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稻瘟病(Pyricularia oryzae Cavara)是影响水稻生产的主要病害,稻瘟病菌在一个生长季节里,只要条件合适,就能完成菌量积累过程而造成病害的流行。稻瘟病有以下特点:侵染频繁,潜育期短,能够借气流和雨水飞传播;病害传播距离远。稻瘟病菌孢子的产生、释放、传播和侵染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进行空中孢子浮游量的监测,及时掌握稻瘟病菌的时空动态,了解初侵染菌量或再侵染的菌量,有助于制定最佳的防治时机,有效地进行病害的控制和管理。掌握和运用稻瘟病孢子和气候条件来预测预报病害发生方法如下:稻瘟病分为:叶瘟(急性型病斑、慢性型病斑、褐点型、白点型)节瘟、穗颈瘟、枝梗瘟、谷粒瘟)。  相似文献   

2.
稻瘟病(PyriculariaoryzaeCavara)是影响水稻生产的主要病害。稻瘟病分为:叶瘟(急性型病斑、慢性型病斑、褐点型、白点型)、节瘟、穗颈瘟、枝梗瘟、谷粒瘟等几种。该病具有侵染频繁,潜育期短,能够借气流和雨水飞传播;病害传播距离远。稻瘟病菌孢子的产生、释放、传播和侵染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就如何掌握和运用稻瘟病孢子和气候条件来预测预报病害发生方法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建三江地区主栽品种中感病品种较多,有必要研究水稻稻瘟病成灾的气象条件和对田间空中孢子浮游量的监测,预测稻瘟病尤其是穗瘟发生的趋势。稻瘟病菌孢子的产生、释放、传播和侵染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进行空中孢子浮游量的监测,及时掌握稻瘟病菌的时空动态,了解初侵染菌量或再侵染的菌量,有助于制定最佳的防治时机,有效地进行病害的控制和管理。1试验资料1.1试验用具佳多牌孢子捕捉器(固定式)、凡士林、载玻片、显微镜  相似文献   

4.
正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占到了耕地总面积的26%,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43%。稻瘟病(Pyricularia oryzae Cavara)是影响水稻生产的主要病害,稻瘟病菌在一个生长季节里,只要条件合适,就能完成菌量积累过程而造成病害的流行。稻瘟病有以下特点:侵染频繁,潜育期短,能够藉气流和雨水飞溅传播;病原物繁殖率高但寿命不长,对环境敏感,不利条件下会迅速死亡;病害传播距  相似文献   

5.
为及时掌握稻瘟病菌发生的时空动态,有效控制病害发生,采用固定式孢子捕捉器对水稻品种空育131空中稻瘟病菌孢子量与田间稻瘟病发病关系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空中孢子的捕捉数量与叶瘟的发病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48 4。每个检测单位(检测面积为18 mm×18 mm视野内的孢子数量)稻瘟菌孢子数量达...  相似文献   

6.
稻瘟病菌孢子传播的影响因素与田间捕捉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稻瘟病(PyriculariaoryzaeCavara)是危害水稻生产的一个主要病害,了解稻瘟病菌孢子生活史中的影响因素,监测稻瘟病菌的时空分布动态,对于预测预报病情的发生,确定最佳的防治时机和指导田间防治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讨论了影响孢子传播的因素和孢子捕捉的方法,并就玻片法捕捉孢子的方法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综述国内外近年来关于稻瘟病菌分生孢子在病害侵染循环中的作用、孢子形成附着胞的信号传导及其基因表达调节、产孢遗传规律和稻瘟病菌产孢相关基因鉴定与克隆分析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外源茉莉酸喷雾处理水稻后对水稻防御系统的影响,为深入开展茉莉酸在稻瘟病菌与水稻互作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茉莉酸以两种方式处理水稻:将100和400μmol/L茉莉酸分别预先喷雾于水稻叶片上,6 h后再接种稻瘟病菌株孢子;用100和400μmol/L茉莉酸制备稻瘟病菌株孢子悬浮液直接喷雾接种水稻,调查水稻稻瘟病发病症状及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水稻防御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分别用100和400μmol/L茉莉酸预先喷雾水稻6 h后再接种稻瘟病菌株孢子的诱抗效果分别为16.02%和25.51%;而以100和400μmol/L茉莉酸制备稻瘟病菌株孢子悬浮液直接喷雾水稻的诱抗效果分别为21.82%和34.09%.qRT-PCR检测发现受侵染水稻防御相关基因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调或下调表达.与接种前(0h)相比,在茉莉酸预先喷雾水稻后再接种稻瘟病菌孢子的水稻和茉莉酸制备孢子悬浮液直接接种的水稻中病程相关基因PR1a在稻瘟病菌侵染水稻早期表达量有所上调、侵染后期表达量下调,病程相关基因PR10a的表达量上调;水杨酸途径相关基因EDS1和PAL在稻瘟病菌侵染水稻的整个进程中一直处于较低的表达水平;茉莉酸途径相关基因AOS2的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结论]水稻病程相关基因及茉莉酸途径相关基因参与了水稻防御体系对外源茉莉酸的响应.  相似文献   

