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前用于投喂病鱼的药物广泛应用于养鱼生产,多数养殖户,在使用这些内服药时都是直接将药物与饵料混合后投喂,这样药饵入水后药物散失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水剂药物,损失更大.因此,在投喂药饵防治鱼病时,不仅应该考虑药物的防治效果,还必须考虑如何才能使病鱼吃到足够的药量,最大限度地提高药物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预防和治疗鱼病一般采用池塘泼洒药物法和药物拌料投喂法。药物拌料投喂法预防和治疗鱼病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药饵的配制。根据鱼类的食性配制药饵,可有效地对鱼病进行预防和治疗。现将几种配制药饵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4.保育猪的保健措施 (1)每批仔猪转入时按窝或按强弱大小合理分群饲养。(2)为防止新转入仔猪发生应激反应等.可以在转入时通过饲料或饮水投喂抗菌药物加以预防。(3)保育猪应在60日龄左右进行猪瘟的第2次免疫,在临近国家和地区可能发生口蹄疫时,  相似文献   

4.
洪学 《新农村》2009,(11):19-19
1.适时用药 药物预防禽病,应在禽病多发期前进行,有针对性地预防。2周龄内的雏禽易患白痢病,1~5日龄用痢特灵拌料,喂1个疗程停3~5天,再喂1个疗程。3~7周龄雏禽易患球虫病,可采用间歇性交替用药预防。初冬季节呼吸道疾病和大肠杆菌病易发,除加强饲养管理与消毒预防外,应注意发病征兆,提前做好药物防治。  相似文献   

5.
食品卫生关系到全人类的发展,为提倡食品卫生保证人体健康,就要重视预防蛋内的药物残留,球虫病是一种原虫病,一年四季都是在发病流行,要防治球虫病就要加喂抗球虫药。喂抗球虫药就会有药物残留,怎样解决三者的矛盾就是科学饲养技术要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6.
<正> 投喂鱼药是指将药物或疫苗与鱼喜吃的饵料,拌合后制成适口的药饵投喂,杀灭鱼体内的病原体。此法适用于预防及治疗,是防治鱼病的有效措施。 1 药铒配制方法 1.1 青饲料药饵:采集每次正常吃食总量1/3~2/3的鱼类爱吃食的鲜嫩水旱青草或蔬菜叶待用。先称取青料重5%左  相似文献   

7.
1,仔野猪白肌病的预防 (1)从母猪产前30天开始,每隔6—7天投喂1次亚硒酸钠维生素E(粉剂)。方法是:将该药剂10克均匀拌入10~20公斤饲料中投喂。  相似文献   

8.
刘云倩 《农村科技》2004,(10):28-28
呼吸道病是目前危害养鸡业最严重的一类疾病。对于这类疾病,生产中多采用拌料、饮水、个体投喂或注射给药,其中有些方法因药物无法到达病鸡的呼吸道而疗效不佳,有些方法虽然可以使药到达病鸡的呼吸道,但因药物在体内分布有差异和肝脏代谢以及肾脏排泄,使得药效降低,且费时费力。吸入给药法则为治疗家禽的呼吸道疾病提供了一个最佳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基于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的鱼类投喂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集约化水产养殖中,鱼类的投喂水平直接关系到养殖效率和生产成本。针对当前水产养殖中存在的投喂量不合理、饲料浪费严重的问题,以实现投喂量的精准预测为目的,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的鱼类投喂量预测方法。该方法以罗非鱼为研究对象,选择水温和鱼的平均体重2个因素作为输入变量,利用混合学习方法,通过训练和学习获得最优模糊规则库,基于自适应神经网络模糊推理系统(adaptive network fuzzy inference system,ANFIS)建立投喂量预测模型,取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基于ANFIS的投喂量预测模型的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为1.18、0.74和0003 1,均远远小于原始模糊推理投喂量预测模型的指标值,其网络预测能力优于原始模糊推理预测模型。因此,该模型不仅可以在无监督条件下对鱼进行科学投喂,节省人力成本,而且能为合理的投喂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一、饵料投喂 1.饵料种类主要有鲜活螺蛳、花白鲢、玉米、小麦等饵料。 2.投喂量早期(4-5月)水温较低,加上养殖苗种刚投放.投喂饵料种类要精细.量偏少。以投放的鲜活螺蛳等贝类为主.配合投喂部分套养的花白鲢.日投喂量为在塘中华鳖体重的5%左右:中期(6-8月)水温适宜.中华鳖生长旺盛.  相似文献   

11.
江辉 《湖南农业》2007,(9):19-19
为防鳝病,可在饲料中定期加一些保肝宁、利骨散、复合维生素之类的药品。6月~9月是黄鳝生长旺季,要以动物性饵料为主;日投喂量一般为黄鳝总体重的5%~8%(以2小时左右吃完为度),配合饲料为黄鳝体重的2%~4%(以1小时左右吃完为度);水温高于30%或低于15%时要减少投喂量。残饵要隔天清理1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在鲤鱼鱼种养殖阶段,投喂一定剂量的性控药物(中、西药结合),控制鲤鱼性腺发育,加快鱼体生长,可提高鲤鱼产量和养鲤经济效益,试验结果;鱼种养殖阶段产量比对照增加23.7%,成鱼养殖阶段,鲤鱼成熟系数降低75.5%,含肉率增加18.6个百分点,产量提高32.2%。  相似文献   

