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是半牧县.草原面积辽阔,同时草原沙化现象亦十分严重。为了治理沙化草原.改善草原生态环境,从2002年开始.先后实施了“天然草原植被恢复与建设项目”、“草原无鼠害示范区建设项目”、“草原沙化治理工程”等草原建设项目,共治理沙化草原40余万亩。治理后的草原植被盖度明显提高,牧草产量和质量大幅增加。为了更好地掌握草原治理项目实施后对草原生态的作用.指导草原保护与生态建设.开展防灾减灾T作,发展草原畜牧业,县草原监理站对全县境内的草原进行了草原资源和生态监测。  相似文献   

2.
孟英环 《新农业》2013,(5):46-47
实施科尔沁沙化草原治理工程目的是探索治理科尔沁沙化草原的有效途径,遏制科尔沁沙地继续南侵的势头,恢复草原生态功能,提高草原综合生产力。确保草原在畜牧业生产、防风固沙、蓄水保土、保护物种多样性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而实现天然草原资源的合理永续利用。一、对象与方法科尔沁沙化草原治理工程项  相似文献   

3.
吕亚丽 《农业与技术》2013,(12):175-175
目前辽西北的土地沙漠化严重,开展草原沙化治理工程已经是刻不容缓,省委和省政府都非常重视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防范和治理,主要的方法有围栏封育、补播改良和鼠虫害防治等措施,此工程在治理沙漠化上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二期治理工程即将到来之际,为全部完成建昌县尚存可治理的沙化、退化草原治理任务,结合建昌县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4.
北票市可利用天然草原面积180万亩,涉及天然草原牧户18656户。作为10个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县(市)之一,在2008~2012年期间,共在27个乡镇,实施草原确权182万亩,集中连片治理沙化草原84个地块,面积47万亩,围栏总长度147万多延长米,补播沙打旺等牧草种籽800多吨。  相似文献   

5.
为了给高寒区沙化草原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在玛曲高原草原选取补播改良、围栏封育和灌草结合3种植被恢复模式,通过测定土壤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地上干物质累积和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等指标,分析不同治理模式对草原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水分、干物质累积和NPP变化并明确其影响。结果表明,沙化草原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田间持水量10月较4月补播改良模式提高50%,灌草结合模式提高31%,围栏封育提高12%;在植被生长季,补播改良和围栏封育土壤模式的含水量均不同程度高于灌草结合,地上干物质量较围栏封育提高57.65%,较灌草结合模式提高230.10%。各恢复模式对NPP有显著影响,影响力补播改良>围栏封育>灌草结合,均差异显著,补播改良和围栏封育NPP分别较灌草结合提高66.05%和29.22%。可见,补播改良可提高土壤保水能力,为植被生长提高较好的水分环境,同时显著提高地上干物质累积和NPP,沙化草原生态恢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王百菊 《新农业》2013,(5):44-45
2009~2012年,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在化石戈等24个乡(镇)123个地块54万亩沙化草原开展治理工作,建成草场围栏145万延长米。工程建成后,草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优质牧草品种增加5种以上,植物平均高度从10厘米以下增加到70厘米以上,植被盖度由原来不足30%提高到90%,除裸露岩石外达到全覆盖。有效阻止科尔沁沙地南侵,涵养了水源,减少了径流,增加了降雨量,生态建设取得可喜成果。一、工程组织确保一个"强"  相似文献   

7.
以乌拉盖严重沙化草地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沙化程度的区域采用不同的治理措施。经过两年的治理,取得了良好效果。本研究对治理方案进行了详细阐述,对治理结果进行了细致分析。从治理效果发现治理沙化草地效果显著,可在乌拉盖沙化草地地区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呼伦贝尔草原现状,综合分析影响呼伦贝尔草原沙化的气候因素与人为因素,得出呼伦贝尔草原沙化的成因主要有气候、地形地貌、土壤结构和人类活动,指出气候影响主要表现在干旱、大风、暴雨等气象灾害,是草原沙化的自然背景;分析草原沙化对环境的危害,从而提出呼伦贝尔草原沙化防治对策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比分析2017—2020年宁夏可治理沙化土地面积、治理措施以及治理后沙化土地类型、沙化程度动态变化,对宁夏沙化土地治理情况作了简要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17—2020年,宁夏可治理沙化土地治理面积及治理率逐年增加;各项治理措施中,采用生物措施治理的面积占治理总面积的90.05%,工程措施治理面积次之,农艺措施治理面积最小;经过治理,宁夏可治理沙化土地类型整体正向转化,土地沙化程度呈现从极重度、重度、中度到轻度的变化趋势,治理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玛曲高寒草原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黄河上游地区的主要水源涵养区,高寒草地沙质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已严重威胁到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安全。通过重要值理论和多样性理论对玛曲高寒草原不同程度沙化草地植被群落植物多样性进行研究,为治理流沙和草地生态系统恢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①随着沙化程度的加剧,高寒草原生态系统向高寒沙质荒漠生态系统转化,群落以苔草+早熟禾群落→苔草+防风+嵩草群落→球穗莎草+防风+苔草群落→赖草+虫实+苔草+防风群落的方向演替。大多数高寒草地物种退出群落,而适应沙质荒漠的物种逐渐占据优势地位;②群落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急剧下降,均匀度指数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中度沙化草地达到最大,而群落优势度逐渐增加,在重度沙化草地增加明显;③潜在沙化草地Whittaker指数远小于沙化草地,而不同沙化草地之间Whittaker指数的差异不显著。潜在沙化草地相异性系数CD和共有度指数CP与沙化草地差异性显著,而且随着沙化程度的加剧,差异越显著。所以应加强潜在沙化草地的保护措施,而对沙化草地应采取流沙治理措施进行生态修复,防止草地沙化的加剧和蔓延。  相似文献   

