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不同吡虫啉处理对棉田苗期蚜虫的防治效果,不同使用剂量对种子的安全性、天敌、红蜘蛛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金尔大红袍吡虫啉还是福蝶吡虫啉的处理均不用防治苗期蚜虫,且对种子安全;金尔大红袍吡虫啉750 g/100kg用量的防治效果最好,此试验为吡虫啉拌种防治蚜虫提供了应用依据。  相似文献   

2.
薛薇 《农技服务》2014,(3):76+78-76,78
采用70%吡虫啉种子处理可分散性粉剂(福蝶)对大豆种子进行处理,以测定其对大豆地下害虫、蓟马、蚜虫的防效及大豆增产情况,结果表明,福蝶对大豆蓟马等苗期害虫有较好的防效,对地下害虫与蚜虫的防效因特殊气象原因没有发生,需要进一步验证,但对大豆生长安全,且对大豆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增产显著,可以进行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3.
药剂拌种对小麦地下害虫及蚜虫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5,(7):874-876
为了解决小麦地下害虫及蚜虫的为害,采用70%吡虫啉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和20%毒死蜱对小麦拌种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种药剂拌种对小麦地下害虫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70%吡虫啉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对蚜虫的防效更突出,持效期更长,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新烟碱类杀虫剂拌种防治麦蚜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和噻虫嗪拌种对麦蚜整个发生期的防治效果和对小麦的安全性,研究了吡虫啉和噻虫嗪拌种对小麦苗期和穗期蚜虫的防治效果以及对小麦出苗、分蘖、千粒重和产量的影响。2a试验结果表明,吡虫啉1.4~2.0g/kg拌种、噻虫嗪1.0~4.0g/kg拌种对小麦整个生育期蚜虫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小麦出穗前、扬花期和灌浆期对麦蚜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6.02%~100%、93.12%~100%和84.19%~98.31%;吡虫啉1.4g/kg拌种、噻虫嗪1.0~2.0g/kg拌种对小麦出苗时间、出苗率无显著影响,噻虫嗪4.0g/kg拌种小麦出苗时间推迟0.5~1d,对出苗率无影响;吡虫啉1.4g/kg拌种、噻虫嗪2.0g/kg拌种,小麦有效分蘖增加最多,分别为55.38%和34.58%;小麦千粒重增加以吡虫啉1.4g/kg拌种最高,显著高于噻虫嗪1.0~4.0g/kg拌种,且吡虫啉1.4g/kg拌种小麦产量增加显著高于噻虫嗪4.0g/kg拌种,稍高于噻虫嗪1.0~2.0g/kg拌种。可见,在小麦播种时,用吡虫啉1.4~2.0g/kg、噻虫嗪1.0~2.0g/kg拌种可有效控制小麦整个生育期蚜虫危害,且对小麦安全,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小麦应用"混博"缓释颗粒剂农药拌种对小麦地下害虫及春季蚜虫的防治效果,安排了小麦用"混博"拌种示范,结果表明,小麦用"混博"拌种对防治小麦地下害虫及蚜虫效果显著,并且具有使用方便、省工、低残留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近年小麦纹枯病、根腐病等土传病害逐年加重。该研究选用福蝶+青秀两种药剂对小麦进行药剂拌种小麦病虫害。结果表明,福蝶+青秀拌种可以有效地压低麦蜘蛛、蚜虫等虫源基数,对于翻耕区和一般旋耕区麦蜘蛛的防治效果在70%以上,对蚜虫的防治效果可达80%以上,根腐病和纹枯病具有非常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7.
