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8 毫秒
1.
不同产地和等级的雪茄烟叶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不同产地和等级的雪茄烟叶中游离氨基酸含量,以什邡、万源和印尼雪茄烟叶为试验材料,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析方法对雪茄型烟叶中游离氨基酸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雪茄烟叶中胱氨酸(Cys)和蛋氨酸(Met)含量最低,天门冬氨酸(Asp)和谷氨酸(Glu)含量远高于烤烟烟叶;产地相同的雪茄烟叶,通常等级越低,烟叶游离氨基酸含量越低;产地不同的雪茄烟叶,烟叶等级和氨基酸含量没有明显关系;对于印尼雪茄烟叶,氨基酸在茄芯、茄衣和茄套3种烟叶中的含量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通过对雪茄烟叶游离氨基酸含量的研究,并结合其化学成分的含量特征,旨在为雪茄烟叶的研究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以配合雪茄烟产品设计和开发.  相似文献   

2.
国产雪茄茄芯烟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我国雪茄烟发展现状况进行了介绍,主要从生态条件、栽培技术、发酵陈化技术3个方面阐述了雪茄烟茄芯烟叶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当前我国雪茄烟茄芯烟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科学发展的思路及建议;最后展望了我国雪茄烟种植业的发展方向和雪茄产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雪茄烟叶加湿堆积发酵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发酵方式对雪茄烟叶综合品质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雪茄烟发酵品质,增加烟叶工业可用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加湿堆积发酵的方法,探讨了热蒸汽加湿、冷水雾化加湿和散叶堆积、把烟堆积与摊片装箱对雪茄烟叶发酵成本及用时、烟堆温度、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和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雪茄烟叶的热蒸汽加湿·散叶堆积发酵法可有效提高发酵起始温度10.2℃,有效缩短发酵时间,同时发酵后烟叶质量和颜色均匀性提升明显,烟叶评吸满意度高,香气质与香气量进一步显露,青杂气和刺激性下降,显著地彰显了雪茄烟叶的风格特征。[结论]热蒸汽加湿·散叶堆积为来凤雪茄烟叶理想发酵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明烟草源微生物发酵对雪茄烟叶品质和挥发性致香成分的影响,为人工接菌发酵雪茄烟叶工业化生产提供菌种资源和理论依据。【方法】利用从进口雪茄烟中筛选的1株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FZ1发酵雪茄烟叶,对其进行感官评价,通过GC-MS检测烟叶中性致香成分,利用SIMCA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分析(OPLS-DA),使用变量投影重要度(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 VIP)>1和独立t检验中P<0.05筛选差异致香成分,并结合感官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与ROAV值变化,明确地衣芽孢杆菌(B.licheniformis)FZ1提升雪茄烟叶感官品质的关键致香成分及其对香气的贡献。【结果】雪茄烟叶经FZ1发酵后香气明显提升、刺激性减少;香气总量提高18.84%,以烯烃类、酮类和醇类增加为主;共筛选出15种差异中性致香成分,其中,11种差异致香成分显著上调,新植二烯、金合欢基丙酮、茄酮、香叶基丙酮、2,4-二叔丁基苯酚和植物醇6种与雪茄烟叶香气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是FZ1发酵雪茄烟叶的关键差异致香...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氮肥用量对茄芯雪茄烟生长发育、产量、产值和质量的影响,为四川什邡雪茄烟种植合理施用氮肥提供依据。【方法】以‘德雪三号’(茄芯雪茄烟)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分析不同施氮量(0、60、120、150、180、240 kg/hm2,分别记为N0、N60、N120、N150、N180和N240)处理下烟株农艺性状、产量、产值、物理品质和化学成分的变化特征。【结果】不同氮肥施用量对打顶期(移栽后44 d)德雪三号茄芯雪茄烟各农艺性状指标影响较小。随施氮量增加,烟叶的产量和产值呈先快速增加,后产量缓慢增加、产值不增反降的变化趋势,施氮处理烟叶的产量和产值分别比N0处理显著提高11.62%~57.62%和10.11%~45.83%,其中N240处理的烟叶产量最高为2 737.18 kg/hm2,而N180处理的烟叶产值最高为99 834.63元/hm2,均高于N150处理的烟叶产量和产值,但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优质的1级和2级烟叶所占比例随施氮量增加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而劣质的3级和末级烟叶所占比例呈相反变化趋势,其中N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明利用人工接菌发酵雪茄烟叶优势,为改善雪茄烟叶品质提供基础。