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水稻移栽前10d秧田期药剂处理,研究了脱落酸·吲哚丁酸和脱落酸对水稻的影响。两年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移栽后15d,脱落酸·吲哚丁酸33.3、50.0和100.0mg/kg处理,秧苗分蘖数平均比清水对照增加15.63%、17.52%和15.78%;脱落酸1.0mg/kg处理分蘖数增加5.38%。水稻移栽后30d,脱落酸·吲哚丁酸上述3种浓度处理秧苗分蘖数依次增加8.88%、10.63%和9.16%;脱落酸处理增加0.87%。水稻成熟期调查,脱落酸·吲哚丁酸3种浓度和脱落酸处理,有效穗、结实数均比清水对照有所提高。脱落酸·吲哚丁酸33.3、50.0和100.0mg/kg处理和脱落酸1.0mg/kg处理,水稻实收产量顺次比清水对照增产4.95ok、6.03%、9.35%和5.89%。品质测定结果显示:脱落酸·吲哚丁酸3种浓度处理和脱落酸处理,稻米垩百度、蛋白质等质量指标与清水对照相比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
水直播稻田千金子、稗草及水稻生物量积累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调查,发现水直播稻田千金子、稗草与水稻的茎蘖数、株高和鲜重等生物量积累速度存在明显差异。千金子株高前期虽增长较慢,但在水稻播后20~60d迅速增长,60d株高大于稗草和水稻;水稻播后40d千金子主茎分蘖达7.55个/株,明显多于稗草和水稻,40~100d总茎蘖数基本稳定,100~120d,因为各茎节叶腋芽抽出穗子,使总茎蘖数再次增加,达到14.5个/株,此时稗草茎蘖数增长最多,为18个/株,水稻的茎蘖数最少,仅3.4个/株;千金子鲜重的积累,60d达到高峰,80d后鲜重开始下降,总体鲜重低于稗草和水稻。在与水稻竞争中。千金子生物量快速积累和总茎蘖数高.使其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3.
蘖肥不同施用期对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分蘖肥施用时期的后移,水稻的平方米穗数逐渐增加,而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逐渐降低。返青后第5d施用分蘖肥较对照减产256.5kg/hm^2,减产率为2.6%;返青后第10d施用分蘖肥较对照减产520.5kg/hm^2,减产率为5.4%,因此建议水稻返青后应立即追施返青分蘖肥。  相似文献   

4.
为了明确水稻旱熟品种龙粳27的最佳施氮量,实现早熟品种高产稳产,利用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在水稻不同生育时期施用不同数量氮肥,对寒地早熟水稻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用量对水稻单株分蘖和株高影响趋势相同,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水稻单株分蘖和株高均明显增加。施氮肥的处理穗实粒数、空瘪率和平方米穗数均比不施氮肥处理高。穗实粒数、空瘪率和平方米穗数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千粒重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降低。氮肥施用量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式为y=493.11+53.747x-3.591x^2。最高产量下的施氮肥量应为112.2kg·hm^-2,最高产量为10413kg·hm^-2。  相似文献   

5.
通过小区试验、简比试验和示范推广,结果表明,施用绿源水稻专用肥后水稻的株高、有效稳、每稳总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使水稻增产34.9~64.0kg亩/,增产率为6.40~17.02%。  相似文献   

6.
水稻施用沼液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水稻上利用沼液进行浸种、旱育秧苗施肥、追施分蘖肥试验。结果表明,沼液浸种比药剂浸种每公顷产量增加190.88kg,增2.1%;纯收入增加377.67元,节约成本15.00元。大田期用沼液追施分蘖肥比同田常规施肥每公顷产量增加619.8kg,增6.8%;纯收入增加1564.38元,节约成本118.47元。水稻大田期施沼液示范2.73hm^2,比邻田常规施肥每公顷产量增加696.9kg,增7.8%;收入增加1442.58元/hm^2,2.73hm^2稻田施沼液增收稻谷1902.5奴,增收经济收入3938.18元。用沼液追施分蘖肥时,沼液用量以分蘖肥的氮肥量为标准,减少氮肥用量的1/5~1/3,每公顷增施沼液31.5~52.5t为宜。  相似文献   

7.
潜江市低湿平地水稻基施硅肥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水稻产量与硅肥施用量能拟合出一元二次方程,产量随着硅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增加到一定水平后又开始下降。当土壤有效硅含量为80~150 mg/kg、水稻目标产量为8 850~9 600 kg/hm2时,推荐硅肥施用量15~18 kg/hm2。随着硅肥施用量的增加,水稻分蘖数也相应增加,分蘖前期影响水平不显著,硅肥对水稻分蘖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水稻移栽20 d后7 d内。  相似文献   

