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综述了国外对土壤-作物系统中无机氮的缓冲容量与NO^-3淋失的研究情况。介绍了国外在N肥推荐的安全区概念,在安全区范围内,N肥推荐不会发生NO^-3的淋失,同时介绍了土壤-作物系统中无机N缓冲容量的机理。  相似文献   

2.
应用^15N对稻田生态系中氮素淋失和去向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15N研究了化学氮肥单施及其与有机肥配施条件下稻田生态系统中肥料氮和土壤氮淋失的数量、形态及肥料氮的去向。明确了配施有机肥比化学氮肥单施氮素淋失率大,且淋失的形态均以NO3-N为主。但土壤残留氮前者为后者的2倍多,而气态损失氮后者为前者的4倍左右。肥料氮的淋失量与土壤残留氮及气态损失氮相比,其数量极其微小,因此从农业持续发展着眼,应该选择有机肥和化学肥料配合施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本文研究,二次多项式的95%最大产量相应的施氮量水平分别2为137.5kg/hm^2和120.6kg/hm^2,冬不麦和夏玉米轮作总产为14402kg/hm^2,基本达到了吨粮田水平,研究表明,为减少作物收获后0-100cm土壤NO3一N残留量,同时维持作物产量水平,可施用二次多项式95%最在产量相应的施氮量水平,也达到了减少土壤NO3-N淋失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灌区土壤中氮素平衡与硝态氮淋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连续3料作物定位试验后,作物对氮的吸收利用率及硝态氮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与累积。结果发现,仅施氮肥的氮利用率最低,仅有19.9%;NO3-N在0-40cm剖面中的累积最高。增施磷肥后,氮肥利用率提高到50%,同时减少了NO3-N在剖面中的累积。增施钾及有机肥对氮肥利用率影响不大。降雨或灌溉促进了NO3-N在剖面中的淋移深度。  相似文献   

5.
3个不同品种茶苗吸收NO3^-的动力学分析表明:Km值,毛蟹<本山<大叶乌龙;Vmax值,大叶乌龙>毛蟹>本山,茶苗经NO3^-亏缺的溶液预培养2d后置于不同NO3^-浓度的溶液中培养,结果显示:在一定NO3^-浓度范围内,溶液中NO3^-含量增大,NO3^-吸收上运速率提高,叶片中的NO3^-含量增多,硝酸还原酶活性增强,根部NO3^-的吸收上运速率调节着硝酸还原酶的诱导及其活性。  相似文献   

6.
蓝光对黄化小麦幼苗NO3^—吸收及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蓝光对黄化小麦幼苗NO-3吸收,植株NO-3含量及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蓝光促进幼苗对NO-3的吸收,提高幼苗中的NO-3含量及硝酸还原酶活性,其作用均比红光和白光强.蓝光可能通过促进幼苗对NO-3的吸收和转运并增大NO-3代谢库而提高硝酸还原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7.
以黄瓜、番茄、小麦、水稻和莴苣5种植物为材料,研究了幼苗离体根在1~5mmol/LNH4NO3吸收液中选择吸收NO-3—N及NH+4—N的速率。黄瓜、番茄选择吸收NO-3_N较NH+4-N多;水稻、莴苣选择吸收NH+4—N较NO-3—N多;小麦对两种N源选择吸收性不强,在0.05和0.1mol/LKNO3底物诱导下,黄瓜叶片的硝酸还原酶活力明显高于水稻叶片的硝酸还原酶活力。吸收能力及还原能力的差异,是不同植物对两种N源利用能力不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以黄瓜、番茄、小麦、水稻和莴苣5种植物为材料,研究了幼苗离体根在1-5nmol/LNH4NO3吸收液中选择吸收NO3-N及NH4-N的速率。黄瓜、番茄选择吸收NO3-N较NH4-N多;水稻、莴苣选择吸收NH4-N较NO3-N多;小麦对两种N源选择吸收不强,在0.05和0.1mol/LKNO3底物诱导下,黄瓜叶片的硝酸的酶活力明显高于水稻叶片的硝酸还原酶活力。吸收能力还原能力的差异,是不同植物对两种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滤纸污染对土壤NH+4-N,NO-3-N,PO3-4-P测定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定量滤纸NO-3-N和PO3-4-P含量低,定性滤纸NO-3-N和PO3-4-P含量高,而NH+4-N则相反,定量滤纸的含量远远高于定性滤纸。用浸提剂处理滤纸和做滤纸空白测定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消除因滤纸污染而产生的误差。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蓝光对黄化小麦幼苗NO-3吸收,植株NO-3含量及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蓝光促进幼苗对NO-3的吸收,提高幼苗中的NO-3含量及硝酸还原酶活性,其作用均比红光和白光强.蓝光可能通过促进幼苗对NO-3的吸收和转运并增大NO-3代谢库而提高硝酸还原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1.
施氮量对玉米植株硝态氮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施氮量对玉米不同时期硝态氮含量及产量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施氮量01、503、004、50 kg/hm2对玉米植株硝态氮(NO3--N)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随玉米生育期的延长玉米各部位中NO3--N含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在苗期、拔节期和灌浆期,不施氮处理的玉米植株硝态氮含量均低于各施氮处理,且这3个时期玉米各叶位的硝态氮含量与施氮量的相关性差异较大;第3叶位和6叶位的NO3--N含量在不同生育期的表现为:苗期3位叶高于6位叶,拔节期和灌浆期6位叶高于3位叶;3个时期的植株体内硝态氮含量,叶鞘均明显高于叶肉,且均在施氮量大于300 kg/hm2时氮含量增长减缓。[结论]施用氮肥可显著提高玉米籽粒和秸秆产量,合理施氮量应控制在300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12.
用水培法研究了Ca(NO3)2、KNO3、NaNO3和NaCl 4种盐对黄瓜幼苗鲜重、叶面积、含水量、脯氨酸含量和膜质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NO3--N肥对黄瓜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NaNO3>KNO3>Ca(NO3)2。营养液中,随着阴离子浓度增大,植株的含水量逐渐降低,但是NaCl和Ca(NO3)2处理好于其他2种盐;4种盐处理均使黄瓜幼苗脯氨酸含量升高;对黄瓜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NaNO3>NaCl。  相似文献   

