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通过密度、行距及施肥量等因素的试验,研究夏大豆新品种科豆1号配套栽培技术,结果表明:该品种在栽培密度为21万株/hm2、行距为0.4m,底肥施三元复合肥450kg/hm2的种植模式下可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2.
为选择高原1号大豆适宜的生长密度,发挥我省大豆的生产优势,试验通过三种不同的密度处理。结果表明,以37.5万株/hm2的密度栽培时,大豆产量最高,因此,我省大豆种植以37.5万株/hm2的密度栽培时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3.
半矮秆大豆北豆25窄行密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半矮秆大豆的产量潜力,探索半矮秆大豆窄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以半矮秆大豆新品种北豆25为材料,在45 cm垄作条件下,设30万株/hm2、36万株/hm2、42万株/hm2、48万株/hm24个密度,研究产量和密度关系。结果可以看出,百粒重、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随着密度的增加逐渐减小;随着密度增加株高、底荚高度、主茎节数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42万株/hm2和36万株/hm2产量与对照比较达到极显著水平,30万株/hm2和48万株/hm2条件下产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随着密度增加大豆产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单峰曲线,42万株/hm2产量达到最高值,获得3 208.9 kg/hm2产量水平;结合产量与考种结果可以看出42万株/hm2为北豆25最佳群体结构。  相似文献   

4.
试验以垦丰16和垦鉴豆43为材料,通过设计不同的播种密度和应用电气石浓缩液对大豆种子进行处理,研究大豆节本增效栽培新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垦丰16密度30万株/hm2种子处理的产量高于不处理20.97%,密度22.5万株/hm2种子处理的产量高于不处理14.49%;垦鉴豆43密度30万株/hm2种子处理的产量高于不处理9.05%,密度22.5万株/hm2种子处理的产量高于不处理10.57%。  相似文献   

5.
播期与密度对石豆4号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充分发挥夏播大豆石豆4号的增产潜力,以石豆4号为试材,采用二因素(播期和密度)三水平(播期6月15日、6月25日和7月5日,密度18.0万株/hm2、22.5万株/hm2和27.0万株/hm2)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析了不同播期和密度处理对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并筛选出该品种高产栽培的适宜播期与密度组合。结果表明:播期对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大于密度,在一定播期范围内密度对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不显著;适宜石豆4号高产的播期与密度组合为播种期6月15日、种植密度18.0万~27.0万株/hm2,其中播种期为6月15日、种植密度为27.0万株/hm2时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6.
不同栽培密度对高产大豆新品种临豆九号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密度与株高呈正向指数函数关系,与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呈负向指数函数关系,与叶面积系数呈双曲线型增长,与大豆产量间也呈双曲线型关系;当密度为21.719 6万株/hm2时,可获得最佳理论产量3 925.99kg/hm2。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菜用大豆新品种苏鲜豆19号的不同种植密度及不同施肥水平的栽培试验,探明该品种在泰州地区获得高产的合理种植密度为15万株/hm2,适宜施肥水平为施用45%的三元复合肥225kg/hm2作基肥。  相似文献   

8.
皖豆26号大豆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研究皖豆26号大豆新品种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皖豆26号大豆新品种是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1994年以蒙91-413为母本,郑9097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然后通过混合系谱法选育而成,2006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2003~2004年参加安徽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2 552.5 kg/hm2,比对照中豆20增产9.18%。2004年参加安徽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643.4 kg/hm2,比对照中豆20增产13.73%。在多年多点试验示范中均表现抗病、抗倒伏、高产稳产,蛋白质含量42.91%,脂肪含量20.22%,生育期102 d,最佳种植密度为21万~27万株/hm2。皖豆26号是一个早中熟、高产、抗倒伏夏大豆新品种,商品性好,适于安徽省沿淮淮北地区作夏大豆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9.
不同种植密度对阜豆9号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其产量先增后降,在24万株/hm2时达到峰值,可将21万~27万株/hm2作为阜豆9号夏播最佳种植密度区。  相似文献   

10.
3个高淀粉玉米新品种适宜种植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3个高淀粉玉米新品种在中等肥水条件下5个种植密度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密度对产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高产栽培时应选用种植密度为5.5万 ̄6万株/hm 2,吉单79、吉单137和吉单264获得最高产量的适宜种植密度分别为5.51万株/hm 2、5.43万株/hm 2和5.71万株/hm 2。初步探讨种植密度对子粒品质的影响,提出在生产上可采用适宜密度的下限,以求高产稳产;采用最佳密度,以求达到最高单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吉育105小粒豆不同栽培密度,不同施肥量的栽培试验,得出最佳栽培方式,栽培密度为21万株/hm2,施肥量为400kg/hm2禾丰生物菌肥。  相似文献   

