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围绕着滨州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主题,以农民增收为核心,运用准确翔实的统计数字,总结把握农民增收的特征特性,分析判断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深入研究农民增收的主要问题,探索降本增收、政策性增收、特色增收、绿色增收、反季节增收、产业化增收等推动农民增收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发展遇到严重困难和严峻挑战的形势下,必须加大惠农政策增收力度,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大力拓展农村非农产业增收渠道,积极开辟外出就业增收空间,着力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增收机会,努力形成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合力.  相似文献   

3.
山区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莉 《现代农业科技》2009,(22):375-375,379
分析了制约山区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和目前促进山区农民增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山区农民增收的主要对策,以期对山区农民的增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青田县近年来农民增收工作的调查,总结了农民增收工作的现状,深入分析和查找当前推进农民增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立足青田县实际,提出促进农民增收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农家顾问》2009,(5):10-10
四川省农业厅4月印发的《关于2009年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指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必须着眼于建立保障农业内部持续增收的机制,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意见》要求,各地要确保各项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兑现到农户,通过政策落实促增收;  相似文献   

6.
民和农民增收状况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民和县农民增收状况,分析了影响农民增收的原因,并提出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民增收问题是“三农”问题的聚焦与核心,通过了解永安市2013年度农民增收情况,分析了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探索了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三农”问题,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当前应当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弄清农民增收的基本点,把握农民增收的着重点,抓住农民增收的根本点,找准农民增收的切入点,不断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和空间,创造有利环境,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收入。  相似文献   

9.
当前,在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后,我国贫困治理进入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渡期,确保农村低收入人口持续增收意义重大。实践中,面对增收环境复杂、增收能力不足、增收基础不牢固和收入预期稳定性弱等难题,提出优化增收环境、强化增收能力、夯实增收基础和稳定增收预期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依据扬州市农民的增收现状,分析了制约扬州市农民增收的原因,并提出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农业的基本理论从资本主义视角和路径提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社会 主义的理论主张,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之下,农村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能单独追求经济利 益,更要兼顾生态文明这一自然要素。  相似文献   

12.
农业旅游开发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旅游是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农业旅游能够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密切城乡交流,扩大农村社会开放度,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农业旅游有利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拓宽旅游领域,丰富旅游产品,缓解城市热门景点和旅游热线的压力。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转变为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本 次研究的主题是基于国家农业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针对农业发展现代化进行了全面深入 的研究。本文从四川省通江县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入手,应对当地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 析阻碍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并且从农民农村、地方政府、农业市场、信息技术这四个方 面提出了具体的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农村农业信息化这一概念是农业信息化和农村信息化不断演化和融合的产物,涵盖了农村信息化与农业信息化的内涵与特点。但农村农业信息化绝不是农村信息化和农业信息化的简单相加,是在中国社会信息化如火如荼进行的背景下提出的新概念,其具有长期性、动态性、复杂性、公益性、高效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5.
农业产业化的核心是农业企业经营,现已出台的政策也是发展农业企业化经营,农业企业化概念更明确,组织程度更高,是产业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农业产业化强调的是产业的联系,主要通过外生性农业企业,由外向内引导农业发展,可能向农业返还二、三产业的利润,也可能争夺农业内部的利润,是产品农业企业化的继续,是农业企业化的结果,是农业企业化的一部分。农业企业化强调的是企业经营这种形式,主要通过发展内生性农业企业提高“三农”自身的发展能力,由内向外引导农业发展,向二、三产业要利润。农业企业化在发展产品农业企业化的同时,通过发展区域农业企业化特别是整乡整村推进乡村农业企业化,实现农村的城市化和农民的员工化。因此,农业产业化只是农业企业化发展的“三化”之一,农业企业化是我国农村的第三步改革,是农业产业化的替代战略。  相似文献   

16.
发展农业企业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关键是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建议设立全国农业企业化综合改革试验区,争取在更大范围、更高层面上推进农业企业化;必须坚持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合理内核,进一步创新农村土地制度;必须发挥各种、各级组织的作用,特别是村"两委"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建立农业和农业企业的长效投入机制,重构微观农业投入机制;重视和创新农业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相似文献   

17.
农业现代化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进而扩大农业对城市发展的贡献,推动城市化进程。根据农业对城市化发展的贡献,本文构建农业生产力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业产业化水平、农业经济结构、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和农业生态环境发展水平6个维度的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分析1990—2019年间西藏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城镇化发展水平,探讨农业现代化对城镇化发展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西藏农业现代化水平由1990年的1.22上升至2019年的17.65;与此同时,西藏城镇化水平从1990年的16.36提升至2019年的31.54。西藏农业现代化对城镇化发展起显著的正向作用,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提升农业贡献和改变城乡推拉力实现的;西藏农业现代化各维度对城镇化发展的作用效果不一致,该异质性根源于农业贡献对城镇化作用的社会发展阶段差异。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西藏农业现代化水平,强化农业贡献对城镇化发展的作用,本文建议加强西藏农业现代化方面的援藏投入,深化农业机械化普及以提升西藏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农业产出水平,发展西藏特色农牧产品加工业以提升西藏农业产业化水平,活跃农村商品市场、扩大农牧民增收以提升西藏农村社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全科农技员建设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允昌  戎键  王德海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7):181-183,201
北京市为加快完善基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全科农技员服务队伍,满足北京市农民日益增长的农业科技服务需求,2010年8月北京市农业局选聘和培养500名村级农业推广员为村级农技服务。通过对第1批上岗的296名全科农技员进行访谈和问卷调研,系统分析全科农技员的基本信息,了解全科农技员在为农民提供农业科技服务中的服务现状、技术培训及需求,发现全科农技员在服务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以此为基础提出完善全科农技员建设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发展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本从邯郸市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在要求,就进一步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农业信息资源的有效配置模式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信息资源的有效配置是农村信息化资源建设与利用的重要基础。文章以黑龙江省为例,结合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和农业生产特点,对农业信息资源的配置模式进行了研究了探索。提出了"三依据"的信息资源有效配置模式,即依据农牧业区域布局和特色农业、依据农民信息需求、依据效率目标与公平目标均衡的原则进行农业信息资源的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