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在我国玉米种植的主要农业产区,大多数都属于旱作农业生产区。由于玉米是旱粮作物,加上农业生产区的气候原因和热量条件,导致玉米多采用套作种植的模式。玉米的年产量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70%以上,在缓解粮食压力这一地位上使得玉米的高效栽培技术有了很大的研究发展潜力。使得本文就套作玉米传播轻简高效的栽培技术应用的必要性及套作玉米传播轻简高效载培技术实践的创新性应用进行探析,来挖掘轻简高效栽培技术的模式,栽培技术的要点,栽培技术能创造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复种指数和土地利用率,浙江省东阳市形成了"‘浙贝母-春玉米套作’-秋玉米"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即在春季玉米种植时,先将春玉米与浙贝母套作,收获后在秋季再连茬种植秋玉米。为促进"‘浙贝母-春玉米套作’-秋玉米"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的推广应用,现对该模式的栽培技术要点进行总结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春马铃薯套作玉米—水稻—莴笋接茬种植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春马铃薯套作玉米—水稻—莴笋接茬种植模式的主要栽培技术,以为该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增加火龙果园的收益,同时提高土地利用率,采用火龙果套作秋冬季菜心种植模式,总结出了该种植模式的配套栽培技术,包括:秋冬季火龙果管理技术、菜心套种栽培技术,以期为提高火龙果园收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介绍小棚西瓜—鲜食玉米套作高效栽培模式,并分别介绍该模式下西瓜、鲜食玉米的栽培技术,以期为该模式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毕节地区马铃薯玉米套作栽培技术模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毕节地区马铃薯玉米套作栽培技术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因子复合产量的影响顺序为玉米种植密度>马铃薯种植密度>分带带距.建立了毕节地区马铃薯玉米套作复合产值在1070.64元的栽培技术措施分带带距1.7471~1.9100m,马铃薯种植密度3256~3863株/667m2,玉米种植密度3536~4050株/667m2.  相似文献   

7.
“鲜食蚕豆/鲜食春玉米、鲜食秋玉米”高效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如东县加强了以玉米为主体的间、套作多熟制种植模式地研究与推广,其中"鲜食蚕豆/鲜食春玉米—鲜食秋玉米"高效种植模式增收效益明显,笔者对该栽培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温室草莓与番茄套作是东海县的新型栽培模式,充分利用日光温室的空间,在不影响草莓种植的前提下,于温室后墙基部延东西向种植1行樱桃番茄,可有效增加温室效益。本文对该草莓-番茄套作高效栽培技术进行了相关介绍,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乐至县地处四川盆地中部,套作种植是该县玉米生产的主要模式.为探索川中丘陵区套作玉米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本文开展了套作玉米模式、品种、播期、密度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双二五""麦/玉/苕"和"双三O""麦/玉/豆",4月上旬播种,半紧凑型品种密度54000~60000株/hm2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与玉米套作是贵州山区旱地的主要耕作制度,通过对套作模式的分析比较及综合效益评价,总结提出了黔西北山区马铃薯与玉米双行聚垄套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在全区推广应用.实行马铃薯与玉米双行聚垄套作,既适当提高了作物的种植密度,又改善了田间通风透光条件,提高了光能利用率和肥料利用率,从而提高了单位面积马铃薯和玉米的种植效益.在生产上要重点抓好良种选择、精细整地、双行聚垄套作、科学施肥、强化中耕管理和适时收获等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甜糯玉米与甘薯套作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甜糯玉米/甘薯套作的最佳模式,以探索最适宜广西本地的甘薯种植模式。结果表明,单作甘薯产量均高于套作的甘薯产量,桂薯131提高套作玉米产量5.06%。广87品种无论套作还是单作的产量均高于其他品种。  相似文献   

