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3种茎色类型的田七苗为试材,分别测定其苗期的农艺性状和生理特性。结果表明,紫色茎秆田七苗的叶长、叶宽、单叶面积、株高、茎粗均大于绿茎和过渡茎,过氧化物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整体上比绿茎和过渡茎的高,不同茎色类型田七苗之间的叶绿素含量差别不明显,紫色茎秆田七苗的丙二醛含量整体上比绿茎和过渡茎的低,说明紫色茎秆田七苗具有叶片宽大、株型粗壮的农艺特性优势,且抗逆性和次生代谢物的合成潜力高于绿茎和过渡茎。  相似文献   

2.
多效唑对大豆某些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大豆始花和盛花期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喷施全株,结果表明:处理后,大豆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硝酸还原酶、过氧化氢酶及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均显著提高;同时大豆的产量及品质有所提高。综合分析,多效唑处理对大豆植株有多方面有益的生理生化效应,因此在农作物生产的化控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3.
多效唑对河北香菊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不同时期和不同质量分数多效唑对河北香菊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多效唑后,河北香菊的茎秆变粗,这种效应随多效唑质量分数增加更明显。在一定的多效唑质量分数下,香菊的株高显著降低。喷施多效唑提高香菊的叶绿素质量分数和叶绿素a/b值;提高营养生长期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降低蕾期的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增加可溶性糖质量分数,蕾期的增加幅度大于营养生长期;降低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营养生长期低质量分数多效唑处理下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降低幅度大于高质量分数,蕾期则相反。河北香菊对多效唑的反应因不同时期而异。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田七种植基地不同生育期的田七植株进行采样并检测分析,研究田七皂苷含量累积变化规律,其结果表明,靖西市新靖镇玉琢村足保屯所产田七总皂苷含量从7月份开始就已经达到10%,远高于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中所规定总皂苷含量不低于5%的药材质量标准;各种皂苷成分累积规律并不呈现较为明显的逐渐上升态势;田七皂苷中人参皂苷Rg1、Rb1及三七皂苷R1在不同生育期的变化规律也不尽相同,人参皂苷Rg1含量在总皂苷含量中的比重最大;田七总皂苷含量以11月份采收含量最高,达到11.64%。  相似文献   

5.
吴茱萸中总皂苷、总黄酮和总酚酸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测定吴茱萸生药和提取物中总皂苷、总黄酮和总酚酸的含量.方法 采用80%乙醇提取,正丁醇萃取,乙醚脱脂的方法提取吴茱萸;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皂苷、总黄酮和总酚酸的含量.结果 实验用的两种吴茱萸生药中总皂苷、总黄酮和总酚酸的百分含量分别为5.78、5.24、30.23和12.36、10.99、24.36;提取物中总皂苷、总黄酮和总酚酸的百分含量分别为29.56、52.14、81.88.结论 不同吴茱萸药材中总皂苷、总黄酮和总酚酸的含量差异显著(t检验,P<0.01);吴茱萸提取物中含有大量的皂苷类、黄酮类和酚酸类成分.  相似文献   

6.
以不同用量(种子干质量的2%、4%、6%和8%)的黄芪种衣剂(AM)包衣为处理,以ND牌种衣剂(种子干质量的8%)包衣和空白种子为双对照,比较研究了不同处理条件下,2年生膜荚黄芪(Astagulus membranceus)植物中黄芪甲苷含量、总黄酮含量、总皂苷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黄芪种衣剂(AM)可以显著改善黄芪药材品质.各质量分数韧皮部处理均能够提高黄芪甲苷含量及总黄酮、总皂苷含量.就有效成分含量而言,在同一质量分数韧皮部下,黄芪种衣剂的处理效果优于大田作物中常用的ND种衣剂.AM(4%)处理为较适宜的包衣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7.
《吉林农业科学》2016,(4):49-52
针对水稻旱育秧田化学壮秧剂长期大量施用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本文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把几种功能微生物菌与矿质营养复配成复合微生物药肥并用于水稻育秧,研究水稻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及脯氨酸(Pro)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复合微生物药肥施用后水稻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均显著增高,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秧苗抗逆酶活性增加是复合微生物药肥提高水稻幼苗抗逆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探索花色素苷及其合成过程中某些生化物质含量的关系,将新几内亚凤仙花瓣发育分为8个阶段,通过测定各阶段花瓣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脱镁叶绿素的含量以及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来探讨上述因素对花色素苷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瓣发育过程中,花色素苷含量在花蕾即将开放时达到最高值;花色素苷合成的关键时期在花瓣发育的前4个阶段;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以及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与花色素苷的累积均有一定相关性;花未开放之前,随着花色素苷含量的增加,可溶性糖含量增加,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苯丙氨酸解氨酶在花瓣发育前期表现出较高活性,其峰值均先于花色素苷的峰值出现;脱镁叶绿素的降解有助于花色素苷的合成。  相似文献   

