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亏缺灌溉对日光温室番茄叶绿素荧光参数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温室番茄节水栽培的适宜灌水量,以日光温室冬春茬番茄为试验材料,从定植缓苗后开始进行亏缺灌溉处理,至番茄收获完毕,共亏缺灌水6次,试验设每次灌水量300 m3/hm2(CK)、225 m3/hm2、150 m3/hm2和75 m3/hm2计4个处理,研究不同灌水量处理对番茄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亏缺灌溉程度对番茄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产量和水分利用率均有极显著影响。在每次灌水量为75~300 m3/hm2范围内,随着灌水量的减少,番茄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和ΦPSⅡ值均呈逐渐降低趋势,番茄产量逐渐下降,水分利用率逐渐提高。其中,每次灌水量225 m3/hm2处理的番茄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和产量均降低不明显,综合效益最高。对日光温室冬春茬番茄从定植缓苗后开始进行亏缺灌溉,每次灌水量为225 m3/hm2较适宜。  相似文献   

2.
为规范河北省日光温室早春茬甜瓜节水灌溉技术,促进河北省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依据国家和行业标准,结合河北省日光温室甜瓜生产实际情况,制订了《日光温室早春茬甜瓜节水灌溉技术规程》(DB 13/T 2992—2019)。该规程对灌溉设备与安装,灌溉系统运行管理,甜瓜育苗—定植、苗期、开花—坐果期、膨瓜期和成熟期不同生育期的节水灌溉管理操作要求等提出具体要求。可为河北省日光温室早春茬甜瓜节水灌溉管理措施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在天津武清区以田间小区试验进行了设施蔬菜土壤耗水时空特征和水分亏缺敏感性研究。分别在黄瓜苗期(定植后缓苗期)、初花期、初瓜期、盛瓜期等生育期的其中一个生育期灌溉常规水量的50%、75%,其余生育期恢复到常规灌水量,分层监测土壤含水量和黄瓜产量。结果表明,在土壤质地黏重的滨海地区设施条件下,不论是灌溉常规水量50%的处理,还是灌溉常规水量75%的处理,其田间耗水量均以黄瓜盛瓜期较大,而且以苗期减少灌水处理的田间耗水量最高;田间耗水强度以盛瓜期较高,黄瓜苗期、初花期缺水会增加盛瓜期的耗水强度;黄瓜定植后的苗期水分亏缺敏感指数最大,其次是初花期,而初瓜和盛瓜期为负值。苗期和初花期缺水对黄瓜产量影响较大,初瓜期、盛瓜期适当减少灌水定额对产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和农业水资源的日益紧缺,如何提高日光温室黄瓜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制定合理的生产栽培和灌溉模式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以黄瓜品种津优35的嫁接苗(G)和自根苗(Z)为试材,采用膜下沟灌方式灌溉,以灌水量150 m3/hm2(I处理,控制灌水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80%,土壤含水量达到下限即进行灌水)为处理,以灌水量300 m3/hm2(C处理,按照农民传统灌溉经验的灌水量和灌溉周期进行灌水)为对照,研究了不同灌水量对温室黄瓜生长、品质、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农民经验灌溉相比,灌水量150 m3/hm2处理的黄瓜营养生长旺盛,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嫁接黄瓜比自根黄瓜营养生长旺盛,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明显提高。综合来看,I-G处理在增产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方面表现最优,在生产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日光温室冬春茬种植厚皮甜瓜可较露地提早 3个月上市 ,比塑料大棚提早 1个月上市 ,其主要技术是温室应建在地势开阔、平坦的地段 ,温室建好后用 2 2 .5~ 30 .2 kg/ hm2 硫磺粉加锯末 ,点燃密闭熏蒸消毒 ;选择中、晚熟品种 ,于 11月下旬至 12月下旬采用温床育苗 ,出苗后白天温度控制在 2 5~ 2 8℃ ,夜间温度控制在 15~ 18℃ ,在定植期、伸蔓期、膨瓜期、果实定型时各灌水 1次。采用单蔓或双蔓整枝 ,并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华北地区冬小麦节水栽培与传统灌溉条件下氮素吸收利用特征,2008-2010年,在灌溉底墒水的基础上,设置4个水分处理:春不灌水(W0)、拔节水(W1)、拔节水+开花水(W2)和起身水+孕穗水+开花水+灌浆水(W4),测定不同生育时期植株氮素吸收量和产量。结果表明,冬小麦最高产量2年均在节水栽培处理(W1和W2)获得,氮积累量则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传统灌溉处理最高。与传统灌溉相比,节水灌溉加快了冬小麦氮素积累进程,促进了花前积累氮素向籽粒的再分配,提高了氮收获指数和生理利用效率。可见,冬小麦节水栽培在实现节水高产的同时,也改善了氮素吸收利用特性。  相似文献   

7.
