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随着水资源匮乏和劳动成本的增加,旱直播已成为目前宁夏水稻生产的主要方式,为选择引黄灌区适宜的旱直播模式,试验以宁粳47号为材料,设置了条播、穴播(行20 cm×穴8 cm)、穴播(行20 cm×穴12.5 cm)和匀播4种模式,采用10.4 kg/667 m~2、14.6 kg/667 m~2和18.8 kg/667 m~23种播量,比较分析了4种旱直播模式、不同播量对水稻分蘖动态、成穗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条播模式播量14.6 kg/667 m~2的苗、茎比例较小,为24%、30%,而穗的比例较高,为46%,从而可以确定条播模式下水稻有一个适宜的群体结构。条播模式的量18.8 kg/667 m~2在出苗后79 d总茎数达到最高,为72.0万株,其他3种模式在出苗后72 d总茎数达到最高。穴播(20 cm×12.5 cm)模式的播量10.4 kg/667 m~2在出苗后72 d总茎数最高,达到176.44万株,而匀播模式的播量14.6 kg/667 m~2的总茎数最低,仅为82.17万株。条播模式的分蘖成穗率显著高于其他3种旱直播模式,其中播量10.4kg/667m~2的分蘖成穗率最高,达到85.17%,穴播(20 cm×8 cm)模式的成穗率最低,其中播量10.4 kg/667 m~2的分蘖成穗率最低,仅为22.95%。匀播模式的播量10.4 kg/667 m~2的干物质量在出苗后121 d最高,为116.62 kg/667 m~2,穴播(20 cm×12.5 cm)模式的干物质量较低,播量14.6 kg/667 m~2的干物质量在出苗后135 d达到最高,但只达到50.16 kg/667 m~2。产量以匀播模式的产量高于其他3种模式,但各处理无显著差异,匀播播量14.6 kg/667 m~2的产量最高,为938.1 kg/667 m~2。不同播量下,低播量14.6 kg/667 m~2的产量高于高播量18.8 kg/667 m~2,3种播量之间无显著差异。穴播(20 cm×8 cm)模式播量10.4 kg/667 m~2的穗长最长,为18.3 cm。产量要素中,穴播(20 cm×8 cm)模式播量18.8 kg/667 m~2的穗数最高41.25万穗,条播模式播量14.6 kg/667 m~2和18.8 kg/667 m~2的穗实粒数最多117.5粒,匀播模式播量10.4 kg/667 m~2的千粒质量最高为25.06 g。  相似文献   

2.
水稻"3414"肥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南通市通州地区中等肥力的石灰性灰潮土夹沙土种最佳施肥量为纯氮20.4 kg/667 m2、五氧化二磷4.5 kg/667 m2、氧化钾7.2 kg/667 m2,最佳产量为571 kg/667 m2。在该地区建议施纯氮20~22 kg/667 m2、五氧化二磷4.5~5.0 kg/667 m2、氧化钾7.2~8.5 kg/667 m2。氮素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效应主要表现在增加单位面积有效穗和每穗实粒数上,磷、钾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提高结实粒和增加千粒重上。  相似文献   

3.
探清优质小麦豫农516在南阳市的适宜播量,为豫农516的科学播种提供参考,开展豫农516播量10kg/667m2、12.5kg/667m2和15kg/667m2共3个播量水平的种植试验,对比分析小麦群体结构、抗逆性表现及产量指标。结果表明:播量为10kg/667m2时产量最高,为448.14kg/667m2,且穗粒数、...  相似文献   

4.
为在水稻生产上大面积推广使用硅肥提供参考依据,进行了不同硅肥施用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适施氮磷钾肥的条件下,水稻产量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硅肥施用量的增加产量增加,以667 m2施尿素21.7 kg,普钙50 kg,氯化钾16.7 kg,速溶硅肥50 kg能促进水稻有效穗数、穗实粒数、粒重的增加,产量达522.0 kg/667 m2。  相似文献   

5.
试验以吉隆868水稻品种为供试材料,在4kg/667m2精量播种条件下,设置穴播与条播2种不同播种方式,研究不同播种方式对旱直播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穴播处理的水稻实际产量为654.5kg/667m2,较条播增产6.7%。说明水稻旱直播时采用穴播处理有利于水稻分蘖成穗,增加穗粒数,提高结实率,易获得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6.
水稻测土配方施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右江河谷平原区按照施N12kg/667m2;P2O5 6kg/667m2;K2O 9kg/667m2的配方施肥,不仅可以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使植株长势良好,叶色浓绿,熟期转色好,有效穗多,成穗率高,每穗总粒数和实粒数多,结实率高,增加稻谷产量;同时降低水稻的生产成本,提高水稻种植经济...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水稻无盘旱育免耕抛秧适宜栽培密度和技术,设计了6种不同抛秧密度的试验。结果表明,性状指标变化情况为:株高、穴穗数、穗长、穗总粒数、穗实粒数随抛秧密度的增加而减少,667m2穗数随抛秧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够苗期随密度的增加而提前,其他性状指标变化不大。667m2抛秧14 000、17 000和20 000粒谷秧的处理4、5、6产量较高,分别为760.3 kg/667m2、718.2 kg/667m2和712.8 kg/667m2,与其余3个处理间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无盘旱育免耕抛秧适宜的密度范围为1 4 000~20 000粒谷秧/667m2。  相似文献   