13.
投喂频率对瓦氏黄颡鱼幼鱼生长及蛋白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不同投喂频率对瓦氏黄颡鱼幼鱼的摄食率、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及蛋白酶活力的影响。实验共设5组不同投喂频率:0.5、1、2、3和4次/d,每组3个重复,每次饱食投喂。隔20d取样检验一次,试验周期60d。研究发现:21~60d瓦氏黄颡鱼幼鱼的摄食率和特定生长率随投喂频率的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3次/d组饲料转化率显著高于0.5次/d组(P〈0.05),而其他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胃和肠蛋白酶活力随投喂频率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根据实验结果,建议瓦氏黄颡鱼幼鱼在集约化饲养条件下的最适投喂频率为3次/d。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不同投喂频率对瓦氏黄颡鱼幼鱼的摄食率、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及蛋白酶活力的影响。实验共设5组不同投喂频率:0.5、1、2、3和4次/d,每组3个重复,每次饱食投喂。隔20d取样检验一次,试验周期60d。研究发现:21~60d瓦氏黄颡鱼幼鱼的摄食率和特定生长率随投喂频率的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3次/d组饲料转化率显著高于0.5次/d组(P〈0.05),而其他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胃和肠蛋白酶活力随投喂频率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根据实验结果,建议瓦氏黄颡鱼幼鱼在集约化饲养条件下的最适投喂频率为3次/d。  相似文献   

15.
甲鱼的科学投饲技术湖北省水产科研所(430071)李安生一种观点认为把饲料投喂在水下好。其根据是投在水下甲鱼吃食不用出水面,可以减少活动又不受外界干扰,吃食较稳定,虽然有所散失,只要饲料颗粒粘度合适,养成习惯,浪费不会太多。而水上投喂会受外界气候与环...  相似文献   

16.
一、科学用药 1.刚进的鸭苗由于路途颠簸,加上鸭苗对环境的应激较大,育雏舍消毒不彻底,很容易使鸭苗发病,此时投药预防可对疾病发生起到抑制作用,同时可提高鸭群免疫力,对后期饲养至关重要。鸭苗受到应激时,如运输、转群、换料、气候变化等应投喂抗生素和电解多维来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17.
一、饵料投喂 1.饵料种类主要有鲜活螺蛳、花白鲢、玉米、小麦等饵料。 2.投喂量早期(4-5月)水温较低,加上养殖苗种刚投放.投喂饵料种类要精细.量偏少。以投放的鲜活螺蛳等贝类为主.配合投喂部分套养的花白鲢.日投喂量为在塘中华鳖体重的5%左右:中期(6-8月)水温适宜.中华鳖生长旺盛.  相似文献   

18.
1.适时用药 药物预防禽病,应在禽病多发期前进行,有针对性地预防.2周龄内的雏禽易患白痢病,1~5日龄用痢特灵拌料,喂1个疗程停3~5天,再喂1个疗程.3~7周龄雏禽易患球虫病,可采用间歇性交替用药预防.初冬季节呼吸道疾病和大肠杆菌病易发,除加强饲养管理与消毒预防外,应注意发病征兆,提前做好药物防治.  相似文献   

19.
刘勃 《农家致富》2006,(9):39-39
饲料与驯化 驯食在夏花放养后第2天即开始.用于培育冬片鱼种的人工饲料主要有鱼粉、蚕蛹粉、豆饼粉,常规鱼类颗粒粉碎料亦可.要求蛋白质含量较高(38%以上)。日投量:体长3厘米的鱼苗250~300克,万尾:体长5厘米的鱼苗500~600克,万尾:体长6厘米的鱼苗1—1.2公斤,万尾:体长7.8厘米的鱼苗1-5公斤/万尾。一般日投饲料2次(上午、下午各1次),可在池塘周边泼洒投喂(上风处多投),也可在池塘边搭多个食台投喂。开始驯化的前10~15天.采用较细的粉状饲料(30目左右),随着鱼种个体的生长,粉状饲料的颗粒逐渐加粗。日投喂量根据天气变化、鱼吃食及生长情况作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20.
1 药饵在水中的稳定性要好,如稳定性不好,药饵入水后会很快散开,病鱼就吃不到足够的药物。2 投喂药饵的量要计算准确。按鱼体重计算用药量,将鱼药添加在饲料中,药饵的量宁少勿多。一般在投喂后30-40分钟内吃完。如1小时还未吃完,则说明投饵过多,造成药饵浪费,而且还影响鱼下一顿的吃食。3 为使鱼体中药物保持有效浓度,药饵应每天投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