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农村》2018,(11)
正产业兴,百业兴。推进乡村振兴,要把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首位,做大做强高效绿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乡村服务业、乡土特色产业、乡村信息产业,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要从农业内外、城乡两头发力,探索促进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的政策措施,进一步调动城乡两个积极性,增强农民就业增收能力,提高农业竞争力,在产业发展中促进各方面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
乡村振兴战略是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七大战略"之一,是在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的困境背景下产生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五个"总要求,坚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积极引进专门人才,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最后要推进城乡融合。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九大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方案层出不穷。侧重围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和基础环节,为农村建设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服务,因此,我们要加快建设和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4.
农村三产融合与现代农业发展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农村三产融合与现代农业发展对于破除城乡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矛盾,实现城乡各自充分发展及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实现乡村振兴,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基于农村三产融合与现代农业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析,从市场资源配置、社会主体参与和政府制度保障深入剖析农村三产融合与现代农业发展的作用机制,探讨了农村三产融合与现代农业发展的实现路径。结果表明,农村三产融合与现代农业发展对于加快农业供给侧改革、振兴乡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加快了现代农业发展进程,现代农业发展为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提供了基础,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基于此,为深入推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促进农村三产融合与现代农业发展,提出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加强城乡产业间要素资源自由平等流动;强化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想要推进乡村振兴,首当其冲是要解决好"产业兴旺",产业不兴旺,农民不富裕,就很难实现乡村振兴,因此产业兴旺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如何实现产业兴旺,就要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不仅可以促进  相似文献   

6.
为了强化“三农”工作指导效果,解决“三农问题”,应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基本理念,在重视产业发展与乡村文明建设的基础上,建设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加快乡村治理的现代化,从而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管理。本文以此为背景,分析了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邬赟燕 《浙江农业科学》2020,61(11):2197-2199
浙江省自2017年列入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以来,将实施标准化工作改革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工作抓手,围绕“浙江农业”以及农业农村领域的“浙江治理水平”进行了创新性、探索性的尝试。本文总结了浙江省实施农业农村标准化改革取得的成效,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供给侧结构改革和浙江省绿色农业、效益农业、美丽乡村和农村综合治理,提出了当前农业农村标准化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推进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成效的实施对策,充分发挥标准化在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8.
陆昇 《河南农业》2019,(15):37-39
传统“三才”理论是农业文明的智慧结晶,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借鉴传统“三才”理论的思想精华,就是要继续夯实农业“天”的基础地位,推进农业现代化转型;发挥土地“地”的资源资本价值,教化净化作用,推进乡村升值、完善乡村善治、保护乡村环境;要尽“人”力、享“人”和,推进乡村建设,复兴乡村文化、实现城乡融合。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农业的内涵和功能不断延伸和扩展,农村价值显化。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作为增强内循环能力的重要领域和重要战略支点,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是畅通“双循环”的排头兵。然而,农业农村在融入和服务“双循环”的过程中,存在着供需错配导致国内经济低效运转、产业根基不深导致农业产业升级难以启动、农村产业融合度不高导致“四链”难以加速、要素流通不畅导致城乡融合道路受阻、农村改革“内卷化”导致经济发展航向偏离、开放新高地建设滞后导致“双循环”连通不畅等困境。要从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供需;增强产业基础现代化,推动农业产业升级;推进农村三产深度融合,加速“四链”协同;树立城乡融合发展思维,优化空间布局;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提升农村改革深化水平;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改革,打造“双循环”战略枢纽六个方面探索农业农村创新发展的出路,以期推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就要对农业产业的发展全面掌握,为农村居民塑造生态宜居的环境,提高农村地区的文明建设,采取有效的农村治理措施,带动农村居民生活富裕。农村要发展,就要全面推进农业进步,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农业农村要获得优先发展、就需要运行农业现代化体系,促进农村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以促进乡村振兴。本论文针对乡村振兴战略中新时代"三农"问题的新突破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同时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这表明既要建设现代化繁华城市也要建设现代化繁荣乡村,促进城乡发展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建设发展历程(一)起步阶段(1978-1992)改革开放后,农村地区积极推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升,  相似文献   

