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现已确定有7种病毒血清型,即O、A、C型,SAT1,SAT2,SAT3和Asia 1型,SAT2至少由14个遗传拓扑型和3个血清亚型组成,SAT2主要流行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主要感染野生动物尤其是非洲水牛,给发病地区的畜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主要从分子病原学和分子流行病学对SAT2口蹄疫研究情况进行综述,为SAT2型口蹄疫的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口蹄疫流行病学及感染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素娟 《北京农业》2007,(12):43-49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 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 FMDV)引起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FMDV有多种血清型及其亚型,目前主要引起动物致病的就有7种,即A、O、C、SATⅠ、SATⅡ、SATⅢ和亚洲Ⅰ型(AsiaⅠ型)。病毒通常在细胞受体的参与下才入侵宿主细胞,进行扩增生命循环,感染宿主细胞,使得该病得以广泛流行。但由于口蹄疫病毒的高度变异性和适应性而在流行中出现新的特点,以及被发现的病毒在动物体内和细胞中长期存在而引发FMDV的持续感染等问题,使得本病不能有效被控制而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重新暴发和流行。为此本文将口蹄疫病原学、流行病学、病毒细胞受体及其病毒在体内持续感染形成的原因方面进行的论述,为口蹄疫病毒感染机制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口蹄疫以成年偶蹄兽的口腔粘膜、蹄部(底部和冠部)和乳房周围等处皮肤发生不同程度水泡、糜烂为主要症状,在尿液、泪液及粪便中存在病毒。年龄较小的家畜因抵抗力较弱,可引起心肌损伤,导致死亡。口蹄疫是RNA病毒,可分为7个血清型,即A、O、C、Asia1(亚洲1型)、SAT1、SAT2和SAT3血清型,血清亚型多达65个。在我国以O型和Asia1(亚  相似文献   

4.
猪牛羊口蹄疫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烈性传染病。是世界各国最为注重的疫病之一。1.病原及其特性口蹄疫是由一种过滤性病毒引起的。口蹄疫病毒含有一个大约由8000个核苷酸组成的单股RNA分子。其血清类型有O、C、A、SAT1、SAT2、SAT3和亚洲Ⅰ型等7个被国际公认的正型,各正型之间又有许多亚型,  相似文献   

5.
牛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患畜主要在口腔粘膜、乳房、蹄部发生水泡和溃烂为主要症状. 1 病原 口蹄疫病毒主要有七种血清型,即O型、A型、C型,南非1、2、3和亚洲Ⅰ型,各血清型之间几乎没有交叉免疫反应.家畜耐过某型病毒的口蹄疫后,其它血清型的病毒仍可对其进行感染.我国主要发生的是O型、亚洲Ⅰ型和A型.口蹄疫病毒虽然血清型众多,但患牛表现的症状基本是相同的. 2 流行病学 本病以黄牛和奶牛易感性最强,其次是猪和羊.幼龄家畜比成年家畜较易感.  相似文献   

6.
<正>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口蹄疫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口疮病毒属,等面体对称,无包囊,是引起人畜发病的病毒,是偶蹄类动物高度传染口蹄疫疾病的病原。分为7个主型:O、A、C、南非1型、南非2型、南非3型和亚洲1型口蹄疫。其中以O型和A型分布最广,危害最大。在我国主要流行O型、A型及亚洲1型。  相似文献   

7.
口蹄疫是一种严重危害畜牧业生产的烈性传染病.为了促进A型口蹄疫病毒(FMDV)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的研制,选取A型FMDV编码序列中的衣壳蛋白前体PI-2A基因中的VP1和VP3以及亚洲Ⅰ型蛋白酶3C基因,插入家蚕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VL1393中,构建重组载体pVL-P1-2A3C,并与线性化病毒Bm-BacPAK6 DNA共转染家蚕BmN细胞,获得重组病毒Bm-P1-2A3C.将重组病毒感染家蚕5龄幼虫,以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淋巴中的表达产物,结果显示目的蛋白在感染病毒后108 h的蚕血淋巴中表达量最高,A型抗原表达呈阳性的最大稀释倍数为1024,而亚洲Ⅰ型抗原表达呈阳性的最大稀释倍数为2048.结果表明A型和亚洲Ⅰ型FMDV的P1-2A3C基因已在家蚕体内获得表达.  相似文献   

