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利用西藏日喀则地区7个气象台站1981-2010年近30 a的观测数据,分析日喀则地区近30 a大风天气的月际变化、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及年代际变化,并说明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30 a来日喀则地区的大风天气主要出现在冬季和春季,秋季次之,夏季平均大风日数最少;近30 a来日喀则地区的西部出现大风天气最多的是在20世纪80年代,占总大风日数的41.7%,2000-2010年次之,20世纪90年代中大风日数最少,1984年出现了大风日数最高值,  相似文献   

2.
陈艳秋  陈宇  吴曼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4):1660-1661,1692
利用2000~2012年辽宁省设施农业遭受暴雪及大风气象灾害的灾情资料和降雪量、大风观测资料,对辽宁省设施农业灾情的时空分布、强度等特征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暴雪及大风是造成辽宁设施农业气象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暴雪灾害主要出现在2~3月,且与辽宁暴雪频次空间分布基本对应,主要出现在辽河流域及以东地区;大风灾害主要受辽宁春季大风和夏季强对流天气影响,出现在4、7、8月,主要出现在沈阳、大连及辽宁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3.
对张家口坝上地区康保、沽源、尚义和张北4县1960-2017年错季蔬菜温室育苗期4月上旬至5月上旬各旬不同级别大风日数以及大风出现概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极端风速多出现在20世纪70-80年代;康保、尚义出现风灾的概率略大,沽源出现风灾的概率最小;4月上旬至5月上旬坝上最大风速出现在张北,为29.7 m/s(1981年5月2日);近些年最大风速和大风日数均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4.
根据1961—2010年喀左县逐年风的气象资料,统计分析该县平均风速、最大风速、大风日数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喀左县的风速呈线性减少的趋势,并通过对近年来设施农业的风灾统计分析,得知6、7级风是危害当地设施农业的主要风灾,并针对风灾提出设施农业相应的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降低暴雪天气对设施大棚的危害,提高设施大棚生产应对暴雪灾害能力。采用陕西省渭南市11个气象站1971-2016年的积雪日资料,2000-2016年降雪资料,降雪对设施设施大棚危害的灾情资料,经济资料和地理信息资料,基于ARCGIS对渭南暴雪天气对设施大棚的危害进行风险研究。结果表明:历史上出现的对设施大棚危害严重的4次暴雪天气为极端气候事件,出现概率为0.24次·a-1。虽然暴雪出现的概率相对较小,但对设施大棚造成的灾害严重,损失巨大。渭南市暴雪天气对设施大棚危害的高风险区在华州、大荔和韩城,白水、澄城、合阳、潼关相对较低,其它县市区为中等风险区。未来积雪日是减少的趋势,对设施大棚是有利的,可以降低暴雪压塌设施大棚的风险。分析表明,暴雪的危害与出现时段关系最为密切,暴雪总量越大,持续时间越长,危害越严重。11月份和4月份的暴雪对设施大棚影响最大,主要是由于11月份和4月份均处于季节转换期,降雪量往往较大,设施大棚前期温度高,暴雪过程出现后,气温起伏大,设施蔬菜大棚对于暴雪的防御心理准备不足,防御措施跟不上造成的。11月份突然遭遇暴雪,对秋延设施蔬菜影响较大。建议设施大棚主要种植区域华州、大荔和韩城要高度关注4月和11月份的暴雪天气,在气象部门发出暴雪预警后,设施大棚要做好清理棚膜积雪工作,同时做好设施大棚保温工作。气象部门提高对暴雪的预报预警水平,农业部门加强设施大棚清扫积雪管理,减少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6.
近20年辽宁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辽宁省24个气象站1992—2011年农业气象灾害统计资料,分析了辽宁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干旱、暴雨、冰雹、大风、洪涝、冷害)发生频次的时间变化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近20年辽宁省旱灾发生频次显著增加,气候倾向率达到10.7次/10a;冰雹和冷害的发生频次呈明显增加趋势;暴雨和风灾也表现为增加趋势,只有洪涝灾害明显减少。近20年旱灾在辽宁省作物生长季(5—9月)内的各个阶段均多有发生;暴雨和洪涝灾害的多发期集中在7月下旬和8月上、中旬;雹灾主要发生在6月;7—8月是辽宁省风灾的高发期,而低温冷害以4月下旬和6月最为常见。从空间分布来看,辽西北地区是干旱和冰雹灾害的多发区;暴雨灾害多发区主要位于辽宁东南部,但大部地区洪涝发生频次都较低;辽宁中东部是风灾的高发区,而中北部是低温冷害的高发区。  相似文献   

