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VSD)应用于创面游离植皮术后的效果。方法 40例行游离植皮修复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实验组的创面采用游离植皮加封闭负压引流术及护理配合。对照组行创面游离植皮术后常规创面缝合打包加压及常规护理。VSD负压引流术后7~10 d打开生物半透膜,观察两组患者游离植皮术后皮片生长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创面游离植皮术后,皮片生长情况优于对照组(Hc=10.095,P<0.01)。结论 VSD负压引流技术应用于游离植皮手术,细致的观察和护理,保证负压吸引的有效性是促进创面植皮区生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对难愈合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56例难愈合创面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结果 VSD操作简便,对难愈合创面的治疗效果满意,15例创面经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后直接上皮化愈合;39例创面经过植皮达到愈合,2例创面经过局部皮辨转移达到愈合,无一例发生术中、术后并发症,治愈率达100%.结论 VSD是一种能够处理难愈合创面而且又安全、简便、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智能创伤负压治疗系统联合植皮及皮瓣移植治疗3、4期褥疮的临床效果。方法18例3、4期褥疮患者,创面先行清创及智能创伤负压治疗系统行封闭负压吸引,7~10d后应用游离植皮及皮瓣移植方法覆盖创面。结果本组18例创面经智能封闭负压吸引7~10d后,感染得到控制,除骨外露处无肉芽组织生长外,其骨外露周边软组织缺损处均可见新鲜肉芽组织生长,细菌培养阴性,再次手术行游离植皮及皮瓣移植全部一次成活。结论智能封闭负压吸引联合游离植皮及皮瓣移植对3、4期褥疮具有很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Drainobag真空高负压引流瓶在骨科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0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94例)和对照组(86例),实验组采用Drainobag真空高负压引流瓶引流,对照组采用普通负压吸引球引流。术后对2组的引流量、引流时间、拔管前更换敷料的次数、术后4d体温变化、感染率、创口愈合情况、抗生素应用天数及住院天数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术后总引流量、引流时间、拔管前更换敷料的次数、术后4d的平均体温、抗生素应用天数及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术后5例出现创口感染,8例发生创口延迟愈合,而实验组无1例发生。结论:Drainobag真空高负压引流瓶引流效果好,可预防创口感染、促进创口愈合及减轻医护人员工作量,节省住院费用,便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不同压力负压引流在植皮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中厚皮片移植术中使用负压引流技术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实验组(36例).实验组使用-75 mmHg压力,对照组使用-125 mmHg压力,比较两组的皮片生长情况、患者疼痛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皮片生长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3天实验组患者出现疼痛的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不同压力负压引流在中厚皮片移植术中对皮片成活无影响;-75 mmHg压力可减少患者术后早期疼痛.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联合负压封闭式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糖尿病足溃疡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3例糖尿病足病溃疡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予以前列地尔联合VSD治疗,对照组33例予以前列地尔及普通换药处理。每组病例均予胰岛素控制血糖,抗生素控制感染,先行溃疡局部彻底清创再随机分组。收集资料,行统计学处理,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创面愈合率、肉芽生长厚度、清洁创面率均优于对照组,溃疡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VSD治疗糖尿病足病溃疡效果更佳,能显著提高创面愈合率,缩短住院周期,提高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术中预防性留置皮下潘式引流管后持续中心负压吸引预防肥胖患者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肝胆外科24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125例)术中预防性留置皮下潘式引流管联合术后持续中心负压吸引预防切口脂肪液化。对照组(n=120例)采用传统碘仿纱布换药引流,对比两组患者切口发生脂肪液化及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可明显减少术后换药次数,促进术口愈合,减少二期缝合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预防性留置皮下潘式管联合术后持续中心负压吸引预防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作用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封闭负压引流联合胶原蛋白海绵对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烧伤面积小于15%TBSA的深Ⅱ度烧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负压吸引组(V组)、胶原蛋白海绵组(CS组)和负压吸引联合胶原蛋白组(V-CS组)。C组创面采用常规换药治疗(生理盐水清洗、碘伏消毒、凡士林纱布包扎)。V组创面采用负压吸引治疗,第1疗程安置负压吸引7d,负压值约-120mmHg,如创面未愈合,采取常规换药1次,隔3天后重复上述治疗。CS组采用胶原蛋白海绵换药治疗,每3天更换一次胶原蛋白。V-CS组采用负压吸引联合胶原蛋白海绵治疗,将胶原蛋白海绵置于创面,同时行封闭负压引流治疗。观察各组患者创面愈合过程中第1、4、7、14、21天的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率、不同时相创面的愈合面积比率差异。结果:从治疗后第7天始,V、CS组及V-CS组的细菌培养阳性病例均低于对照组,且第10、14天时V-CS组细菌培养阳性率最低,V、CS组及V-CS组第10、14、21天的细菌培养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第10、14、21天,V-CS组的创面愈合比率均大于C、V组及CS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期,V组与CS组创面愈比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封闭负压引流和合胶原蛋白海绵都是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有效手段,两种方法同时结合使用时,减少创面细菌阳性和促进创面快速愈合的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生肌玉红膏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术(r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对糖尿病足溃疡创面血管新生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70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清创处理及VSD,观察组加用生肌玉红膏联合负压引流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踝肱指数变化情况;评价创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内皮抑素(endostatin,ES)表达情况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dvanced