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50%锈粉宁胶悬剂防治小麦白粉病的室内、田间及大区示范试验结果表明,锈粉宁具有明显的防治和增产效果;锈粉宁残效期在30d以上;田间每hm2施锈粉宁1500g防效可达90%以上,具有明显的增产和保产作用。  相似文献   

2.
《四川农业科技》2009,(12):43-43
锈病是小麦生产中发生范围广、危害程度大的一种病害。粉锈通(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是美国默赛技术公司生产的高效杀菌剂,经过在四川多年的推广使用证明,粉锈通对防治小麦锈病、白粉病具有很好的防效。  相似文献   

3.
大斑病和小斑病是玉米的两种重要病害,在弄清发病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合理轮作,加强栽培管理,辅以药剂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施用50%好速净可湿性粉剂、80%速克净可湿性粉剂均有较为理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黄花菜锈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锈病是危害黄花菜的三大病害之一。通过调查与田间试验,初步掌握了病原物萱草柄锈菌的致病特点和该病发生发展规律,并筛选出了防治效果好的杀菌剂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和25%粉锈通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三唑硐)。提出了综合防治黄花菜锈病可采用推广抗病良种、更新老龄株丛、增施磷钾肥和有机肥、秋后挖弄、冬季“客土”培蔸和及时喷药预防等办法。  相似文献   

5.
50%多硫可湿性粉剂防治花生叶斑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50% 多硫可湿性粉剂防治花生叶斑病,结果表明:50% 多硫可湿性粉剂1800g/hm 2,平均防效可达90.8% ;用剂量为1500g/hm 2,平均防效为82.3% ;用剂量1200g/hm 2,平均防效为82.1% ,均高于对照药剂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1.5% )的防效。  相似文献   

6.
几种药剂防治香蕉叶斑病效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几种常用药剂防治香蕉叶斑病的效果。[方法]用80%好意粉剂、50%依普同粉剂、43%治粉高悬浮剂、25%爱育宁乳油、12.5%欧得悬浮剂、80%新万生粉剂和43%治粉高悬浮剂、80%新万生可湿性粉剂和25%治粉高悬浮剂7种药剂及组合进行香蕉叶斑病防治试验。[结果]结果表明,代森锰锌和治粉高组合处理对香蕉叶斑病的防效最好。[结论]在病害发生期,治疗性杀菌剂的防效要明显高于预防性杀菌剂。  相似文献   

