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生态脆弱地区的扶贫开发,发展经济固然重要,但绝不能以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而应建立在充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探索一条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有机结合的绿色路径。本研究基于宁夏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经济社会基本条件,围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创新性地构建宁夏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绿色发展路径,从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开辟绿色路径。  相似文献   

2.
脱贫内生动力是指贫困群体要有摆脱贫困的主体意识,主动作为的意愿和实现自我发展的能力。贫困群体在封闭、依赖、合作、自立四种状态下各有不同表现。要杜绝穷自在、得过且过、等靠要等错误思想,以克服思想、行动和作风三个维度贫困探寻脱贫内生动力的培育路径。树立主体意识,正确认识贫困,做行动至上者,以脱贫成绩巩固脱贫内生动力。建强基层党组织,以优良作风保障贫困群众、贫困地区顺利脱贫。  相似文献   

3.
贫困地区内生动力不足是导致贫困地区无法摆脱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我国贫困地区贫困人口之所以存在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贫困地区空间结构的影响。在我国整体的社会空间结构中贫困地区往往位于空间结构的发展边缘,在减贫发展的过程中又会受到空间错位的影响,导致政府部门的相关减贫扶贫政策无法取得应有的效果。因此,从空间理论视角出发,探讨空间理论视角下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不足的相关问题,希望通过研究能够帮助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拓宽发展空间,激发其内生动力,进而达到减贫脱贫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三种农村贫困治理模式的剖析,探索农村贫困治理有效运行的机理。农村贫困地区的稳定脱贫,必须坚持内源性发展,遵行"资源输入—资源承接—资源内生"的路径,借助外援资源催生内生资源,实现贫困地区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力,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乃至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由之路。本文在对山西省32个贫困县185个村集体经济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当前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着发展水平低、外部依赖性强以及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并从发展路径、产权制度、治理结构等方面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从强化法律赋权、拓宽发展路径、促进社会认同三个方面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西部是我国贫困人口的重要集中区,约占全国贫困人口的65%。本研究针对西部贫困地区出现的新特征——区域性、民族性和脆弱性,着眼于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较弱的实际,分析了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不足产生的制约因素,进而在相关概念界定的基础上,阐释了西部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内生路径和外生路径,并提出了西部贫困地区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民族贫困地区人口生计脆弱、经济发展滞后,集中表现为物质资本匮乏、人力资本低下、社会资本不足的多维贫困。在2020年时间节点约束下,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民族贫困地区需遵循内源性发展理念,构建以内生动力培育,多元主体参与的贫困治理框架,逐步打造一种以政府扶贫资源为依托,以培育内源性发展能力为动力机制,以内源资源开发为增收模式的可持续性、稳定脱贫路径。结合库克拜村减贫实践分析发现,政策、行政、制度等扶贫资源有序推进,在物质资本层面实现贫困有效干预;民族贫困地区实现从外部资源推动到内在素质提升转型,贫困群体由"被动脱贫"向"主动脱贫"转变;基于优势草场资源开发,民族贫困地区人口生计多样化,脱贫稳定性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8.
在打好南宁市精准脱贫攻坚战,必须充分激发培育贫困地区脱贫人口的内生动力。通过对南宁市贫困地区扶贫发展现状分析,结果发现南宁市贫困地区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的原因主要在依赖物质帮扶、扶贫产业同质化严重、基层组织号召能力偏弱3个主要问题。据此从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培育地域特色产业、改善基层组织治理等方面提出建议,以促进激发培育南宁市贫困地区精准脱贫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7):198-199
培育特色农业产业链是提升贫困地区内生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从政府、市场、利益、创新四个方面分析了贵州省连片特困区农业产业链的演进动力机制,以此为基础,提出贫困地区农业产业链的演进要经历传统农业产业链、转型农业产业链和现代农业产业链三个阶段,以期更好的推进贵州省山地特色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精准扶贫是西部贫困地区的工作重心,而干旱山塬区是实现精准脱贫的难点地区。本文在会宁县干旱山塬区调研的基础上,从扶贫实效、科技创新、农村软实力、党和政府的公信力等方面总结了经验,认为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土地利用集约化不够、缺水、缺少劳动力、内生动力不足,最后在产业支撑、绿色发展、制度保障、避免形式主义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系统GMM方法的安徽省16个城市2010—2018年动态面板模型研究表明,金融发展规模对贫困减缓的影响要大于金融贷款效率对贫困减缓的影响。同时,贫困具有持续性,金融发展能够有效减缓贫困,而经济增长也能起到减缓贫困的作用。金融扶贫作为扶贫攻坚尤其是农村扶贫措施的一部分,在促进我国农村产业发展、减缓贫困的进程中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从发展视角来看,今后亟待积极地扩展金融发展规模,进一步着力于完善征信体系,并切实提升对金融扶贫的有效管控。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安徽省农村扶贫开发经历了解决生存性极端贫困、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驱动群体性减贫、规模化开发式扶贫、综合扶贫开发及精准扶贫五个阶段,总结出了党的领导、政策组合、资金整合、聚焦重点、多方合作、激发动力等经验,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安徽还需夯实脱贫攻坚成效的基础性工作,建立防止返贫工作机制,完善巩固脱贫成效保障措施,着力提升财政资金管理水平和政策成效,切实加强组织保障等相关扶贫政策,巩固安徽省脱贫成效,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旅游精准扶贫助推贫困地区乡村振兴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贫困地区精准脱贫是乡村振兴的重点难点和优先任务,旅游扶贫已经成为我国贫困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推动旅游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是实现贫困地区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本文立足文献述评、调研认知与研究思考,探讨旅游精准扶贫在贫困地区乡村振兴中的主要作用、现实问题和推进途径。