8.
为建立猪O型口蹄疫病毒(FMDV)间接免疫荧光(IFA)检测方法,以猪抗O型口蹄疫病毒阳性血清为一抗、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SPA蛋白(葡萄球菌蛋白A)为二抗,通过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检测方法。结果表明,IFA最佳工作条件为,一抗最适稀释度为1∶50,FITC标记的二抗的最适稀释度为1∶800,最适孵育时间均为1h。特异性试验表明,用建立的IFA检测方法只能检测O型FMDV,而A型、AsiaⅠFMDV型和猪水疱病病毒(SVDV)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建立的检测O型FMDV抗原的IFA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敏感、简便、快速等优点,可用于FMDV感染的实验室诊断及其在感染机体中的定位和动态分布研究。  相似文献   

9.
猪口蹄疫的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蹄疫又称口疮,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以侵害偶蹄动物为主的急性、热性、高接触性人畜共患病,临床分为O型,A型,C型,亚洲型,南非1、2、3型等7个血清主型,70多个亚型.牛、猪、绵羊和山羊等偶蹄兽易感,以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泡为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为构建并表达O型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的空衣壳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并鉴定其抗原性.以质粒pMD19-P12A3C为模板,扩增出编码O型FMDV衣壳蛋白前体P12A及其蛋白酶3C的P12A3C基因,插入至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ast-BacDual PH启动子下,构建出重组转移载体pFastBacDual-P12A3C,并转化DH10BacTM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构建重组转座子Bacmid-P12A3C,将其转染Sf9细胞,获得表达O型FMDV衣壳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rBac-P12A3C.增殖重组杆状病毒然后用其感染Sf9细胞,最后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外源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表达产物能够被O型FMDV VP1多克隆抗体识别,并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表明表达O型FMDV衣壳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rBac-P12A3C构建成功.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O型FMDV空表壳的体外组装提供前期实验材料,并为后期研制出口蹄疫的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作者等綜述了有关口蹄疫病毒型的变异問題的各个研究,并例举了近20年(1937—1957)內在哈薩克斯坦及与其相鄰接的某些地区中所分得的口蹄疫病毒的正型和亞型的材料。确定了O型和C型口蹄疫病毒在自然条件下生存较短时期后即可变为O型成OA型的变种。在口蹄疫流行时所进行的观察証明,当口蹄疫病毒多次地侵入免疫动物机体的时候,由于动物机体建  相似文献   

12.
液相阻断ELISA在口蹄疫病毒抗体水平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分别利用口蹄疫病毒Asia-I型和O型液相阻断ELISA方法,对健康猪、牛、羊血清,O型、Asia-I型免疫血清,以及人工感染Asia-I型FMDV的猪、羊血清和人工感染O型FMDV牛血清进行了抗体水平检测,同时利用3ABC-I-ELISA对液相阻断ELISA方法所选的部分阴性血清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显示:利用Asia-I型和O型液相阻断ELISA方法筛选的阴性动物,在免疫和攻毒后,血清抗体水平显著升高,表明该法可完全用于口蹄疫阴性动物筛选及口蹄疫病毒抗体水平的检测.  相似文献   