9.
稻瘟病菌空中孢子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稻瘟病是危害水稻生产的一个主要病害,了解稻瘟病茵孢子生活史中的影响因素,监测稻瘟病菌的时空分布动态,对于预测预报病情的发生,确定最佳的防治时机和指旱田间防治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稻瘟病菌空中孢子量进行了监测,并分析孢子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孢子数量与温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94 1;与降雨量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28 1;与空气相对湿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49 2;与风速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07 5.  相似文献   

10.
稻瘟病一直是世界水稻产区的重要病害之一,有关研究不胜枚举。由于稻瘟病菌仅靠无性世代就能侵染、传播和越冬,完成侵染循环,因此一直被归为半知菌类。直到1971年,美国的Hebert在人工培养基上成功地培养出有性世代后,人们对该菌的有性  相似文献   

11.
<正>苹果锈病又称赤星病,俗称羊胡子、羊毛疔,除了危害苹果、梨等果树,还危害转主寄主桧柏。其病原菌是转主寄生菌,是有转主寄主现象的代表性病害。1发生规律苹果锈病以菌丝体在桧柏枝上的菌瘿里或桧柏体表的锈孢子上越冬。春天菌瘿产出冬孢子,萌发后产生担孢子,随风传播到果树上,侵染形成性孢子和锈孢子,进行为害,担孢子每年只侵染一次。秋季锈孢子成熟后随风传播到桧柏上,形成菌瘿越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水杨酸(SA)浓度对稻瘟病菌菌株形态发育及受侵染水稻防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探究SA对稻瘟病活体寄生相关效应蛋白BAS4在稻瘟病菌与水稻互作中的作用机制,为生产上有效防控稻瘟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不同浓度SA(50、100、200、500、1000和2000 μmol/L)处理稻瘟病菌过表达菌株(35S:BAS4/Mo-1)和野生型菌株(A1343R-7),统计分析SA对过表达菌株和野生型菌株菌落生长速率、产孢量及孢子萌发和附着胞形成等形态发育的影响.调查200 μmol/L SA处理稻瘟病菌菌株侵染水稻的发病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受侵染水稻防御相关基因表达情况.[结果]不同SA浓度对过表达菌株菌落生长速率、产孢量、孢子萌发率和附着胞形成的影响低于SA对野生型菌株的影响,经200 μmol/L SA处理过表达菌株侵染水稻的发病率降低,但降低幅度小于200 μmol/L SA处理野生型菌株侵染水稻的发病率.200 μmol/L SA处理能提高过表达菌株侵染水稻病程相关基因PR1a早期上调表达及PR10a基因72 h时的高效表达;使SA途径PAL基因表达量下调,JA途径AOS2基因早期上调表达,LOX2基因各时间点下调表达;使PR5基因早期上调表达,后期急剧下调;HSP90基因早期上调表达,但低于野生型菌株侵染水稻的表达量.[结论]BAS4过表达菌株对外源SA刺激有较强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3.
光照与黑暗对大豆锈病菌侵染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锈病(Phakopsora pachyrhixi Syd.)主要以其夏孢子进行传播和侵染。应用大豆离体叶片培养技术,在24&#177;1℃、相对湿度饱和的人工控制条件下,研究光照强度和黑暗时长对大豆锈病菌夏孢子侵染的影响。结果表明,黑暗培养8~16h,光强在600~400lx适宜大豆锈病菌夏孢子的侵染,延长或缩短黑暗培养时长,大豆锈病菌的侵染逐渐减少,增加或降低光强度,大豆锈病菌夏孢子的侵染率也逐渐降低,高光强(〉3000lx)和低光强(〈200lx)均不利于大豆锈病菌夏孢子的侵染,从高光强或低光强转至适宜光强度下均有利于大豆锈病菌夏孢子的侵染;试验结果与田间大豆锈病自然发生规律相似。  相似文献   