12.
大豆栽培密度是影响大豆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近些年,由于大豆合理密植措施的实施,从而导致大豆病害发生和流行有了新的变化趋势。根据植物病害流行学原理,通过田间试验设计及人工接种技术,对15万株/hm2(L1)、20万株/hm2(L2)、25万株/hm2(L3)栽培密度下大豆灰斑病发生流行动态进行了比较研究。调查研究发现,20万株/hm2(L2)栽培密度和25万株/hm2(L3)栽培密度的病情指数、温湿度均高于15万株/hm2(L1)栽培密度处理,进而证明栽培密度影响大豆病害发生和流行。通过SPSS19.0软件对比分析,Logistic模型最适用于描述15万株/hm2(L1)、20万株/hm2(L2)、25万株/hm2(L3)栽培密度下大豆灰斑病流行时间动态。  相似文献   

13.
在靖远县河靖坪农科所试验场、靖远县刘川镇罗庄村、平川区宝积镇吊沟村3个试验点进行不同种植密度对大豆新品种银豆4号产量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大豆新品种银豆4号单种最适宜下籽量在45~67.5 kg/hm~2,株数在19.5万~27万株/hm~2,黄灌区灰钙土的最适宜密度在19.5万~22.5万株/hm~2,砂壤土的最适宜密度在24万~27万株/hm~2,刘川胶泥土的最适宜密度在21万~24万株/hm~2。  相似文献   

14.
王芳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4):150-150,160
采用适合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种植的北疆2号大豆新品种,设计8种不同栽培密度试验,通过田间调查、室内考种,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栽培密度对北疆2号每荚粒数的影响不明显;对单位面积粒数的影响明显:栽培密度在5~35万株/hm2范围内,随栽培密度增加而增加,栽培密度超过35万株/hm2则下降。  相似文献   

15.
不同株型大豆品种的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本项研究,确定在吉林省中部区域无限结荚习性分枝型大豆品种的适宜种植密度为35万株/hm2,亚有限结荚习性主茎型大豆品种的适宜种植密度为20万株/hm2。  相似文献   

16.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密度和缩节安用量对麦后短季棉光合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2万株/hm2的密度条件下,喷施120g/hm2缩节安,其群体LAI动态变化和最大值较适宜,纤维品质好,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7.
不同肥密对高油大豆品种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正交设计原理,对适宜八五五农场种植的高油大豆产量在品种、密度、肥量等三个因素条件下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因素对高油大豆产量的影响效果依次为品种、肥量、密度;在密度24~30万株/hm2的范围里,高油大豆的产量随密度的升高而增加;适量增加施肥量可以提高产量,同时这些合理的栽培措施对高油大豆品种的脂肪含量有一定的提升作用。由此找到适宜八五五农场种植的高油大豆高产栽培模式是品种为农大05556、垦丰16、农大05930,密度24~30万株/hm2,施肥量360kg/hm2。  相似文献   

18.
辽豆20是以新豆1号为母本,与辽91005-6-2有性杂交育成,2005年由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具有高蛋白含量、高产、稳产、多抗、籽粒大等特点;其蛋白含量达到45.56%,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454.45 kg/hm2,中抗大豆花叶病毒(SMV)I号株系和Ⅲ株系,高抗大豆灰斑病;百粒重达到27.3 g。适宜在辽宁省大部分地区种植,辽豆20在沈阳的适宜播种期为5月上旬,适宜种植密度在15-18万株/hm2。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合理的矮杆密植大豆群体结构,为实现大豆超高产育种目标奠定理论基础。以4个不同基因型矮杆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了8个不同的密度梯度,调查分析产量相关性状,筛选最适宜的种植密度。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递增,株高表现为逐渐增加;单株荚数及粒数则表现为逐渐下降;产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倒伏率在达到一定密度时出现急剧上升。‘吉密豆1号’、‘吉密豆2号’、‘吉密豆3号’、‘吉密豆4号’的最佳种植密度分别为40万株/hm 2、37.5万株/hm 2、40万株/hm 2和56万株/hm 2,产量分别可达4199.2 kg/hm 2、3282.3 kg/hm 2、3410.1 kg/hm 2和3313.4 kg/hm 2。因此,合理的增加种植密度,可进一步挖掘矮杆耐密型大豆的高产潜力。  相似文献   

20.
为了给种植户进行大田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以绥玉23为试验材料进行了适宜栽培密度研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绥玉23在密度不同的条件下,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达到6.75万株/hm2的密度时,产量达到最大值。所以根据本次试验可知,绥玉23产量以种植密度在6.00万~6.75万株/hm2的条件下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