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内蒙古部分地区肉羊养殖由散养向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模式转变。在此过程中,相应的寄生虫病防治体系依然属于空白。本课题对巴彦淖尔市临河地区舍饲绵羊消化道线虫病的流行规律进行调查研究,同时对圈舍主要消化道线虫的幼虫发育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tortus)、蛇形毛圆线虫(Trichostrongylus colubriformis)虫卵在1~4月份和11~12月份不能发育幼虫,在5~10月份虫卵发育成幼虫,在7月份形成高峰期;奥拉齐细颈线虫(Nematodirus oiratianus)虫卵在1~3月份和11~12月份不能发育成幼虫,在4~10月份虫卵发育成幼虫,在7月份形成发育高峰期。圈舍条件下气温在10~20℃之间与幼虫的发育率呈正相关,在27℃以上呈负相关,湿度与幼虫的发育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绵羊胃肠道线虫季节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粪便幼虫培养法和剖检过筛法研究了绵羊胃肠道线虫的季节动态.结果表明:成年羊胃肠道线虫的卵排出量或成虫寄生量4~6月出现一次明显的高峰,8、9月又出现一次较小的升高,一年的其它月份很低.羔羊粪便中最早检获虫卵是在7月上旬,8月下旬排卵量达高峰,此后,虫卵排出量相当低.剖检成年羊体内,捻转血矛线虫受阻幼虫百分率1~6月逐渐下降,7~12月逐渐上升,受阻率最高的是12月下旬.放牧地幼虫检查发现,感染性幼虫夏末秋初出现一次高峰,到翌年3、4月仍可检到少量的毛圆线虫幼虫.越冬试验证明,毛圆线虫的感染性幼虫能越冬.本文还提出了适合黑龙江省特点的有效防治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粪便虫卵检查法的数字化和自动化,本文在调查鄂尔多斯细毛羊消化道主要线虫病流行病学基础上,广泛收集感染率普遍较高的细颈线虫(Nematodirus)、夏伯特线虫(Chabertia)、捻转血矛线虫(Haem onchus contor-tus)、毛圆线虫(Trichostrongylus)、仰口线虫(O esophagostomum)、食道口线虫(Bunostomum)和奥斯特线虫(O stertagia)卵原始图像,并经photoshop9.0应用软件进行人工分割和背景清理,初步建立了以上7种线虫卵的原始图像库。虫卵图像库共包含1 320幅原始图像,每种虫卵图像至少100幅以上,基本涵盖了每种虫卵图像的多种表现形式,为后期的虫卵图像数字化描述和自动识别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韩莉 《农民致富之友》2014,(24):268-268
<正>捻转血矛线虫病又称捻转胃虫病,它是由寄生于羊、牛及反刍动物真胃为主的捻转血矛线虫所引起。一、流行情况捻转血矛线虫在同属线虫中的致病力最强,反刍动物的肠道线虫主要是血矛线虫。捻转血矛线虫比其它肠道线虫产卵多,雌虫一天可产卵5000~10000个。虫卵对外界抵抗力较强,适宜的发育温度是20~30℃,4℃以下虫卵停止发育,1℃以下或60℃以上可致死亡,但虫卵对一般消毒药抵抗力较强。羔羊和青年羊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成年羊抵抗力较强,被  相似文献   

5.
<正>牛捻转血矛线虫病,又名牛捻转胃虫病,是由捻转血矛线虫、指形长刺线虫等混合寄生引起的牛消化道线虫病。一般情况以捻转血矛线虫致病力最强,流行广,感染量大,危害重。此类寄生虫寄生于牛的消化道内,能  相似文献   

6.
调查张家口地区羊消化道线虫的感染情况,为本地区羊寄生虫的研究与防治提供理论参考。选取张家口坝上地区和坝下地区几个不同饲养方式的养殖场,收集新鲜粪便,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及水洗沉淀法收集虫卵,根据虫卵的形态特征进行鉴别,统计粪样中不同虫卵的感染情况。结果表明,张家口地区羊消化道线虫感染率为43.50%,共检出8种消化道线虫,其中优势虫种为捻转血矛线虫、乳突类圆线虫、食道口线虫和毛圆线虫。  相似文献   

7.
正捻转血矛线虫寄生于反刍兽第四胃和小肠的毛圆科线虫,属于血矛线虫属。捻转血矛线虫致病力强,可以这样说,反刍兽毛圆线虫病主要是血矛线虫病。血矛线虫属捻转血矛线虫虫体呈毛发状,因吸血而现谈红色。表皮上有横纹和纵嵴。颈乳突显著。头端尖细,口囊小,内有一称背矛的角质齿。雄虫长15~19mm,交合伞有由细长的肋支持着的长侧叶和偏于左侧的由一个"Y"形背肋支持着的小背  相似文献   

