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广东农业科学》2009,(5):106-108,110
福寿螺入侵是目前农作物生产及水产业所共同关注的问题.概述了福寿螺的生物学特征.对其入侵分布情况、危害及防治措施做了详细介绍,展望了福寿螺系统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外来入侵生物福寿螺的生物学特性、危害与防治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寿螺入侵是目前农作物生产及水产业所共同关注的问题.概述了福寿螺的生物学特征.对其入侵分布情况、危害及防治措施做了详细介绍,展望了福寿螺系统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福寿螺入侵浙西南地区原因与防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浙江省丽水地区福寿螺的生物学特性与区域分布以及入侵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变是福寿螺入侵扩散的根本原因,因而有必要将福寿螺控制在瓯江中下游,使其数量维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值,不至于对当地农业生产造成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福寿螺天敌资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福寿螺是中国首批公布的16种重要外来入侵物种之一。本文概述了福寿螺的主要天敌种类,并重点介绍了6种有防治意义的天敌。  相似文献   

5.
福寿螺是世界性恶性入侵水生生物,在中国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其防治方法,取得了一些进展。近年来,重视研究高效、安全、环保的生物、生态防治法。主要综述近些年来福寿螺的生物与生态防治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入侵物种福寿螺在武汉地区的繁殖情况,探索其生物防治的新途径。[方法]采用肉眼观察法和望远镜、数码单反相机等工具辅助观察法,调查武汉园博园福寿螺的繁殖时间和天敌捕食情况。[结果]福寿螺在武汉地区已实现全年繁殖。黑水鸡是捕食福寿螺的一种鸟类新天敌,平均每小时捕食1只福寿螺,但不捕食其卵块。[结论]黑水鸡繁殖率高,且其自然分布区与我国被福寿螺入侵的区域重合,可作为防治福寿螺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福寿螺作为入侵生物,已经在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寄生虫病传播等方面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近些年来,随着福寿螺危害的区域越来越广,危害的作物种类不断增加,造成了世界范围内难以估量的损失.目前对于福寿螺的防治仍集中于单一的物理防治、农业防治、化学药剂防治等,还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福寿螺综合控防技术.综述了近些年来,福寿螺的危害性及其综合防治的研究进展,同时简要的分析了在福寿螺的防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当前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8.
福寿螺为世界100种恶性外来入侵物种之一。笔者调查了福寿螺在海南的入侵方式、现状、特点,以及目前采取的防控措施,并提出了海南省防治福寿螺的建议:组建风险评估、早期预警监测和风险评估体系,加强综合治理研究,形成一套可持续的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多层次综合技术体系,控制福寿螺的漫延。  相似文献   

9.
福寿螺作为一种世界性入侵生物,侵入浙江已近40年,由于其繁殖快、易扩散、适应性强和危害大,给全省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重大灾害。福寿螺在浙江省的入侵扩散大致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迅速扩张期;第二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至2010年前后扩散渗透期;第三阶段为2010年至今多点爆发期。福寿螺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扩散,但扩散蔓延具有明显的局域性。福寿螺已由过去的点状分布发展成现今的片状分布,且入侵蔓延到全省11个地级市的所有县(市、区)。目前福寿螺的防治方法主要有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但尚未达到理想的效果。为应对福寿螺入侵危害的严峻形势,未来需加强福寿螺生态学、行为学、入侵生物学等基础研究,同时开展福寿螺危害的及时预测预警、应急防控、综合防控与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逐步建立全方位综合防控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0.
昆山地区福寿螺入侵危害现状。针对福寿螺不同发生区域进行绿色防控措施试验探索;针对福寿螺发生特点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幼螺和田螺(Procambarus clarkii)幼螺对宽体金线蛭(Whitmania pigra)幼苗的养殖效果,将宽体金线蛭幼苗饲养在以50目聚乙烯制作的网箱内,每个网箱均放入500尾刚孵化出来的宽体金线蛭幼苗,分为福寿螺组和田螺组2个组,每组5个网箱。福寿螺组以福寿螺幼螺为饵料培养宽体金线蛭幼苗,田螺组为对照组,以田螺幼螺为饵料培养宽体金线蛭幼苗,试验共进行39 d。结果表明,福寿螺组和田螺组中宽体金线蛭幼苗的成活率和日增重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说明福寿螺幼螺较田螺幼螺更适合作为宽体金线蛭幼苗的饵料。  相似文献   

