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北省区域谷子生产效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子生产的综合效益关系到谷子生产的发展前景。为了提高河北省谷子生产综合效益,2016年在该地区进行谷子实地调研,利用各县(市)谷子生产数据,采用密切值模型评价方法,对河北省不同生态类型区的谷子生产综合效益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河北省太行山区、太行山前平原和滨海平原区的谷子生产综合效益较高;燕山丘陵区和黑龙港低平原区的谷子生产综合效益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2.
对宝鸡地区不同地貌区农村居民的灾害感知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宝鸡农村居民的居住地貌类型区差异与灾害感知指数显著相关。居住在不同地貌区环境下的人群所担心的灾害类型与当地的真实自然灾害类型基本一致。就宝鸡地区渭河平原、黄土台塬和基岩山地3个主要地貌类型区居民而言,总体灾害感知和旱情感知以山区最强,平原最弱;旱灾因素感知以平原最强,台塬最弱;旱灾防治态度感知以台塬区最强,山区最弱;旱灾防治行为感知以山区最强,黄土台塬区最弱;旱灾承受力感知以黄土台塬区最强,平原最弱。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河北省中药材发展政策环境良好,种植规模不断扩大。2019年,全省种植面积19.33多万公顷,同比增长11.54%。已形成"两带三区"产业发展格局(太行山中药材产业带、燕山中药材产业带和冀中平原安国八大祁药产区、冀南平原金银花、枸杞产区、坝上高原特色药材产区)。  相似文献   

4.
为河北省农作物暴雨洪涝灾害损失定量评估及制定防灾减灾应急预案提供参考,基于河北省农作物历史暴雨洪涝灾情数据,采用SPSS相关分析、曲线估计及非线性拟合等方法,研究河北省农作物暴雨洪涝灾害的脆弱性。结果表明:在现有抗灾能力保持一致的前提下,农作物损失率随着过程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大;在相同情景(几年一遇),太行山沿山县区农作物可能损失率较大,南部平原和北部山区相对较小;当降水量超过30年一遇暴雨阈值时,太行山沿山地区农作物可能损失率90%。  相似文献   

5.
基于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理论,建立以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灾害承受体脆弱性和防灾抗灾能力为主的评估体系,选取河北省沧州市1986—2017年的逐日降水量、小麦播种面积、减产率等指标,利用GIS分析技术和加权综合评价方法,对河北省沧州市小麦干旱气象灾害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大面积的小麦干旱灾害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青县地区、沧州市区,大多是由于干旱致灾因子危险性较大所致;东部承载体易损性相对低,导致干旱灾害发生的风险较低;沧州市区西部的环境敏感性特别高,市区北部防灾减灾能力较差,市区西部的小麦干旱灾害发生风险高于东部。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贫困地区分布广、特困区人口多,是燕山-太行山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的重点。目前河北省旅游精准扶贫取得了较大成绩,但还存在环境质量较低、脱贫能力较弱、政策支持力度较低、融资渠道单一、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提出了加强环保、增强产业带动力、提高居民素质等推动河北省以及燕山-太行山地区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考察分析了河北省燕山、太行山山地土壤的明显垂直变化情况,和山地土壤易受侵蚀,导致土层薄、含砾,一般表土含有机质较高等特点;探讨了人为正确利用山地土壤与否。对山地土壤的发生演变的图式,以及高居民点远近植被和土壤衰退趋势;讨论了以保水保土、水土保持为中心的合理利用我省山地土壤资源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基于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理论,建立以致灾因素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灾害承受体脆弱性和防灾抗灾能力为主的评估体系,选取河北省2010—2018年的暴雨频次、暴雨强度、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指标,利用GIS分析技术和加权综合评价方法,对沧州市暴雨气象灾害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大面积的暴雨灾害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东部的海兴、黄骅和盐山地区,该地区暴雨发生危险性和环境敏感性较大;中南部地势低且平坦,环境敏感性和承载体易损性相对低,导致暴雨灾害发生的风险较低;沧州市区的承载体易损性特别高,市区西部的防灾减灾能力也较差,导致沧州市区西部的暴雨灾害发生风险高于东部。  相似文献   

