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金铣 《古今农业》2014,(3):115-120
元代屯田遍布全国各地,其规模之大、组织之严密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论文从屯田机构与制度、边疆地区屯田、内地屯田等方面,评述学术界关于元代屯田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
新疆屯田历代均有,其间时兴时衰历经两千余年,两千余年的屯垦历史充分说明了"屯田兴则西域盛,屯田废则西域乱"的历史周期律。追溯历代屯垦戍边的经验,以史为鉴,不断推进当代屯垦事业的创新与发展,意义重大。一、新疆古代屯田治理的成功经验1.屯田兴则西域治,屯田衰则西域乱。汉统一西域前,西域数十个邦国长期在匈奴的势力范围内,  相似文献   

3.
非洲的新屯田运动是指近些年来国际社会在非洲进行大规模的跨国土地交易活动。这种新的屯田运动是以农业海外投资的形式出现,与过去殖民时代的屯田圈地运动有所不同。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新一轮的非洲屯田的基本格局及屯田运动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投资方、引资国双方的博弈态度及博弈策略选择,进而分析了此次新一轮屯田运动对非洲各国带来的影响。最后,中国作为较早进入非洲屯田的国家,中国必须在坚持义利平衡的态度下,做好对非洲的土地农业投资。  相似文献   

4.
屯田是我国治理边疆的一种方式,西域屯田自西汉开端,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本文论述了自西汉到清代西域屯田的概况;三次繁盛时期的历史发展;以及屯田地点空间分布的规律和特征。以图表形式将分析归纳的研究结果列出,直观展示了古代丝绸之路交通及边疆安全形势对历代屯田发展作用影响的规律。  相似文献   

5.
黄成运 《农业考古》2015,(1):110-113
魏晋隋唐时期的屯田在历史上久负盛名,中国古代的屯田思想也因此在这一阶段得以完善。该时期的屯田思想主要是在对前代屯田思想总结基础之上的创新,其具体表现为:以人为本;内轻外重;因水置屯;强化管理;畜力保护与工具革新;以军事、保民为目的。这些屯田思想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对当代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鹏飞 《农业考古》2013,(1):142-146
明代开国之初,今天津地区的军事屯田即大规模展开,洪武、建文、永乐时期,今天津地区先后设立、迁置了一定数量的军事卫所,这些卫所均承担着军事屯田的任务.明代前期,国力强盛,军政也能有效运转,这一时期天津地区的军事屯田获得了较好发展.进入明代中期以后,随着明代国力的下降,军政体制的各种弊端愈演愈烈,自然灾害也频频发生,种种因素导致天津的军事屯田逐步废坏.深入研究明代天津军事屯田的地亩数量、屯田科则、军士境遇、发展演变等,对研究明代的农业史和军事史都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徐承炎 《农业考古》2016,(1):164-167
民国时期的新疆屯田是西域屯田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时38年,分为四个阶段。虽然这一时期的屯田总体呈衰败之势,但仍在增加税收、安置游民、抵御外敌和改善民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民国时期的新疆屯田发展历程启示人们:社会安定则屯垦兴盛,社会动乱则屯垦衰废。  相似文献   

8.
在对曹魏屯田创始年代问题的讨论中,持"初平三年说"观点学者的一个重要依据便是曹操大军在与吕布交战后得东阿粮以继,从而认为东阿当时是有屯田的,劳动力便是收降的青州黄巾军及其家属。然笔者认为:黄巾军的受降地是济北国某地,并非东郡东阿。同时,将大批降卒转移到东阿或者组织当地军队、百姓进行屯田也几无可能。另外,大军得以继的东阿粮实乃曹操部下搜刮百姓自种之粮并杂以人脯而来,非屯田所得。故而,以东阿屯田为基础的"初平三年说"是难以成立的,曹魏屯田的创始年代还应以学界公认的建安元年即公元196年为准。  相似文献   

9.
杨修菊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378-18379
明朝末期左光斗在天津开展了兴修水利、开垦屯田的经济实践,梳理了水利和屯田的关系,提出了"三因"、"十四议"的举措,为辅助屯田开设了"屯学"并制定了相应的保障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一、屯垦始末略记 我国屯田(亦称屯垦)始于西汉。历代政府为取得军队给养或税粮,利用士兵或农民垦种荒地废田,谓屯田。并有军屯(西汉名将赵充国在边郡屯田,都使用驻军,为军屯)、民  相似文献   

