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覆膜栽培模式对土壤水分及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挖掘旱作区增产潜力,有效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开展了不同覆膜栽培模式对土壤水分及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收获期,以秋季全覆膜栽培模式土壤含水量最高,露地种植模式土壤含水量最低。不同覆膜栽培模式对玉米生育期的影响比较明显,在玉米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株高、叶片数、茎粗均为露地种植模式较其他模式低,且差距较大;各覆膜栽培模式产量差距很大,秋季覆膜处理产量较露地种植高314.70%。  相似文献   

2.
地表覆膜栽培方式是我国目前各地采用范围最广的提产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土壤地表的湿度与温度,尤其在干旱寒冷的地区最适宜使用,为各种农作物的生长过程提供足够的水分与温度,帮助农作物提高产量与质量,继而加大我国农业生产总量,而地表覆膜栽培方式对玉米这种喜热作物有着积极的影响,但是地表覆膜栽培方式的不同对于玉米干物质积累与产量的多少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主要对不同影响进行探讨分析,以期找出最适宜玉米干物质积累与产量的覆膜栽培方式,帮助我国农业生产不断发展前进。  相似文献   

3.
不同栽培因素对玉米生育期土壤水分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大田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栽培因素(品种、密度、氮肥、覆膜、补灌)对玉米生育期内土壤水分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高密度的栽培方式减少了土壤表层水分的散失;耕地覆膜处理可以有效地改善作物生长的水分条件,玉米籽粒灌浆期耗水量最大,土壤含水量相对其他时期较低;玉米整个生育期土壤水分含量均有下渗的现象,深土层的土壤水分含量较高;适量高密度种植富友9号玉米,并且配施适量的氮肥,有利于玉米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为寻找一种节本增效的魔芋栽培方式,减少魔芋栽培中人工除草成本高及除草过程中损伤植株造成软腐病发生等情况,试验在常规起垄栽培的基础上以一代小籽球为材料进行覆膜栽培,以银黑色双面地膜替代常规地膜,研究不同覆膜栽培方式对魔芋生长情况、杂草防除效果及魔芋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覆膜栽培对魔芋出苗率、生长和产量无明显影响,但可显著提高除草防效,降低魔芋栽培成本,增加产量,其中覆膜全覆土自然顶膜出苗栽培除草防效达到100%,除草成本节约64.4%,增产4.4%,是一代魔芋种植比较好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5.
正成熟的玉米覆膜技术对于提高玉米的产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是促进农户增产增收有效手段。玉米覆膜技术是一种农业御寒手段,多用于大垄行间种植,该技术的合理使用能够达到保湿、抗旱、提质的效果,玉米覆膜的栽培方法也是中国相关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目前,中国大部分地区的玉米种植普遍都应用了覆膜技术,秋覆膜技术优势明显,应用前景广阔。但秋覆膜技术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玉米栽培是我国农业建设中较为重要的部分,要使玉米的产量得到提高,就需要引入先进的玉米种植技术。覆膜技术是我国玉米种植中最常用的栽培技术,对我国玉米产业具有较大的作用。近年来,由于种植人员对覆膜技术的使用不当,导致玉米的产量出现明显地减退,并给我国玉米产业造成较大的影响。本文结合玉米实际种植情况,重点探索覆膜技术的运用,使覆膜技术能够得到较好的推广,将覆膜技术合理地运用到玉米的种植当中,从而提高玉米的种植产量,为我国玉米产业提供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正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栽培是一项能够充分发挥现代科技、提高光能及水肥利用率、显著提高玉米产量的栽培技术;玉米地膜覆盖栽培,具有明显的增温、保墒、保肥、保全苗、抑制杂草生长、减少虫害、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早熟、增产的作用;在我地区实现稳产、高产、高效目标,推广该项技术是十分必要的。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栽培是一项能够充分发挥现代科技、提高光能及水肥利用率、显著提高玉米产量的栽培技术;在龙江县的试验表明,在同样施肥水平下,大垄双行栽培比常规清种  相似文献   

8.
进行不同覆膜方式与覆膜时期对旱地玉米增产效果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地膜覆盖较露地种植相比有巨大的增产优势,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效果显著优于平铺覆盖,全膜覆盖优于半膜覆盖。随着覆膜时期的推迟,产量降低,各项生物、经济指标秋季覆膜明显高于春季覆膜。在会宁县中川乡,玉米种植最佳的栽培方式是全膜双垄沟播秋季覆膜。  相似文献   

9.
夏玉米免耕秸秆覆盖机械化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探讨了免耕秸秆覆盖机械化栽培对夏玉米外部性状、环境状况和产量性状的影响,并与6种栽培模式进行了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免耕秸秆覆盖机械化种植模式有助于作物生长,土壤蓄水保墒,提高水分利用率,改善作物生长环境条件,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0.
不同微集水方式在不同降水年型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辽西半干旱地区玉米产量低而不稳的问题,以传统种植模式为对照,研究了垄覆膜沟种植(T1)、垄覆膜沟覆膜种植(T2)和垄覆膜沟覆秸秆种植(T3)3种一元或二元覆盖微集水模式在不同降水年型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条件下,T2和T1均能缩短玉米出苗时间,提高玉米出苗率,T3能够延长玉米出苗时间,平水或干旱年型能够提高玉米出苗...  相似文献   