oxidation protein products,AOPP)等氧化应激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缩短,创面愈合率及踝肱指数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VEGF、bFGF表达的平均吸光度值高于对照组(P<0.05),创面ES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MDA、AOP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1年随访发现对照组患者溃疡复发率高于观察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截肢率及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肌玉红膏联合VSD可以缩短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愈合时间,促进创面的修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VEGF、bFGF、ES、SOD、MDA、AOPP等因子表达,促进溃疡创面血管新生,改善机体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肛周大面积化脓性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本科收治的75例肛周大面积化脓性汗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A组(传统治疗)、B组(病灶切除予无菌敷料打包植皮术)、C组[病灶切除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植皮术],每组25例.A组采用瘘管切除,挂线顶端切除术,切缝引流术治疗;B组采用大面积化脓性汗腺炎广泛切除后予无菌敷料打包植皮术;C组采用大面积化脓性汗腺炎广泛切除后联合VSD植皮术治疗.对比3组治疗效果和术后感染率、复发率.结果B、C组的疗效明显优于A组(P<0.01);C组的术后感染率低于A组(P<0.05),B、C组的术后复发率均低于A组(P<0.05或0.01),B、C组的疗效、术后感染率和复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肛周大面积化脓性汗腺炎广泛切除采用无菌敷料打包植皮术或病灶切除后联合VSD植皮术临床疗效均明显优于传统治疗方法,可提升创面修复成功率并降低术后感染率和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正中剖胸心脏直视术后胸骨纵隔感染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7月至2013年8月正中剖胸心脏直视术后9例胸骨纵隔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胸骨纵隔感染手术后I期愈合6例,Ⅱ期愈合2例,死亡1例。随访8例,胸骨纵隔感染无复发。结论对正中剖胸心脏直视术后胸骨纵隔感染应积极外科手术清创,合适方法胸骨再固定以及闭式冲洗引流或辅助负压创面治疗可较快控制感染,促进伤口肉芽组织生长,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切口结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乳腺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4例乳腺脓肿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传统切开组和VSD治疗组各52例,传统切开组行传统脓肿切开引流术,VSD治疗组行小切口脓肿切开结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比较2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疼痛评分、换药次数、切口愈合时间、住院天数、皮肤过敏例数、乳瘘发生率、继续哺乳率、乳房外形修复满意度。结果 VSD治疗组与传统切开组切口长度分别为(1.5±0.8)cm和(4.4±1.0)cm,术后24 h疼痛评分分别为(2.4±1.2)分和(4.1±2.5)分,换药次数分别为(7.5±1.7)次和(13.1±3.3)次,皮肤过敏例数分别为10例(19.2%)和1例(1.9%),继续哺乳率分别为41例(78.8%)和26例(50.0%),住院天数分别为(8.2±1.5)d和(14.1±2.2)d,愈合时间分别为(11.4±2.2)d和(17.2±2.9)d,乳房外形修复满意度分别为52例(100.0%)和47例(90.4%),上述8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SD治疗组与传统切开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9.5±4.6)min和(18.3±3.5)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1.8±2.5)mL和(12.3±2.9)mL,乳瘘发生率分别为1例(1.9%)和3例(5.8%),上述3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乳腺脓肿,切口小、愈合时间短、疼痛轻,可减少换药次数和交叉感染几率,同时可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继续哺乳率,患者对乳房外形修复满意度高,是治疗乳腺脓肿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对创伤伤口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爱思唯尔(Science Direct)、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及万方数据库中关于负压封闭引流对创伤伤口愈合情况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2名研究者独立检索文献、筛选文献、资料提取、评价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双方核对讨论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均为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传统敷料相比,负压封闭引流可以减少换药次数[MD=-7.46,95%CI(-9.13,-5.78),P0.001],缩短创面愈合时间[MD=-7.48,95%CI(-11.84,-3.13),P0.001]及住院天数[MD=-9.6,95%CI(-12.78,-6.42),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并发症发生率[Z=0.36,P=0.720.05]和伤口感染率[Z=0.69,P=0.490.05]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负压封闭引流处理创伤伤口对并发症发生率和伤口感染率无明显改善,但可以减少换药次数,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天数,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PICC管(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和体外负压引流瓶持续引流的效果,总结其护理方法。方法选取确诊为癌症并胸腔积液患者60例,在B超定位后行胸穿,将PICC管置于胸腔并外接体外负压引流瓶持续引流,持续或间断引流5~21d。结果本组60例患者均一次成功置管,无气胸及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采用PICC管和体外负压引流操作方法简单、安全,危险性小,患者痛苦少。