【方法】利用从不同国家的成品雪茄烟支中分离筛选的DV1(大卫杜夫2000)、FZ1[富恩特OPUS X(父与子)二十周年纪念版]、FZ2[富恩特OPUS X(父与子)二十周年纪念版]、FZY8[富恩特OPUS X(父与子)二十周年纪念版]、MT1(蒙特2号鱼雷)、MTT4(蒙特2号鱼雷)、ZLX10(罗密欧朱丽叶短身丘吉尔)、GL2(高希霸罗伯图)8株优势菌株发酵雪茄烟叶,比较分析优势菌株对雪茄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FZ1、ZLX10和GL2接种发酵后显著增加雪茄烟叶中总糖、还原糖和总酚含量,显著降低植物碱、苹果酸、丙二酸、丁二酸、硬脂酸和油酸的含量,也增加草酸和亚油酸的含量,但对总氮、钾和氯化物含量无明显影响,经鉴定FZ1、ZLX10和GL2均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结论】接种FZ1、ZLX10和GL2发酵雪茄烟,可明显提高其吃味、烟气等品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晾制过程中温度对雪茄烟叶多酚类物质代谢水平的影响,为雪茄烟叶质量的调控提供参考。【方法】以主栽雪茄烟品种德雪1号为试验材料,设计低温、中温、高温3种晾制温度处理,测定鲜烟叶及晾制过程中凋萎期、变色期、定色期、干筋期雪茄烟叶主要酚类物质含量以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分析雪茄烟叶多酚类物质含量与以上3个酶活性的相关性,并对晾制后各处理烟叶化学成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晾制期间,不同处理雪茄烟叶绿原酸和芸香苷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莨菪亭含量呈持续下降趋势;PAL、PPO和POD活性均呈单峰变化,但到达峰值的时间有所不同。烟叶多酚类物质含量与相关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绿原酸含量与PAL活性显著负相关,芸香苷含量与PPO和POD活性极显著正相关,莨菪亭含量与PAL、PPO和POD活性的相关性不显著。雪茄烟叶晾制过程中,将凋萎期、变色期、定色期、干筋期温度分别控制在28,33,38和38 ℃,烟叶内的PAL、PPO和POD活性均较高,绿原酸、芸香苷和莨菪亭等主要酚类物质含量适中,且该处理下晾制后烟叶糖含量和糖碱比较高,淀粉和蛋白质含量最低,氮碱比较低,内在化学成分较为协调。【结论】晾制期间合理调控温度有利于提高烟叶的抗氧化能力,促进烟叶内多酚类物质的合理转化,改善烟叶酶促棕色化反应,提高雪茄烟叶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8.
海南茄衣人工发酵过程中非挥发性有机酸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海南茄衣人工发酵过程中非挥发性有机酸的变化规律。【方法】以海南茄衣品种JH-2为材料,采用GC/MS-QP-5000和SHIMAD2U,研究了雪茄茄衣在人工发酵过程中非挥发性有机酸的变化规律。【结果】在发酵过程中茄衣非挥发性有机酸总量呈单峰变化,在发酵18d时出现256.40mg/g的最大值,在36d时出现204.01mg/g的最小值;半挥发性有机酸与非挥发性有机酸总量的变化趋势一致,同样在18d时达到最大值;高级饱和脂肪酸在整个发酵过程中呈现下降趋势;高级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亚油酸在发酵的前6d快速下降了81.45%。非挥发性有机酸总量与半挥发性有机酸总量和柠檬酸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丙二酸、富马酸、苹果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海南雪茄发酵18d前后非挥发性有机酸含量最高,更有利于产生烟气柔和、吃味更好的烟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不同留叶数与调制方式及其互作对茄芯烟叶安全性及烟叶香气质量的影响。【方法】以传统茄芯品种什烟1号为材料,设置留叶数14和18片/株以及晾制、晒制2种调制方式,对调制前后样品的烟草特有亚硝胺(TSNAs)及其前体物含量、感官质量、中性香气成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1)当留叶数为14片/株时,茄芯烟叶的叶片厚度、叶质重及单叶重显著高于留叶数18片/株的处理,且相应单位面积的可承受拉力也较高,较留叶数18片/株均提高10%以上,留叶数处理对茄芯烟叶的物理特性指标变化贡献较显著。(2)留叶数14片/株的茄芯烟叶中TSNAs前体物含量较高,其中生物碱含量以留叶数14片/株晒制后最高。茄芯烟叶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主要受调制方式处理的影响,表现为晾制烟叶高于晒制烟叶。留叶数对茄芯烟叶TSNAs含量变化贡献较大,留叶数14片/株烟叶显著高于留叶数18片/株的烟叶,以留叶数14片/株晾制后烟叶中含量最高,为1722.62 ng/g。(3)留叶数18片/株的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总量、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总量、棕色化反应产物总量含量均为晾制后烟叶高于晒制后烟叶。(4)感官评吸结果表明,茄芯烟叶在留...  相似文献   

10.