13.
辽宁大凌河流域草甸土土壤硝态氮运移及合理施肥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设计不同施氮(N)方式,研究辽宁大凌河流域耕型壤质草甸土大田玉米土壤硝态氮(NO3-N)运移动态,并讨论了N肥的经济环保施用方式。结果表明,土壤NO3-N含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同等施氮量条件下,土壤NO3-N含量表现为化肥处理〉秸秆还田处理〉缓控释肥料处理。随着不同生育期根系对养分的需求,各层土壤可自动调节NO3-N向上向下双向运移。生育前期下层土壤中的NO3-N会向上运移,后期则向下运移。秸秆还田处理可以增加土壤对NO3-N的固持能力,阻止NO3-N向地下部迁移,减少地下水污染的危险。缓控释肥料的使用达到了养分持续释放的效果,并将养分释放的最高峰值推后30d,及时满足籽实成熟期养分供应。缓控释肥料处理的产量最高,土壤NO3-N有累积但最少,对环境负面影响也少,但存在向下运移的趋势。秸秆还田处理产量与传统施肥处理产量相近,能增加土壤中土壤NO3-N含量并能阻止向下运移。  相似文献   

14.
氮肥施用量对土壤硝态氮含量和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轮作下的施氮量与NO3^- -N在土壤中的淋移关系,提出了该区单季作物的适宜施氮量。结果表明,增加施N量可明显增加土壤NO3^- -N含量;随着施N量增加和施用年限延长,土壤NO3^- -N积累层显著向土壤剖面深层移动;当施N量持续达到或者超过300kg/hm^2时,对地下水的威胁增大;本研究地区的单季施N量宜控制在225kg/hm^2以下。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苗期玉米木质部伤流液中的氨基酸/硝态氮水平变异及其与田间产量的相互关系。在两个氮水平下,10个玉米自交系的田间产量变异分别达53.80%(不施氮)和59.89%(高氮),盆栽条件下苗期生物量变异为23.82%(不施氮)和26.37%(高氮),苗期生物量与田间产量间相关不显著。苗期木质部伤流液中不同形态氮的含量变化较大,低、高氮水平下,氨基酸浓度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00.80%和60.45%,硝态氮分别为43.33%和16.82%,氨基酸/硝态氮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18.39%和54.91%。在低氮条件下,伤流液中的氨基酸浓度、氨基酸/硝态氮与田间产量的相关达到极显著,这可能与氮在根中的还原及地上与地下部氮循环有密切关系,有可能作为低氮条件下氮高效品种筛选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稀土镧对水稻幼苗生长及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水稻幼苗2叶1心期,采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镧溶液处理水稻幼苗,考察其对水稻幼苗生长、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和叶片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0.3 mg/L硝酸镧处理在促进水稻幼苗地上部的生长效果最佳,表现在幼苗高度、干重及鲜重分别比对照增加17.27%、24.83%和19.30%;而硝酸镧处理浓度为0.6 mg/L时促进水稻根系生长效果最佳,根系长度、干重及鲜重分别比对照增加18.87%、46.36%和10.07%.0.9~1.5 mg/L硝酸镧处理后能较大幅度地提高水稻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而0.3~0.6 mg/L硝酸镧处理能较大程度地提高水稻根中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提高与SOD活性提高趋势一致.0.6 mg/L硝酸镧处理能降低叶绿素荧光参数Fo、提高Fm和Fv.不同的硝酸镧浓度处理能提高ETR、ΦPSⅡ和qP,减小NPQ,提高光合作用中PSⅡ的运行效率.因此低浓度(0.3~0.9 mg/L)硝酸镧处理对水稻幼苗的生长发育有利.  相似文献   