9.
 测定不同抗性的烟草品种接种赤星病菌后,苯丙氨酸解氨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以及总酚和类黄酮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峰与抗病性负相关,抗病品种的总酚和类黄酮含量高峰及过氧化物酶活性峰高于感病品种.这些峰值的大小可作为鉴定品种抗病性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0.
以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 Bge. var. mongholicus(Bge.) Hsiao)干燥根的黄芪饮片为试验材料,将黄芪饮片进行盐浸,采用炒、饭蒸的方法炮制了炒制盐浸黄芪、饭蒸盐浸黄芪,以生黄芪为对照,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生黄芪、炒制盐浸黄芪、饭蒸盐浸黄芪的总多糖、总皂苷、总黄酮质量分数,分析不同炮制方法对盐浸黄芪主要化学成分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总多糖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依次为炒制盐浸黄芪、生黄芪、饭蒸盐浸黄芪;总皂苷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依次为生黄芪、炒制盐浸黄芪、饭蒸盐浸黄芪;总黄酮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依次为生黄芪、炒制盐浸黄芪、饭蒸盐浸黄芪。2种方法炮制的中药黄芪中的总多糖质量分数差异不显著,总皂苷、总黄酮的质量分数差异不明显,炒制盐浸黄芪中总多糖成分质量分数增加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不同药物处理,测定枣疯枝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过氧化物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吲哚乙酸可促进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强,吲哚乙酸浓度与过氧化物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适宜浓度的土霉素和吲哚乙酸可以大大增强与抗枣疯病密切相关的过氧化物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的酶活性.枣疯枝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过氧化物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提高.该两种酶可作为抗枣疯病品种选择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以浙江省葡萄主栽品种甬优1号为试材,分别用保康灵1号(BKL1)、化学农药和清水处理后测定葡萄叶片面积、厚度、叶绿素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果实重量和总糖含量以及葡萄霜霉病和炭疽病的发病率等指标。结果表明,相比清水对照,BKL1处理能增加葡萄叶片面积和厚度,提高叶绿素含量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增加葡萄果实重量,并能提高葡萄果实总糖含量,减少葡萄霜霉病和炭疽病的发病率。除叶片面积、霜霉病和炭疽病的发病率外,BKL1处理在其他指标上均优于化学农药。总之,BKL1能改善葡萄的生长系统,促进葡萄增产和品质改善,并能激活葡萄的免疫系统,增强葡萄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13.
硅对黄瓜苯丙酸类代谢的影响及与抗白粉病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抗/感白粉病的"津春4号"和"ZJ02-09"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硅酸盐和诱导接种白粉菌处理后黄瓜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以及阿魏酸、木质素和绿原酸含量的动态变化与抗病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不接种的情况下,施硅与否对抗/感品种植株叶片的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以及阿魏酸、木质素和绿原酸含量均无显著影响.接种白粉病菌后,黄瓜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明显升高,抗病品种酶活性明显高于感病品种;伴随酶活性的变化,阿魏酸、木质素和绿原酸含量也明显增加;施硅能显著提高黄瓜感病品种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但对抗病品种的影响不显著.施硅能显著降低感病品种植株的白粉病病情指数,提高其对白粉病的抗病能力,相对防治效果达41.56%.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外源NO对半夏体内次生代谢的调控机制,以半夏组培苗为材料,研究在喷洒不同浓度SNP(NO供体)后体内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谷氨酸合酶(GOGAT)活性、谷草转氨酶(GOT)活性、总生物碱质量分数和鸟苷质量分数的变化和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浓度SNP均能提高半夏组培苗体内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谷氨酸合酶(GOGAT)、谷草转氨酶(GOT)活性,增加次生代谢产物总生物碱和鸟苷质量分数.其中,1 mmol/L SNP处理组在第24天时效果最好,总生物碱及鸟苷质量分数分别比对照增加了66.1%,188.3%.外源NO可能通过提高半夏组培苗体内PAL,GOGAT,GOT活性,加速无机氮的同化及转化效率,提供更多的代谢前体物以促进总生物碱及鸟苷积累.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黄芪多糖处理过的小叶杨(Populus simonii)在接种杨树烂皮病菌(Valsa sordida)后其体内与抗性有关的物质含量和酶活性的变化,探究了黄芪多糖增强植物抗病性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黄芪多糖对杨树烂皮病菌菌丝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低质量浓度黄芪多糖在短时间内能够提高小叶杨叶片内可溶性糖质量分数,而高质量浓度黄芪多糖可使小叶杨叶片内可溶性糖质量分数缓慢持续增加;0.010 g·L_(-1)黄芪多糖处理后,叶片内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总酚活性在0.100 g·L_(-1)黄芪多糖处理组中达最高;黄芪多糖各质量浓度处理后,叶片内叶绿素a、b及总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黄芪多糖能够通过提高与抗性相关的物质的含量及酶的活性来提高林木自身抗性,从而促进林木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大田中增补UV-B胁迫条件下1年生三七植株光合色素、酚类(包括总酚、总黄酮和花色苷)和总皂苷的含量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 1年生三七植株在大田中每天被UV-B辐射1 min,在UV-B灯下的植株被作为圆心,实现叶片的环状取样;叶片光合色素、酚类和总皂苷含量用分光光度法检测.[结果]随着取样半径的增加,增补UV-B的强度显著下降,叶片叶绿素(Chl)a、b、Chl (a+b)、类胡萝卜素(Car)和总光合色素(Chl+Car)极显著增加,Chl a/b总酚含量(TPC)极显著下降,但Chl (a+b)/Car变化不显著.总黄酮、总花色苷和总皂苷含量均因UV-B强度的增加而增加.UV-B强度与Chl a/b呈正相关,与Chl a、Chl b、Chl(a+b)、Car和(Chl+Car)含量呈负相关;TPC、总黄酮含量(TFC)、总花色苷含量(TAC)和总皂苷含量(TSC)两两间呈正相关,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UV-B强度与TFC呈显著正相关、与Chl (a+b)/Car呈显著负相关、与TPC、TAC和TSC间呈不显著正相关.[结论]合适剂量的增补UV-B可能是提高三七TSC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7.
以黄化果树和正常果树根部土壤及叶片为研究对象,通过土壤立体采样后,测定树体根部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pH 5个土壤指标和叶片叶绿素、铁素质量分数,采用通径分析方法,研究各土壤指标对叶片叶绿素和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速效钾质量分数对叶片总叶绿素质量分数影响最大,且表现为负效应。土壤中碱解氮对黄化叶片叶绿素质量分数呈正效应,适当增加碱解氮质量分数,可增加猕猴桃叶片中总叶绿素质量分数,减轻黄化病的发生。土壤有机质对叶片叶绿素质量分数的直接作用为正效应,部分效应会被钾素的负效应所掩盖,碱解氮与有机质在增加叶片叶绿素的作用为协同作用,生产中,增施有机肥料是防治猕猴桃黄化病发生的重要措施。速效磷和pH对叶绿素质量分数总影响和直接作用均为负效应,均会引起猕猴桃叶片中叶绿素质量分数降低,导致黄化的发生。正常绿叶和黄化叶片的总铁质量分数差异不显著,平均值相差不大,二者盐酸浸提铁的质量分数差异也不显著,但二者总铁与盐酸浸提铁质量分数的比值(总铁/浸铁)差异显著,且比值越大,黄化越严重。因此可以用总铁/浸铁比作为研究果树黄化严重程度的指标。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数量增加,均能降低叶片总铁/浸铁比值,缓解猕猴桃叶片黄化。  相似文献   

