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研究调环酸钙对小麦生长的调控作用和对小麦的安全性,设置不同剂量10%调环酸钙泡腾颗粒剂分别在息县和郸城县两地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拔节期前施用调环酸钙10%泡腾颗粒剂150~1 500 g/hm~2,可矮化植株高度,降低节间长度、增加茎粗,并能增加穗长、千粒重和提高产量。其中,施用10%调环酸钙泡腾颗粒剂1 500 g/hm~2处理的产量最高,在息县和郸城县两地产量分别达8 109.52 kg/hm~2和8 709.52 kg/hm~2,比对照分别增产13.92%和16.21%。各用量10%调环酸钙泡腾颗粒剂对小麦安全,无药害产生。  相似文献   

2.
5%调环酸钙泡腾颗粒剂对小麦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调环酸钙在小麦上的应用潜力,选用小麦品种皖麦68和郑麦9023,分别在拔节前1周左右施用5%调环酸钙泡腾颗粒剂。结果表明,施用5%调环酸钙泡腾颗粒剂1 500~2 100 g/hm2可显著降低小麦株高,增大植株基部节间直径,并能提高光合速率、千粒质量和产量。其中,皖麦68施用2 100 g/hm2和郑麦9023施用1 500 g/hm25%调环酸钙泡腾颗粒剂的产量最高,分别达6 678.75、7 666.80 kg/hm2,比各自对照(CK)分别增产9.89%和11.29%。5%调环酸钙泡腾颗粒剂对小麦控长和增产作用明显,值得在小麦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调环酸钙对小麦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设置不同剂量的5%调环酸钙EA分别对豫麦035和周麦22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拔节前7~10d施用5%调环酸钙EA 40~160g/667m2,可矮化植株高度,降低节间长度、增加茎粗,提高光合速率、千粒重和增加产量。其中,施用5%调环酸钙EA 160g/667m2的产量最高,豫麦035和周麦22的籽粒产量分别达630.52kg/667m2和583.57kg/667m2,较对照(CK)分别增产12.70%和10.26%。5%调环酸钙EA对小麦安全有效,无药害,可在小麦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调环酸钙对小麦产量相关因素及安全性的影响,以小麦品种‘豫麦49’为材料,返青后施用不同剂量的5%调环酸钙EA开展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小麦返青期施用5%调环酸钙EA 150~ 600 g/hm2,可矮化植株高度,降低基部节间长度、增加茎粗和茎壁厚度。调环酸钙能提高小麦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返青期施用5%调环酸钙EA 300 g/hm2和5%调环酸钙EA 300 g/hm2+0.01%芸苔素内酯SL 150 mL/hm2的产量较高,分别达7410.0 kg/hm2和7560.0 kg/hm2,较对照(CK)分别增产10.7%和13.0%。5%调环酸钙EA对小麦安全无药害,建议在小麦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水稻拔节前施用5%调环酸钙的抗倒增产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拔节前10 d,用5%调环酸钙375 g/hm2,对水225 kg/hm2,均匀喷雾。施用后15 d与未施用5%调环酸钙空白区有明显高度差异,至抽穗期成熟期都一直表现比空白区株高明显矮,且施用5%调环酸钙区冠层整齐,抗倒伏,秸青籽黄熟相好,成穗率、结实率、千粒重都较高,比对照增产11.58%。  相似文献   

6.
调环酸钙是一种新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它是由日本组合化学工业公司首先开发合成的,用于控制禾谷类作物的旺长,相比三唑类延缓剂,具有对植物无残留毒性、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目前,国内对调环酸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合成工艺及其在花生上的应用,在小麦上的应用研究相对较少。为此,笔者设置不同剂量5%调环酸钙泡腾颗粒剂,以周麦36为试验材料,通过叶面喷施方式探究调环酸钙在提高小麦产量及抗倒伏方面的作用,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李敏 《农技服务》2012,(3):292+294
为了摸清调环酸钙5%泡腾片对水稻生长的影响,以五优稻四号为材料进行了田间大区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分蘖末期茎叶喷施21~24 g/667 m2的调环酸钙5%泡腾片制剂量可显著缩短穗下第4、第3节间长,增加穗实粒数,对水稻生长安全,且具有防止水稻倒伏和增加水稻产量的双重功效。  相似文献   

8.
5%调环酸钙泡腾片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探索植物生长调节剂5%调环酸钙泡腾片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对水稻关键生育期、株高、节间长度、抗倒伏性以及产量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水稻拔节前10 d喷施5%调环酸钙泡腾片,能够有效降低株高,缩短基部节间长度,减少倒伏发生面积,增加穗数及千粒重,进而达到增产效果,其适宜剂量12~30 g/667 m2。  相似文献   

9.
贵州铜仁地区小麦产量限制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土壤养分系统研究法,诊断出贵州省铜仁地区松桃县黄泥土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限制因子排列为:P>K>B。磷肥的施用能明显地增加小麦产量。小麦高产最佳施肥配合为尿素17.78 kg/667m2、钙镁磷肥40 kg/667m2、氯化钾11.56 kg/667m2、硫磺粉2.67 kg/667m2、硼砂和硫酸铜各0.89 kg/667m2。  相似文献   

