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蚕豆育种研究进展(Ⅱ)蚕豆育种目标、方法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蚕豆数量性状的遗传特点、育种目标、育种方法、育种程序4个方面,介绍了近年来取得的进展,并提出了改进蚕豆育种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蚕豆育种研究进展(Ⅰ)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蚕豆数量性状的遗传特点、育种目标、育种方法、育种程序四个方面,介绍了近年来取得的进展,并提出了改进蚕豆育种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我国蚕豆育种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地回顾了我国在蚕豆(Vicia faba L.)种质资源、育种目标、遗传规律和育种方法等方面中取得的进展;认为我国蚕豆育种的目标是稳产、高产、优质、抗逆性强,应该加强对种质资源的收集、研究、利用,建立蚕豆遗传图谱,将现代育种技术与传统育种方法相结合;提出了鼓励种子公司加入到蚕豆新品种选育中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青海省蚕豆生产的现状和优势,概括了我省蚕豆育种研究的进展,并对蚕豆生产的综合潜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AFLP分子标记技术在蚕豆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AFLP分子标记技术的原理、特点,综述了AFLP技术在蚕豆遗传育种中研究应用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高稳系数法(High Stability Cofficience Method,简称HSC法),分析了1999-2000年度水地组蚕豆新品种(系)区域试验结果表明,HSC法科学准确,结果符合客观实际,计算方法简便,对于指导蚕豆育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应用邓聚龙教授提出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临夏州农科所蚕豆品比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加权关联度适合于蚕豆育种中对多性状的综合评判,能客观反映每份材料的真实价值.  相似文献   

8.
蚕豆产量研究与高产育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近30余年蚕豆(Vicia faba L.)产量研究与高产育种技术进行了总结,蚕豆产量研究表明:生物学产量是经济产量形成的物质基础,两者间存在高度正相关;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形成均有较高的正向作用,但产量构成因素的改良受单株荚、粒数与粒重间负相关的制约;收获指数与籽粒产量间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还对蚕豆高产育种中高结荚率、早熟性的选择以及如何协调荚、粒数与粒重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为蚕豆重离子束辐照诱变育种奠定基础,采用40Gy、55Gy、70Gy、85Gy和100Gy 5个剂量重离子束辐照处理,研究其对不同蚕豆品种出苗、叶绿素SPAD值、植株性状、青荚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5~100Gy辐照剂量下蚕豆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增加,产量提高,青荚长宽增加;通过辐照诱变,可选育出菜用蚕豆新品种和高光效蚕豆品种。大粒临蚕8号和中粒康乐尕蚕豆分别适宜在85Gy和100Gy重离子束辐照剂量下进行诱变品种的筛选。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我国鲜食蚕豆的育种现状、育种目标和育种方法,并对育种中存在的挑战进行了分析,旨在为提高鲜食蚕豆品种选育水平和促进鲜食蚕豆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广东省超甜玉米的育种目标与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广东省越甜玉米育种进展,并对近年所选育的组合进行了分析,指出广东省超甜玉米育种在产量、抗病性、抗逆性和适应性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结合当前育种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近期育种目标、适宜采取的方法和技术路线及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2.
国内玉米育种的发展方向及贵州玉米育种的策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阐述了国内玉米育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针对贵州高寒山区自然气候复杂,立体农业的特点,提出了玉米育种应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玉米育种应确定主攻方向,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良种质资源,走生态育种的道路,强调加强与种子、农技部门的合作,使育种研究逐步实现产业化,把小作坊式的个人育种逐步改变为流水线式的集体操作。这样才能提高育种效率,使贵州玉米育种在全国育种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3.
栽培水稻起源于我国,我国以稻米为主食有着超过3 000年的历史,水稻研究的历史也十分悠久。回顾我国一百多年来水稻育种历程,育种手段从简单的品种比较发展为以科学理论为支撑的纯系育种、杂交育种和生物育种等,期间取得了矮化育种、三系法育种、两系法育种和超级稻育种等重大突破。文章根据各个时期的发展特点,将该历程总结为3个发展时期,分别为科学育种初期、独立发展时期和逐步领先时期,对各个时期的主要育种手段及所取得的成就进行了总结,列举了我国近现代水稻育种历程的一些关键基因,并对水稻育种新技术及今后我国水稻育种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14.
