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2010年和2018年江汉平原11个县(市、区)的时间断面数据,从农业现代化评价的4个维度,确定13项具体指标,构建了江汉平原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并采用熵值法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实证分析了江汉平原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及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江汉平原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发展水平不高;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和增长速度差异较大,存在区域内部发展不平衡问题;农业产出水平对江汉平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贡献度最高,可持续发展水平对江汉平原农业现代化发展支持力度的增长速度最快;各县(市、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呈现出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局域空间集聚特征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2.
江汉平原稻-鸭-油模式绿色生产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鸭共育模式在江汉平原已推广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在现有技术基础上,集成稻-鸭-油绿色农业生产模式,从基地品种选择、水稻育秧、移栽、鸭苗育雏、大田共育管理、鸭子捕收、水稻收获、油菜直播到收获等方面集成江汉平原稻鸭油绿色农业生产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3.
杨芳  杨敏 《现代农业科学》2008,(10):95-96,99
江汉平原为中国南方四大富饶的平原之一,农业地位突出,但由于历史、人口、资源、发展方式等多种因素,江汉平原主体是湿地农业,农田生态很脆弱。在现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变暖、农药的过度使用等多因素的影响,江汉平原的农田生态的稳定已受到严重危害,通过对江汉平原农业生态安全进行综述,阐明了农田生态安全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以及构建农田生态安全预警系统的必要性,进而对建立生态安全预警系统的可行性、原则、基本方法进行初步研究,为江汉平原农田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江汉平原是我国的历史悠久的农业发展重地,位于湖北省的中南部,如今江汉平原地势平坦,商品经济发展比较快,城镇分布比较密集,江汉平原农作物品种繁多,并且水资源丰富,是我国最富饶的平原之一。随着汉江平原的农业的快速发展,现今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很多问题,本文分析了江汉地区农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分析了环境污染的原因,并针对其环境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5.
以湖北省中部的农业生产基地江汉平原为研究对象,从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业、农业生产服务业4个方面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5个方面构建乡村产业和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和障碍度模型对江汉平原乡村振兴与乡村产业发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江汉平原乡村振兴和乡村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呈现上升趋势,乡村振兴优化程度不及乡村产业。有效治理与农业生产服务业对乡村振兴与乡村产业起阻碍作用,而产业兴旺和乡村旅游业则起到了较强的促进作用。推动江汉平原乡村振兴与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一要加快乡村治理步伐与完善乡村产业结构,突破发展瓶颈;二要革除乡风陋习,加大种植业规模,补齐发展短板;三要稳步推进产业兴旺与发展乡村旅游,加强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6.
基于江汉平原410份种植户微观调研数据,探讨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水稻种植户绿色生产意愿的影响,并分析农业技术培训在其中的中介作用。运用Logit模型与中介模型进行分析,采用KHB检验对总效应、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水稻种植户绿色生产意愿在1%的显著水平上发挥正向影响作用。技术培训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水稻种植户绿色生产意愿中发挥重要中介作用。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水稻种植户进行绿色生产意愿的总效应和直接效应分别为2.653、2.097,而通过农业技术培训影响的间接效应为0.556,且分别在1%、1%、5%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检验。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水稻种植户绿色生产采纳意愿影响显著,农业技术培训发挥其部分中介作用。据此提出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的具体内容、规范绿色生产激励和约束机制、建立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绿色生产引导体系以及构建水稻绿色发展系统性工程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 江汉平原地处长江中游地区,为我国南方四大富饶平原之一,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农业地位突出。经过50年的建设和发展,江汉平原区域农业发展迅速,营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农业发展环境。但同时,江汉平原区域农业也存在着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①人口剧增,人地矛盾突出,农业生态环境恶化。②自然灾害频繁,环境疾病丛  相似文献   

8.