8.
小麦新品种小偃60栽培密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新品种小偃60栽培密度试验表明,随着播量的增大其有效穗数随之增加,穗粒数及千粒重无明显差异。因此,在大面积生产上应注意控制播种量,结合播期确定最科学、最经济的播量为17.5~20kg/667m2。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大田壮秧剂对机插水稻产量的影响,特进行了相关示范试验。结果表明,大田壮秧剂作分蘖肥施用既能有效提高机插稻的产量水平,又能减少化学肥料的投入。其中壮秧剂施用量5kg/667 m2处理是通过增加穗粒数来实现产量的增加,10kg/667m2及以上处理是通过增加穗数来实现产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0.
硅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水稻作物上开展硅肥试验,研究探索了中量元素硅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硅肥对水稻增产具有促进作用,施用硅肥可增加水稻有效穗数和实粒数,但对千粒重作用不明显。每667m2施硅肥5kg时水稻产量最高,增产效益显著,其效益较每667m2施硅肥10kg处理和不施硅肥处理分别增加190.7kg/667m2、42.9元/667m2,增幅分别为11.1%、2.3%。  相似文献   

11.
播期和播量对水稻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播期和播量二因素三水平随机试验设计,研究了水稻秧龄和播量在抗逆方面的作用。结果表明:早播、稀播秧苗综合素质好,抗低温、抗盐碱能力强,可提早出穗,提前成熟3-5d,提高产量7.7%-15.0%。  相似文献   

12.
不同育苗方式对寒地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日本钵式盘、钵体毯式育苗盘和常规软盘在寒地水稻生产中的作用,研究以空育131、垦稻10和垦稻12为材料,探讨了日本钵式盘、钵体毯式育苗盘和常规软盘的对寒地水稻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育苗方式的秧苗素质以日本钵式盘最优、钵体毯式育苗盘次之、常规软盘最差,产量也呈现相同趋势。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的提高是日本钵式盘和钵体毯式育苗盘增产的主要原因。综合考虑产量和经济效益,钵体毯式育苗是目前最优的育苗方式。  相似文献   

13.
以大穗型(01-35、8355)、中间型[6200(8)、4133-2]和多穗型(988044、02-48)3种类型的超级小麦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不同播期与播量对不同类型品种(系)小麦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大穗型品种最佳播期在10月15日,中间型、多穗型品种最佳播期在10月5日;播期对穗数的影响差别最高可达15%以上,对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的影响差别均在13%以下;播量对其各项指标的影响差别均在5%以下。3种类型品种小麦均以中、高密度播量较高,播期对超级小麦产量各构成因素的影响大于播量。  相似文献   

14.
八角金盘播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单因素多水平试验设计方法对八角金盘不同播种时间和不同储藏方法的种子发芽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八角金盘种子适播期为3月至4月,最佳播种期应为3月中旬,这段时间种子平均发芽率最高,达到75.3%。5月种子平均发芽率迅速从18.5%降至0。(2)随采随播不是八角金盘理想的播种方式。(3)冰箱冷藏可延长八角金盘种子寿命。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直播稻不推自广的原因及种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以期引导农民正确种植直播稻。  相似文献   

16.
徐国法  邹德进  周莉 《北京农业》2011,(18):159-160
分析了直播稻不推自广的原因及种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以期引导农民正确种植直播稻。  相似文献   

17.
为了在增加小麦密度条件下,达到植株分布合理,进行了小麦缩垄增行播种技术研究,将小麦播种行距由15 cm改为10 cm。经2006-2007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平均增产629.1 kg·hm^-2,增产10.5%。通过缩垄增行提高了小麦单位面积的均匀度,使小麦全生育期群体与个体更加合理,实现了苗全、苗齐、苗匀、苗壮,既抗旱,又抗倒伏。缩垄增行增加了小麦密度,改变了常规密度设计和传统的栽培方式,大幅度提高了小麦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8.
特早熟玉米夏播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6 和1998 年对特早熟玉米进行了夏播试验。初步结果表明,适宜山西省中北部地区麦茬夏播的玉米品种,生育期为80 ~85d ,同时还必须具有较强的抗大、小斑病和矮花叶病的特性。特早熟玉米同一品种夏播比春播生育期缩短8 ~9d ,杂交种比其亲本( 自交系) 早熟3 ~4d 。夏播时由于温差大,玉米子粒饱满,千粒重高,子粒产量比春播时高  相似文献   

19.
王海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4,(29):10439-10440
[目的]筛选适合当地的小麦播种机械。[方法]选择了两种新播种机械与当地一直沿用的传统条播机械进行试验对比,以小麦冬前苗情、春季苗情和小麦千粒重、单产为指标,对不同播种机械的性能进行评价。[结果]两种宽幅精播机械都有利于提高小麦的产量,其中山东郓城生产的2BJK-6型小麦宽幅精量播种机效果最佳;该宽幅精量播种机用种少且种子分散均匀,出苗齐、苗匀、苗壮;麦苗植株个体生长空间大,分蘖较好,苗体健壮,根系发达,因此生长后期单位总穗数多,千粒重增加,产量高。[结论]在山东菏泽地区适宜推广应用山东郓城生产的2BJK-6型小麦播种机。  相似文献   

20.
董艳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0):104-105
本文采用机械系统动力学自动分析软件ADAMS和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电磁振动排种器排种盘子系统的仿真模型,并用 ADAMS/Vibration模块对仿真模型进行模态分析,求出系统的固有频率,并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为后续的排种盘子系统的结构参数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