从节水灌溉的基本原理着手,运用农田水量平衡原理,以板蓝根灌区为例、洪水河灌区益民灌溉试验站多年试验资料为依据,作出适合当地板蓝根的灌溉预报。结果表明,板蓝根的灌溉定额为2 580 m3/hm2,夏灌1次水的灌水时间为6月中旬,灌水定额为1 290m3/hm2;夏灌2次水灌水时间为8月下旬,灌水定额为1 290 m3/hm2;与常规灌溉模式相比,节水1 200 m3/hm2,增产值5 755元/hm2,节水增产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8.
日光温室甜瓜根系生长及单果重的水氮耦合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灌水量和施氮量对温室甜瓜根系生长及单果重的影响,探讨根系生长与单果重和水氮供应的关系,为温室甜瓜的水氮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日光温室内光温湿等环境参数,以‘一品天下208’甜瓜为试验材料,试验设灌水量(W)和施氮量(N)2个因素,采用Penman-Monteith修正公式确定灌水量,设置0.7ETc、1.0ETc和1.3ETc3个水分水平;施氮量在常规施氮量N2(130 kg N·hm-2)的基础上设置了一个下限施氮量N1(70 kg N·hm-2)和一个上限施氮量N3(180 kg N·hm-2)3个氮素水平,共9个处理。应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水氮处理组合对温室甜瓜根系生长分布及单果重的影响。【结果】甜瓜根系在0-30 cm土层内,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根长增加幅度变缓;在相同水处理条件下,甜瓜总根长、单果重、水分利用效率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中水中氮(W2N2)条件下,根系总长和单果重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 625.48 cm和818.94 g;在相同氮处理条件下,甜瓜根系总长和单果重随灌水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水分利用效率随灌水量的增加逐渐降低,氮肥偏生产力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小。细根根长、根系干质量与产量显著相关,根系越发达,甜瓜产量增加越明显。表明合理的灌水量和施氮量可以促进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进而提高产量。甜瓜根系总长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变化规律可以采用方程:y=A(1-Bx)进行模拟,模型决定系数R2达到0.9以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甜瓜根系生长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综合主成分能够反映出全部根系信息的92.727%,综合评价最高的处理为中水中氮(W2N2)。不合理的灌水和施氮导致甜瓜单果重、根系各项特征参数、水分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明显降低。【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滴灌施肥的施氮量和灌水量控制在N2(130 kg N·hm-2)和W2(1.0ETc)时,有利于促进根系生长,进而提高甜瓜单果重以及水氮利用效率,是试验地区膜下滴灌条件下温室甜瓜生产中适宜的水氮组合。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河北黄河古道沙土地冬小麦的节水灌溉。结果表明,在自然降水条件下,冬小麦在返青至收获灌三次水:起身水(3月中旬)、孕穗水(4月中旬)和灌浆水(5月中旬)、每次灌水量为40.5mm,小麦可达4644kg·hm-2。由于沙土持水性弱,高出一倍多水量的灌溉对小麦无增产效果。因此,节水灌溉比高出一倍的一般畦灌水量可节水50%,比当地农民长畦漫灌节水可达73%以上。  相似文献   

10.
