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筛选出更多较好的药剂进行轮换使用,为有效预防小麦赤霉病提供技术支撑。驿城区植保植检站于2021年在小麦抽穗杨花期,选择4种混配杀菌剂,不同剂量进行防控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增产效果及对小麦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均对小麦赤霉病有控制。在抽穗扬花期施药两次,从防效与增产来看,以40%丙硫菌唑戊唑醇450mL/hm2~600mL/hm2、43%氟嘧·戊唑醇450mL/hm2~600mL/hm2、25%己唑醇180mL/hm2防治效果最好,兼治锈病和白粉病,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增产率在20%以上。这8种药剂处理对赤霉病防治均有比较好的效果,可以在当地小麦赤霉病防治中大面积推广、轮流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2.
小麦赤霉病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赤霉病是影响小麦产量及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药剂防治仍是当今防治赤霉病的重要手段。2016年进行了新型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试验,研究表明:供试9种药剂对小麦赤霉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20%丙硫菌唑可湿性粉剂600 g/hm2、30%戊·福可湿性粉剂2 250 g/hm2、25%氰烯菌酯悬浮剂1 500 m L/hm2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较为理想,病指防效在88%以上,明显好于多·酮的防效,因此可以在小麦生产上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3.
戊唑醇对小麦赤霉病的田间防治和增产效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2013年田间药效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戊唑醇对小麦赤霉病的田间防治和增产效果。结果表明:随着药剂戊唑醇用量的逐级增加,赤霉病病情指数逐渐减小,病害发生逐渐减轻,药剂防治效果逐级显著。与对照相比,喷施240g/hm2戊唑醇或喷施90 g/hm2戊唑醇与375 g/hm2多菌灵的混合药剂可分别使小麦赤霉病病情指数降低60.84%和67.09%,病穗率降低34.32%和35.61%,产量增加3.19%和5.70%,说明戊唑醇对赤霉病防治效果较好,且对小麦生长安全,可以作为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替代品种。  相似文献   

4.
通过2013年田间药效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戊唑醇对小麦赤霉病的田间防治和增产效果。结果表明:随着药剂戊唑醇用量的逐级增加,赤霉病病情指数逐渐减小,病害发生逐渐减轻,药剂防治效果逐级显著。与对照相比,喷施240g/hm2戊唑醇或喷施90 g/hm2戊唑醇与375 g/hm2多菌灵的混合药剂可分别使小麦赤霉病病情指数降低60.84%和67.09%,病穗率降低34.32%和35.61%,产量增加3.19%和5.70%,说明戊唑醇对赤霉病防治效果较好,且对小麦生长安全,可以作为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替代品种。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做好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提高小麦品质,分别在小麦扬花初期和盛花期选用不同药剂开展两次施药,对比药剂间的防效,结果30%丙硫菌唑OD 750 ml /hm2和75%丙硫菌唑WDG 300g /hm2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均好于其它药剂,防效分别达到91.6%和94.6%。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好地做好小麦赤霉病的防控工作,比较分析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在小麦田开展了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所选药剂中,40%戊唑·咪鲜胺EW375mL/hm2的防治效果最好,效果优于其他药剂,可进行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2014年在凤台县进行了45%戊唑·咪鲜胺水乳剂防治小麦赤霉病试验。结果表明,用45%戊唑·咪鲜胺水乳剂750m L/hm2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达76.3%,与对照药剂25%氰烯菌酯悬浮剂1 500m L/hm2相近,明显高于对照药剂40%多·酮可湿性粉剂1 500g/hm2的防效,且对小麦安全,可以在沿淮稻茬麦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防控小麦赤霉病的危害,对无为县农资市场上登记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几种主推药剂进行田间防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小麦抽穗扬花期,25%氰烯菌酯SC 2250m L/hm2、80%多菌灵WP防治2次,对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均较好。  相似文献   

9.
小麦赤霉病药防的新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勇 《农学学报》2016,6(4):20-25
针对当前江苏省建湖地区小麦赤霉病频发、重发,且防治主体药剂——多菌灵及其复配剂防效下降的现状,笔者提出了一些新的药防理念,以期为小麦赤霉病的大面积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主要通过提高多·酮的利用率、多菌灵的减量使用、选择代替多·酮的药剂新组合来防治小麦赤霉病等3 个办法,改进小麦赤霉病的药防。结果表明:40%多·酮1500 g/hm2 兑水225 kg 对小麦赤霉病的病指防效为65.24%,与40%多·酮2250 g/hm2兑水300 kg 的病指防效(68.43%)接近。40%多·酮1500 g/hm2加入5%白醋1500 mL/hm2对小麦赤霉病的病指防效为71.04%,好于40%多·酮2250 g/hm2的病指防效(68.43%)。药剂新组合对小麦赤霉病的病指防效达84.71%,远高于常规药剂40%多·酮2250 g/hm2的病指防效(68.43%),理论产量的增产效果达12.83%。研究结果表明,控制用水量可以提高多·酮的利用率,添加助剂可以达成多·酮的减量使用,使用新药剂组合可以达到很好的防治和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筛选和推广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好的药剂,开展了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药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试验药剂在扬花初期喷施,对小麦赤霉病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其中48%氰烯·戊唑醇悬浮剂、35%戊唑·福美双悬浮剂、430 g/L戊唑醇悬浮剂对小麦赤霉病的病指防效均在75%以上,可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其他药剂可作为轮换药剂使用。  相似文献   