雪茄茄衣烟叶采摘之后需进行调制处理,通过对其不同调制阶段温湿度的控制,使得烟叶大分子物质得到初步降解,叶片颜色均匀,油分和弹性增强,同时也使烟叶达到适合进行发酵状态。本研究通过控制雪茄茄衣烟叶调制过程中的温湿度,探究其调制过程中各成分的动态变化,以确定各阶段的最适宜温湿度,提高雪茄茄衣品质。结果表明:调制过程中,烟叶总糖呈下降趋势,T1和T2处理下降速度高于T3,但调制结束后总糖含量差异不明显;总氮调制后期下降速度高于调制前期,调制结束后总氮含量T3T2T1;烟碱含量变化呈单峰变化趋势,6 d时达到峰值,3个处理对烟叶烟碱含量影响差别不大;烟叶钾氯比呈下降趋势,结束时T3T2T1,T3、T2接近,与T1差距较大;烟叶质体色素含量的下降速度为T1T2T3,高温能够加快色素的降解;不同处理间叶质重、厚度和拉力比较表现为T2T3T1;而含梗率T1最大,T3次之,T2最小。综合看,T2处理的烟叶工业可用性最好,T1最差;T2处理下烟叶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雪茄烟叶发酵过程中颜色变化与主要含氮化合物(总氮、烟碱、蛋白质、氨基酸、硝酸盐、亚硝酸盐、叶绿素a和叶绿素b)及评吸质量的关系,为提升雪茄烟叶发酵品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德雪1号上部叶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堆积法进行发酵,测定发酵过程中雪茄烟叶颜色、主要含氮化合物及评吸质量的变化,探究烟叶颜色变化与主要含氮化合物、评吸质量的关系并建立动态变化预测方程。【结果】雪茄烟叶发酵过程中总氮、烟碱、蛋白质、氨基酸、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与颜色参数L*、a*、b*、C值均呈缓慢降低的变化趋势,发酵0~10 d雪茄烟叶含氮化合物降解速率较快,发酵25~30 d差异不显著(P>0.05),发酵30 d时,总氮、蛋白质、烟碱、氨基酸、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分别降解18.8%、23.5%、42.5%、31.8%、42.2%和41.4%,L*、a*、b*和C值分别为30.245、8.305、14.350和16.580。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和H0值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E值呈缓慢上升的变化趋势,发酵30 d时,硝酸盐含量、亚硝酸盐含量、H0和△E值分别为5.78 mg/g、21.11 μg/g、30.060和62.303。发酵25 d时烟叶评吸质量较好,雪茄烟风格彰显,烟叶香气透发,烟气醇和感、饱满度和干净度明显提升,杂气和刺激性明显降低,余味舒适,烟气平衡感较好,各评吸指标均优于未发酵烟叶。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雪茄烟叶颜色参数与主要含氮化合物、评吸质量的相关性达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水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总氮、蛋白质、氨基酸、叶绿素a和叶绿素b对发酵过程中雪茄烟叶颜色变化有直接影响,评吸质量与颜色参数关系密切。【结论】发酵过程中颜色参数与主要含氮化合物及评吸质量关系密切,通过建立发酵过程中评吸质量变化模型来提高雪茄烟叶发酵过程中的可控性,获得评吸质量较好的雪茄烟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揭示有机肥和雪茄烟叶品种互作对土壤微生物群落数量及烟叶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为改善国内雪茄植烟土壤管理及提高雪茄烟叶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方法】以2个古巴雪茄烟叶品种KS01(V01)和KS02(V02)为试验材料,设有机肥常规用量1500 kg/ha(C1500)和高施用量2250 kg/ha(C2250)2个处...