术前的心理护理、术中配合、术后护理提高了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的成功率,有效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负压吸引旋切术治疗乳腺肿瘤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研究的具体对象纳入2013年5月至2014年3月100例乳腺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数字抽签法进行随机分组。开放组病人治疗方式为传统术式,微创组病人治疗方式为超声引导下负压吸引旋切术,对比分析两组病人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从近期效果看,微创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住院时间更短,数据差异显著(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微创组术后局部血肿较多(P0.05)。随访1年观察远期复发率,两组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超声引导下负压吸引旋切术治疗乳腺肿瘤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减少手术并发症和出血量,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一次性高负压引流系统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乳腺癌经改良根治术患者2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33例)和对照组(115例),观察组采用一次性高负压引流系统,对照组采用传统加压包扎引流技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置管及住院时间。结果除上肢淋巴肿胀外,两组术后并发症、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较对照组少,置管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结论应用一次性高负压引流系统能有效地降低了乳腺癌患者经改良根治术后的并发症,缩短置管及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自制一次性硅胶负压引流系统在预防肥胖患者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例于我科行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行常规皮下间断缝合腹部手术切口;观察组在腹部手术切口皮下脂肪层放置自制一次性硅胶负压引流系统.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情况、脂肪液化与二期缝合发生率,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关闭切口和切口愈合时间.结果 (1)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Hc=12.275,P<0.01);(2)观察组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以及术后切口二期缝合率均低于对照组(3.0% vs 14.0%,2.0%vs 12.0%,P<0.01);(3)两组患者关闭切口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P<0.01).结论 自制一次性硅胶负压引流系统可预防肥胖患者腹部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感染的发生,缩短切口愈合时间,操作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盐酸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所有患者手术均采用咪达唑仑、顺式阿曲库铵、丙泊酚、芬太尼行麻醉诱导,顺式阿曲库铵、芬太尼与丙泊酚维持麻醉,术后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使用PCA泵镇痛;分别记录苏醒后(T0),术后4h(T1),8h(T2),12h(T3),24h(T4)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术后不同时点PCA按压次数;24h舒芬太尼累计用量;镇痛期间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4h内VAS评分A,B组高于C组(P〈0.05);Ramsay镇静评分:A,B组低于C组(P〈0.05);24h镇痛泵的总按压次数A组高于B组(P〈0.05),B组高于c组(P〈0.05);与术前相比,A组术后血压、心率变化不明显,而B,C两组术后血压、心率下降(P〈0.05);3组患者术后均无呼吸抑制和镇静过度等不良反应(P〉0.05),恶心的不良反应发生率B,C组明显少于A组(P〈0.05).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外周神经阻滞在老年人下肢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40例拟行单侧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20倒.A组采用外周神经刺激器(PNS)定位行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B蛆为对照组.行蛛网膜下腔阻滞.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及麻醉后5、10、20、30、60min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感觉/运动神经阻滞起效及维持时间、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等指标。结果:A、B两组患者阻滞效果相同,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两组问差异无显著性.A组感觉/运动维持时间长于B组(P〈0.01);B组患者麻醉后5、10、20、30、60min的SBP、DBP同麻醉前比降低明显(P〈0.01或0.05);术后不良反应A组少于B组(P〈0.01)。结论:外周神经阻滞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麻醉起效时间迅速.作用完善.镇痛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少.是老年人下肢手术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一种安全的术式来进行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孕妇剖宫产同时切除子宫肌瘤。方法选择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剖宫产47例(分为A、B两组)和单纯剖宫产26例(C组)。A组25例,剖宫产术均采取腹壁横切口腹膜内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子宫肌瘤剔除术均在剖宫产术中、子宫下段切口缝合完毕后进行,用1号带针聚酯线无创缝合针外8字褥式连续缝合术或8字缝合术缝合瘤腔及切口。B组22例,剖宫产术均采取腹壁横切口腹膜内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剔除肌瘤后纱块压迫创面,用1号带针聚酯线无创缝合针连续缝合术或间断缝合术。C组26例,无肌瘤孕妇腹壁横切口腹膜内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比较3组的出血量、血红蛋白下降值、住院天数、术后病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A组的平均出血量和血红蛋白下降值明显低于B组(P〈0.01),与C组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平均出血量和血红蛋白下降值则明显高于C组(P〈0.01)。3组的住院时间及术后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孕妇剖宫产同时切除子宫肌瘤,用1号聚酯线无创缝合针外8字褥式连续缝合术或8字缝合术缝合瘤腔及切口(小肌瘤剔除后)是一种很好的安全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