10.
施氮量和花后控水对小麦水分生产效率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防雨池栽条件下,采用施纯氮10kg/667m2、15kg/667m2、20kg/667m2(分别用N1、N2、N3表示)和40%~50%、60%~70%、80%~90%(分别用W1、W2、W3表示)3种土壤含水量进行处理,研究了氮肥和花后土壤含水量对小麦水分生产效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施氮量条件下,表现为花后土壤含水量过高(80%~90%)或过低(40%~50%)导致穗粒数减少,千粒重降低,最终使产量降低。水分生产效率,则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降低。在同一土壤含水量下,表现为增加施氮量有利于提高穗粒数,但过多(20kg/667m2)或过少(10kg/667m2)施氮均不利于穗粒数和千粒重的提高,而导致减产。而对于水分生产效率,表现为增加施氮量提高水分生产效率,而施氮量过高(20kg/667m2)造成小麦贪青晚熟,导致水分生产效率下降。因此,小麦生产中可以通过施用氮肥和控制花后土壤水分含量技术,调控小麦水分生产效率和产量,实现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11.
按照目前国家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主要粮食作物产业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项目要求,为探索湖北省小麦主导品种在鄂北地区的高产潜力,集成适合襄阳市的小麦高产高效关键技术,促进小麦大面积增产,国家小麦体系襄阳综合试验站、襄阳市农业科学院2013-2015年度开展了湖北省小麦主导品种高产集成技术攻关示范,结合当地气候生态条件及生产管理,实现了单产400 kg/667 m~2以上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2.
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效果探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测土配方施肥与常规经验施肥比较的方法,研究测土配方施肥的增产效果,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较空白增产178.7kg/667m2,增产比率达50%,增效231.15元/667m2,较常规施肥增产30.2kg/667m2,增产比率达6.3%,增效39.90元/667m2;通过测定分析,水稻对土壤养分的依存率为70.7%;秋收实际水稻单产与目标产量进行比较,偏低13.8kg,目标产量吻合度为97.5%.  相似文献   

13.
花溪辣椒测土配方施肥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花溪湖潮乡辣椒氮磷钾配方施肥研究结果表明,氮中量、磷钾高量或低量的配方处理对辣椒生育期无明显影响,低量氮磷钾配方和习惯施肥辣椒有早衰现象,不施肥处理的辣椒早衰更明显。经济性状以中氮低磷高钾效果最好,其果长达到11.95 cm,果粗1.2 cm,干重为64.2 g/10个;产量以高量氮磷钾最高,为188.9 kg/667m2,中氮低磷高钾次之,为183.7kg/667m2,两者差异不明显。中氮低磷高钾的配方既可使辣椒增产,经济效益最高,又能提高辣椒肥料利用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超级稻免耕不同抛栽密度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晚稻进行超级稻免耕不同抛栽密度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施纯N 13kg、P2O56.5kg、K2O13kg,以每667m2抛栽1.7万蔸产量最高,比抛栽1.3万蔸和1.5万蔸增产8.6%和5.4%,比抛栽1.9万蔸和2.1万蔸增产6.8%和9.5%。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探索不同药剂不同剂量叶面喷雾对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控效果,临渭区植保站于2022年3月28日下午(小麦拔节初期)使用2%大丽轮枝孢激活蛋白大量元素水溶肥料DP50 g/667m2、40%苯甲·醚菌酯SE30 g/667 m2、40%苯甲·醚菌酯SE20 g/667 m2、430 g/L戊唑醇SE25 mL/667 m2用植保无人机喷雾,40%苯甲·醚菌酯SE30 g/667 m2用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喷雾,调查不同药剂、相同药剂不同用量、相同药剂不同施药器械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大丽轮枝孢激活蛋白大量元素水溶肥料DP50 g/667 m2在拔节期、抽穗期、乳熟期防效均最高,分别为85.62%、73.21%、62.69%,说明其对小麦茎基腐病有很好的抗病效果,且持效性好,实际产量为568.89 kg,增产效果最好;40%苯甲·醚菌酯SE30 g/667 m2拔节期、抽穗期、乳熟期的防效分别为82.29%、59.84%、46.69%,均...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病害综合治理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施肥对稻曲病的影响及30%王铜悬浮剂田间药效试验.追施氮肥试验中,在常规施用基肥的基础上设置12个追肥+穗肥用量处理,随着追肥量的增加,病穗率、病粒率均增加,追肥15 kg+穗肥10kg处理的病穗率和病粒率均为最高,分别达17.92%和14.19%;当追肥量一定时,病穗率、病粒率随着穗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极差分析表明,增施穗肥对稻曲病发生的影响大于追肥.在分蘖始期追施复合肥试验中,施复合肥40kg/667m2的病穗率和病粒率比对照分别减少7.16%和6.85%,与其它处理差异极显著.破口前7 d单次施用30%王铜悬浮剂400 g/667m2的处理组防效为74.75%,于破口前7 d+破口期二次施药,防效达85.36%,均显著高于对照药剂20%三唑酮乳油.  相似文献   

17.
小麦/玉米/玉米种植模式是实现高产高效的有效途径。2.7 m带宽的麦玉玉模式两年平均产量为1258.1kg/667 m~2,比麦玉一年两熟平作增产20.19%。突破了北京地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667 m~2产吨粮的格局,并且经济效益同步增长。  相似文献   

18.
丢糟活性有机肥与有机复混肥和农家肥对高粱的肥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茅台酒丢糟活性有机肥对高粱生产的影响,进行了施用丢糟活性有机肥与施用有机复混肥和施用农家肥对高粱的肥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试验以施120 kg/667m2丢糟有机肥(基肥、追肥各占50%)的产量最高,达317.7 kg/667m2,比施农家肥(基肥施圈肥1 500 kg/667m2,追肥用清粪水2 000 kg/667m2)增产37.8%;施用有机复混肥50 kg/667m2的产量最佳,比施农家肥增产36.7%。在施用量合理情况下,丢糟活性有机肥与有机复混肥都有利于提高高粱的单产,增产效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