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高有机质土壤条件下不同施氮量对烤烟氮积累及烟叶品质的影响.[方法]田间试验按施氮量设对照处理(0 kg/ha N)、T1处理(82.5 kg/ha N)、T2处理(105 kg/haN),测定烟叶的氮积累量以及烟叶品质.[结果]T2处理烟株根系氮积累量比对照提高提高35.08%,T1处理提高17.76%;烟叶内氮积累量随着施氮量增加而升高,其中低量施氮处理与对照间无显著差异,高量施氮处理显著高于对照;高量施氮处理可以提高中下部叶氮分配比例,降低上部叶氮分配比例;高量施氮处理对降低烟叶氯含量、提高钾含量效果最佳.[结论]贵州高有机质土壤条件下,施氮105 kg/ha有利于提高烤烟氮积累和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云南省保山市烟区不同成熟度上部烟叶的中性香气物质含量,为探索不同成熟度上部烟叶的合理采收时间提供参考。【方法】以云烟85上部烟叶为材料,利用气质联用仪对3个不同成熟度的上部烟叶中性香气物进行分析。【结果】除棕色反应产物含量在尚熟烟叶中略高于成熟烟叶外,类胡萝卜素降解物、西柏烷类降解物和苯丙氨酸类降解物等香气物含量均随烟叶成熟度的提高而增加;香气物总量在成熟烟叶中最高,尚熟烟叶次之,欠熟烟叶最低。按致香物质的基团划分,除醛类物质在3个成熟度的烟叶中含量相当外,酮类和醇类物质含量均表现为随成熟度提高而增加的变化规律。【结论】成熟度对上部烟叶中性香气物的组成和含量影响较大;上部烟叶成熟度的增加对中性香气物质的积累有促进作用;中性香气物质中,以酮类物质含量最高,其对烟叶吃香味品质的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基因型烤烟成熟和调制过程中色素降解及与烤后烟叶中性挥发性色素降解成分含量的关系。【方法】采用液相色谱方法测定豫中浓香型烟区9个不同基因型烤烟中部叶质体色素含量。【结果】在成熟和调制过程中烟叶的质体色素含量呈下降趋势,叶绿素的总降解量总体大于类胡萝卜素,且叶绿素a的降解量显著大于叶绿素b,在调制后烟叶中叶绿素b残留量较多,叶绿素在烟叶成熟期的降解量大于在调制期间的降解量。在类胡萝卜素中叶黄素含量和降解量最大,且在成熟期间的降解量大于调制期间的降解量,新黄质在成熟期的降解量大于调制期间的降解量,但β-胡萝卜素和紫黄质在调制期间的降解量大于成熟期间的降解量。不同基因型色素降解量不同,且与调制后烟叶色素降解类中性香气成分含量多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调制后烟叶色素含量无显著相关性或呈负相关关系。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总量和许多重要香气成分与成熟期色素降解量的相关性大于与调制期降解量的相关性。【结论】烟叶成熟过程中叶绿素、叶黄素和新黄质的降解量大于调制期的降解量。烤后烟叶中挥发性色素降解香气成分含量与质体色素的降解量,特别是成熟期色素降解量有密切关系,提高烟叶成熟度对促进烟叶香气物质形成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云南清甜香典型片烟和非典型碎烟间挥发性致香成分含量的差异,为研究云南清甜香烟叶风格特色关键致香成分和低次烟叶深加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个云南清甜香典型片烟和9个非典型碎烟为原料,运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和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ATD-GC/MS)分别对2类烟叶的挥发性致香成分进行对比分析,并以典型片烟中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显著高于非典型碎烟作为分析目的,深入挖掘2类烟叶具有显著性差异的挥发性致香成分,并找出2种方法分析结果存在的规律性。