11.
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8%烯肟·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800 g/hm2、43%戊唑醇悬浮剂180m L/hm2、40%戊唑·咪鲜胺乳剂600 m L/hm2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分别为60.57%、56.10%、43.90%,建议在贵池地区使用这3种药剂,并进行合理轮换,配合优良抗病品种,可以提高小麦产量,增强小麦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12.
对30%多·酮可湿性粉剂防治小麦赤霉病和白粉病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抽穗扬花期用30%多*酮可湿性粉剂按照1500g/hm2 、1800g/hm2间隔7-10d连续喷施2次,对小麦赤霉病和白粉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药后20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9.47%、81.58%和80.67%、82.87%,可以作为防治小麦中后期病害的药剂.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进一步明确36%多·酮SC对安徽省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以及施用安全性。[方法]于2009和2010年在安徽省凤阳县进行了36%多·酮SC对小麦赤霉病防效的大田示范试验,设置5个处理,并对总效果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36%多·酮SC用量1 800~2 100g/hm2对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优于50%多菌灵WP,病穗率防效和综合病指防效均在75%以上。[结论]36%多·酮SC是目前防治小麦赤霉病替代高效农药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14.
试验结果表明,50%多菌灵(班治)悬浮剂1 500 mL/hm2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显著;59.7%咪锰窑多菌灵(百功)可湿性粉剂600 g/hm2、25%咪鲜胺(使百克)乳油900 mL/hm2和36%多窑酮(护穗)可湿性粉剂600 g/hm2,按使用说明书最高推荐用量,在小麦抽期扬花期喷雾1次,防治小麦赤霉病也有较好效果,但效果低于50%多菌灵(班治)悬浮剂。各种试验药剂对小麦白粉病,均有一定防治效果,以36%多·酮(护穗)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最好,平均防治效果为82.62%;59.7%咪锰·多菌灵(百功)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次之。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飞防效果及对小麦的安全性,通过植保无人机施药法在小麦不同生育期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21年在小麦始花期喷施1次43%戊唑醇SC 300mL/hm2、375mL/hm2,30%肟菌·戊唑醇SC 600mL/hm2,以43%戊唑醇375mL/hm2对赤霉病防效较好,对病穗与病指防效分别为72.4%与75.6%,而以43%戊唑醇SC 300 mL/hm2与30%肟菌·戊唑醇SC 600mL/hm2防效较低,仅54.2%、40.8%与58.2%、45.5%;于小麦始花期与盛花期各喷施1次43%戊唑醇SC 300mL/hm2、 375m/hm2L,30%肟菌·戊唑醇SC 600mL/hm2,对赤霉病病穗防效、病指防效均较好,分别为69.3%、76.1%、64.1%与73.2%、79.3%、69.2%,但以43%戊唑醇375 mL/hm2防效为最佳。2022年于小麦盛花期与盛花末期各喷施1次43%戊唑醇SC 375 mL/hm2加30%丙硫菌唑OD 450 mL/hm2,30%唑醚·戊唑醇SC 600 mL/hm2,30%肟菌·戊唑醇SC 750 mL/hm2,对赤霉病病穗防效、病指防效均较好,分别为86.3%,89.2%,77.2%与89.5%,88.4%,79.3%,但以43%戊唑醇SC 375 mL/hm2加30%丙硫菌唑OD450 mL/hm2最佳。各药剂处理对小麦植株均安全。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30%丙硫菌唑油悬浮剂等使用技术和防治效果,试验了30%丙硫菌唑OD675毫升/hm2、30%丙硫菌唑OD+43%戊唑醇SC450毫升+300毫升/ hm2、75%肟菌.戊唑醇WG300克/hm2、30%唑醚.戊唑醇SC600毫升/ hm2、25%氰烯菌酯SC+43%戊唑醇SC3000克+300毫升/ hm2药效对比试验效果。结果表明,于小麦扬花初期施药,上述药剂对小麦赤霉病防效好且对小麦安全,防效依次为84.72%、76.39%、72.22%、75.00%、75.00%。适合在本地防治小麦赤霉病上推广。  相似文献   

17.
通过开展小麦赤霉病不同防治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欧博(德国巴斯夫)450mL/hm2+80%多菌灵1200g/hm2,可有效防治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明显高于戊唑醇、咪鲜胺、三唑酮、多菌灵,在小麦赤霉病发生较重的2015年,防治感病品种扬麦15,效果更明显.注意应在小麦齐穗期至初花期(扬花株率10%)施药,后期视天气情况,遇连阴雨施第二次药.  相似文献   

18.
许光文  胡为侦  王良吉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1):120-121,131
[目的]筛选预防小麦赤霉病的高效药剂。[方法]采用小区试验研究了9种常用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的使用技术及效果。[结果]9种药剂在试验条件下均对小麦生长安全,其中750 mL/hm~2 48%氰烯·戊唑醇SC的防病效果最好。[结论]该试验结果为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小麦赤霉病中等发病程度的田块内,进行了不同药剂的田间防病试验。结果表明: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以25%氰烯菌酯悬浮剂1.50 kg/hm2相对最高,平均达75%以上;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 kg/hm2、50%多·酮可湿性粉剂1.35 kg/hm2和40%戊唑·多菌灵悬浮剂1.35 kg/hm2以及59.7%咪锰·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45 kg/hm2的防治效果较为接近,平均在70%左右。30%戊唑·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80 kg/hm2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相对较低,平均在60%以下。  相似文献   

20.
试验结果表明:63.5%咪鲜胺锰盐·多菌灵WP对小麦赤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小麦生长安全.用药量达324.9g/hm2以上时,在小麦扬花初期(扬花株率15%时)第1次施药,7d后再施药1次,对小麦赤霉病防效可达84%以上,与对照药剂50%咪鲜胺锰盐WP412.5g/hm2、80%多菌灵WP1200g/hm2防效相近.从经济有效角度出发,在大面积推广应用时,建议63.5%咪鲜胺锰盐·多菌灵WP使用量为324.9~354.3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