11.
呼伦贝尔草地植被恢复重建人工培育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中研究探索了在遏制草原退化、沙化和盐碱化蔓延趋势、恢复重建草地植被方面应采取的人工培育技术措施,达到"三化"草地的综合治理目的。  相似文献   

12.
闫志辉 《农林科学实验》2014,(8):232-232,236
阐述了锡林郭勒盟退化与沙化草地现状,从自然因素、放牧因素、制度因素等方面对草地退化与沙化的成因进行分析,针对目前生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以期促进牧区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保证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到目前为止,大庆市仍有46万hm2的沙化土地需要治理。沙化、盐碱化和频繁的风沙给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经济带来巨大的影响,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自然因素及不合理的人类经济活动是造成土地沙化的重要原因。根据大庆市土地沙化的现状及形成原因,提出了土地沙化治理原则及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吉林省西部地区为保护生态环境,恢复草原植被,治理草原三化(即:沙化、碱化、盐化),家畜实行舍饲管理,养殖户都储备大量农业副产品秸秆。由于一些区域种植荞麦,荞麦秸秆、叶壳成作为家畜的饲料,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定期准确掌握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沙化土地的现状以及动态变化,开展了第六次沙化监测,为上级制定规划和治理提供依据。本文采用ArcGIS软件和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系统开展了内业图斑区划和外业实地调查,形成了2019年本期成果数据;介绍了本期沙化土地类型、沙化程度、土地利用类型、沙化治理程度等现状,并通过前期数据与本期数据进行比对,进一步分析了监测区内各类土地的动态变化以及引起相应变化的原因,即与前期相比,本期全区流动沙地和极重度沙地面积都明显减少,沙化程度显著降低;最后提出了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6.
紫花苜蓿属豆科牧草,具有产量高、营养丰富、适口性好等特点,有"牧草之王"之称。初花期紫花苜蓿草粉干物质中粗蛋白含量超过20%,氨基酸含量高,尤其是赖氨酸含量高出玉米4~5倍,天然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含量丰富。紫花苜蓿在辽宁省辽西北地区分布广、面积大。特别是近几年,辽宁省政府实施了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工程,北票市草原植物盖度达到85%以上,植物高度提高一倍左右。北票市已落实草原确权和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奖面积达到180万亩,可利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土地沙化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的土地沙化是非常严重的。截止到1999年底,我国已有18.2%的土地出现沙化。土地沙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人为因素是主要的(主要包括过度开垦土地、过度放牧、不合理的砍伐树木、薪材、滥挖药材、水资源利用不当、不合理的采矿)。土地沙化常常导致自然灾害、土地贫瘠、生产力降低,破坏农业的正常生产和人类的生存空间,导致经济的贫困化。采取措施治理土地沙化是非常重要的。其措施包括保护天然植被、控制裁畜量、实施保护性耕作、推广农村节能、合理利用水资源等。  相似文献   

18.
草原防护林具有显著的护草、兴牧及治理草原沙化、碱化、退化的防护效果。根据黑龙江垦区草场现状及技术、资金情况,提出了草原防护林营造原则,并根据垦区草原的地理分布提出具体的草原防护林建设标准、营造技术与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临泽县严重的土地沙化问题,通过对全县沙漠分布现状和土地沙化形成原因及沙漠治理现状、治理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机械固沙、生物复合模式治沙的治理措施,并对沙漠开发利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巴林左旗天然草原植被的恢复与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国家生态发展的大政方针,按着国家项目建设要求,2002~2003年巴林左旗圆满地完成了天然草原植被恢复与建设项目的各项任务指标即草原围栏改良4733.33hm2,高效节水灌溉饲草料基地540hm2,旱作饲草料基地2126.67hm2.此项目的建设以恢复和保护天然草原,维护草原生态平衡,改善巴林左旗草原生态环境和草原畜牧业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为发展思路,本着统筹规划,全面保护,重点建设,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依靠科技遵循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规律,按照相对集中,先易后难,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和治理模式,以建促保,保建并举,突出生态效益,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协调统一的原则.依靠高新科技,运用生物、工程管理等综合措施,有效遇制天然草原的退化,提高和恢复天然草原植被及其生态功能,实现恢复和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保障巴林左旗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