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山东省2001—2016年县域尺度下的人口统计数据为研究对象,在GIS的基础上,结合人口分布的结构指数以及空间自相关分析,探讨了山东省自2001年以来人口空间分布的时空格局分异规律。结果表明:(1)山东省在县域尺度下人口空间分布格局总体呈现多个同心环、西南高东北低的规律,人口两极分化明显。(2)以2001—2016年间每5年作为1个周期,人口分布的不均衡指数和集中指数当逐年递增的趋势,人口分布趋向于集中;2016年以前人口重心在东西方向上,每年缓慢地向东偏移1'左右,但在2016年,人口重心在东西方向上偏移了7',南北方向上人口重心偏移则不明显。(3)利用GeoDa软件对县级人口密度进行处理,得出全局莫兰指数在逐年减小。表明山东省人口空间不是随机分布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空间自相关性;根据局部莫兰指数进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将人口分布集聚的空间关联类型分为高-高、低-低、高-低、低-高4种类型。(4)区域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人口分布时空格局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2.
以内蒙古124家高等级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地理计量分析方法,利用最邻近系数法、地理集中指数和区位熵等分析方法综合分析了内蒙古全区高等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内蒙古124家高等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为聚集型,在12个盟市中的分布比较聚集;(2)在2007年、2012年和2017年3个时段内高等级景区数量增加呈阶段性,空间分布密度不均衡,呼包鄂地区核密度强度最大;(3)内蒙古高等级景区的空间分布受区内地形地貌、交通条件及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以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为研究样本,运用最邻近指数分析、核密度分析、缓冲区分析、地理集中指数、不平衡指数、规模度指数、洛伦兹曲线等地理数学方法分析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省域层面上,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空间分布类型为集聚型,呈现多中心集聚、组团分布格局;浙东北地区3A级景区村庄分布数量与集聚程度均高于浙西南地区,杭州、绍兴、衢州、宁波等4市的3A级景区村庄数量超过了全省的50%。市域层面上,3A级景区村庄分布类型大多数为均匀型,仅杭州、衢州、台州等3市为集聚型。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的空间分布受区域中心城市、交通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及自然地理环境等影响较大。建议从空间结构、规模数量的角度结合经济、交通等影响因素优化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的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4.
以信阳市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在全域旅游理念指导下分析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特征和优化路径。借助奥维互动地图软件,采用最邻近点指数、景区集中度指数、α指数、β指数、γ指数等研究方法,分析信阳市43个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态势与空间网络连接度。结果表明:信阳市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呈凝聚状、集中且非均衡;景区间网络连接度较好,便于旅游景区联动发展;旅游景区资源属性互补,旅游功能布局较为合理,进而提出应合理规划,优化旅游景区空间格局;完善旅游交通网络,提高旅游景区可进入性;深入挖掘旅游资源,优化旅游功能布局等推进信阳市旅游业全面、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运用GIS技术和Fragstats4.2景观指数分析,采用绿地面积和植被覆盖度2个空间构成指标和5个常用景观指数,从总体构成、具体河段以及主城与郊区差异比较3个方面分析滨河区主干河流周边绿地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整体区域植被覆盖度不高。休闲服务类绿地占比较小,分布分散,连通度低。自然形态类绿地占比相对较大,集中分布,连接度低。农业生产类占比大,集中成片,连接度高;中小型河流的公园休闲服务空间体系完善,连接度较好。区域性和流域性两级河流绿地空间功能单一,连接度需提升;主城区主体类型公园和乔木林地分布较之郊区分散,连通性更好。研究结果为城市滨河区域空间格局优化提供方法借鉴,对于提升复合生态功能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以福州市A级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时空演化特征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为优化福州市旅游景区发展格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过程】采用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核密度分析和标准差椭圆等方法分析A级旅游景区的演化特征,并运用ArcGIS 10.5和SPSS 18.0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结论】结果表明,福州市A级旅游景区在时间上可以分为低速增长、快速增长和平稳增长三个阶段;在空间结构上呈现均匀分布向集聚分布演化,但在区县层面上有由集中向均匀分布的趋势;在布局趋势上,福州市A级旅游景区主要分布在市区并呈现出向外扩张的趋势,具有明显的核心-边缘空间特征;在影响因素上,旅游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水平、政府政策和交通条件等因素会对其演化过程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借助表征耕地质量的自然等指数、利用等指数和等别指数等3类指标,以村级耕地图斑为单元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探讨芜湖市镜湖、弋江、鸠山、三山4区耕地质量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芜湖市4区耕地质量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一定的聚集性规律,正相关类型(高-高和低-低型)多以组团的形式出现,聚集性较强;负相关类型(高-低和低-高型)无明显的聚集性分布,多为零星分布.  相似文献   

8.
准确剖析我国畜禽种业基地的空间分布格局并探究其布局的影响因素,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维护农业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以我国205个国家级畜禽种业基地为研究样本,运用最邻近点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值、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系统梳理国家级畜禽种业基地的空间分布规律并探析其影响因素,为传承保护、创新利用我国畜禽类种质资源并优化相关种业基地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研究表明:1)国家级畜禽种业基地空间分布大致呈现出“单极多核,内地多边疆少”的空间特征,整体空间结构属于集聚分布型。2)国家级畜禽种业基地类型丰富,可分为家禽、家畜和家蜂3个一级类,下可再分鸡、鸭、猪等12个二级类。3)12个二级类中鸡、鸭、鹅、猪、牛、羊、驴与蜂8类分布数量较多,集聚程度较高;而马、骆驼、鹿、兔4类分布数量较少且分散。4)国家级畜禽种业基地的空间分布受到气候、地形地势、天然饲料、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等自然与社会因素的共同影响。为促进我国畜禽种业发展,提出了以下建议:1)均衡区域发展,发挥核心带动作用;2)依托地方特色畜禽品种,构建特色种业基地片区;3)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9.
分析天然次生林空间结构并对其评价,为制定合理的林分空间结构优化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人工林林分的空间结构优化和生态功能提高提供参照模板。以湖南省平江县福寿林场天然次生林为对象,选取角尺度、混交度和林层指数3个林分空间结构指标分析其林分空间结构特征,运用乘除法原理构建空间结构评价参数对其空间结构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林分平均角尺度为0.45,林木的水平分布状况较为理想,接近随机分布;林分的平均混交度0.73,接近强度混交,林分树种丰富,具有良好的树种混交程度,林分稳定性较强;林分平均林层指数为0.42,林分垂直结构上成层性较高,空间利用性较好;天然次生林林分空间结构评价指数为0.624 8、0.554 1和0.569 3,评价等级分属3、4等级,林分空间结构较理想。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土地集约利用与土地财政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时空分布规律。基于我国地级市2005年、2010年、2015年、2018年等4 个时段的数据,运用BOD模型和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测算土地集约利用绩效指数。结果表明:1)土地集约利用绩效指数等级大体呈现出“北高南低”的分布格局,2005—2015年土地集约利用绩效指数等级高的地区在不断扩大,高集约区城市数量所占比例达到峰值44.34%;2)2005—2018年土地出让金的规模增长处于波动状态,土地财政依赖度呈现“先递增后递减”的趋势;3)高集约、低依赖的地区集中分布于东部发达地区,低集约、高依赖的地区集中分布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因此,土地财政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不是单一的正向促进,也不是单一的负向抑制,而是促进和抑制同时存在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