8.
<正>最近,在羊场进行肠道蠕虫感染情况调查时发现,羊捻转血矛线虫、食道口线虫、网尾线虫、毛首线虫及莫尼茨绦虫的发病率较高,要引起养羊场(户)的关注。1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羊捻转血矛线虫病是由捻转血矛线虫寄生在羊、牛等反刍动物真胃(皱胃)和小肠内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也叫羊捻转胃虫病。1.1病原羊捻转血矛线虫外观呈毛发状,呈淡红色。颈乳突显著,呈锥形,伸向后侧方。头端尖细,口囊小,内有一背矛状小齿。虫卵无色,壳薄,大小约(75~95)μm×  相似文献   

9.
为了能从粪便中对捻转血矛线虫卵进行特异性检测,基于捻转血矛线虫ITS2-28S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对退火温度反应条件优化,建立捻转血矛线虫特异性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成功从捻转血矛线虫卵中扩增出约270 bp的特异性片段,其最低检出质量浓度为0.298 pg/μL,敏感性较高;进一步对捻转血矛线虫、细颈线虫、粗纹食道口线虫等多种线虫的虫卵DNA样品进行扩增,该方法仅能特异性扩增出捻转血矛线虫卵的目的片段,证明特异性良好。利用所建立的PCR检测方法对120只山羊的粪便样品进行检测,显示受检样品中捻转血矛线虫阳性率为38.3%,高于显微镜检测结果(阳性率为24.2%)。结果表明,该研究建立的PCR方法能够应用于临床检测山羊粪便样品中的捻转血矛线虫卵,可为山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的诊断与防治提供有效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为了给羊只寄生虫的驱除提供合理的用药指导,选择陕北白绒山羊开展消化道线虫的驱虫试验以及驱虫后寄生虫的动态变化研究。选取3种常用驱虫药(伊维菌素注射液、芬苯达唑粉、伊维菌素芬苯达唑预混剂),通过饱和食盐水漂浮法、虫卵计数法、寄生虫剖检法对陕北白绒山羊的消化道线虫驱虫前后的感染情况进行检测,并对驱虫后1个月、2个月的消化道线虫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共检出感染线虫种类6种,分别为捻转血矛线虫(Hemonchus contortus),食道口线虫(Oesophagostomum spp.),毛圆线虫(Trichostrongylus sp.),仰口线虫(Bunostomum trigonocephalum),夏伯特线虫(Chabertia sp.),细颈线虫(Nematodirus sp.),优势虫种为捻转血矛线虫(Hemonchus contortus)。驱虫后伊维菌素注射液组虫卵转阴率和虫卵减少率分别为6.25%和65%;芬苯达唑组虫卵转阴率和虫卵减少率分别为为31.25%和84.21%;伊维菌素芬苯达唑预混剂组虫卵转阴率和虫卵减少率分别为为50%和77.27%。各感染消化道线虫均对试验驱虫药产生了耐药性。驱虫后1个月,陕北白绒山羊消化道线虫的感染率及感染强度均有所上升,但未达到驱虫前水平;驱虫后2个月,羊只消化道线虫的感染率及感染强度均达到驱虫前水平。说明可将伊维菌素芬苯达唑预混剂作为陕北白绒山羊消化道线虫的常用驱虫药,建议每2个月进行一次预防性驱虫,以减少消化道寄生虫感染造成的危害和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
应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对山西省大同、朔州、忻州3个地区12个县的羊进行了消化道线虫与艾美尔属球虫卵囊感染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寄生虫的平均检出率为65.50%,其中大同、朔州、忻州被检羊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81.40%、66%、43.25%,3个地区虫卵感染强度(单位为个/g粪便)范围分别为:线虫971~3 325、270~1 202、41~1 274,球虫60~3 403、102~3 230、26~3 2140.从羊粪样中检出的线虫卵中有较多的捻转血矛线虫卵、毛圆线虫卵、仰口线虫卵和细颈线虫卵.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合肥地区山羊消化系统寄生虫感染情况,给制定该地区山羊寄生虫病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和自然沉淀法对3个调查点的90只山羊粪样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合肥地区山羊线虫感染率为100%;共检获8种线虫卵,即捻转血矛线虫卵、奥斯特线虫卵、食道口线虫卵、毛圆线虫卵、仰口线虫卵、古柏线虫卵、类圆线虫卵和马歇尔线虫卵。  相似文献   

13.
正1消化道圆线虫感染反刍兽的驱虫药物包括芬苯达唑、阿苯达唑、伊维菌素、多拉霉素、莫西菌素、伊普菌素、左咪唑和莫仑太尔。这些药物都能在药店买到且适合各种类型的养殖场及饲养管理。皱胃线虫如血矛线虫、奥斯特线虫及艾氏毛圆线虫对驱虫药物的敏感性比小肠线虫如毛圆线虫、古柏线虫和细颈线虫更强。一般毛圆属、古柏属及细颈属都集中在小肠前1/4处,只有少数种类寄生在小肠后段。损害小肠的线虫有更大的机会重新感染小肠后段,但损害皱胃的线虫则  相似文献   