吡虫啉是一种高效、内吸性杀虫剂,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持效期较长,通过植物根系的吸收传导表现出较好的杀虫活性.地下害虫和麦蚜是为害小麦的主要害虫,为了更好地指导生产,笔者从2010年开始,连续3年就几种吡虫啉拌种剂对地下害虫和麦蚜的防治效果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吡虫啉拌种对地下害虫和麦蚜均有一定的防效.2012年10月对筛选出的几种吡虫啉拌种剂的防效做迸一步试验,明确了防效较好的药剂种类和使用剂量,以便为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是同心县的主要农作物之一。随着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为防止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和地下害虫等多种病虫发生,影响着马铃薯的产量。高巧是近年来全球发展最快的种子处理剂,其有效成份是60%吡虫啉。该产品特点是拌种后在种子表面形成保护膜,有超强内吸性,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能防除生长前期的各类害虫。不仅对土壤中的地下害虫(如蛴螬、针金虫、小甲虫等)有很好的防效,并通过根部吸收,向上传导,对蚜虫、稻蓟马、稻飞虱、叶蝉等刺吸式口器的害虫防效也优异,同时还能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抗逆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苯醚甲环唑·吡虫啉对小麦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效果。[方法]2016—2017年,通过大田小区试验研究苯醚甲环唑·吡虫啉FS不同处理拌种对小麦出苗率、生长情况(株高和鲜重等)、小麦纹枯病和蚜虫的防治效果及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600 g/L苯醚甲环唑·吡虫啉FS拌种处理对小麦安全,对小麦出苗率的影响较小,药剂处理小麦种子的平均出苗率为76.38%~78.87%,与空白对照无显著差异。600 g/L苯醚甲环唑·吡虫啉FS能有效控制小麦整个生育期的蚜虫为害(可能与蚜虫发生轻有关),对小麦苗蚜和穗蚜的平均防效分别为83.72%~89.92%和74.63%~76.12%;对小麦纹枯病防效拔节期和枯白穗显症期的防效分别为42.11%和50.82%,白穗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结论]苯醚甲环唑·吡虫啉拌种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对小麦纹枯病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一、试验目的本试验旨在验证用30%戊唑醇悬浮剂与35%吡虫啉悬浮剂拌种,对小麦种传、土传病害、地下害虫及蚜虫的防治效果,为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二、试验地点汝南县韩庄乡赵瓦房农场三、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块地势平坦,有水浇条件,土质是黄棕壤土,PH值7.1,常年种植禾谷类作物,病虫害普遍发生,这次试验作物是冬小麦,品种是豫麦70-36四、试验药剂1.30%戊唑醇悬浮剂2.35%吡虫啉悬浮剂  相似文献   

11.
地下害虫对花生不同品种的危害及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结果表明,危害花生的地下害虫优势种群是蛴螬和金针虫。不同花生品种的荚果被害率与荚果损失率基本趋于一致,不同花生品种对地下害虫的危害存在显著的抗性差异。不同药剂对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存在显著差异,以10%吡虫啉对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73.02%,生物制剂白僵菌对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为60.22%。  相似文献   

12.
防治花生蛴螬对于花生生产有重要意义.采用种衣剂拌种防治花生地下害虫具有省工节本、简便易行等诸多优势.本研究通过小区试验和大田示范,分析不同种衣剂拌种防治花生蛴螬的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种衣剂拌种对花生蛴螬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用600 g/L吡虫啉悬浮种衣剂450 mL/hm2+ 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675 mL/hm2+水7 500 g/hm2,摇匀后混合拌种225 kg,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采用吡虫啉对春油菜种子进行拌种处理,通过室内盆栽和大田试验,研究拌种后吡虫啉对油菜幼苗生长、营养物质及产量的影响,对黄宽条跳甲的防治效果,以及吡虫啉在油菜幼苗叶片内的降解动态。结果表明,吡虫啉拌种对油菜株高和叶面积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油菜产量有显著增加作用。在幼苗期,吡虫啉对黄宽条跳甲防治效果随时间延长而加强,21天时达到最高的防治效果(60.98%)后下降。吡虫啉在油菜叶片内含量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4.