7.
关中东部温室大棚连阴天灾害风险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最大限度规避连阴天灾害风险,提高设施大棚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采用陕西省渭南市11个气象台站逐日日照时数资料及同期的地理信息数据、温室大棚种植面积等资料,基于GIS技术,对关中东部温室大棚生长季节(当年11月至次年4月)连阴天灾害进行风险区划。结果表明:关中东部温室大棚生长季连阴天灾害风险高风险区位于南部的临渭区和华县,中等危险区在富平、蒲城、大荔和潼关。北部四县白水、澄城、合阳、韩城为低风险区。建议临渭区和华县不适宜大规模发展温室大棚,可以适当种植短日照的芹菜等作物。北部四县光照充足,温室大棚生长季连阴天风险小,在解决灌水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发展温室大棚为主的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莱芜市的光热资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低温、寡照等灾害对设施农业发展的影响更加显著。利用莱芜市35年(1981—2015年)的观测资料,对冬季影响设施农业生产的光、温气候资源的变化特点进行了分析评估,同时利用近10年区域站资料,对同期气候资源以及气象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莱芜市冬季气温在波动中上升,低温日数减少,对设施农业生产有利,但日照时数减少,低温、寡照等对茄果类设施蔬菜的影响更加剧,应做好极端低温和寡照灾害的应对措施。在空间分布上,莱芜市冬季气温呈现从西南部平原到东北部山区递减的趋势,低温灾害、风灾等灾害东北部山区多,影响程度重;西南部平原灾害少,影响程度低。设施农业生产的发展远景,西南部平原区优于东北部山区,东北部山区适宜发展叶菜类蔬菜,西南部平原适宜发展瓜果类蔬菜,新建温室大棚应选择保温性能好的土墙结构。  相似文献   

9.
利用上海市闵行区区域内气象站降水资料、GIS资料、区内各镇、街道的人口密度、财政收入等社会经济数据,应用加权综合法、GIS技术,通过对危险性、暴露性、脆弱性和防灾减灾能力4个因子的分析,构建了闵行区内涝灾害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风险评估模型,并利用该风险模型给出了闵行区内涝灾害风险区划图.结果表明,闵行区内涝灾害风险分布总体上南部地区高于北部地区,区域内面临中高风险级别的街镇较多,其中吴泾镇面临的内涝风险指数最高,华漕镇最低.  相似文献   

10.
收集整理了宁夏16个气象站1961—2015年的逐日最低气温资料,根据酿酒葡萄晚霜冻气候指标,采用所建立的晚霜冻气候风险评价指标因子和综合评价模型,对宁夏酿酒葡萄种植区的晚霜冻气候风险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综合评价了各地的晚霜冻气候风险,并制作了区划图。结果表明,宁夏可分为高风险区、次高风险区、中等风险区、次低风险区和低风险区5个酿酒葡萄晚霜冻气候风险区域。晚霜冻综合气候风险较高(高风险和次高风险)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沙坡头西南、海原南部、同心南部、盐池东部和陶乐等地,这一地区霜冻发生频率高,年均霜冻日数多,种植酿酒葡萄经常会遭遇严重的霜冻灾害;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引黄灌区中南部大部地区及中部干旱带的同心北部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