为推进绿色防控技术的运用,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2010年~2016年在江汉平原洪湖地区,以中稻为对象,采用农业防治措施、物理防治措施、生物防治措施等技术进行了试验示范,并与常规用药防治措施进行了效果比较,分析表明,绿色防控措施中各项措施防治效果都能达到防治要求,且部分防治措施效果优于常规用药防治。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结合江汉平原气候实际,首先概括了江汉平原干旱类型,有春旱、伏旱、秋旱以及冬旱,发生频率较高的是春旱、伏旱与秋旱。并着重分析了江汉平原干旱对当地农业生产所造成的影响,并且提出了一些有效防御措施,以供同行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江汉平原的19个县域单元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2015年油菜产量,借助ArcGIS、Geoda空间分析,分析江汉平原油菜生产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结论如下:(1)江汉平原油菜产量持续增长,2000—2015年间由9.9×10~5 t增长到1.3×10~6 t;(2)将江汉平原划分为油菜的高产区、中产区和低产区。其中高产区集中在中南部地区,低产区位于东西两侧,日趋边缘化;(3)江汉平原油菜生产重心呈现南北波动的趋势,逐渐向南部移动,空间格局日渐稳定;(4)影响江汉平原油菜生产的因素主要包括化肥施用量、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新技术应用、耕地面积以及农业从业人口数量,此外,区域农业发展政策和农产品价格变化也对油菜生产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江汉平原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战略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以不平衡增长理论为依据,针对江汉平原农产品加工业现状,提出了江汉平原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产业链、物流网、梯度发展、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大市场等5大战略,根据江汉平原农产品加工企业或行业不同状况,分别提出了选择优势、发展特色、增强效益、扩大规模、提高质量、营造名牌、加快技术创新,加速制度变革等8大对策,藉此依靠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带动江汉平原农村经济的全面繁荣,促进湖北省农村全面小康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江汉平原水资源保护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江汉平原水资源分布现状,分析了其水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从水资源保护规划的制定、行政管理、市场配置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江汉平原水资源的保护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气候变化对江汉平原冬小麦播种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位于湖北省江汉平原的天门市为研究区域,利用1955-2015年天门市冬小麦播种期内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相关回归等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气候变化对冬小麦播种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湖北省江汉平原地区,传统播种期内气温呈逐渐升高趋势,气候适宜冬小麦播种期逐渐推迟,传统播种期内降水量呈逐渐减少的趋势。利用1981-2015年天门市国家一级农业气象观测站冬小麦观测资料进一步分析了按照传统播期播种冬小麦存在的利弊,得出在湖北省江汉平原地区,冬小麦的播种必须打破传统的种植观念,适当晚播,才有利于冬小麦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4.
对湖北省荆州市和潜江市12个养老院进行实地调查,并对其设计模式进行了分析,归纳出平原农村各类养老院在选址、空间布局、建筑环境以及最终设计效果等方面的优劣。以期对江汉平原地区今后养老院建设提供在建筑设计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5.
江汉平原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胜军  程学军  吴冲龙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5):4596-4597,4629
以江汉平原20世纪809、0年代和2000年3个时期内的土地利用类型动态监测结果为基础,对其进行了利用状况分析、土地利用程度分析、利用程度变化分析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耕地面积在不断减少,围湖造田的现象依然存在;土地利用程度相对较稳定,属于农业用地类型;土地利用格局尚未完全定型,处于调整期;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性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江汉平原涝渍地不同熟期的品种组合和配套栽培技术对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三杂配套模式及其配套技术能明显提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江汉平原棉麦套种方式下小麦对养分的利用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3414”肥料试验,研究了江汉平原棉麦套种方式下小麦对养分的利用效率.结果表明,江汉平原小麦NPK配施增产效果最好,增产量和增产率分别为1 838.7 kg/hm2和79.3%,每千克养分可增产小麦6.7kg;NP、NK、PK配施,以NP配施的产量最高,NK配施的产量次之,PK配施的产量最低,研究区域N是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8.
现代农业中黄淮海地区适宜绿肥种植模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作物品种不断出新,栽培技术不断革新、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等现代农业体系条件下,发展多样化的绿肥种植利用模式,采取因地制宜、见缝插针、有空就种、用养结合的原则,既可解决黄淮海地区多熟高产与肥料不足的矛盾,又有利于耕作制度的创新和科学种田水平的提升。根据黄淮海地区的自然条件与特点,适宜绿肥种植模式有中高肥力区二粮二肥、二粮一肥;中低肥力区棉肥轮作、棉肥间作;盐碱地区二肥一粮、肥饲兼用等模式。  相似文献   

19.
高金梅  汪孝清  黄永平  耿显波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7):1170-1170,1199
江汉平原是我国主要产棉区,但在梅雨期间,因降水集中,强度大,极易对棉花造成涝渍灾害。2003年梅雨量达411mm,较历年同期偏多5成,导致全市皮棉大面积减产。通过对中棉所29与国抗36品种的气候生态适应性试验,着重对2个品种在梅雨期涝渍危害后的恢复状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中棉所29在梅雨期涝渍的气候条件下,比国抗36有着明显的增产优势,该品种适宜在江汉平原种植。通过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抗避灾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