9.
纵观河北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东南部以平原为主,北部多山地与坝上地区相连,地貌复杂多样,平原、盆地、丘陵、山地、高原,有河北平原、燕山太行山山地、坝上高原三大地貌组成。地形的变化对光照、降水、温度、土壤等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都有显著的影响。由于地形的变化差异明显,所以植物的种类、特点受地形的变化的影响也较为明显。其总体特点,山地、平原木本植物较丰富,坝上地区的草本植物为主要生长物种,山地与坝上地区的过渡带的植物单属科丰富。坡度对植物的种类生长也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刘立国 《农技服务》2014,(4):104-104
<正>河北省地处环京津之要地,承担着保卫首都周围地区绿色天然生态屏障的重要任务。林业建设重点在于山地抗旱造林。一、河北省山地概况及意义河北省山地面积较大有95000km2,占全省总面积近50%。由燕山、太行山两大山脉组成,海拔高于1000m的中山主要分布在赤城、隆化一线以北和涞源、阜平一线以西的太行山部分,是省内天然林的主要分布区域。海拔500~1000m低山,集中分布在平泉、承德、滦平、涉县等地,低山浑圆,河谷宽阔,利于农、林、牧综合发展。我省山区地域宽广,条件复杂,适合多种树木生长,绿化荒  相似文献   

11.
燕山板栗主要病虫害及其无公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燕山板栗特指北京东燕山山脉一带出产的板栗,因此也叫京东板栗,在国际市场上又称天津甘栗.燕山板栗是地域性极强的特产,集中产于燕山山麓长城沿线的河北省迁西、遵化、兴隆、宽城等县(市)及北京市的怀柔、密云等县(区).近年来干旱少雨,板栗病虫害有加重发生之势.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的实践,阐述了燕山板栗产区几种主要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针对四川盆区春季连阴雨灾害发生情况,对油菜花期连阴雨灾害综合风险分析和评估,为防灾减灾和灾害保险研究提供科学基础。【方法】利用四川盆区 1981—2020 年 105 个气象观测站的气象资料,结合油菜生产观测资料、农业统计资料及基础地理信息,对危险性、暴露性、易损性和防灾减灾能力 4 要素指标进行定量评价,并分别建立评价模型。依据自然灾害风险形成机制,构建综合风险评价模型并进行风险区划。【结果】盆东平行岭谷区、盆南丘陵区和盆周边缘山地西南部是油菜花期连阴雨灾害的高危险性区;盆中浅丘区暴露性最高;高脆弱性区域较分散,在盆南丘陵区和盆西平原区分布相对较多;盆西平原、盆南丘陵区防灾减灾能力较强;油菜花期连阴雨灾害综合风险高风险区多集中在盆东平行岭谷区、盆南丘陵区和盆中浅丘区中部,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盆西平原区中部及盆周边缘山地区;中风险区分布最广,占四川盆区耕地面积的 45% 以上。【结论】研究结果与四川盆区气候背景、农业气象灾害时空分布特点一致,能呈现和解释四川盆区油菜花期连阴雨灾害风险。  相似文献   