8.
天津市宝坻区水稻锌肥肥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宝坻区土壤有效锌含量水平较低,水稻施用锌肥技术措施十分关键。2012年进行了水稻锌肥不同使用量小区肥效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施用锌肥后,可使水稻成熟期提前2~3d,株高、分蘖总数增加,成穗率提高,各处理间产量差异极显著;推荐施用22.5 kg/hm2一水硫酸锌处理,水稻株高、分蘖总数、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产量最高,取得的纯收益、每kg锌肥增效和产投比最佳。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在水稻直播条件下肥料的施用量及配施比例对直播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寻求直播水稻高产高效优质栽培的肥料管理模式与技术措施,于2011年在大田条件下以淮稻5号为材料比较研究不同施肥量和不同施肥比例对直播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纯N0~450kg/hm^2范围内,随施N量的增加,穗数明显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均呈下降的趋势,产量表现为随施N量的增加产量先上升后下降,在270kg/hm^2达到最高值;不同N肥运筹以(基肥+分蘖肥):(穗肥):6:4产量最高;增加P、K肥比例,显著提高直播水稻产量;在施N量270kg/hm^2和N肥运筹为(基肥+分蘖肥):(穗肥)=6:4的处理条件下,能显著提高氮肥吸收利用率、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进而提高直播水稻产量。随施N量的增加和穗肥施用比例的增加,直播水稻品质有变劣趋势。由试验可知,在江苏里下河稻区直播水稻,施N量270kg/hm^2,(基肥+分蘖肥):(穗肥)=6:4,增加P、K肥比例,有利于产量提高和品质改善。  相似文献   

10.
栽培密度对水稻新品种“玉丰”产量构成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通过在不同栽培密度条件下对水稻新品种“玉丰”生育指标及构成产量性状因子进行研究分析表明:1.随着栽培密度的降低,“玉丰”叶片数增加,分蘖率提高,生育日数增加。2.不同栽培密度环境中“玉丰”的穗数、粒数、粒重差异明显,而谷草比、经济系数基本趋于稳定。3.“玉丰”最适栽培密度为17穴/m2,即:30cm×19.8cm,产量可达9000kg以上。  相似文献   

11.
不同栽培密度对水稻“吉农大7号”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不同栽培密度条件下,对水稻新品种“吉农大7号”生育指标及产量构成性状因子进行研究分析表明随着栽培密度的降低,“吉农大7号”的分蘖力提高,叶片数增加,生育期延长。不同栽培密度条件下“吉农大7号”的穗数、粒数、叶面积指数差异明显,而株高只有在30cm×13.2cm密度下较其他密度明显变矮,千粒重基本趋于稳定。“吉农大7号”的最适栽培密度为30cm×19.8cm即(17穴/m  相似文献   

12.
以水稻品种陵两优916为材料,以当地传统浸种方法 (强氯精消毒浸种)为对照,研究了稼禾宝种子内质营养液浸种对机插秧苗素质、移栽早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营养液浸种处理秧苗成苗率增加5.1个百分点,白根数增加0.7条/株,株高和根长分别增加0.5 cm和0.7 cm。移栽后秧苗的缓苗期比对照缩短5 d,全生育期缩短2 d。分蘖数均明显高于对照,茎蘖成穗率比对照增加0.6个百分点,两者间无明显差异。稼禾宝营养液浸种处理水稻有效穗数比对照增加0.7万穗/667m2,穗粒数增加2.7粒/穗,结实率增加0.7个百分比;水稻产量比对照增产2.56%。  相似文献   

13.
为了筛选磷高效基因型水稻种质,以14个不同基因型水稻为供试材料,对低磷和正常供磷处理下水稻分蘖期的生物学性状、磷的吸收利用效率、成熟期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磷胁迫明显影响水稻的生长,分蘖期的株高、分蘖数、干物质量、磷吸收效率、单株产量分别低于正常供磷处理5.9~14.5cm,4.5~14.8,2.15~7.53 g/株,5.35~14.46 mg/株,0.5~13.4 g,而根冠比和磷利用效率分别高于正常供磷处理0.01~0.08,133.8~416.4 g/g,且不同基因型水稻间差异显著。说明筛选具有较高磷吸收利用效率和较高产量的水稻种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再生稻头季机收留桩高度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适宜的留桩高度是机收再生稻的关键技术之一,以内优航148水稻为试验材料,设计留桩高度5 cm、15 cm、25 cm、35 cm4个处理,进行机收再生稻留桩高度试验,结果表明:留桩高度为25 cm时,最高苗数、有效穗数多,穗粒结构合理,每667 m2产量达372.4 kg,比留桩高度5 cm、15 cm、35 cm分别增加71.7 kg、53.6 kg、26.8 kg;留桩高度25 cm及以下处理,碾压区与无碾压区的再生季可以调节至同一时间收获.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接种不同根际联合固氮菌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对水稻接种了不同菌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接种根际联合固氮菌对水稻分蘖发生发展与成穗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水稻农艺性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稻谷经济产量和生物量比对照增加。稻谷用菌液浸种,水稻发报数比对照略有增加;苗期喷菌株,对水稻株高、发根量以及鲜重、干重有一定的增加作用,秧苗素质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6.
针对冬小麦异地加代选择时选择标准难以掌握的问题,2002~2005年以10个冬小麦品种为试材,在云南省元谋、青海省西宁市和陕西杨凌对其重要性状变化规律进行了两个生产周期的试验研究,以期制定出异地加代选种的主要农艺性状选择标准。结果表明:异地加代,性状的变化与品种的冬春性密切相关,冬性和弱冬性材料在元谋加代必需经过春化处理。异地加代中成熟期、分蘖、千粒重和抗条锈病性的变化幅度最大,其次是株高和单株成穗数的变化。熟相三地表现一致,其它性状变幅较小。依据试验结果制定的主要性状异地选择标准是;冬季在元谋单株分蘖8~20个,成穗6~8个,平均每穗小穗数多于19个,每穗粒数大于35粒。中、早熟材料千粒重48g以上,晚熟材料不低于43g。中、晚熟材料株高75cm左右,早熟材料60~70cm。成熟期以小偃22为对照,最多早熟50天,最晚迟熟10d。中抗白粉病,免疫条锈病。熟相黄亮。春季在西宁的选择标准是;单株分蘖10个左右,成穗7个以上,平均小穗数多于20个,每穗粒数35粒左右。千粒重45g以上。株高75cm左右。成熟期比小偃22早、晚均不宜超过12d。中抗白粉病,免疫—高抗条锈病。熟相一级。  相似文献   