12.
为增加武陵山区烟农收入,探讨以烟为主,适宜武陵山区旱地烟区的套作方式,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总结出一套烟草与半夏套种栽培技术模式。调查半夏与烟草的套作模式对增收效益和烟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半夏与烟草套种,平均纯收入为116900元/ hm2,与两种单独常规种植方法相比分别提高了323%和24%。套种模式与烟草单独连续种植相比,烟草青枯病发病率平均降低72.38%,烟草黑胫病发病率平均降低87.01%,烟草立枯病发病率平均降低73.96%。该模式的推广和应用,提高土地复种指数,降低烟草病害,减轻烟草连作障碍,促进烟农增收增效。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四川省宜宾地区糯高粱大豆套作高产栽培技术,以糯高粱宜糯红1号和5个夏大豆品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高粱、大豆产量及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套作模式下,高粱和大豆产量呈一定程度的下降趋势;套作模式对高粱、大豆产量和产值影响差异显著;在大豆套作高粱种植下的复合群体土地当量比,南豆12最高,为1.21。因此,结合宜宾地区的生态气候条件,综合考虑糯高粱与夏大豆的产量和经济产值,该试验得出最优配套方案为:宜糯红1号—南豆12,经济产值达21 815.04元/hm2。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增加棉农的经济效益,对棉薯套作栽培模式及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了专项研究,从中选择出了适合河北廊坊市应用的栽培模式和配套栽培技术。一、高低垄大单行地膜覆盖高产高效栽培模式该种植模式带宽100cm,种1行马铃薯1行棉花。马铃薯种在低垄,行距100cm,株距16.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秋洋芋/油菜套作栽培的产量潜力及其区域适应性和关键栽培技术,分析该项技术的效益表现和推广价值,2011~2012年在重庆市永川区和开县开展了该套作模式的大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秋洋芋/油菜套作模式在稻油轮作区域种植可增收一季秋洋芋,效益显著。两试点秋洋芋平均产量为13 567.35kg/hm2,油菜籽平均产量为2 663.25 kg/hm2,总产值达38 773.05元/hm2,纯收入23 000.55元/hm2,比净作油菜平均增收17 221.8元/hm2,增收比例达310.3%。稻田秋洋芋/油菜套作是一项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非常显著的高效栽培新技术。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祥符区(原开封县)根据大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的情况,在大蒜种植区域大力推广了蒜瓜棉套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取得了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真正使农民增加了收入。现将该模式及配套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栽培模式10月上中旬地膜覆盖种植大蒜,翌年4月底5月初将西瓜和棉花植于膜下,大蒜收获后为西瓜棉花套作。每幅6行蒜,行距18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生产种植模式不断提高,大葱小麦连作模式由于具备高产、高效优势,被农民广泛应用和推广。小麦大葱连作的栽培模式备受关注,在该模式下如何更好的实现简化、优化栽培技术的目的,农业技术人员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不断完善,现将小麦大葱的连作高产模式介绍如下:一、套作模式存在的问题1、土壤理化性状不良传统的小麦大葱套作模式,土地长期得不到深耕、深松,土壤的营养成分降低,理化性状不  相似文献   

18.
河北中南部平原棉薯套作种植模式的综合效益初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河北中南部平原棉花单作生产模式因光温资源利用效率低而导致经济效益低,造成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的现状,同时考虑本地区水资源严重超采与青壮年劳动力不足的实际问题,对目前正在试验研究和小面积示范的棉薯套作漫灌、棉薯套作滴灌、马铃薯-玉米复种3种新型种植模式开展了综合评价。以传统的小麦-玉米复种和棉花单作为对照,利用试验获得的数据,采用AHP法,从经济、生态和社会3个方面对5种种植模式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棉薯套作模式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特别是棉薯套作滴灌模式,经济效益表现最好,生态效益仅次于马铃薯-玉米复种模式,但是,社会效益在5种模式中却是最低的,指标值仅为0.068;马铃薯-玉米复种模式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均表现最好,而经济效益指标值仅达到棉薯套作模式的35.4%。就综合效益而言,3种节水高效种植模式的综合效益均高于棉花单作和小麦-玉米复种模式,棉薯套作滴灌模式综合效益最高,比棉花单作模式综合效益指标值提高了1倍,马铃薯-玉米复种模式次之。在适当提高棉薯套作机械化水平,减少人工投入后,棉薯套作滴灌种植模式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可以在当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秋洋芋/油菜套作栽培的产量潜力及其区域适应性和关键栽培技术,分析该项技术的效益表现和推广价值,2011~2012年在重庆市永川区和开县开展了该套作模式的大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秋洋芋/油菜套作模式在稻油轮作区域种植可增收一季秋洋芋,效益显著。两试点秋洋芋平均产量为13567.35 kg/hm2,油菜籽平均产量为2663.25 kg/hm2,总产值达38773.05元/hm2,纯收入23000.55元/hm2,比净作油菜平均增收17221.8元/hm2,增收比例达310.3%。稻田秋洋芋/油菜套作是一项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非常显著的高效栽培新技术。  相似文献   

20.
《现代农业科技》2016,(8):64-66
为充分发挥套作模式的优势,挖掘其在烟叶生产中的运用潜力,基于套作模式在烤烟及其他作物中的研究成果,综述了套作模式对土壤理化性状、作物产质量、农业种植结构等方面的影响。同时分析了目前主要的烤烟套作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进行烤烟套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