12.
稻田福寿螺为害程度上升原因分析及防控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我国稻田福寿螺发生为害的趋势,指出福寿螺为害程度上升的原因主要与其生物特性及人为扩散传播、缺少有效天敌控制、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和水稻种植方式改变有关。提出采取稻田防治与稻田周边环境生态治理相结合、农户防治与公共植保相结合、应急防治与持续性控制相结合的稻田福寿螺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我国不同地区福寿螺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方法]应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我国江苏苏州、福建漳州、广东珠海3个不同地理群体福寿螺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从77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3个引物对福寿螺3个群体60个样品进行扩增,得到33个清晰的扩增位点,多态位点为31个。江苏、福建和广东3个福寿螺群体的Shannon′s指数分别为0.353 6、0.424 70、.279 6,由此分析,其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群体内个体间。福寿螺UPGMA聚类图显示,广东群体和福建群体首先聚在一起,再与江苏群体聚类。3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处于相同水平上,且遗传多样性高低依次为福建群体>江苏群体>广东群体。[结论]3个地区福寿螺群体产生一定的遗传分化,表明福寿螺具有广适性的遗传特性。  相似文献   

14.
雌雄福寿螺摄食生长及形态性状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寿螺是首批列入我国外来入侵物种“黑名单”的生物,已对我国南方水稻生产造成严重危害。通过室 内投喂实验测定了雌雄福寿螺摄食生长的差异,并通过“外采样测定了雌雄螺形态性状差异。结果显示院在分开饲 养足食投喂30 d后发现,雌螺的生长速度为雄螺的2.88 倍,这主要与雌螺有着更大的摄食量和更高的食物转化效 率有关。在共同饲养但限食投喂30 d后,雌螺的壳高增长率和体重增长率均大于雄螺,但未达到显著差异;雄螺的壳 高/壳宽、壳高/体重极显著大于雌螺(P<0.001),壳口长/壳口宽极显著小于雌螺(P<0.001)。  相似文献   

15.
福寿螺在昭平的发生趋势及综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寿螺是过去因无知而作为有益生物引进我区养殖,由于缺乏有效控制,现已成为危害昭平县水稻及多种作物的有害生物,在一些乡镇的稻田中,螺口密度达9.5~40.6只/m2。2005年全县受螺害的水稻面积达6728.2hm2,占全县水田种植面积的62.3%。必须在政府或村委会有计划的组织下,采取村屯联防的方式,才能彻底防治螺害。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建宁县莲田福寿螺的形态特征及发生规律,通过实践探索防治方法,提出应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温度对福寿螺生长发育及摄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温度对福寿螺生长、发育、繁殖和取食的影响,找出其种群繁衍的最适宜温度,为研究福寿螺成灾机理及灾害预警积累基础材料。【方法】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饲养不同发育阶段的福寿螺,考查其存活率、生长发育速度、产卵量及摄食量。【结果】幼螺及成螺在15~20℃中存活率最高,达90%以上;幼螺体重增加率、成螺产卵量、卵孵化率均以30℃饲养的最高;幼螺的平均最大摄食率在30℃时最高,成螺则在35℃时最高;福寿螺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4.19℃,有效积温为137.41℃·d。【结论】30℃为福寿螺生长、发育及繁殖的最适宜温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温度对福寿螺生长、发育、繁殖和取食的影响,找出其种群繁衍的最适宜温度,为研究福寿螺成灾机理及灾害预警积累基础材料。【方法】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饲养不同发育阶段的福寿螺,考查其存活率、生长发育速度、产卵量及摄食量。【结果】幼螺及成螺在15~20℃中存活率最高,达90%以上;幼螺体重增加率、成螺产卵量、卵孵化率均以30℃饲养的最高;幼螺的平均最大摄食率在30℃时最高,成螺则在35℃时最高;福寿螺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4.19℃,有效积温为137.41℃·d。【结论】30℃为福寿螺生长、发育及繁殖的最适宜温度。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寻有效防控稻田福寿螺的农业措施,对几种常用的农业防控稻田福寿螺措施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人工拾螺摘卵与设网拦截相结合和水旱轮作与设网拦截相结合两种农业防控措施对稻田福寿螺的防治效果以及经济效益均显著高于其他农业防螺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