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7 毫秒
1.
以四川省成都及17个地级市为研究区域,结合四川省实际,从土地投入水平、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效率和土地利用可持续度四个方面,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等对四川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空间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城市土地集约度整体偏低,区域差异明显;集约利用水平在空间上由西南向东北呈现出低-高-低的特征;地形、城市地均GDP和生态环境建设等是影响城市土地集约度的重要原因。最后提出了提高四川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周瑞龙  武路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5,(11):310-312,321
在深入研究和总结国内外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农用地集约利用的重大意义,深入理解和分析农用地集约利用的概念、内涵及特点;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区位理论、报酬递减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为指导,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综合运用GIS技术、聚类分析法等方法对河北省安新县农用地动态利用进行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集约度的测算,并对各镇集约度等级进行划分.结果表明:时间尺度上,2002 ~ 2013年安新县农用地集约利用度整体增加;各准则层除持续状况集约度值在2011年出现大幅度下降外,其余准则层集约度都以波动形式上升;安新县各乡镇农用地利用集约度值都有不同程度增加,全县南北两头和中部乡镇农用地集约利用状况较好,集约度增长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3.
陈韦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4999-15002
基于行政村空间尺度,运用模糊评价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四川省葛仙山镇20个行政村农村居民点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并对集约度空间差异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葛仙山镇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水平普遍较低,且呈现出一定的空间差异性。在葛仙山镇下辖的20个行政村中,有4个村属于居民点土地中等集约利用类型,其他16个村属于低度集约利用类型。  相似文献   

4.
赵映慧  郭珍洁  齐艳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728-9729,9794
以哈尔滨市11个下辖县为研究单元,构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多因素综合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土地集约利用度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分析各县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时空差异。结果表明,哈尔滨市11个下辖县土地集约利用整体水平不高;各县土地利用集约水平差距较大;各县土地利用集约程度的空间梯度差异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5.
采用综合评判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永丰县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评价,通过研究将区域内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划分为3类:土地集约利用相对水平较高区域、一般区域、较低区域。研究结果表明永丰县整体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较低,土地利用潜力巨大,有待进一步开展土地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6.
以耕地资源集约利用中的人地关系为依据,构建基于PSR模型的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四川省实际情况,共选取15个评价指标,采用改进的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运用综合指数方法分析四川省21个市(州)的耕地集约利用度,并将其划分为高度集约区、中度集约区、一般集约区和不集约区。结果表明:在不同区域间,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具有明显差异;平原地区如成都等地的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高,甘孜、阿坝等地较为典型,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较低;引起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各市(州)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不同;采用PSR模型、熵值法和综合指数方法评价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是合理的,研究结果为四川省耕地集约利用提供进一步指导。  相似文献   

7.
通过构建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将AHP法和熵值法相结合,运用综合赋值法对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赋值,采用综合指数法计算了2016年晋中市11个县(市)的农用地集约利用程度,并通过聚类分析对其集约度进行了地域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农用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和要求,构建了农用地集约利用指标体系,将其集约利用程度分为投入程度、利用程度、利用效益和可持续状况4个方面,综合涵盖了社会、经济、生态这3个方面的内容;通过聚类分析,将2016年晋中市11个县(市)的农用地集约利用程度总体分为3个等级,榆社县(0.137)、左权县(0.124)、和顺县(0.146)、昔阳县(0.245)、灵石县(0.216)和介休市(0.307)等6县的集约利用度处于较低的等级,全市55%的县集约利用程度较低;由于各个县的农业基础不同,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差距偏大,其中,祁县的集约利用程度最高,为0.771,左权县的集约利用程度最低,为0.124,二者集约度之差为0.647,11个县(市)的农用地集约利用程度在地域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土地利用投入水平、土地利用效率、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生态环境质量4个方面建立江西省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因子,采取层析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因子权重,根据土地利用集约度的计算模型求得江西省的土地利用集约度,运用轶相关系数法和聚类分析法从时间和空间尺度分析土地集约利用度。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鹰潭市与萍乡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时间规律特征显著,其中,鹰潭市土地集约利用度显著上升,萍乡市土地集约利用度显著下降,其他地区的变化并不十分明显;从空间来看,省会城市南昌市为一般集约,赣州市为低度集约,其他各地级市都为适度利用。  相似文献   

