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徐承炎 《农业考古》2016,(1):164-167
民国时期的新疆屯田是西域屯田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时38年,分为四个阶段。虽然这一时期的屯田总体呈衰败之势,但仍在增加税收、安置游民、抵御外敌和改善民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民国时期的新疆屯田发展历程启示人们:社会安定则屯垦兴盛,社会动乱则屯垦衰废。  相似文献   

2.
屯田是我国治理边疆的一种方式,西域屯田自西汉开端,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本文论述了自西汉到清代西域屯田的概况;三次繁盛时期的历史发展;以及屯田地点空间分布的规律和特征。以图表形式将分析归纳的研究结果列出,直观展示了古代丝绸之路交通及边疆安全形势对历代屯田发展作用影响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正>自古以来,屯垦兴,则西域兴。新疆的发展史,可以说是一部屯垦戍边的历史。在这部历史中,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强调,做好新疆工作,必须把兵团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使兵团真正成为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这是对兵团新时期地位和作用的深刻阐释。以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为目标,新疆兵团在多年的探索实践中,闯出了一条维稳戍边、强农富民的屯垦之路,对我国农垦和现代农业建设,乃至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既有不可替代的特殊意义,又有值得借鉴的普遍经验。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屯垦自古有之。西汉时称屯田是"利施后世,民称圣明"。三国时一代枭雄曹操曾说:"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有史以来,我国边疆地区人烟稀少,劳动力短缺,交通不便,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面对大面积的戈壁荒漠、沼泽滩涂,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仅仅依靠边疆各族人民自己的力量很难进行大规模的开发,一般内地个体农民或农业组织又无力涉足。在这样的背景下,屯垦就成为历史上"治国安邦"的重要举措。就戍边而言,古代屯垦与现代屯垦一样,既是开发边疆、建设边疆、加快边疆发展、繁荣边疆经济的重要力量,又是坚持劳武结合、保卫边疆、巩固国防的重要力量,在祖国统一和维护边疆稳定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刊自2006年第五期始陆续刊登中南大学副教授宋湘绮等撰写的史学性文学作品《湘军出塞》的部分章节。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以军垦第二代的眼光,饱含对第二故乡的情意,叙写湖南人在保卫、开发、建设新疆的漫漫征途上建立的不朽功勋,体会前辈的艰辛,感悟边疆地区的沧桑巨变,从一个侧面解读新疆百年屯垦的历史风云和兵团创业之初的感人细节。编发这部作品的目的,在于以史为鉴,吸取历代屯垦的经验教训,促进中国农垦事业的发展。同时也为研究农垦发展史的专家、学者以及广大读者提供可资借鉴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5.
新疆近现代农垦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武英  段秀成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723-11726
中国自秦朝便开始屯垦,至今已逾两千年,从未间断",屯垦戍边"被历代统治者奉为治国安邦的重要国策。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环境下,中国近代屯垦事业仍继续发展,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代表的当代屯垦坚持劳武结合、寓兵于民,对新疆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清朝统一新疆之前新疆农业经营的考察,发现清初为支持新疆军事行动的需要,开始在哈密、巴里坤、吐鲁番、乌鲁木齐等地屯田,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此期间的屯垦活动以兵屯为主,属于国家经营行为。清初新疆的屯垦活动,在耕作制度、水利建设、盐碱地治理等方面为统一后新疆的农业开发积累了经验。由于清初屯垦以保障军需为首要目的,故而在开发过程上具有"叛则往,胜则返"的断续性特征。但是,清初断续性的农业经营往往导致屯垦成果得不到巩固,也逐步使统治者认识到只有持续全面的开发才能保障新疆的稳定和发展,因此,统一前夕即开始全面筹划统一后北疆地区的屯垦事宜。  相似文献   

7.
郭宇 《中国农垦》2011,(2):66-68
两千多年的新疆屯垦,在它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自身的客观规律,历史反复证明并将继续证明,遵循规律办事则事半功倍,否则就会事倍功半。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屯垦环境异常复杂、屯垦矛盾异常尖锐的今天,积极探索和科学运用这种规律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8.
一、屯垦始末略记 我国屯田(亦称屯垦)始于西汉。历代政府为取得军队给养或税粮,利用士兵或农民垦种荒地废田,谓屯田。并有军屯(西汉名将赵充国在边郡屯田,都使用驻军,为军屯)、民  相似文献   

9.