14.
正本文介绍羊3种胃肠线虫病(绦虫病、捻转胃虫病、蛇形毛线虫病)的病原、生活史、致病作用、虫卵检查、症状和驱虫方法。羊绦虫病是寄生在山羊、绵羊和牛小肠中的大型绦虫;捻转胃虫病又叫捻转血矛线虫病,是寄生在羊第四胃和小肠的寄生虫,以食欲不振、消瘦、贫血、颌下水肿为特征;蛇形毛线虫寄生在羊小肠前部,感染率高。以上寄生虫病重在预防,确诊后可参考诊断疗法。1绦虫病本病是寄生在山羊、绵羊和牛小肠中的大型绦虫,因  相似文献   

15.
为获得捻转血矛线虫单虫种感染性三期幼虫(L3),以尾鞘长、尾鞘末端尾丝有无和尾丝长占尾鞘长的比例为依据,从自然混昆合感染有捻转血矛线虫的绵羊粪便中培养并分离该种线虫的L3,然后用6 000条分离的L3经口灌服3~4月龄绵羊。结果显示,绵羊感染后17 d从粪便中检出虫卯,105 d EPG(每克粪便虫卵数)达4 410,至168 d下降为2 010;人工感染10个月后将绵羊剖杀,从其皱胃中收集到捻转血矛线虫成虫2 261条。经鉴定,从人工感染绵羊的粪便中培养和分离出的L3符合捻转血矛线虫L3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正羊捻转血矛线虫病,是由捻转血矛线虫寄生于羊第四胃(皱胃、真胃),偶见于小肠而引起的消化道寄生虫病,又称捻转胃虫病。临床上以消瘦、贫血、消化紊乱、衰竭、慢性消耗等症状为主要特征,尤其是羔羊更为严重,常可引起大批羊只死亡。近年来随着务川县养羊项目的实施,羊群数量不断扩大,该病时有发生,笔者通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及时有效地控制了多起病情,减少了养羊场(户)的经济损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建立目的虫种人工感染的单一模式.【方法】采用一种简化的感染性幼虫(L3)鉴别技术,通过测量尾鞘的长度和尾鞘末端的尾丝,从自然混合感染有蛇形毛圆线虫的绵羊粪便中培养并分离该种线虫的L3,然后用10 000条分离的L3经口灌服3~4月龄绵羊.【结果】绵羊感染后第17天从粪便中排出虫卵,第79天虫卵排出量达高峰,此后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从人工感染绵羊的粪便中培养和分离出的L3,经鉴定符合蛇形毛圆线虫L3的特征;人工感染10个月后将绵羊剖杀,在其小肠收集到蛇形毛圆线虫成虫2 780条,回收率为27.8%.【结论】成功地建立了蛇形毛圆线虫单种分离株,为今后深入研究寄生线虫的抗药性、生物防治和功能基因等方面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读者刘青问:肉牛感染蠕虫怎么办?答:感染蠕虫种类:多为吸虫、绦虫、线虫三纲虫体混合感染,感染强度普遍很高,尤其是线虫的感染强度更高。据统计,感染优势虫种为:胰阔盘吸虫、矛形双腔吸虫、肝片形吸虫、曲子宫绦虫、莫尼茨绦虫、牛卵口线虫、辐射食道口线虫、捻转血矛线虫、毛首线虫、蛇形毛圆线虫等。以上虫种应为防治的重点。大量蠕虫感染,是肉牛增重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建议使用如下驱虫程序:一年两次,时间分别在4月和10月,对新购进的肉牛应立即进行一次驱虫,宰前28  相似文献   

19.
消化道寄生虫病是一种羊常见的慢性病,偶尔发生急性感染。引起羊消化道线虫病的寄生虫种类较多,如食道口线虫、捻转血矛线虫和毛首线虫等,发病特征是渐进性消瘦、贫血、下痢,轻者影响肠道消化吸收机能,阻碍羊的生长发育,降低饲料利用效率,严重的可发生死亡。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就通过概况、发病特点、剖检变化、诊断与防治措施等几个方面对羊线虫病做介绍。  相似文献   

20.
2008年11月以来河北北方学院动物科技学院病理实验室先后接到张家口坝上地区养羊户送来的以贫血、渐进性消瘦为主要特征的病羊,剖检发现其真胃内有捻转血矛线虫寄生,最多达2 120条。另在其食道黏膜内发现细长、乳白色的美丽筒线虫,共14条。漂浮法粪便检查时发现2种虫卵。一种虫卵内含16~32个胚细胞,卵壳薄,光滑稍带黄色,虫卵大小为(75~95)μm×(40~50)μm;另一种虫卵内含有幼虫,虫卵大小为(50~70)μm×(25~37)μm。经诊断为羊混合感染捻转血矛线虫和美丽筒线虫病。对羊群普遍用左旋咪唑片和丙硫咪唑口服驱虫,2周后羊群症状消失,病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