12.
促进农村就业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维持乡村交换系统功能的重要基础。通过发达国家和地区与发展中国家的对比可以发现,成功的农村就业促进政策的核心特征是在农村发展的整体性框架下考虑和设计农村就业促进政策,尤其要重视乡村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对就业的支撑功能;同时,适应农村发展的需要与人口结构的变化,要将农村就业促进的目标定位于促进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而非仅仅定位于扶贫或提供基础性生存保障,并不断推动农村就业促进政策创新。借鉴国外经验,国内农村就业促进政策要在促进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总体导向下,兼顾“就地就近就业”和“外出转移就业”的双重目标,基于农村发展乃至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大局进行整体性政策设计,并重点支持立足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乡村数字化就业岗位的开发。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要求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山东省提出的农业“新六产”是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农业“新六产”强调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产业链相加、价值链相乘、供应链相通“三链重构”,打造农业产业化升级版,全面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我们应当顺应产业融合发展趋势,打破产业及价值与利益链接中的藩篱,大力发展农业“新六产”,带动资源、要素、技术、市场需求在农村的整合集成和优化重组,大幅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农业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  相似文献   

14.
美丽乡村建设,是落实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途径,是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推进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有效路径,更是扩大投资渠道和农村发展需要的战略之举。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城乡联系也日益密切,然而城乡差距依旧较大,因此,建设美丽乡村不仅仅是满足农村居民的需要,也是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更是整个社会的需要。要建设美丽乡村,就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健立全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是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取得了巨 大进步,同时也存在城乡差距较大、利益联结机制不成熟、农产品加工业规模化水平偏低、三产融合尚处较低层次等问 题。税收是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但我国涉农税收政策与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存在 基础农业税收优惠不合理、衍生农业税收优惠力度小、加工农业“高征低扣”、出口农业退税率过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税收优惠政策不明确、农民暗税沉重等问题。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要完善基础农业、衍生农业、加工农业、  相似文献   

16.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城乡要素流动是农村发展的重要任务。通过分析双阳区农村地区的发展现状,发现双阳区在农村建设方面存在着人才流失、数字化建设认识不足等问题。应通过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村资监督工作,壮大乡村建设人才队伍,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等措施加快农村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而乡村要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总体要求中提出要“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把“拓展乡村特色产业、优化乡村休闲旅游业”作为重点任务。因此,文化旅游与乡村产业跨界融合发展,将成为提振农村经济的重要方向,农文旅产业的强大活力,将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劲动能,加深农文旅全方位、全维度、全要素融合,  相似文献   

1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新中国成立以来,城乡关系先后经历城乡兼顾、城乡互动、城乡均衡、城乡统筹等阶段,城乡融合是新时代城乡关系高质量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主要“新”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双轮驱动、要素双向流动和经济共通互动发展、以县域为载体的空间共生协调,成为进一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9.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对"三农"工作作出的新战略部署,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已有8000多万农业人口落户城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城市与农村是命运共同体,发展目标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现代化建设要通过城市发展带动农村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要求将"三农"工作放在实现现代化的首要位置,农村优先发展为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王美青  孙永朋  徐萍  金飞 《浙江农业科学》2020,61(12):2466-2468
本文以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长兴县小浦镇的农村综合改革集成建设为案例,从打造绿富美产业、深耕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区域抱团发展、加快农村"三资"转化和创新乡村治理机制等视角出发,总结了相关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凝练了以党建为引领、发挥总社作用抱团共同发展,化资源为资本、深化产权改革发展美丽经济,融多元为一体、强化产业转型持续助农增收,以数字为手段、完善社会治理实现共治共享等成功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