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在于社会责任理念与会计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目前,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缺乏社会责任教育课程、专业课程设置重复等问题。应以社会责任理念培养为主线,以专业技术能力训练为核心整合会计课程体系,淡化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界限,形成社会责任感、关键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有机结合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2.
以民办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现状出发,以职业技能认证为载体,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目标和创新能力培养方法等方面入手,结合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方向,构建实践教学培养模式。该实践教学培养模的构建,为民办高校在计算机类专业设置方面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大理大学以地方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宗旨,结合高等教育实际,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宗旨,走产学研结合发展的道路"的教育理念。本文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园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更加符合社会和行业需求的园艺专业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环境素质培养是质量培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白城师范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为例,探讨大学生的环境素质培养。结合白城师范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的环境素质现状分析,提出培养当代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环境素质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构建具有南京农业大学特色并且适合学校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发展的多维实践基地模式是贯彻以人才培养为目标、以人才质量为保障、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等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结合学校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培养方案,在现有实践教学环节基础上,提出的该专业"三维四层次"实践教学模式,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应用复合型专门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安徽农业科学》2019,(10):269-271
基于学习成果产出为导向的教育(outcomes-based education,OBE)模式是目前国际专业认证认可的一种培养模式,实行OBE培养模式将有助于高校通过国际专业认证。针对目前环境工程专业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OBE模式为引导,并结合环境工程专业的特点与新时代背景下对环境工程人才的需求,设计了环境工程实践课程,并制定了相应的授课手段、教学案例和相应的考核方案,以期为新时代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新思路,并为其他专业的改革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7.
积极参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已成为高校的广泛共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工程教育质量、满足经济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具有重要作用。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与要求为导向构建高效的培养体系,确保工科专业毕业生达到专业认证标准的要求,也是各高校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以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结合学校实际、特色和定位,构建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以提高食品领域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为促进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三业”素质教育以农业行业背景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将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有机结合,以培养学生成功就业素质、成功创业素质为核心,构建科学合理的目标体系、实施体系、保障体系、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
结合实践经验,以培养复合型应用性人才为目标,从人才目标的确定、培养计划的修订、课程体系的建设、教学内容的优化、培养过程的实施等方面,就如何完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地方本科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复合型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园林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教育与实践对接为出发点,为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培养具有园林专业的技术人才,通过分析高职园林专业人才需求状况、相应职业岗位和园林行业人才需求的特点,结合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三年制高职园林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实例,推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对高职园林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建设上的创新思路及主要实施途径进行了探讨。通过实践得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顺应社会需要和人才需求的。  相似文献   

11.
闫琰 《河南农业》2012,(2):12-13
从高职英语教师自身发展出发,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针对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及现状、教学手段、自我专业发展需要和专业发展的氛围、反思性教学等方面的内容做了理论探讨,指出了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高职院校须建立一种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教师专业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教师培养体系,以促进高职院校教师社会地位和专业地位的确立.  相似文献   

12.
特色专业群是以特色专业为核心,以支撑专业和关联专业为辅助的若干专业的集合体。目前我国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仍然属于叫好不叫座、却又亟待支持发展的朝阳产业,笔者近年来不断思考如何以护理、助产、早期教育、针灸推拿、康复治疗技术、酒店管理等专业为支撑点,通过专业群内涵建设打造高质量教学团队,培养高端管理和服务人才,旨在冲出重围,带动招生和就业,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形成康养文旅、医养结合、现代服务专业群良性发展的职教高地。  相似文献   

13.
强化农业院校农学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强化农学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是当前高等农业院校的现实选择。结合高等农业院校农学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的现实,在分析其目标和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市场需求约束条件下,以就业型和科研型两类农学专业本科生培养为对象,从专业实践能力和通用实践能力培养两方面提出实践教学策略和相应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4):275-276
高等教育要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既要能发挥专业教师在授课中的育人功能,又要极大地在教授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又能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本文以高校专业实验课程为例,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提出如何将实验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以满足新时代对培养社会主义新青年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根据教高[2006]16号文件提出的“高职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和“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要求,笔者结合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特点,在实践教学方法中应审视度势,撰写本文以便与同行探讨本专业的实践教学法。  相似文献   

16.
为了科学、规范、系统地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强化专业特色,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产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河北农业大学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在全校开展了制定本科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方案的工作。根据教学改革和培养合格人才的要求,结合河北农业大学办学特色和多年教学实践,以动物科学专业为例,就制定本科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方案(含路线图)的意义及实现途径和方法进行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7.
以河北农业大学"2011计划"(创新能力提升工程)的实施为背景,在对国土资源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能力培养开展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深入分析高校教育在"教"和大学生"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协同培养提出了建设性方案。主要是:结合河北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的调整和完善,从"教"和"学"两条主线设计该专业本科学生的培养方案,分阶段纵向推进学习及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进程,并以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为研究重点和目标,划分专业能力模块,结合课程群建设,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技术,提出土地资源管理能力培养网络信息服务平台的框架及建设方案,结合教师的科学研究和业务项目夯实学生的实践能力并提升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徐伟丽  姜华  宋微  单毓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3,(21):9165-9166,9169
以哈尔滨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针对当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分析了产生这种供需矛盾的原因,同时结合国内外研究生培养的经验借鉴,提出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的一些建议和对策,旨在促进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与社会需求接轨。  相似文献   

19.
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是技能型、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的关键。本文在调研分析了国土资源管理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培养要求的基础上,优化设计国土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及完成实践教学的方式和场所,提出了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培养要求进行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并对校外实训基地承担的实训功能进行划分。同时,结合国土资源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合作的经验,探索了校外实训基地合作模式,以促进国土资源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为相关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的共建、合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园林技术“六维度”专业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园林技术重点专业的建设经验,围绕"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专业建设思想,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实训基地建设、实训教学组织、双师素质培养、学生创业教育"六维度"系统总结和研究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建设的内容,开拓一条专业、企业、师生互利共赢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