11.
汪应蛟主导天津屯田时,将大量天津驻军投入到屯田之中,军屯是汪应蛟天津屯田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汪应蛟主导天津军屯时的投入兵力、军屯面积、人地关系、军屯科则等方面进行研究,进而探讨了这一时期军屯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12.
乾隆三十一年(1766)哈密500户维吾尔族西迁伊犁屯田,是清代伊犁回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依据满、汉文史料文献对西迁伊犁屯田的起因、经过、安置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梳理,对此次哈密维吾尔族西迁伊犁屯田的费用问题提出了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入宋以来,由于宋夏战事的需要,北宋在西北黄土高原一带开展了大规模屯田活动。随着战事的发展,屯田的规模、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但是西北地区无论从地貌还是从气候上看,都不适合农业垦殖,而且军事目的屯田还具有落后性、浪费性的特点,这使得北宋西北地区的屯田行为对生态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宋代在垦殖活动中对生态环境的一些保护行为也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14.
安西地区的屯田是唐代西域屯田的重要组成部分,始于唐军破龟兹的公元648年或稍后,终于安西陷于吐蕃的公元801年,前后历时约一个半世纪,主要分布于库车、新和、沙雅和轮台四县境内。唐代安西地区的屯田,成效显著,产粮能满足安西驻军之需,达到了唐设屯田"供糗粮""省馈运"之目的,为国家节省了军费支出、减轻了财政负担。屯田活动的开展还直接或间接地提高了安西地区生产力水平、促进了安西的水利开发、扩大了安西农业开发面积、巩固了李唐中央朝廷在安西的统治地位。  相似文献   

15.
李鹏飞 《农业考古》2015,(3):175-180
天启二年(1622)四月,董应举受命管理天津至山海关等处屯田、安插辽民事务,兵屯是董应举屯田实践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兵屯的主力为天津海防营,在争取天津海防营的管辖权、组织兵屯各项任务、处理屯田与操练的关系诸方面,董应举面对着各方面的阻力、困难,他以坚韧的毅力和卓越的才干,取得了相当可观的屯田业绩,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略论曹操屯田兴农思想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曹操的屯田兴农思想,从检括户籍、安置劳力、分配生产资源,劝课农桑、兴修水利、屯田积谷和招怀流民、兴复县邑、富国强兵三个方面入手,重点分析了曹操保护农力,鼓励生产,募民屯田,积蓄谷物,储备军资和增强国力的安邦定国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7.
入宋以来,由于宋夏战事的需要,北宋在西北黄土高原一带开展了大规模屯田活动。随着战事的发展,屯田的规模、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但是西北地区无论从地貌还是从气候上看,都不适合农业垦殖,而且军事目的屯田还具有落后性、浪费性的特点,这使得北宋西北地区的屯田行为对生态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宋代在垦殖活动中对生态环境的一些保护行为也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18.
汉代民屯说     
屯田制度是我国古代长存在的一种生产制度。尽管学术界对何时始兴屯田意见分歧,但都公认至迟在西汉时已实屯田。不过汉代屯田是否如同曹魏那样,存在有军屯和民屯之分,意见不一。许多学者主张西汉时即已有军屯和民屯的分张,但未作具体的分析和专门的论述;还有一部分学者则主张我国屯田制度中民屯与军屯的分张,是曹魏时候的事。笔者不敢苟同于后种意见,故不揣浅陋,愿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汉代存在的民屯制度作一些探讨,以求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19.
巴里坤位于新疆东北部,扼守北路进疆门户,是清朝前期平定准噶尔叛乱的区域性指挥中心,在清代新疆乃至西北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清政府在巴里坤的屯田活动,既可以驻军备战,又可屯田积粮,减少从内地各省调拨协饷,因此,巴里坤是清朝康乾时期在新疆屯田的重心。康乾时期清政府在巴里坤主要推行了兵屯、犯屯、民屯,主要目的是解决战时军队粮草需要。清代初期在巴里坤屯田对清朝统一新疆、维护西北边疆安全、发展巴里坤文化经济教育等方面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陈金凤 《农业考古》2001,(1):108-11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南北对峙和抗衡,不仅仅表现在政治上、军事上,也表现在经济上,而且最根本的,是经济实力的较量。各割据政权为了增强国力,无不注意发展生产,以增强经济实力。那么,界于南北之间的中间地带经济状况如何,在南北经济发展中地位和作用如何,这也是研究中间地带应予关注的问题(1)。本文主要选择屯田和水利来探讨中间地带的农业经营状况。 一、屯田 两汉的屯田多在边疆地区,以开发边疆,巩固边防。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南北分裂,使中间地带成为南北政权的“边疆地带”,从而成为屯田的重要区域。屯田可以划分为军事性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