17.
不同NH_4~+-N和NO_3~-—N水平对大豆苗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东农47为材料,利用砂培方法研究了不同NH4+-N和NO3--N水平对大豆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总生物量和地上部生物量随氮素水平增加呈单峰曲线,NH4+-N水平对大豆苗期生长影响大于NO3--N。以NH4+-N做为氮源时,氮素浓度125 mg·L-1时总生物量和地上部生物量达最大值;以NO3--N做为氮源,氮素浓度在275 mg·L-1时总生物量、地上部生物量较高,500 mg.L-1时较低。氮素浓度大于20 mg·L-1时,以NH4+-N做为氮源总生物量、地上部生物量明显大于以NO3--N为氮源。氮素水平对苗期根系生物量影响不大,当氮素浓度为500 mg·L-1时,两种氮素形态根系生物量均较低,其它水平之间相差不大。根冠比随氮素浓度的增大呈降低趋势,当氮素浓度高于125 mg·L-1时根冠比变化较小。当氮素浓度为20 mg.L-1时,两种氮素形态之间根冠比没有明显差异,当氮素浓度大于20 mg·L-1时,以NO3--N做为氮源根冠比明显大于NH4+-N。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咖啡氮肥肥料有效性,采用溶液培养的方法,研究NH_4~+和NO_3~-2种不同形态氮吸收速率、5种铵硝比例(10∶0、7∶3、5∶5、3∶7、0∶10)对咖啡生长及其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形态氮素对咖啡的生长影响差异显著,铵硝混合营养下咖啡的生长明显优于单一形态氮素处理。在单一形态氮素条件下,咖啡对NH4+的最大吸收速率大于对NO3-的最大吸收速率;当2种形态氮素同时存在时,铵态氮会抑制硝态氮的吸收,硝态氮促进铵态氮的吸收;铵态氮促进地上部分生长,但浓度过高反而抑制地上部分生长;硝态氮的增加有利于根系的生长,但抑制了咖啡地上部分的生长。因此,在咖啡苗期,铵硝比例控制在7∶3~3∶7有利于咖啡生长。  相似文献   

19.
不同氮素水平对濒危植物黄檗幼苗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探讨不同氮素水平对黄檗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采用液体培养的方法,研究了4种不同的氮素(以NH4NO3计)水平下黄檗幼苗叶绿素含量以及光合和荧光特性的差异。结果显示:随着氮浓度的增加,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总叶绿素含量都是先升高后降低,都在N8(4 mmol/L的NH4NO3)时达到最大值,其次是N16(8 mmol/L的NH4NO3)、N4(2 mmol/L的NH4NO3)和N1(0.5 mmol/L的NH4NO3),而叶绿素a/b在N4时最大。N4、N8和N16处理条件下黄檗幼苗的光响应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净光合速率(Pn)都随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增加而迅速增大,之后增速明显下降,最后呈平缓的变化趋势,N8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最高,其次是N16,最后是N4;N1的光响应曲线则略有不同,其Pn值达到最大值之后却随PAR的增加而逐渐下降,且N1的Pnmax值最低。N8条件下的光饱合点、气孔导度都最高,表观量子效率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较高且光补偿点和暗呼吸速率较低。随着氮浓度的增加,最大荧光、可变荧光、光化学猝灭系数、光系统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PSⅡ量子效率和表观电子传递速率值都是先升高后降低,在N8时达到最大值,且在N1时最低,初始荧光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值则是N4最高。结果表明,适当增加供氮水平可以显著提高黄檗幼苗的光合能力,但过高的氮素供给反而不利于幼苗生长,N8条件最适合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20.
合肥市地下水硝酸盐氮污染程度及其防治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硝酸盐是地下水主要污染物之一,通过对合肥市及其郊区居民家用水井进行较广泛的分析调查和采样监测,结果表明,合肥市郊区地下水不同程度地受到了硝酸盐氮的污染,有的区域地下水中硝酸盐氮浓度达84.00mg/L,有的仅为0.07mg/L;传统工业 区及蔬菜种植区的污染较严重,根据其污染物来源不同及该地区 展状况,提出了4条具体的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