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农业》2013,(7):27
华中科技大学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该校痕量灌溉研究中心主任诸钧团队历时10多年成功研发出痕量灌溉(简称"痕灌")技术,一举打破农作物"被动式补水"的全球传统灌溉模式,改由农作物自己按需吸水。痕灌技术能按照植物耗水规律适时、适量、均匀而又缓慢地供水供肥,没有蒸发或渗漏  相似文献   

2.
《福建农业》2013,(7):27-27
华中科技大学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该校痕量灌溉研究中心主任诸钧团队历时10多年成功研发出痕量灌溉(简称“痕灌”)技术。一举打破农作物“被动式补水”的全球传统灌溉模式,改由农作物自己按需吸水。痕灌技术能按照植物耗水规律适时、适量、均匀而又缓慢地供水供肥,没有蒸发或渗漏损失,且能够使植物根系层土壤长期保持在最佳水分、通气和养分状态.特别适合在过去无法栽培植物的环境中使用。5年多的田间应用试验表明,该技术比目前效果最好的滴灌技术还可节水50%左右,未来有望替代滴灌,并在滴灌无法使用的广大地区获得应用。  相似文献   

3.
水稻控制灌溉方式,是一项新型的节水灌溉技术,是继"浅水勤灌"、"间歇式灌溉"、"干湿灌"以来又一项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本文10年来对水稻封闭区田间节水效果的测定研究和分析,总结出水稻控制灌溉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和较大的节水效益,适合在有水源保证的条件下推广采用此灌溉技术。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新疆规模化推广使用的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有以下3种形式:(1)棉花膜下滴灌节水技术;(2)微喷灌节水技术;(3)作物根层渗灌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以棉花膜下滴灌节水技术应用最为广泛,棉花滴灌全生育期比地面灌溉节水40%~45%;微喷灌节水50%左右,由于在作物结果期微喷灌易造成植株局部环境气温较低,影响作物坐果率和易滋生病虫害等,应用规模有所减少;根层渗灌较滴灌更为省水,有利于消灭地表杂草,减少病虫害发生和棉铃霉烂,正在逐步推广应用。在实际中,还有膜上灌溉以及常压软管微孔灌等节水灌溉技术,但由于节水效果尚不显著,应用规模也在逐步缩小。  相似文献   

5.
新疆哈密是我国左公柳现存最多保护最好的地区。哈密左公柳因其特殊的历史、地域、数量而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与生物价值。哈密左公柳保护复壮工作开展20多年,有效保护了这一重要物种资源。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工作,总结了哈密左公柳的保护与复壮措施,旨在引起全社会对于左公柳的关注,使哈密左公柳得到更科学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微灌技术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而农业用水水资源浪费现象普遍存在,水的有效利用率只有30%~40%,节水灌溉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是提高水的利用率的有效措施。微灌技术是当今世界上先进的节水、高效灌溉技术之一,在我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微灌技术是利用微灌设备组成微灌系统,将有压水分配到田间,通过灌水器以微小的流量湿润作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局部灌溉技术。微灌技术主要有滴灌、微喷、小管出流灌和渗灌四种。脉冲式微灌技术属于微喷灌,具有以下特点:首先,灌水均匀度高且抗堵塞;其次,系统灌水流量与工作压力可调,这一特点使之在用于施肥、…  相似文献   

7.
滴灌是我国尤其是干旱区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的主要模式,随着滴灌技术规模化应用及提质增效的要求,大力发展应用滴灌自动化技术提升灌溉运行管理水平显得十分迫切。针对目前国内滴灌自动化灌溉系统关键技术之一的终端控制阀在田间应用过程中存在对灌溉水质和杂物处理运行能力不足等问题,研发出了基于互联网的新型节水灌溉自动化控制系统技术。本文利用这一新型自动化灌溉控制技术,在新疆博州灌溉试验站进行了为期2年的技术示范应用。结果表明,①新型节水灌溉自动化控制系统田间终端控制阀有明显的结构优势,对现有终端控制阀改进成为较大口径的过水通道,解决了灌溉水质含沙量较大难处理困境;②具有灌溉系统故障自动检测推送功能,保障了灌溉系统及时更换部件,提升了灌溉运行时效性;③对灌溉系统控制器模块断电、太阳能电池、存储器、电机及电缆等故障具有诊断检测推送功能,为自动化灌溉控制系统运行管护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不同灌水方式对土壤水分变化及棉花叶面积指数变化的影响。通过测坑试验,设定3种灌溉方式(膜下滴灌、地下滴灌、痕量灌),利用PR2测定土壤水分,LAI-2200测定棉花叶面积指数。结果表明:每日连续灌水处理能保证土壤含水率波动较小,其中痕量灌处理能保证0~30cm和0~60cm土层含水率较均匀;地下滴灌处理后期棉花叶片生长旺盛,痕量灌处理下棉花叶片生长趋于缓慢,二者后期叶片衰老脱落的速率均比膜下滴灌处理快。  相似文献   