通过在小麦育种工作中使用育种机构与未使用机械结果的比较分析,认为育种机构化对于提高育种效率有重要作用,不仅可以增大育种规模,减轻劳动强度,而且可以提高育种试验的精确度,增加对优良基因型选择的机会。认为在育种工作中,应在强调基因资源、育种理论和方法以及现代生物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同时,实现育种机械化,扩大育种规模,以提高育种效率。在我国实现育种机械化应受到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常规水稻是广东省水稻的优势和特色,有着辉煌的发展历史,1959年矮化育种的成功引领了农业发展史上的第一次绿色革命。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率先在全国开展优质稻、超级稻育种,常规水稻育种技术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先后育成了广场矮、珍珠矮、广陆矮4号、广解9号、双竹占、青二矮、窄叶青8号、桂朝2号、双桂1号、双桂36、特青2号、珍桂矮1号、七山占、特三矮2号、粤香占、黄华占等23个种植面积超千万亩的常规水稻品种;建立了水稻生态育种理论科学体系,以株型塑造为核心,提出丛化育种、半矮秆早长超高产育种、组群筛选法等育种技术,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广东乃至全国粮食生产作出了突出贡献。未来将开展以保障粮食安全、改良食味品质及以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为目标的高产稳产、香型丝苗、功能营养及绿色高效的水稻新品种选育研究,发展现代水稻育种理论,应用新技术提高品种选育效率。广东水稻科研在老一辈科学家创造辉煌历史的基础上,当代水稻科研工作者对常规水稻育种肩负着传承与发展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6.
大豆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大豆分子育种代表了大豆育种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分子标记育种、转基因育种和品种分子设计育种三个方面。通过综合利用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计算机模拟与遗传育种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大豆分子育种可对大豆从表型到分子等多个层次进行遗传操作,有助于大幅度提高育种效率,最终实现大豆品种的定向遗传改良。本文介绍了中国大豆分子标记育种、转基因育种和品种分子设计育种三个方面的开创者,将国内的主要研究进展与国外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和比较,由于知识所限对未提及的做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在此致歉。通过比较发现,中国大豆分子育种与国外相关研究的差距普遍存在,然而,有些分子育种相关研究如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等方面则与国外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笔者认为,大豆分子育种正朝着遗传图谱信息多元化、基因发掘规模化、分子育种技术高效化、分子育种理论系统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花药培养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综述了花药培养与抗病育种、远缘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等育种方法相结合,形成的一系列快速、高效的育种新方法;花药培养应用于三系法、二系法杂交制种,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认为,应加强花药培养的基础研究,从分子水平研究花药培养力的实质,从根本上解决花培效率低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宽花培育种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8.
刘洋研究员     
<正>刘洋,女,1971年生,河南漯河人,研究员,中共党员。1995年毕业于青海大学农学系(现农牧学院)大农学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2009年6月在青海大学研究生院获作物遗传育种硕士学位。自1995年7月在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参加工作以来,先后从事蚕豆遗传育种和植物新品种保护、测试指南的研制等工作。参加工作以来,参加完成国家973项目前期《青海不同基因型蚕豆蛋白质组分及其亚基与遗传机制研究》、科技部农转资金项目、星火计划项目《粮菜兼用型蚕豆新品种"青海11号"蚕豆新  相似文献   

19.
水稻超高产育种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水稻超高产育种杂种优势的有效利用、目标性状的选择和评价过程。水稻超高产育种理论落后于实践,这种局面长期制约了水稻更大范围内有效利用杂种优势。本文简要地分析水稻超高产育种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评述了水稻超高产育种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植物育种模拟的原理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植物育种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表型选择和育种家的经验,分子生物学积累的大量遗传数据使得在基因水平上进行目标性状的选择成为可能,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工具,大量的遗传信息尚未在育种中得以有效利用。模拟方法可以利用各类遗传信息,在育种家进行田间试验之前,对杂交组合的表现、后代选择效果以及整个育种过程进行模拟,提出最佳的亲本选配、杂交和后代选择策略,从而提高常规育种的预见性和效率。本文介绍育种模拟的一些基本原理,包括遗传模型的构建、杂交类型和选择方法的定义等,概述育种模拟工具QuLine的基本功能及其在育种方法的比较、利用已知基因信息的亲本选配和设计育种等方面的应用。模拟方法通过定义复杂的遗传模型和育种方法实现对育种过程的模拟,在更真实的情形下比较不同育种方法的优劣、预测不同亲本杂交后代的表现,从而为育种家有效利用大量的分子信息和遗传数据提供了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