11.
四川地区干旱条件下覆膜栽培对玉米的增产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秀英  胡志彬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026+12051-12026,12051
[目的]探讨干旱气候下覆膜栽培对四川地区玉米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覆膜与不覆膜(对照)2种栽培方法对川单428、正红311和川单418 3种玉米品种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在覆膜栽培条件下生长,3种玉米株高、穗位高、穗长、穗行数和行粒数等农艺性状均具较大优势;3种玉米覆膜栽培产量及千粒重均高于无覆膜栽培方法,且两者间差异性极显著。[结论]在相同的生长条件下,与不覆膜相比,覆膜栽培技术生产的玉米农艺性状更好,产量更高。  相似文献   

12.
玉米膜下滴灌高产增收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玉米覆膜滴灌对玉米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坐水种植、覆膜、滴灌的种植模式下玉米的产量和效益最高,与传统玉米种植方式相比较,其产量提高78.5%,收益增加11425.5元/hm2。  相似文献   

13.
采用大垄双行覆膜、大垄双行、传统小垄三种种植模式,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寒地春玉米(郑单958)茎秆糖分生产力的影响及其主要作用因素的变化规律,同时探讨茎秆糖分生产力与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下,覆膜和大垄能有效的调节植株生长,提高单位面积生物量的积累和出汁率;相关和通径分析表明,影响玉米茎秆糖分生产力的因素主要是取决于茎秆鲜重产量和种植密度;偏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茎秆糖分生产力的相关性呈显著水平,说明适宜的种植模式可以实现茎秆糖分生产力和子粒产量达到双高。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覆膜玉米不同种植方式对玉米产量、群体空间环境、生理生化指标及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研究,并从玉米高产稳产的目标出发,依据经济效益分析,探索更为有效的种植方式。结果表明,在本试验范围内,以覆膜玉米与草木樨或大豆2:2间作的种植方式最佳。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农业大国,玉米是主要的农作物,是很多饲料及工业产品的主要原料。但是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其栽培管理技术水平高低会对玉米的产量、品质产生决定性影响,因此做好玉米种植的栽培管理,消除其病虫害、杂草滋生等不利因素,可有效增加玉米的产量,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效益。文章主要以玉米田间栽培管理技术为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们对玉米研究的不断深入,玉米的栽培方式也多种多样。本文归纳了在不同密度、不同施肥条件及不同覆膜方式下,栽培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以期为高产玉米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在覆膜和露地两种情况下,不同种植方式对春玉米(Zea mays)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程度,选取富友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了等距、双株、三株、三角4种种植方式。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期,同一处理不同种植方式下春玉米干物质积累均呈S型动态,各阶段单株干物质积累速率呈单峰曲线动态;在相同的生育时期,覆膜种植的玉米在干物质积累量及阶段积累速率较大;在覆膜、露地两种处理下,以覆膜三株种植的玉米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8.
地膜覆盖玉米地的小气候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玉3号”玉米为试验材料,作了覆膜与露地两种方式的对比种植,研究了其生态小气候效应、植株生长特点及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地膜覆盖在生育前期能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湿度,生育后期特别是旺盛生长期能降低土壤温度,有效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从而显著改善玉米生育期内的生态小气候效应,最终能够提高玉米子粒产量。  相似文献   

19.
运用随机区组设计,在吉林省东部冷凉区利用可降解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和裸地(CK)三种处理方式,对不同覆盖条件下玉米的产量与生长系数(-LA--I、CGR、NAR和EGR)和地温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玉米的整个生育期,裸地日平均地温比覆膜玉米地温低6.3%,比秸秆玉米地温高14.2%;裸地的玉米产量比覆膜产量降低37.8%,比秸秆处理产量高48.7%。从保水增温效应来看,最有效的是可降解地膜覆盖;玉米的平均叶面积指数(LAI)、群体生长率(CGR)、果穗生长速率(EGR)及地温与玉米产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其中果穗生长速率(EGR)和地温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较大,而净同化率(NAR)与玉米产量之间相关性不显著。研究认为:对玉米进行覆盖种植时,因地膜覆盖可显著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和土壤温度,在吉林省东部冷凉区进行晚熟品种引进种植时,建议优先采用地膜覆盖的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秸秆还田后不同覆膜模式及腐熟剂对土壤理化性状、玉米产量的影响,以期找到适合当地条件的覆膜方式和较好的腐熟剂。[方法]以玉米秸秆、腐熟剂、地膜和还田后土壤为研究材料,通过田间裂区试验,用方差分析法,分析玉米收获后,各处理因素对试验田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磷、速效钾、p H、容重等指标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2种覆膜方式土壤速效钾含量差异显著,玉米产量差异极显著,以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模式最佳,但2种覆膜方式之间土壤其他指标如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磷、全钾含量差异不显著,土壤容重差异不显著。在覆膜条件下,秸秆还田比不还田能够极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磷、全钾、速效钾含量,降低土壤容重,提高玉米产量,但对土壤p H影响不大。秸秆还田后,使用腐熟剂后土壤有机质、全磷、速效磷、全钾含量显著提高,但对土壤全氮、速效钾、容重、玉米产量、p H无影响。2种腐熟剂之间土壤各种指标、玉米产量差异均不显著。[结论]建议在该地区推广秸秆还田后使用腐熟剂,并推荐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