9.
新疆生产建教兵团棉田的灌溉时间长、面大,在实践中积累了不少的灌溉经验,现将他们在棉田灌溉技术中几个问题的解决办法介绍于下:—、坡度大如何进行浇水?坡度大,浇水时形成跑马水,灌沟前后渗透深度不一,同时,灌沟顶端形成漫灌。他们解决的办法是:除多开毛渠外,采用由  相似文献   

10.
一、水稻薄露灌溉技术的含义: 水稻薄露灌溉的"簿"是指灌溉水层要薄,即2厘米以下(习惯上深灌为6厘米以上,浅灌为3~6厘米);"露"是指田面表土要经常露出,水层不能长期淹盖表土层.  相似文献   

11.
旱作区种植果树,因自然降水与果树生育期需水的不平衡、不适应性,影响了水果品质及产量,成为旱作区果业发展的瓶颈.以下介绍的灌溉技术并非传统灌溉意义上的充分灌溉,而是一种调节性灌溉,可以说灌的是"丰产水",在特别干旱的年份又可说灌的是"保命水".该技术措施适宜年降水在400毫米以上的旱作区运用.  相似文献   

12.
为促进新疆盐碱地棉花增产增效,特提出滴灌棉花磁化促生技术。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灌比较,使用棉花磁化促生灌溉技术对棉花地上部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棉花产量可增加6.2%~7.2%。综合成本及效果来看,本试验中用2 400mT的磁化技术方案较好,适合在新疆滴灌棉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新疆节水关键在于农业,大力发展节水技术是实现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面临水资源稀缺的宏观前提下选择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我国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示范的发展趋势。本文结合新疆农业节水灌溉的现状,阐述了几种在新疆较成功的节水技术应用模式,针对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研究,从技术供给和需求的视角分析了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正确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节水高产水稻控制灌溉技术;通过1998年的试验,总结了控灌技术在宁夏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新型节水灌溉技术在果树栽培及园林绿化中的推广应用,是缓解城市生态用水量与水资源供给不足问题,保障城市绿地生态效益正常发挥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于2016年生长季对比研究滴灌、痕量灌溉2种不同灌溉方式灌水定额相等以及痕量灌溉2个不同灌水定额情况下对矮化密植桃树不同阶段的光合生理活性及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痕量灌溉对于桃树根系分布层土壤水分的补给十分有效;灌水定额相等情况下,痕量灌溉处理下桃树的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滴灌;矮化密植桃树痕量灌溉灌水定额因生长季节而异,旺盛生长季应以每株12 L为宜,其他季节可调减少20%,降低至每株10 L。  相似文献   

16.
二、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技术优势,建设10个区域化规模化优质高效农产品生产基地  1.内蒙草地畜牧业生产基地以草原所、兰州牧药所和北京畜牧所技术为主,在内蒙建设优质牧草和优质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2.青海优质牛羊肉高效生产基地以兰州牧药所等单位为主,在青海建立优质牛羊肉高效生产基地,发展无公害高档牛羊肉产业化支柱产业。  3.新疆南部优质棉生产基地以棉花所、灌溉所等单位为主,在新疆南部建立优质棉生产基地。  4.新疆东部优质瓜果生产和产业化基地以果树所、郑州果树所、蔬菜所、灌溉所等单位为主,在哈密、吐鲁蕃…  相似文献   

17.
<正>针对分区轮灌技术,对其在山区小型农田节水灌溉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得出分区轮灌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农田的用水需要,对于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以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1分区轮灌的原则分区轮灌非常适宜在面积较大的农田中使用,在我国平原地区已得到充分应用。在轮灌过程中,供水的基础是某一级管道持续的供水,可以对供水区域灌溉范围进行划分,并在运行过程中分成若干个小组,在分组当中需要遵循的原则如下。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博乐河管理处在多年发展灌溉农业的实践中,因地制宜探索出一种新的节水灌溉方法——膜上灌。膜上灌是在地膜保墒、保温栽培的基础上,利用薄膜输水,防止无效渗漏,通过苗孔和专  相似文献   

19.
郭梅 《农村科技》2006,(8):23-23
棉花"深埋式"滴灌技术是继棉花膜下软管微孔灌技术之后兴起的又一项新的高效用水技术。该项技术能够高效率地利用肥、水,增产效果明显。一、关键性技术1.灌水开灌时间为棉花现蕾期,北疆棉区一般为6月7~10日,按3天1个轮灌周期进行灌溉,如秋季多  相似文献   

20.
好品质的茶叶才能具有市场竞争力。但是在低海拔地区这一自然状态下云雾难以形成,传统种植会影响茶叶品质,因此,为了营造低海拔地区茶园的云雾环境,提高茶叶品质,融合农艺技术、信息技术的新型灌溉技术系统正在种植实践中不断被拓展应用。雾灌技术核心是在营造株间局部微气候的同时,将雾化景观效益与农业生产结合,形成多功能一体的新型农业灌溉技术。本文对雾灌技术在茶园灌溉中的技术应用进行了研究,并对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