13.
猪瘟(CSF)是由猪瘟病毒(CSFv)引起的一种猪的急性、烈性传染病.其特征为急性经过、高热稽留、小血管壁变性引起的出血、梗塞和坏死等变化,死亡率很高.口蹄疫(FMD)是偶蹄兽的一种急性发热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在口腔粘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和溃烂.这两种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A类传染病.本试验采用A、B、C、D四种不同的免疫方案,其中用A、B两组研究猪瘟与猪口蹄疫合成肽疫苗同时免疫的相互作用;用C、D两组研究猪瘟与猪口蹄疫O型206佐剂高效苗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4.
国外的兽医工作者用血清学方法已经确定了在口蹄疫病毒的各正型之中存在着不同的亚型。例如在 O 型中已确定有三个亚型:O_1、O_2及 O_3;A 型中有七个亚型:A_1、A_2、A_3及 A_4等;C 型中有两个亚型:C_1及 C_2。许多研究者认为各种亚型的来源是由于口蹄疫病毒在自然界中的变异性所致。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不同生物学条件下,口蹄疫病毒感染BHK-21细胞后病毒滴度的影响,试验将收集O、A 2种亚型的口蹄疫病毒液,经过不同次数的反复冻融(0、1、2、3、4、5、6次),设定不同的温度条件(20、-4、-20、-80℃),间隔不同的保存时间(0、7、14、21、28 d),测定其半数组织细胞感染量(TCID_(50)),以计算病毒滴度。结果表明:O型、A型口蹄疫病毒的细胞培养液分别反复冻融4次、3次后,其病毒滴度最高;相同存放温度下,随着保存时间的不断延长,病毒滴度表现略微下降的趋势;在一定保存时间内,随着存放温度不断降低,病毒滴度有所改变,其最适存放温度为-20℃和-80℃。因此,适宜的冻融次数、保存温度及存放时间对保存2种亚型的口蹄疫病毒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为病毒的实验室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1传染病牛的传染病在临床主要是病毒性感染多见,细菌性感染较少发生。1.1口蹄疫口蹄疫又称五号病,是偶蹄兽共患的一种急性、发热、高度接触性传染病。1.1.1症状口腔粘膜和蹄部皮肤发生丘疹,患牛高度发热,疱疹红、肿、痛,逐渐形成水疱,口腔严重溃疡,严重时蹄胛脱落,行走缓慢或跛行。1.1.2病因是高度急性、热性、接触性病毒感染,临床分为7型:强毒O、A、C型、亚洲1型及南非1、2、3型和多种亚型病毒,复杂多变的病原给我们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一种从田问样品中快速、灵敏、简便检测O、A、Asia I型口蹄疫病毒抗原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GICA).[方法]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制备胶体金颗粒,标记纯化的标准株O、A、Asia I型口蹄疫抗体.将纯化的口蹄疫流行株O/China99,A/AF72 and Asia I/China05抗体和羊抗豚鼠抗体分别包被在硝酸纤维素膜上,作为检测带与质控带.经试验条件优化,组装形成胶体金定型诊断试剂盒.[结果]本试验研制的口蹄疫定型试剂盒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可检测到7.8×104 LD50(1:128倍稀释乳鼠毒)的病毒量.同时对阳性及阴性样品进行3次重复检测结果完全相同,说明其有较好的重复性;特异性试验证实该方法在检测口蹄疫临床症状相似病原,如猪水疱病抗原(SVD)、水泡性12炎(VS)、水泡性疹(VES)等病毒时无交叉反应;试剂盒对206份已知血清型田间及实验室样品的符合率试验,O、A、Asia I型和阴性样本的符合率分别为92.45%、91.66%、92.75%、100%定型准确率94.58%.试剂盒在4℃下可保存6个月.[结论]本试验研发的12蹄疫病毒胶体金定型诊断试剂盒是一种快速、灵敏、特异的FMD抗原检测方法,对基层现场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口蹄疫属一类传染病,是由口蹄疫病毒所引起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偶蹄兽,以发热、口腔粘膜及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泡和溃烂为特征,是国际公认的A类传染病,一年四季常发生,易通过空气传播,传染性强,流行迅速,偶尔能感染人,主要发生在与患畜密切接触的人员,多为亚临床感染。目前,已知口蹄疫疾病病毒在全世界有7个主型,以O型为最常见。临床主要表现为:⑴公母猪群感染出现发热(40~41.5℃),精神不振、厌食,体表症状为口、鼻、乳房、  相似文献   

19.
为构建A型口蹄疫病毒多肽抗原表位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制备多克隆抗体,利用基因合成技术将不同株的A型口蹄疫病毒抗原表位A-A10-61-VP1(第141~160位氨基酸)、A-A10-61-VP1(第200~212位氨基酸)、A22Iraq-VP1(第136~164位氨基酸)串联,在其间引入合适的linker序列,重组得到pET-28a(+)质粒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诱导表达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制备多克隆抗体。成功构建了A型口蹄疫病毒抗原表位原核表达载体,获得高纯度重组蛋白和含A型口蹄疫病毒抗体的兔抗血清,为A型口蹄疫病毒诊断试剂盒的研发和A型口蹄疫病毒表位多肽疫苗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猪O型口蹄疫流行现状与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昌海 《农家致富》2010,(16):44-44
猪O型口蹄疫(FMD)是由O型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除感染猪外,还可感染牛、羊等偶蹄动物。该病传播迅速,发病率高,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规定必须报告的传染病之一,我国政府规定为一类动物疫病。该病不但引起幼畜死亡,生产性能下降,而且严重影响家畜及畜产品流通和贸易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