<正>历史经验表明,屯田戍边对国家长治久安具有极其重要意义。农垦边境农场是党中央治国安邦、强化边疆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戍边固疆、维护边疆稳定、推进开发开放、繁荣边境经济的重要力量,在沿边地区开发开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近些年,农垦边境农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还存在这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新时期农垦广大干部职工必须牢固树立"屯田兴则边疆治,屯田亡则边疆乱"的战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屯垦自古有之。西汉时称屯田是“利施后世,民称圣明”。三国时一代枭雄曹操曾说:“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有史以来,我国边疆地区人烟稀少,劳动力短缺,交通不便,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面对大面积的戈壁荒漠,沼泽滩涂,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仅仅依靠边疆各族人民自己的力量很难进行大规模的开发,一般内地个体农民或农业组织又无力涉足。在这样的背景下,屯垦就成为历史上“治国安邦”的重要举措。就戍边而言,古代屯垦与现代屯垦一样,既是开发边疆、建设边疆、加快边疆发展、繁荣边疆经济的重要力量,又是坚持劳武结合、保卫边疆、巩固国防的重要力量,在祖国统一和维护边疆稳定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刊自2006年第五期始陆续刊登中南大学副教授宋湘绮等撰写的史学性文学作品《湘军出塞》的部分章节。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以军垦第二代的眼光,饱含对第二故乡的情意,叙写湖南人在保卫、开发、建设新疆的漫漫征途上建立的不朽功勋,体会前辈的艰辛,感悟边疆地区的沧桑巨变,从一个侧面解读新疆百年屯垦的历史风云和兵团创业之初的感人细节。编发这部作品的目的,在于以史为鉴,吸取历代屯垦的经验教训,促进中国农垦事业的发展。同时也为研究农垦发展史的专家、学者以及广大读者提供可资借鉴的珍贵资料。编者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屯垦自古有之.西汉时称屯田是"利施后世,民称圣明".三国时一代枭雄曹操曾说:"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有史以来,我国边疆地区人烟稀少,劳动力短缺,交通不便,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面对大面积的戈壁荒漠、沼泽滩涂,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仅仅依靠边疆各族人民自己的力量很难进行大规模的开发,一般内地个体农民或农业组织又无力涉足.在这样的背景下,屯垦就成为历史上"治国安邦"的重要举措.就戍边而言,古代屯垦与现代屯垦一样,既是开发边疆、建设边疆、加快边疆发展、繁荣边疆经济的重要力量,又是坚持劳武结合、保卫边疆、巩固国防的重要力量,在祖国统一和维护边疆稳定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蓉 《农业考古》2012,(4):284-287
屯田,或称屯垦,被研究者称为"我国古代特有的一种农业生产组织方式"(1),是"由政府聚集和组织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劳力进行开垦和耕种田地的特殊政策",其目的"主要是保证军粮供应,以确保戍守边疆以及国内政局的稳定。"(2)对于中国历史上屯田制度的起源,研究者说法不一。一般认为始自于西汉,直至明清,历代政府都曾出自于军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屯垦自古有之。西汉时称屯田是“利施后世,民称圣明”。三国时一代枭雄曹操曾说:“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有史以来,我国边疆地区人烟稀少,劳动力短缺,交通不便,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面对大面积的戈壁荒漠、沼泽滩涂,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仅仅依靠边疆各族人民自己的力量很难进行大规模的开发,一般内地个体农民或农业组织又无力涉足。在这样的背景下,屯垦就成为历史上“治国安邦”的重要举措。就戍边而言,古代屯垦与现代屯垦一样,既是开发边疆、建设边疆、加快边疆发展、繁荣边疆经济的重要力量,又是坚持劳武结合、保卫边疆、巩固国防的重要力量,在祖国统一和维护边疆稳定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刊自2006年第五期始陆续刊登中南大学副教授宋湘绮等撰写的史学性文学作品《湘军出塞》的部分章节。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以军垦第二代的眼光,饱含对第二故乡的情意,叙写湖南人在保卫、开发、建设新疆的漫漫征途上建立的不朽功勋,体会前辈的艰辛,感悟边疆地区的沧桑巨变,从一个侧面解读新疆百年屯垦的历史风云和兵团创业之初的感人细节。编发这部作品的目的,在于以史为鉴,吸取历代屯垦的经验教训,促进中国农垦事业的发展。同时也为研究农垦发展史的专家、学者以及广大读者提供可资借鉴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14.
两汉之于西域地区的屯垦有开创之功,起初并没有设置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进行管理,多是委派军队指挥官兼管该地的屯田事务,其后随着屯田的深入,管理体制日益完善,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颇具地方特色的屯田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屯垦自古有之。西汉时称屯田是“利施后世,民称圣明”。三国时一代枭雄曹操曾说:“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有史以来,我国边疆地区人烟稀少,劳动力短缺,交通不便,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面对大面积的戈壁荒漠、沼泽滩涂,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仅仅依靠边疆各族人民自己的力量很难进行大规模的开发,一般内地个体农民或农业组织又无力涉足。在这样的背景下,屯垦就成为历史上“治国安邦”的重要举措。就戍边而言,古代屯垦与现代屯垦一样,既是开发边疆、建设边疆、加快边疆发展、繁荣边疆经济的重要力量,又是坚持劳武结合、保卫边疆、巩固国防的重要力量,在祖国统一和维护边疆稳定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刊自2006年第五期始陆续刊登中南大学副教授宋湘绮等撰写的史学性文学作品《湘军出塞》的部分章节。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以军垦第二代的眼光,饱含对第二故乡的情意,叙写湖南人在保卫、开发、建设新疆的漫漫征途上建立的不朽功勋,体会前辈的艰辛,感悟边疆地区的沧桑巨变,从一个侧面解读新疆百年屯垦的历史风云和兵团创业之初的感人细节。编发这部作品的目的,在于以史为鉴,吸取历代屯垦的经验教训,促进中国农垦事业的发展。同时也为研究农垦发展史的专家、学者以及广大读者提供可资借鉴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在新疆农业垦区,多民族杂居、多元文化并存。自西汉至清末,历代王朝出于戍边和维护地方治安的考虑,均非常重视在西域屯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进驻新疆后,大力发展屯垦经济,进一步增强了汉民族农耕文化在新疆地区的吸纳力和包容力。  相似文献   

17.