7.
锈病是小麦生产中发生范围广、危害程度大的一种病害.粉锈通(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是美国默赛技术公司生产的高效杀菌剂,经过在四川多年的推广使用证明,粉锈通对防治小麦锈病、白粉病具有很好的防效.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水稻"小穗头"现象的发生与防治措施研究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用防治真菌种传病害的浸种剂25%施保克乳油、25%使百克乳油和防治线虫的浸种剂95%巴丹可溶性粉剂及兼治真菌和线虫种传病害的16%恶线清可湿性粉剂、4.2%浸丰乳油分别对带线虫的武育粳3号、镇稻2号及武运梗7号种子进行浸种处理后播种,试验结果表明:使用防治线虫的浸种剂可以有效地控制水稻“小穗头”现象的发生。经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线虫实验室鉴定,来自武育粳3号、武运粳8号的“小穗头”和武运粳7号小穗发病田混收稻谷内的线虫为干尖线虫。用95%巴丹可溶性粉剂、16%恶线清可湿性粉剂、4.2%浸丰乳油、25%,使百克乳油浸种及清水对照的田间“小穗头”发生率分别为0.3l%、1.34%、1.78%、44.0%和35.71%,4种浸种药剂对“小穗头”的防治效果依次为99.10%、96.90%、95.90%和-17.8%;具有防治线虫作用的浸种剂巴丹、恶线清和浸丰对“小穗头”的防治效果较好,浸种剂25%施保克乳油及25%使百克乳油等咪鲜胺类制剂对由于尖线虫造成的水稻“小穗头”没有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病害常见病害有炭疽病、叶斑病、黄化病、煤烟病等。1.炭疽病。一种常见的叶部病害。防治方法:种子带菌时,可用50℃温水浸种20分钟或55℃温水浸10分钟,捞出晾干后播种。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l小时,消灭种子表面的病菌。栀子花发病后喷洒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施保功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连续2~3次,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10.
1989—1991的年盆苗测定、田间小区试验和大面积防治示范结果表明,在同一剂量和处理时间内,多菌灵粉剂对甘薯蔓割病的防治效果明显高于托布津粉剂,超微多菌灵粉剂略高于多菌灵粉剂,其治病机理主要起预防保护作用.最佳剂量和处理时间为80%超微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8g·L-1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8g·L-1,浸苗出晾干6—8h后扦插.上述处理对大田感病品种防治效果达80%-100%,增产7%-15%,经济效益显著,可供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化学激活对猪体外成熟卵母细胞孤雌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索了离子霉素结合细胞松驰素B(cytochalasin B, CB)、放线菌酮(cycloheximide, CHX)以及6-二甲基嘌呤(6-dimethylaminopurine, 6-DMAP)等化学物质,对猪卵母细胞激活后发育的影响。试验1,体外成熟卵母细胞分别用15、20、25、30 mol·L-1的离子霉素处理40 min或电激活(1.3 kV·cm-1,80 s,1次脉冲),结果表明,20 mol·L-1组的激活率(69.93±5.80)%显著高于15 mol·L-1组(P <0.05),但与其它各组差异不显著(P >0.05)。试验2,卵母细胞采用20 mol·L-1离子霉素分别激活10、20、30、40、50 min,再用2 mmol·L-1 6-DMAP处理6 h,其中,40 min组的卵裂率、囊胚率[(72.40±13.02)%、(25.37±11.43)%]较高,但与其它各组差异不显著(P >0.05)。试验3,卵母细胞经离子霉素(20 mol·L-1、40 min)激活后,分别用7.5 g·ml-1 CB、10 g·ml-1 CHX、2 mmol·L-1 6-DMAP、7.5 g·ml-1 CB +10 g·ml-1 CHX和7.5 g·ml-1 CB +2 mmol·L-1 6-DMAP处理6 h,2 mmol·L-16-DMAP组的激活率、卵裂率和囊胚率[(86.05±4.29)%、(61.77±8.10)%和(21.62±3.31)%] 显著高于7.5 g·ml-1 CB组(P <0.05)与另外几组差异不显著(P >0.05)。试验4,卵母细胞由离子霉素(20 mol·L-1、40 min)激活后,用2 mmol·L-1 6-DMAP分别处理3.5、5.5、7.5 h,5.5 h组的卵裂率和囊胚率[(66.59±14.36)%和(25.40±10.16)%]高于另外两组,但差异不显著(P >0.05)。结果表明,离子霉素(20 mol·L-1、40 min)+6-DMAP(2 mmol·L-1 、5.5 h)为最佳激活方案。离子霉素激活卵母细胞后,CB与CHX、6-DMAP的互作对卵子的发育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土壤有效磷水平对烤烟生长及磷素营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用Olsen、0.03 mol.L-1NH4F-0.025 mol.L-1HCl、M3、0.05 mol.L-1HCl-0.0125 mol.L-1H2SO4等4种方法提取的土壤有效磷含量与烟株吸磷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4、0.983、0.972、0.963,均达极显著正相关(r0.01=0.798).本试验以Olsen法浸提测定的土壤有效磷作为评价土壤供磷能力的指标.根据各处理烟株在烤烟旺长期的长势、生理生化指标、生物产量、烟叶磷素含量等状况,可初步认为烤烟旺长期中下部烟叶磷含量低于0.17%为缺磷,0.17%-0.22%为磷素不足,高于0.22%为磷素充足.土壤有效磷含量低于10 mg.kg-1为严重缺磷,土壤有效磷含量10-20 mg.kg-1为缺磷,土壤有效磷含量21-35 mg.kg-1为中等,土壤有效磷含量高于35 mg.kg-1为丰富.  相似文献   

13.
稻瘟灵与三乙膦酸铝混剂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采用孢子萌发法和菌丝生长法测定了三乙膦酸铝与稻瘟灵5种不同质量配比混剂对稻瘟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不同质量配比的三乙膦酸铝与稻瘟灵混剂都有不同程度的增效作用,其中以三乙膦酸铝与稻瘟灵质量比为1∶1混剂的增效作用最为显著,其抑制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共毒系数分别为203.92和190.24。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以40%三乙膦酸铝WP与40%稻瘟灵WP质量比为1∶1的混剂(1 g.L-1)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最佳,达87.20%,分别比40%三乙膦酸铝WP(2.86 g.L-1)和40%稻瘟灵WP(1.25 g.L-1)单用的防治效果提高14.40%和12.28%。  相似文献   

14.
犬干扰素-γ的稀释复性及活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探讨了不同折叠促进剂、加样方式、温度、pH在稀释法复性条件下对重组犬IFN-γ体外折叠的复性影响。结果表明,0.5mol·L-1精氨酸、0.5mol·L-1盐酸胍、2.0mol·L-1尿素均能有效抑制复性过程中蛋白质的聚集,其中精氨酸的效果最好。在4℃、pH8.0、精氨酸浓度0.5mol·L-1,蛋白浓度0.15mg·mL-1及脉冲加样操作方式下,复性后重组犬IFN-γ的活性为1.35×104U·mL-1,比活为3.74×106U·mg-1。  相似文献   

