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贵州省黔东南州松茯苓种植及产业化发展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发现黔东南州松茯苓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农民种植积极性很高,产业化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但该州松茯苓产业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种质来源混乱、规范化茯苓种植技术普及不够、茯苓加工水平较低、受白蚂蚁侵害面积逐年增加和品牌产品少等,并且从建立专业管理机构,制定松茯苓产业发展规划、强化科技支撑,加强科技培训和适用技术推广、完善服务体系和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怀远县采取“市场牵动、政府推动、产业化带动、科技拉动”的运行模式,先后推行“籼改粳”、“粳改糯”,全县糯稻产业步入“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开发”新时期。2006年,全县糯稻种植面积达4万hm2,占水稻种植面积的80%以上,糯稻总产占水稻总产量85%以上。怀远县  相似文献   

3.
莱州种植梅花历史悠久,现有大量的梅花种植专业大户开始涌现。梅花生产形成产业化,仅靠农民自发种植远远不够,必须解决好生产的规模化、规范化问题。为了推动梅花产业的发展,须成立梅花行业协会,订立协会章程、制度,规范会员行为,并对会员优先发放梅花新品种,优先进行技术培训,统一梅花盆景的销售价格。依靠科技谋发展,获国家专利的"大杏树嫁接梅花"技术将梅花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推向了一个新境界。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黄瓜产业,对文山市马塘镇黄瓜产业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增加投入,推广优良品种;重视产品保鲜贮运,重视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加强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规范化种植,科学化管理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湖南农作制高效种植模式及其发展策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湖南省农作制度的演变过程和现有农作制高效种植模式,采用比较分析,对现有稻田、旱地、棉田高效农作种植模式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从"优化农田种植业结构,建立粮、经饲三元农作技术体系,发展多熟农作种植模式;发扬精耕细作的传统,大力推广早地多熟种植技术,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科技为先导,通过集成创新,促进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农作制度的发展;实施农业科技产业工程,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产业链的延伸与升级增值"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农作制度的改革,提高复种指数,发展现代农作制种植模式的构想.  相似文献   

6.
针对阳山县的玉米品种种植结构、栽培技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等因素,制定了改单一普通粮食型为多元化高价值玉米、改三(顶)交玉米为单交种玉米、改低产低效益玉米为高产高效益玉米,实施玉米生产系统的品种多元化、品质优质化、栽培管理科学化、经济收入高效化和玉米生产可持续性发展的产业化增产增值科技创新技术体系。对该地区玉米品种结构优化、种植栽培技术改制、进而开展玉米产业化生产及其产后深加工、增加农民收入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了挖掘玉米增产潜力,加快玉米生产发展,推广玉米"一增四改"技术势在必行。通过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改种耐密型高产品种;改套种为平播;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改人工种植为机械化作业来提高夏玉米产量。"一增四改"技术的全面应用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玉米产量,且可以促进我国玉米生产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我国农业科技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产业化运作模式,指出当前存在土地政策阻碍农业科技产业化发展、新科技未充分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不注重对农业科普工作的执行及推广工作、金融体制的不健全制约了资金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投入、农业保险体系不健全制约了农业科技产业化的进程、农业产业化发展开发过度破坏生态平衡的问题,提出必须探讨科学、合理、高效的产业化发展模式,走科技产业化发展之路,实现农业高效、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茯苓以其较高的药用价值、营养价值及独特的保健作用而备受关注,科技工作者在茯苓种质资源、菌种选育、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针对茯苓种质资源、育种、生产技术的研究现状和生产栽培中的问题进行了综述,分析了茯苓产业化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0.
玉米"一增四改"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玉米的单产。玉米"一增四改"技术,核心内容是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改种耐密型品种,改套种为直播,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改为工种植为机械化作业。  相似文献   