从秦汉到明清,"屯垦戍边"、 "移民实边"历来都是各朝各代巩固国防、富民养兵、发展经济的基本国策.甘肃河西走廊现有农业区多数是在历代屯田基础上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医治战争创伤,发展经济,党中央决定从军队参加生产建设开始,发展屯垦事业.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屯垦自古有之。西汉时称屯田是“利施后世,民称圣明”。三国时一代枭雄曹操曾说:“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有史以来,我国边疆地区人烟稀少,劳动力短缺,交通不便,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面对大面积的戈壁荒漠、沼泽滩涂,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仅仅依靠边疆各族人民自己的力量很难进行大规模的开发,一般内地个体农民或农业组织又无力涉足。在这样的背景下,屯垦就成为历史上“治国安邦”的重要举措。就戍边而言,古代屯垦与现代屯垦一样,既是开发边疆、建设边疆、加快边疆发展、繁荣边疆经济的重要力量,又是坚持劳武结合、保卫边疆、巩固国防的重要力量,在祖国统一和维护边疆稳定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刊自2006年第五期始陆续刊登中南大学副教授宋湘绮等撰写的史学性文学作品《湘军出塞》的部分章节。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以军垦第二代的眼光,饱含对第二故乡的情意,叙写湖南人在保卫、开发、建设新疆的漫漫征途上建立的不朽功勋,体会前辈的艰辛,感悟边疆地区的沧桑巨变,从一个侧面解读新疆百年屯垦的历史风云和兵团创业之初的感人细节。编发这部作品的目的,在于以史为鉴,吸取历代屯垦的经验教训,促进中国农垦事业的发展。同时也为研究农垦发展史的专家、学者以及广大读者提供可资借鉴的珍贵资料。 编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屯垦自古有之。西汉时称屯田是“利施后世,民称圣明”。三国时一代枭雄曹操曾说:“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有史以来,我国边疆地区人烟稀少,劳动力短缺,交通不便,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面对大面积的戈壁荒漠、沼泽滩涂,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仅仅依靠边疆各族人民自己的力量很难进行大规模的开发,一般内地个体捉民或捉业组织又无力涉足。在这样的背景下,屯垦就成为历史上“治国安邦”的重要举措。就戍边而言,古代屯垦与现代屯垦一样,既是开发边疆、建设边疆、加快边疆发展、繁荣边疆经济的重要力量,又是坚持劳武结合、保卫边疆、巩固国防的重要力量,在祖国统一和维护边疆稳定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刊自2006年第五期始陆续刊登中南大学副教授宋湘绮等撰写的史学性文学作品《湘军出塞》的部分章节。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以军垦第二代的眼光,饱含对第二故乡的情意,叙写湖南人在保卫、开发、建设新疆的漫漫征途上建立的不朽功勋,体会前辈的艰辛,感悟边疆地区的沧桑巨变,从一个侧面解读新疆百年屯垦的历史风云和兵团创业之初的感人细节。编发这部作品的目的,在于以史为鉴,吸取历代屯垦的经验教训,促进中国农垦事业的发展。同时也为研究农垦发展史的专家、学者以及广大读者提供可资借鉴的珍贵资料。[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宋湘绮  杨东 《中国农垦》2006,(11):68-71
中国的屯垦自古有之。西汉时称屯田是“利施后世,民称圣明”。三国时一代枭雄曹操曾说:“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有史以来,我国边疆地区人烟稀少,劳动力短缺,交通不便,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面对大面积的戈壁荒漠、沼泽滩涂,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仅仅依靠边疆各族人民自己的力量很难进行大规模的开发,一般内地个体农民或农业组织又无力涉足。在这样的背景下,屯垦就成为历史上“治国安邦”的重要举措。就戍边而言,古代屯垦与现代屯垦一样,既是开发边疆、建设边疆、加快边疆发展、繁荣边疆经济的重要力量,又是坚持劳武结合、保卫边疆、巩固国防的重要力量,在祖国统一和维护边疆稳定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刊自2006年第五期始陆续刊登中南大学副教授宋湘绮等撰写的史学性文学作品《湘军出塞》的部分章节。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以军垦第二代的眼光,饱含对第二故乡的情意,叙写湖南人在保卫、开发、建设新疆的漫漫征途上建立的不朽功勋,体会前辈的艰辛,感悟边疆地区的沧桑巨变,从一个侧面解读新疆百年屯垦的历史风云和兵团创业之初的感人细节。编发这部作品的目的,在于以史为鉴,吸取历代屯垦的经验教训,促进中国捉垦事业的发展。同时也为研究农垦发展史的专家、学者以及广大读者提供可资借鉴的珍贵资料。[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