15.
棉花烂铃的防治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花烂铃是棉花结铃期到吐絮阶段的主要灾害之一,在我国主要棉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减少棉花烂铃对提高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以及降低棉农的用工成本具有重要意义。以冀优01为试材,比较了在棉花烂铃发病初期喷施9种杀菌剂(20%乙酸铜WP 500倍液、75%百菌清WP 800倍液、20%噻森铜WP 400倍液、12.5%烯唑醇WP 1 000倍液、80%代森锰锌WP 500倍液、40%甲硫.30%福美双WP 500倍液、20%松脂酸铜EC 500倍液、25%腈菌唑EC 400倍液、50%多菌灵WP 600倍液)以及在棉花管理中运用5种常用农艺措施(化控、推株并拢、整枝、浅锄松土、去除苞叶)对棉花烂铃的防治效果,以筛选出防治或降低棉花烂铃的杀菌剂种类和农艺措施。结果表明:试验的9种杀菌剂中,80%代森锰锌WP 500倍液对棉花烂铃防治效果最好,有机铜类杀菌剂也表现出了较好的防治效果;试验的5种常用农艺措施中,推株并拢对棉花烂铃防治效果最好,浅锄松土和去除苞叶对减少烂铃也有一定效果。今后对棉花烂铃防治的研究重点应在高效杀菌剂的开发和筛选,以及抗烂铃棉花品种的选育上。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NO对渗透胁迫下茶树(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种子萌发的影响,用20%PEG6000模拟干旱处理,分别添加0、20、50、100、200和300μmol·L~(-1)硝普钠(SNP,NO外源供体)。结果表明,外源NO能显著促进渗透胁迫下茶树种子的萌发,且呈现一定的浓度效应,在NO供体SNP浓度为100μmol·L~(-1)时效果最佳。随着外源SNP浓度的增加,茶树种子的萌发及生长受到了抑制,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根长和活力指数均呈降低的趋势。进一步研究表明100μmol·L~(-1)的SNP能促进SOD、POD、CAT、APX、GR和GPX等抗氧化酶活性的提高,降低MDA含量及相对电导率。推测添加外源NO后,抗氧化酶活性提高,降低了茶树种子的氧化损伤,从而缓解了渗透胁迫对茶树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转OsMAPK4基因水稻耐盐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构建了由组成型启动子E12启动子调控的OsMAPK4基因植物表达载体pCME12,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黑龙江省主栽品种五优稻1号水稻愈伤组织,Southern杂交检测表明,OsMAPK4基因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上,获得了转基因水稻植株。对转基因水稻在种子发芽期和苗期进行了耐盐性分析,结果表明,转基因水稻种子在含0.2mol·L-1NaCl的培养基上能正常萌发;转基因水稻幼苗在0.4mol·L-1NaCl处理时茎部仍然为绿色,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情况略优于非转基因植株栽至无盐土壤中,植株能萌发出新叶片。  相似文献   

18.
渗透胁迫下钙对小麦胚芽鞘和根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精选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4185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CaCl2、EGTA、LaCl3及Verapamil配制的溶液处理萌发24 h的小麦根系,研究其胚芽鞘及根系对渗透胁迫的不同反应。结果表明,PEG-6000(20%)诱导的渗透胁迫下,低浓度Ca2+(10-6~10-3 mol·L-1)处理小麦根系时,不同浓度处理间胚芽鞘及根系的生长无显著差异,10-2 mol·L-1的Ca2+则抑制胚芽鞘和根系的生长;EGTA(1、5、10 mmol·L-1)、LaCl3(0.5、1 mmol·L-1)和Verapamil(250、500 μmol·L-1)处理根系时,均抑制了胚芽鞘和根系的生长,这种抑制效应与提高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有密切关系。表明在渗透胁迫下,小麦对缺钙更敏感,高浓度Ca2+以及减少细胞外Ca2+和阻断Ca2+的运转,均对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成熟种子为材料,对海芋离体培养和快速繁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海芋的成熟湿润种子是获得无菌苗的最佳外植体;MS+6.0 mg.L-16-BA+1.5 mg.L-1KT+0.1 mg.L-1IBA为最佳增殖培养基,增殖系数达到6.0以上;1/2MS+1.0g.L-1活性炭+2.0 mg.L-1PP333为适宜的壮苗生根培养基,壮苗率和生根率分别达到82.50%和100%;移栽基质以草炭+蛭石(3∶1)为好,移栽成活率达93.33%.  相似文献   

20.
以‘黑比诺’葡萄试管苗叶片诱导并继代1a的愈伤组织作为试验材料,接种后分别添加0、0.1、0.2、0.3、0.4mol·L-1的NaCl溶液,研究不同浓度NaCl对愈伤组织中白藜芦醇含量及细胞膜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葡萄愈伤组织中白藜芦醇的含量逐渐升高,当NaCl浓度为0.3mol·L-1时白藜芦醇含量最高,达到80.76μg·g-1,此时SOD活性也达到最高,为53.7320U·g-1·min-1;较低浓度的NaCl有助于PPO与CAT活性的升高.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浓度NaCl处理下葡萄愈伤组织中白藜芦醇的含量均与CAT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与SOD、PPO活性呈显著负相关;不同程度NaCl胁迫下,细胞膜保护酶间的相关性也出现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