安礼 《现代农业科技》2013,(19):145-146
2种药剂拌种防治小麦地下害虫和纹枯病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药剂处理的小麦株高、分蘖数、次生根、根重及地上部鲜重,比清水对照有显著的提高。拌种后能够很好的提高麦苗素质,对地下蛴螬、蚜虫、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5_3%、94.9%、64.8%。通过该药荆拌种处理。防治效果显著提高,比农民自行操作减少1次用药,且对小麦生长安全,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通过试验,高巧10 mL拌种1kg,防治玉米地下害虫防治效果达77.8%,高巧5 mL拌种1 kg,防治效果55.6%.高巧拌种防治玉米地下害虫具有使用方便、用量小、环境污染小、防治效果好等优点,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试验药剂组合"高巧+立克秀"悬浮种衣剂来探明对小麦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对小麦的安全性、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以及对产量的影响等。结果表明使用"高巧+立克秀"悬浮种衣剂拌种是安全的,对地下害虫、蚜虫等防治效果明显,而且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7.
2种药剂拌种防治小麦地下害虫和纹枯病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种药剂拌种防治小麦地下害虫和纹枯病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药剂处理的小麦株高、分蘖数、次生根、根重及地上部鲜重,比清水对照有显著的提高。拌种后能够很好的提高麦苗素质,对地下蛴螬、蚜虫、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5.3%、94.9%、64.8%。通过该药剂拌种处理,防治效果显著提高,比农民自行操作减少1次用药,且对小麦生长安全,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评价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对温室草莓上蚜虫防治效果及防治过程中草莓光合参数的变化,利用吡虫啉和异色瓢虫对春棚中草莓上蚜虫进行防控,分析草莓叶片光合反应相关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2种防治对温室内草莓上的蚜虫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吡虫啉处理后第1天,防治效果达到86.61%,显著高于异色瓢虫处理组和对照组,处理5 d后,2种防治方式对蚜虫的防治效果均显著高于未处理组,且处理10d,2种防治方式间差异不显著;对草莓蚜虫进行2种防治处理后,其叶片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均显著升高,防治第10天后除净光合速率,异色瓢虫处理组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吡虫啉处理组;在整个调查期内,2种防治方式的处理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等光合作用参数数值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且防治第10天后除净光合速率以外异色瓢虫处理组光合相关参数均高于吡虫啉处理组.综上,吡虫啉和异色瓢虫防治草莓上蚜虫均能较好达到防治效果,结合绿色无公害生产及农业可持续发展考虑,利用异色瓢虫对草莓上蚜虫防治更符合当前农业发展的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19.
试验表明: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WG)防治蔬菜蚜虫,其防治效果显著高于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WP)的防治效果,能有效阻止蚜虫的猖獗为害,减轻对蔬菜和环境的污染,延缓蔬菜蚜虫抗药性的产生速度。一般使用量应在21.0-31.5 gai/hm2。  相似文献   

20.
不同小麦种植区、不同种植习惯以及不同播种期决定了小麦播种量差异较大。以小麦品种冀5265为试材,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分别在小麦播种量为180、225和300 kg/hm2条件下,研究了吡虫啉不同拌种剂量对小麦出苗率、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以及小麦籽粒中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组播种量处理下,吡虫啉不同拌种剂量对小麦出苗率均没有影响;吡虫啉拌种防治小麦蚜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和较长的持效期,在整个麦蚜发生期无需施药。在小麦播种量相同的前提下,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随拌种剂量的提高而上升,持效期延长;在拌种剂量相同的前提下,随着播种量的加大,前中期防效无显著差异,后期防效提高,持效期延长。在试验剂量下,小麦籽粒中吡虫啉残留量均低于美国规定的小麦籽粒中吡虫啉的最高限量标准,不同的播种量对小麦籽粒中吡虫啉残留量没有显著影响。吡虫啉拌种防治麦蚜技术在试验剂量下对作物安全,可高效控制麦蚜为害,在产品中残留也低于国际最高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