18.
以红叶李(Prunus cerasifera Ehrh.cv.atropurpurea Jacq)、红叶桃(Prunus persica f.atropurpurea Schneid)、美人梅(Prunus×bliriana‘Meirenmei’)等3种李属红叶树种为材料,从2007年5月~2007年10月每月测定1次叶片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及花青素含量以及相关生理物质含量或活性,分析了3树种叶片色素含量和相关生理物质在生长季中的变化规律及相关关系。结果显示,3树种叶片中花青素含量及花青素含量与叶绿素含量的比值均表现为先下降再上升的变化规律,这种变化与叶色的年变化基本一致。叶绿素含量表现出下降→上升→下降的S形变化规律,第一个高峰出现时间和花青素一致,均在5月份。3树种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基本表现为下降→上升→下降→上升的W形变化规律。美人梅和红叶桃花青素含量与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呈显著正相关,3树种花青素含量与叶片pH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变化无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测定不同抗性的烟草品种接种赤星病菌后,苯丙氨酸解氨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以及总酚和类黄酮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峰与抗病性负相关,抗病品种的总酚和类黄酮含量高峰及过氧化物酶活性峰高于感病品种.这些峰值的大小可作为鉴定品种抗病性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百色市2015年6个不同海拔县(市、区)收获的田七地下根进行采样分析,初步掌握了百色市不同海拔田七产品质量,其结果表明:本试验中,全市平均单株根干重为9.45 g,根总皂苷含量9.6%,单株根总皂苷量0.95 g。海拔是决定田七产品质量较为关键的决定因素,本试验建议田七种植海拔达700 m以上较为合适。在本试验中,并不是生长表现旺盛的田七植株,其地下部分总皂苷含量就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