略有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0.05),越桔—兴安落叶松林和胡枝子—樟子松林中乔木层和灌木层生物量大幅度下降(P<0.05),而草本层生物量显著增加(P<0.05); 3)输油管道工程建设对森林乔木和灌木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大于草本植物,越桔—兴安落叶松林灌木层生物多样性变化较小,另外2个类型森林的乔木和灌木生物多样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胡枝子—樟子松林草本植物多样性略有升高,而另外2个类型略微降低。研究结果表明,施工破坏土壤导致植被恢复困难;土壤结构较差地点的生态系统在受到破坏后,应该考虑施加更多的人为措施来促进植被恢复,否则可能会对输油管线的安全运营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旅游干扰下山地景区水蚀强度和经济损失变化规律,以水蚀典型区——西白杨沟流域山地景区为案例地,基于样地调查数据,采用中国土壤流失方程(Chinese soil loss equation,CSLE)与水蚀经济损失评估模型,定量估算不同旅游干扰强度下水蚀经济损失,分析西白杨沟景区水蚀经济损失变化规律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植被覆盖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旅游干扰强度下土壤理化性质、植被覆盖度差异显著。与对照组相比,重度干扰区土壤含水量、饱和含水量及土壤孔隙度的降幅分别为51.67%、32.23%、13.30%;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及有机质含量均随干扰强度增加呈下降趋势,而速效钾含量却趋于增加;与对照组相比,轻度、中度、重度干扰区植被覆盖度分别下降14.18%、43.32%、92.35%。随旅游干扰强度的增加,土壤可蚀性K值与生物措施B值明显增加,土壤侵蚀量呈显著增长趋势(P<0.05),与轻度干扰区相比,中度、重度干扰区土壤侵蚀模数增幅分别为79.31%、204.79%。场内经济损失、场外经济损失及水蚀经济总损失随干扰强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其中场内经济损失远大于场外经济损失,土壤养分损失及植被多样性损失作为水蚀经济总损失的主要部分,二者在轻度、中度、重度干扰区分别占水蚀经济总损失的93.56%、92.68%、94.94%,且干扰强度为中度、重度时,植被多样性损失高于土壤养分损失,分别达1.17×104元·hm-2·a-1和2.49×104元·hm-2·a-1。植被覆盖度对水蚀经济损失响应最为敏感,植被覆盖度每减少1%,水蚀经济损失增加4.98×104元。研究表明,旅游干扰强度是影响山地景区水蚀强度和经济损失的关键因素,为此应结合土壤侵蚀参数分析,加强山地景区土体裸露化管理,种植耐践踏植被,核算旅游容量,控制旅游干扰强度。  相似文献   

17.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测定了刺槐、荆条、侧柏和苜蓿等几种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农田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并采用新复极差法检验了有机质含量的差异性,结果表明:黄土高原渭北旱塬丘陵沟壑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各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均随深度而递减,土壤有机质有一定的表聚性,其中荆条、侧柏土壤有机质表聚性表现最为明显;几种不同植被恢复模式能够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水平,改善土壤肥力;植被恢复后能明显提高土壤速效氮、速效钾水平,而对速效磷的提高却非常有限;土壤速效钾在苜蓿植被下有少量减少,中幼龄侧柏导致土壤速效氮、速效磷明显下降。最后,对植被恢复提高土壤肥力的机理和不同植被对土壤肥力的恢复效应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矿区废弃地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黑龙江省鸡西市采石场废弃地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植被恢复模式进行土壤取样,测定养分含量。结果表明:植被的恢复能增加采石场废弃地的养分含量,各栽植类型中除土壤下层速效磷含量与对照地的比值小于1,下层有机质含量与对照地的比值大于10外,其他养分指标含量与对照地的比值在1.05~3.17。同种植被不同整地方式的土壤养分含量差异显著。客土保苗剂方式是对采石场废弃地进行植被恢复的最优整地方式。在植被恢复时间为5年后,客土和原土方式试验地的土壤养分含量在同一水平。  相似文献   

19.
用DPPH检测法对马鞭草科植物鲜叶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进行了比较,发现不同种植物鲜叶提取物清除自由基的活性有较大差异:其中假连翘、三对节、云南石梓的鲜叶提取物以总固物计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6.343、4.757、4.233,有较大的开发植物抗氧化剂的潜力;柚木、黄素梅、苦郎树、黄毛豆腐柴的鲜叶提取物以总固物计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大于或接近2,也有一定的开发植物抗氧化剂的潜力;马缨丹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大于1,有一定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而蔓荆、冬红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均较小,清除自由基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