11.
程水明  陶海波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8):5542-5543,5564
对湖北罗田茯苓种质资源及其综合利用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罗田茯苓在栽培技术、种植环境、种质资源等方面和其他地区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罗田可以作为茯苓规范化种植示范点和茯苓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生产基地选址。开展罗田茯芩种质资源的调查研究,以期在选择优良品种、提高茯苓产量、发展新技术、提高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方面为茯苓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新的依据,并在了解茯苓种质资源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茯苓资源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保护其生态环境及其生物多样性,达到茯苓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发展循环经济已经被国家最高决策层提高到了国家发展战略的地位,应当在一定区域内广泛探究这一契合当今社会进步的发展理念,推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保定市区还未形成较为完善的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笔者以此为背景,就保定市发展区域循环经济政策展开研究,认为保定市区域循环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财政支持力度不够,产业政策有待完善,工艺流程和技术装备落后。同时,借鉴高阳县发展循环经济在总体规划、政策指导等方面的经验,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技术政策、金融政策4个方面提出了促进保定市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化茯苓酸奶的制作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探讨茯苓多糖液体发酵条件,确定茯苓酸奶制作的最佳工艺。[结果]茯苓多糖最佳液体发酵条件为:26℃,150 r/min,培养基初始pH值5.6,接种6%的菌龄为2 d的茯苓菌,摇瓶振荡培养7 d,发酵液中茯苓多糖含量为6.91 mg/ml。各因素对茯苓酸奶发酵质量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混合液(奶粉、发酵液、水)的构成质量>发酵温度>接种量>糖浓度。[结论]茯苓乳酸制作的最佳工艺为:奶粉∶发酵液∶水=1∶1∶7,混合发酵剂(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菌=1∶1)接种量6%,糖浓度6%,发酵温度40℃,发酵6 h后后熟12~24 h,制取的酸奶品质最好,兼具茯苓发酵液的香味与酸奶的风味。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传统苎麻产业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产业规模较小,纺织能力下降;麻纱出口数量及金额持续下滑;苎麻种植劳动力缺乏,种植效益低、成本高。武陵山区饲料苎麻产业开发前景广阔,主要是因为该区畜牧业发展饲料需求量大,苎麻饲料开发潜力大,苎麻饲料化可缓解武陵山区饲料短缺问题,开发苎麻饲料可以促使山区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当地社会、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分析了武陵山区发展饲料苎麻产业的优势条件,如气候条件适宜,饲料苎麻作物生物产量高,饲用品质好,并且已有较好技术支撑。对饲料苎麻产业开发提出了开展饲料苎麻种植技术研究、开展饲料苎麻利用技术研究、开展饲料苎麻收获与加工机械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广西百色根据自身优势发展芒果种植业已有三十多年,芒果种植已经初具规模,已然成为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之一。然而在转型发展的要求下,在新一轮农业革命背景下,芒果种植和产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为了能够更好地把握新的发展方向、新的种植技术、新的经营理念,通过文献搜集、查询官方数据、走访调研,整理出百色市阳圩镇芒果产业发展的现状,根据现状分析出芒果产业在果园设施、种植和管理技术、投产率、种植结构、产业均衡和品牌打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新时期发展芒果产业的途径,即借鉴先进的种植技术,优化芒果种植,提高芒果的品质、产量;引入先进的管理经验,打造规模种植,建设特色种植园区;坚定信心,打造"百色芒果"特色品牌,推向全国市场;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有利条件发展多种经营方式,促进芒果的销售等。  相似文献   

16.
内江地区天冬栽培技术与加工工艺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天冬为百合科天门冬属植物,是一种常见的药食两用药材,常用于美容养颜。内江市是天冬的道地产区,本文根据内江地区天冬生产实践,结合相关文献,对近年来内江天冬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对种质资源、栽培管理、组织培养、加工炮制等关键技术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旨在为内江天冬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库区留民经济发展状况低于迁移农民的发展。文章分析了留民发展滞后的原因,由此提出要发展留民经济必须进一步破解政策性、制度性的障碍,充分发挥当地的生态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规模经济;加大职业培训力度,增强留民自身素质;以财政支付转移为手段,为创业留民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花生加工产业的优势、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目前福建省花生加工产业的优势和劣势,提出了花生优化种植结构、扩大种植面积,培育优质专用品种、重视利用科技成果、提高产品深加工的附加值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研分析广西芋头产业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建议,为促进广西芋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方法】2018—2020年对广西全区14个地级市的芋头产业情况进行实地调研,调查重点对象为种植及加工相关合作社、企业以及地方农业局,调查指标包括芋头种植面积、种植品种、种植方式、产量、销售价格、销售模式和产品加工等,综合分析广西芋头产业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产业发展建议。【结果】广西是我国芋头的主要产区之一。近年来,广西芋头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全区芋头种植面积已超过2万ha,总产量约60万t,主栽品种有荔浦芋、贺州香芋、融水香芋、刘圩香芋、桂芋1号及桂芋2号等。广西芋头加工以初加工为主,加工产品有芋头粉、芋头条、芋头米饼、芋头糖水罐头及芋头扣肉罐头等;桂林荔浦市的荔浦芋和南宁青秀区的刘圩香芋分别于2015和2016年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由于芋头产业经济效益较好,广西很多地方政府已将芋头产业列为一项重要的扶贫产业,以此带动当地农户脱贫致富。在新的形势下,广西芋头产业发展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具体表现为:品种更新换代慢,优良品种匮乏;栽培管理粗放,机械化程度有待提高;科技投入不足,科研与企业对接滞后;产品开发难度大,产业化程度低。【建议】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广西芋头产业发展,加强政策扶持;加强品种改良和脱毒扩繁体系建设,推进优良品种选育;提高种植管理水平,促进芋头规模化生产;强化产学研科技攻关,提升产品质量效益;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