【结果】运用GC/MS对所制备的11个烟叶样本挥发性致香成分进行检测分析,共鉴定出40种挥发性成分,包含17种酮类、10种醇类、4种醛类、5种杂环类、2种烯烃类、1种酸类和1种内酯类化合物,典型片烟的酮类和内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明显高于非典型碎烟;典型片烟有14种挥发性成分的相对含量显著高于非典型碎烟(P< 0.05,下同),分别是甲基庚烯酮、2-乙酰基呋喃、4-环戊烯-1, 3-二酮、β-大马酮、β-紫罗兰酮环氧化物、桉油烯醇、脱氢二氢-β-紫罗兰酮、3, 4-脱氢-β-紫罗兰酮、巨豆三烯酮的4个同分异构体、二氢猕猴桃内酯和3-羟基-β-二氢大马酮;通过ATD-GC/MS对2类烟叶样本设定的14种重要致香成分进行半定量对比分析,发现典型片烟的成分总含量明显高于各非典型碎烟,而β-大马酮、巨豆三烯酮的4个同分异构体、二氢猕猴桃内酯、3-羟基-β-二氢大马酮和3-氧代-α-紫罗兰醇这8种成分在典型片烟中的相对含量也显著高于非典型碎烟。2种分析方法存在含量显著性差异的致香成分中有7种致香成分一致,包括β-大马酮、巨豆三烯酮的4个同分异构体、二氢猕猴桃内酯和3-羟基-β-二氢大马酮。【结论】通过2种分析方法对云南清甜香典型片烟和非典型碎烟的挥发性致香成分进行对比研究,发现2类烟叶间部分挥发性致香成分存在显著性差异,且2种方法的分析结果存在一定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不同装烟方式对烤烟烘烤烟叶品质和安全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装烟方式和烤烟中烟叶品质形成的机理,进一步提高烤烟烘烤烟叶质量和安全性。【方法】研究普通挂竿(T1)、密集挂竿(T2)和散叶插扦(T3)烘烤过程中烟叶水分、类胡萝卜素和叶表提取物组分含量的变化,分析烤后烟叶主要化学成分、中性香味物质、烟气有害成分含量及感官质量的差异。【结果】烘烤中T3处理烟叶失水较慢,48—72 h与T2处理差异显著(P<0.05)。T3处理烘烤中烟叶β-胡萝卜素与叶黄素含量降幅分别为62.91%和69.45%,大于T1(57.59%、65.19%)和T2处理(57.59%、60.31%),烤后烟叶含量最低。T1和T3处理烤后烟叶腺毛分泌物含量较高,损失率分别为8.82%和10.52%,T2处理含量最低,损失率为54.05%;T3处理烤后烟叶表面烷烃类含量最高,损失率为13.80%,T2处理最低,损失率为58.91%。T3处理烤后烟叶糖碱比值(10.67)较适宜,感官评吸分值(60.75分)和中性香味物质含量最高(1 186.65 μg•g-1)。不同处理烤后烟叶烟气羰基化合物含量大小表现为:T3(1 034.08 μg•cig-1)<T1(1 144.76 μg•cig-1)<T2(1 251.19 μg•cig-1),其中T1和T2差异显著(P<0.05);烟气酚类物质含量大小表现为:T3(149.93 μg•cig-1)<T2(157.71 μg•cig-1)<T1(175.60 μg•cig-1)。T3处理巴豆醛、CO和苯并[a]芘含量最低;T2和T3处理HCN含量较低,且显著低于T1处理(P<0.05)。【结论】与T1和T2相比,T3处理烘烤中烟叶失水较慢,类胡萝卜素降解较充分,烤后烟叶化学成分更协调,香味物质含量和感官评价分值较高,烟气有害成分含量较低,烤后烟叶质量综合评价最佳。  相似文献   

18.