17.
水稻施用硅肥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从土壤中吸收很多硅,水稻植株中硅含量2.36%~6.47%,土壤中有效硅为350~370mg/kg.为保证水稻对硅肥需要,施用硅肥非常重要.试验证明,施用硅肥不但能增加水稻高度、分蘖数、抗倒伏能力、抗病能力,而且也能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天然植物营养素(水溶有机肥料)对水稻生长发育、稻米品质和降镉效应的影响,通过镉超标土壤盆栽试验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喷施天然植物营养素对水稻株高及分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提高水稻对氮、钾的吸收和稻谷产量,稻草氮、钾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2.2%~5.4%和15.4%~26.4%,稻谷产量提高5.7%;显著提高稻米粗蛋白和赖氨酸含量,粗蛋白含量提高6.1%~10.9%,赖氨酸含量提高50.0%~63.6%;增加稻根镉含量,阻止镉向地上部转移,茎叶镉含量较对照降低3.7%~9.6%;稻米镉含量0.07 mg/kg,低于国家食品卫生标准(0.2 mg/kg)。叶面喷施浓度以1∶900倍稀释液为宜。  相似文献   

19.
稻茬高度对谷林套播油菜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在晚稻-油菜套种模式下,稻茬高度对套种油菜田土壤蓄水保墒、套种油菜出苗及生长发育均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旨在探求适宜套播油菜出苗、生长发育及高产的晚稻机收留茬高度,为实现农艺、农机高效有机结合提供参考。【方法】试验于2014—2016年在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江西省红壤研究所进行,以丰油730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设4个稻茬高度(20、30、40、50 cm)。通过测定套播油菜成苗率、成株率、越冬期和盛花期农艺性状、叶片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产量及构成因素,比较分析晚稻不同留茬高度对套播油菜生长发育、产量的影响。【结果】(1)在20—50 cm范围内,留茬高度增加有利于提高套播油菜出苗期密度,且成苗率和成株率随着留茬高度增加先增加后下降,以留茬40 cm处理最大,成熟期密度也相对较大。与留茬20 cm、30 cm处理相比,留茬40 cm处理成苗率和成株率分别提高了13.73%、7.09%和13.18%、7.23%,与留茬50 cm处理差异不大;(2)留茬高度显著影响套播油菜生长发育。油菜总叶数、绿叶数、最大叶宽、根颈粗、单株干重等个体指标及顶部3片全展叶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随留茬高度增加而下降,最大叶长随留茬高度增加而增加,叶面积指数和群体干重等群体指标随着留茬高度增加先增加后下降;(3)套播油菜单株产量随着留茬高度增加而下降,单位面积产量随着留茬高度增加先增加后下降,以留茬高度40 cm产量最高;相比产量最低的留茬20 cm处理,增产18.92%,增产效果显著。留茬高度与套播油菜成熟期的一次分枝数、单株角果数、主序角果数、千粒重、单株干重、单株产量等产量相关性状关系密切,均达到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结论】留茬过低,成苗率和成株率低,尽管个体生长发育较好,但成熟期密度不足不利于高产群体构建;留茬过高,成苗率和成株率显著提高,但个体生长发育偏弱,不能发挥群体生长优势,最终影响产量形成。在4个稻茬高度下,留茬高度以40 cm为宜,套播油菜群体生长和产量表现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20.
津原E-28常规粳稻品种,在天津稻区全生育期177d左右,株高117.3cm,穗长22.0cm,千粒重30.2g,对稻曲病、条纹叶枯病表现高抗(HR),稻瘟病表现中抗(MR)。抗早衰,茎秆粗壮坚韧,抗倒伏。后期活秆成熟。米质指标达到国标等级优1标准。适于机插秧新技术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