9.
农用地的集约利用与综合评价研究的基本目的就是改变现在农用地的粗放的现状、优化农用地利用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优化。本文以南县乡镇为评价单元,从投入强度、利用程度、利用效率三个层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综合指数法计算南县各乡镇的农用地集约度,并进行农用地利用集约分析评价,以期为南县农用地集约利用和持续发展提供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河南省耕地利用为评价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构建了反映耕地集约利用状况的指标体系,分区域评价了耕地集约利用状况。结果表明,河南省耕地集约利用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较低的耕地生产潜力利用率和农用地利用结构优化度是当前耕地集约利用的主要抑制因素;提高耕地生产潜力利用率和优化农用地利用结构应是今后提高耕地集约利用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以湖南省13个参评地级市为样本,参照《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操作手册》构建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来综合分析参评城市的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水平。结合数轴法和聚类分析法确定各参评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等级,并分析各参评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现状和空间格局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区域差异显著,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湖南省东北高西南低,且北部地区整体优于南部地区;评价单元的地理区位、经济水平、交通等基础设施情况导致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空间差异;各参评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制约因素存在显著差异。根据评价结果,应强化建设用地管理工作,提出相关措施建议来实现各区域人口、经济和建设用地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黑龙江土地可持续利用地区差异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循环经济理念为基础构建黑龙江省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体系,对黑龙江省2007年各地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各地市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各地市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总体水平不高,并表现出一定的地区差异性,哈尔滨市综合评价指数最高,协调度也最高,七台河市综合评价指数最低,黑河与绥化两市的协调度较低,大庆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较高,其他城市综合评价指数相近,但存在的问题又各有侧重,最后从各地市制约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实际问题出发,提出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策略。  相似文献   

13.
贾燕兵  李建强  卞兴云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4):11661-11663
以耕地集约利用内涵为出发点,从投入强度、利用强度、产出效果、持续状况4个方面构建了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和综合评分法,对四川省1978~2006年耕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在稳步中呈上升趋势;从最终参评因子的权重排序可以看出,影响耕地集约节约利用因素主要是耕地投入强度和利用强度。  相似文献   

14.
新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时空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17个市城市土地利用现状的经济、社会、生态指标数据为依据,建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对2003~2006年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评价;以评价结果为样本点,以STATISTICA软件为手段,进行新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区域性时空差异评价,得出时间和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以2003~2006年间新疆17个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度评价结果为基础,通过时间变化趋势分析,通过时间变化趋势分析可以看出,新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在4年中变化不大,总体呈上升趋势.通过聚类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新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在地域分布上空间特征十分显著,呈现出一个梯度:从东向西,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呈下降趋势.这充分反映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区域不平衡性和层次性.  相似文献   

15.
以昆明市建设用地为研究对象,根据昆明市实际情况建立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因素综合法测算出各区县的集约度,对各重要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将各区县按集聚程度分为3类,同时以主体功能区为单元,从5个影响因素层面对昆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与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基于功能定位一致的对策与建议。结果表明:昆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空间差异明显,国家层面重点开发区、省级层面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层面农产品主产区集约利用程度递减。其中重点开发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与其功能定位一致,重点开发区内部集约水平差异较大,重点针对处于低度集约区的呈贡区、晋宁县、富民县、寻甸县和宜良县制定差异化的调控对策以提高集约利用水平;但农产品主产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与其定位要求有所差距,需从整体上提高集约利用度,以平衡各主体功能区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以甘肃省34个省级开发区为例,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最值化和百分比法,对全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最值法能增强评价指标间的显著性,真实反映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差异;全省开发区产业用地投入产出效益、土地利用监管绩效较高,土地利用程度、用地结构状况和土地供应市场化程度较合理,但仍有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耕地利用强度评价方法的县域休耕适用性,以曲周县为例,对比基于种植强度、农业投入产出、土地集约利用、土地利用时序性的4种耕地利用强度评价体系。结果表明:1)基于土地利用时序性和基于投入产出的耕地利用强度评价方法对曲周休耕的适用性较好,可从宏观层面辅助区域休耕决策;2)基于种植强度和基于土地集约利用的耕地利用强度评价结果与曲周县耕地利用特征较为不符,不宜应用于曲周县休耕。4种评价方法均是对区域耕地利用强度的宏观评价,若从微观层面评价耕地利用强度,制定具体休耕措施需引入地块尺度的区分不同耕作方式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陆刚  赵蕾  安海岗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23):221-226
利用系统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农业网络经济测评指标体系,构建了基于农业网络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关联复杂网络分析模型,从河北省各地农业经济发展宏观维度和农业龙头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微观维度这两个维度,利用Ucinet软件对该复杂网络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各地区农业网络经济发展与当地农业经济基础呈弱相关性,两个维度的复杂网络通过聚类分析可分为3个子群,且区分结果较好,加强农业龙头企业门户网站功能建设是提升农业网络经济整体水平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广东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其时空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模利与评价指标体系,对广东21个地级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运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协调度分析法、聚类及GIS分析法,对评价结果的时空变异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1999-2008年广东大部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如东莞、河源等,而阳江、茂名等8个地区则出现下降趋势,江门和汕头下降最为显著.(2)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与协凋度相关性不强.进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时,应综合考虑综合指数与各要素层之间协调度的问题.(3)广东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规律,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高于粤北山区及东西两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