烤烟密集烘烤变黄期类胡萝卜素及其降解香气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研究密集烘烤变黄阶段烤烟类胡萝卜素组分、酶活性及其降解香气成分含量的变化,为密集烤房烘烤工艺优化和完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河南农业大学设计的电热式温湿自控密集烤烟箱,研究不同温湿度条件对变黄期烤烟类胡萝卜素各组分降解、相关酶活性变化及其降解香气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变黄期类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叶黄质、新黄质、紫黄质)含量均随烘烤过程推进而逐渐降低。其中低温低湿变黄(T1)和低温中湿变黄(T2)β-胡萝卜素在变黄结束时含量较低,其值分别为17.14 μg?g-1 FW、19.00 μg?g-1 FW。叶黄质、新黄质、紫黄质含量在各处理中随温湿度的降低而降低。低温变黄处理β-胡萝卜素与叶黄素(叶黄质、新黄质、紫黄质)的比例和烤前相比均有所升高,高温变黄处理则与之相反。不同处理叶黄质与叶黄素的比例和烤前比均升高,而新黄质和紫黄质则与之相反。烤后烟叶T1、T2处理类胡萝卜素含量较低,尤其是T2处理,其值为76.31 μg?g-1。烤后烟叶类胡萝卜素降解香气成分含量以T2处理最高,为87.5634 μg?g-1,其次为T1处理,为81.1192 μg?g-1,显著高于其余处理。变黄期T1、T2处理有利于脂氧合酶(LOX)、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充分表达,使类胡萝卜素降解更充分。相关分析表明,烘烤中变黄期POD活性与类胡萝卜素各组分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变黄期低温和相对较低的湿度条件下,保持相对较高的酶活性,使LOX与POD之间的协同拮抗作用达到一种动态平衡,并在36—48 h适当延长相对较长的时间,对充分降解类胡萝卜素物质和改善烟叶香气品质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窝肥施用不同芝麻类有机物料对烤烟化学成分和香气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改变传统饼肥施用方式,窝肥施用的不同芝麻类有机物料栽烟时穴施。【结果】(1)窝肥施用芝麻饼可提高3个部位烟叶品质,施用炒芝麻可提高中部和上部烟叶质量,施用芝麻油仅提高上部烟叶致香物质总量。施用芝麻饼的3个部位、施用炒芝麻中部和上部烟叶糖与烟碱和总氮与烟碱的比值均适宜,而施用芝麻油3个部位的烟叶这两者比值均不太适宜,化学成分的协调性均较差。(2)窝肥施用芝麻饼的下部和中部烟叶致香物质总量的增加是由新植二烯、类西柏烷类和类胡萝卜素类致香物质增加引起的,上部烟叶致香物质总量的增加是由苯丙氨酸类、棕色化产物类和类西柏烷类致香物质增加引起的;施用炒芝麻的中部和上部烟叶致香物质总量的增加主要源于新植二烯、苯丙氨酸和类西柏烷类致香物质;施用芝麻油的上部烟叶致香物质总量的增加主要源于新植二烯和类西柏烷类致香物质。(3)3个部位均以窝肥施用芝麻饼烟叶感官评吸得分最高,尤其香气质较纯净,香气量较足,余味舒适特征较明显。【结论】芝麻饼肥用量相等情况下,基肥与窝肥相结合施用,较传统的饼肥全部用作基肥,更有利于烟叶致香物质的形成,提高各部位烟叶致香物质总量,尤其明显提高新植二烯(上部烟叶略低于对照除外)及其以外致香物质含量、烟叶糖碱比和氮碱比均较适宜,蛋白质和氯含量较低,钾素含量相对较高,使烟叶化学成分和致香物质的含量及组成更趋协调,有助于改善烟叶香气质量。  相似文献   

20.
以‘古巴7号’雪茄烟中部叶为材料,测定3种编烟密度(30、35和40片/m)下雪茄烟叶的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结果表明:随着编烟密度的增加,雪茄烟叶单叶质量、叶片厚度和叶质重逐渐降低,含梗率、拉力和平衡含水率烟碱含量则逐渐增加;当编烟密度为35片/m时,蛋白质含量最低,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最高;当编烟密度从30片/m增加至35片/m时,烟叶新植二烯含量逐渐升高,当编烟密度从35片/m提高至40片/m时,其含量降低45.74%,导致烟叶的中性致香物质总量也降低;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也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综上,编烟密度为35片/m时,雪茄烟叶的物理特性较好,化学成分较协调,中性致香物质含量较高,有利于雪茄烟叶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