研究表明,旅游精准扶贫可以促进贫困地区乡村振兴已成为各方共识,同时也面临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内生增长乏力、生态环境制约等诸多挑战,乡村旅游扶贫需精准识别发展乡村旅游所具备的资源、区位、市场等条件和可行性,将乡村振兴战略的思想和原则融入具体的旅游精准扶贫计划与行动之中。具体需要准确把握好适宜区域、实施主体、主导产业、资金来源和保障机制,创新乡村旅游扶贫的商业模式、聚合乡村旅游扶贫的智力资源、夯实乡村旅游扶贫的文化底蕴、坚守乡村旅游扶贫的绿色发展底线、优化乡村旅游扶贫管理和组织机制,进而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等五个方面全方位精准有效地助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中国农村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与驱动因素,从生产、生活、生态3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在测算出各地区2005—2014年农村绿色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运用Dagum基尼系数法分析其时空差异,并构建计量经济模型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中国农村绿色发展水平整体较好且处于上升趋势,其中东部中部西部东北;2)中国农村绿色发展水平总体差距不断扩大,东部与西部的区域内差距相对较大,而总体差距主要来自于区域间差异;3)中国农村绿色发展水平与人均GDP、城镇化水平、农业科技水平以及农户投资能力显著正相关;各区域农村绿色发展的驱动因素同中存异,人均GDP对东部和西部、城镇化水平则对中部和东北均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城镇化水平和生态保护社会投资对西部农村绿色发展产生显著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5.
精准扶贫对中国扶贫工作具有坚实的、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具有可持续性、时代性的扶贫 方式可有效对接2020 年完全脱贫后的扶贫机制。本文指出目前在贫困农村实施准扶贫过程中仍然 存在的一些不精准问题,并提出在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共同干预帮助下,提高农村贫困群体的自我追 求及生存能力的办法,从而从根本上彻底摆脱贫困,进入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6.
依托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构建包含经济增长基本面和社会发展两大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测算和分析安徽2004—2018年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结果显示,2004年以来安徽经济增长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在增长基本面维度方面,强度和创新性提升较稳定,稳定性、外向性和合理性波动较大;在社会发展维度方面,健康、生态和福利稳步上升,基础教育发展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以"创新"为引领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以"绿色"为要求协调生态环境和经济增长,以"共享"为目标持续推进社会保障和民生改善可以有效提升安徽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00年来中国水产养殖发展趋势和方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水产养殖国家,为全球粮食安全和营养供应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中国水产养殖需要解决与粮食安全、减贫和提供就业、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等相关的复杂且敏感的问题,以期达到更加可持续地发展。本文系统综述了2000年来中国水产养殖发展趋势、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中国水产养殖业自2000年以来获得了持续的发展,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新增的特种养殖品种使得产业多样化水平增加,一些传统的养殖模式逐渐消失,而新的养殖技术和模式不断涌现。中国水产养殖的变化和发展响应了社会发展对水产养殖业的需求。然而中国水产养殖目前仍面临诸如生态环境、科技水平、产品供应结构、小农生产和政策风险等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中国社会发展和经济水平不断进步,发展水产养殖的主要侧重点也逐渐从提供食物到提供就业和发展经济,再到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中国水产养殖业需要充分利用最新的设施装备技术、信息技术、遗传育种技术、营养饲料和病害防治技术促进水产养殖业发展,努力提高水产养殖业规模化和组织化,促进渔业“一、二、三产”协同发展,并在新形势下逐渐走向国际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在脱贫攻坚战的大背景下,我国正在大力支持乡村扶贫项目。本文对灵山县稻虾共作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扶贫项目进行了详细介绍,对该项目可以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系统的阐述。结合该项目的当前现状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提出了项目的发展路径,以期该项目能够越来越好,为农村经济注入更多的血液,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为深入了解有关地方开展土地整治促进扶贫开发的主要做法、典型经验和取得的成效,为下一步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对贵州省进行了实地调研。调研发现,贵州省近年来有效运用土地整治平台,通过建设农村生产生活设施、增加贫困地区农民就业、促进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加强土地生态环境建设等措施,在扶贫开发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增加了农民收入、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步伐、加强了生态保护、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通过优化用地结构保证了扶贫开发的用地需求。但是,土地整治在促进扶贫开发中也存在诸如涉农资金整合难度较大、项目管理滞后实际需要、激励政策尚未形成体系和基础工作存在薄弱环节等问题和不足,需要在脱贫攻坚中予以重视和解决。建议针对前述问题找准定位并精准施策,需加强项目资金整合、创新项目管理方式、健全激励政策体系和做好相关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