14.
稻瘟病是由稻巨座壳菌(Magnaporthe oryzae,俗称稻瘟病菌)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的重要水稻病害,也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真菌病毒是指侵染真菌或卵菌并能够在其体内进行增殖的病毒,广泛存在于真菌和卵菌的主要类群中,某些低毒真菌病毒可作为植物真菌病害生物防治的资源。笔者描述了稻瘟病菌中已报道的真菌病毒的形态、基因组结构及其对寄主真菌的影响,并对稻瘟病菌真菌病毒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旨在对稻瘟病菌真菌病毒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为稻瘟病菌真菌病毒的利用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2008年云南省水稻稻瘟病发生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瘟病是由稻瘟病菌侵染水稻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在水稻整个生育阶段皆可发生,具有危害时间长、侵染部位多和症状多样等特点,其危害十分严重,常造成水稻减产甚至颗粒无收。对导致2008年云南省稻瘟病发生流行的病原、发病条件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水稻农业气象服务提供一些线索。  相似文献   

16.
稻瘟病是由稻瘟病菌侵染水稻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在水稻整个生育阶段皆可发生,具有危害时间长、侵染部位多和症状多样等持点,其危害十分严重,常造成水稻减产甚至颗粒无收.对导致2008年云南省稻瘟病发生流行的病原、发病条件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水稻农业气象服务提供一些线索.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木荷皂苷抗稻瘟病菌的作用方式,通过显微观察、血球计数板计数、活体侵染等方法,测定木荷5种皂苷对稻瘟病菌孢子和附着胞的致毒作用。结果显示,木荷皂苷对稻瘟病菌孢子及附着胞的抑制作用均强于阳性对照稻瘟灵,R2-A、R2-1、R2-2、R2-3、R3-4、稻瘟灵对稻瘟病病菌的孢子萌发抑制EC50分别为2.73、2.27、0.61、0.95、4.68、13.94μg/m L;在浓度为10μg/m L时,它们对孢子产附着胞的抑制率分别为78.68%、93.27%、97.23%、91.93%、36.34%、9.11%;抑制稻瘟病病菌附着胞产黑色素的MIC分别为7.0、6.0、4.0、6.5、17.0、18.0μg/m L。受处理的稻瘟病病菌孢子侵染活体水稻叶片能力会不同程度下降,同时抑制附着胞黑色素的积聚成为空胞,难以形成高压渗透钉,阻断了稻瘟病病菌的侵染传播。研究表明,木荷皂苷抗稻瘟病病菌对稻瘟病病原不同类型细胞不具选择性,除了作用于菌丝细胞膜外,还可通过抑制孢子萌发、附着胞黑色素积累等方式产生作用;R2-1、R2-2、R2-3是木荷抗稻瘟病病菌的主要活性先导物。  相似文献   

18.
毕会涛  王哲  高九思  李继东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7):206-5206,5227
对豫西山楂锈病的病原鉴定、病害流行规律及发病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楂锈病病原菌有2种,一种为梨胶锈菌山楂专化型(Gymnosporangium haraeamum Syd.F.sp.Crataegicola),另一种为珊瑚胶锈菌[Gymnosporangium clavariiforme(Jacq) DC.],优势种为梨胶锈菌山楂专化型,其冬孢子萌发适温为10-25℃,担孢子萌发适温为15-25℃;该病菌以菌丝体在桧柏针叶、小枝及主干上部组织上的菌瘿中越冬,以担孢子借风雨和气流传播侵染危害;早春降雨有利于山楂锈病病菌的传播与侵染。  相似文献   

19.
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中最具毁灭性的真菌病害之一,监测田间空气中稻瘟病菌分生孢子数量动态变化,对于预测病情发生和指导及时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稻瘟病菌MHP1基因为靶序列,建立了1种稻瘟病菌分生孢子qPCR定量方法,并采用此方法对田间气传稻瘟病菌源进行了监测。监测数据显示,监测期间空气中稻瘟病菌分生孢子数量波动幅度较大。结合气象条件进行分析,菌源量的波动与气象条件相关。该研究建立的孢子qPCR方法可应用于监测气传稻瘟病菌源。  相似文献   

20.
水稻稻瘟病是最具毁灭性的病害之一,严重地影响水稻的高产和稳产。在病原菌侵染水稻时,附着胞的形成对稻瘟病菌的致病性起关键作用。研究证实一种P型ATP酶(PATPase)参与了附着胞的形成。在病原菌与寄主的互作过程中,寄主的一些小分子物质可以进入病原菌中,达到抗病原菌侵染的目的。本研究以稻瘟菌致病关键的P-ATPase基因MgAPT2第一外显子上特异性好的232 bp区域作为干扰片段,正反向插入干涉载体中,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到感稻瘟病水稻品种日本晴中,通过苗期稻瘟病接种鉴定和MgAPT2基因的表达检测,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稻瘟病抗性得到增强且稻瘟病菌MgAPT2基因的表达量下降。该研究为水稻抗稻瘟病种质资源的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