13.
<正>邢台市地处河北省南部,太行山脉南段东麓,华北平原西部边缘。位于北纬36°51′~37°47′,东经113°52′~115°49′之间,东以卫运河为界与山东省相望,西依太行山与山西省毗邻,南与邯郸市相连,北分别与石家庄市、衡水市接壤。地貌以平原为主,平原与山地(丘陵)比例为7∶3。花生种植业是该市的传统产业,随着城乡人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自然灾害时空分布规律与防灾减灾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949-2008年山东省自然灾害的各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该省发生频率较高、造成损失较大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霜冻、寒潮、冰雹和台风6种,且这6种自然灾害的发生存在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从空间分布规律来看,旱灾区主要集中在鲁西—鲁西北平原和鲁中地区;洪灾区主要分布于鲁南和鲁东南内陆等地;霜冻和寒潮更多地发生在鲁北、鲁东北内陆地区和胶东半岛;雹灾区主要分布在鲁中南山地丘陵区和鲁西南地区;台风区则主要集中于胶东半岛和鲁东南沿海地区。从时间分布规律来看,山东省的旱灾以春旱为主,有的年份会出现冬—春二连旱,洪灾主要出现在夏季和秋季,霜冻灾害主要出现在冬季和早春,寒潮灾害主要出现在秋冬两季,雹灾则主要出现在晚春和初夏,台风灾害主要出现在秋季。为此针对山东省自然灾害分布特征,提出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对自然灾害的预警预报能力等防灾减灾策略。  相似文献   

15.
燕山板栗集中产于燕山山麓长城沿线的河北省迁西、遵化、迁安、兴隆、宽城、青龙等县(市)及北京市怀柔、密云等县(区)。栽培面积约为17.4万公顷,产量7.68万吨,出口创汇近l亿美元。近年来,随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出现了栗农忽视质量管理,增产措施中用药、施肥等技术不规范问题,造成板栗品质下降、效益滑坡,课题组通过三年试验及各项技术组装配套和三年示范、推广,总结出提高燕山地区板栗品质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浙江突发性山地灾害与区域地质构造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山地灾害普查资料,在地理信息系统MapInfo和ARC/Info软件支持下,对山地灾害与三种地质构造作相关性研究.结果发现山地灾害的分布情况具有沿深(大)断裂展布的带状分布规律;被火山构造控制的斑块状分布规律;受新构造运动制约的垂直分布规律.这些分布规律的发现,可为山地环境评价与区划、山地防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我国生态环境中的“脆弱”地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交错带,也叫做生态脆弱区,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交界过渡的区域。我国的生态交错带遍布全国各地,种类丰富多彩。东北地区的生态交错带以森林草原交错带为主,分布于大兴安岭山地和燕山山地森林外围与草原接壤的过渡区域;西北的荒漠绿洲生态交错带主要分布于河套平原及贺兰山以西、  相似文献   

18.
冰雹灾害风险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永红  葛徽衍  郭建茂 《安徽农业科学》2013,(31):12385-12386,12391
采用陕西渭南市11个气象站1961~2010年的降雹资料、冰雹灾害资料和经济发展资料,基于ARCGIS平台,从冰雹的孕灾环境敏感性、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易损性、防灾减灾能力4个因子进行分析,形成了渭南市冰雹风险灾害区划。结果表明,渭南市冰雹灾害高敏感区在南北两端山地,冰雹灾害高危险区在白水和澄城,冰雹灾害的高易损区在澄城、合阳及韩城的西南部;渭南市冰雹灾害的防御能力自西北向东南递减,白水、富平和澄城的防灾减灾能力强;冰雹灾害的高风险区在澄城、合阳、白水和韩城的西南部、富平的北部。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前河北省节水技术模式推广应用效益不佳的问题,对资源缺水的太行山山前平原节水技术模式推广范围进行研究,确定节水技术模式推广应用的潜力系数。本研究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山前平原内50个县(市)冬小麦、夏玉米生产条件和农业生产条件的相似程度进行聚类分析,推算出主体技术模式推广应用的潜力空间。结果表明:太行山山前平原栾城试验站形成的节水模式推广应用潜力达0.88,可以在山前平原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文章应用区域灾害系统和灾害链的理论,通过对2007年福建省极端天气灾害进行综合实例分析,发现福建省的主要自然灾害是以台风的发生为源头,并以灾害链形式形成一系列的次生灾害。最后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自然灾害的成灾机制,并提出了综合防灾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