渗灌条件下保护地黄瓜不同生育期适宜灌水定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保护地黄瓜栽培小区试验的方法,将黄瓜全生育期分为前期、后期两个阶段,按生育阶段控制上、下限对黄瓜进行组合灌溉,通过比较黄瓜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探讨了用节点式渗灌灌溉温室栽培黄瓜灌水定额(灌溉湿润比)的适宜取值范围。结果表明:在砂质粘壤土上,当节点式渗灌管埋深为25 cm、计划湿润层深15~40 cm(厚度25 cm)、灌水控制上限和下限分别定为土壤水吸力6 kPa(田间持水量)和30 kPa时,将计划湿润层湿润比设定为前期0.37~0.38(灌水定额54~56 m3/hm2)、后期0.34~0.37(灌水定额50~55 m3/hm2),并依此进行灌溉,具有较好的高产、优质、节水效果。  相似文献   

11.
滴灌施肥条件下砂田设施甜瓜的水肥耦合效应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马忠明  杜少平  薛亮 《中国农业科学》2016,49(11):2164-2173
【目的】传统水肥管理是限制砂田设施甜瓜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研究滴灌施肥条件下砂田设施甜瓜的水肥耦合效应,为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在滴灌施肥条件下,采用“311-B”D饱和最优设计,建立甜瓜产量、品质与水肥的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的单因素效应、交互效应和边际效应,确定砂田设施甜瓜滴灌高产优质栽培的适宜施用量。【结果】建立了甜瓜产量、品质与灌水、氮肥、钾肥的回归模型;因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甜瓜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氮肥用量,其次是灌水量和钾肥用量;影响甜瓜品质的主要因素是钾肥用量,再其次是灌水量和氮肥用量;甜瓜产量、品质均随着水、肥用量的增加而先增加后降低。水、氮、钾相对于甜瓜产量与品质的交互效应也存在差异,在产量影响方面,对水而言,氮的交互效应大于钾;对氮而言,水的交互效应大于钾;对钾而言,氮的交互效应大于水。而在品质方面,对水而言,钾的交互效应大于氮,对氮而言,钾的交互效应大于水,对钾而言,氮的交互效应大于水。某一单一因子投入量偏高或偏低均不利于甜瓜产量和品质的形成,而由于水肥间的交互作用,两者配施则对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结论】综合考虑水、氮、钾对甜瓜产量、品质的影响,滴灌条件下,砂田设施甜瓜高产优质的水肥方案为:灌溉定额为786-796 m3·hm-2、施肥量N为170-227kg·hm-2、K2O为227-246 kg·hm-2,可作为砂田设施滴灌条件下的灌溉施肥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2.
以草炭、蛭石、炉渣、棉籽皮(废菇料)和粉碎后的玉米秸秆为原料,按不同材料种类及比例混合制成3种无土栽培复合基质,以温室设施条件下土壤栽培滴灌的灌水总量为参考设计3个梯度的灌水处理方案(每次灌水额度525 m3/hm2、375 m3/hm2和225 m3/hm2),分析番茄在不同基质和灌水额度处理下的生长指标及产量;并结合番茄产量、基质成本和灌水成本,筛选出水资源利用率高而成本低廉的无土栽培基质,初步确定番茄无土基质栽培的灌水指标。结果表明:相同栽培基质条件下,灌水额度对番茄根重、粗高比、相对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影响不大;但是不同基质栽培的番茄,获得最大产量所需的灌水额度不同。基质3(棉籽皮与蛭石按体积比1∶1比例混合的复合基质)每次灌水量为375 m3/hm2,整个生育期灌水总量为6 000 m3/hm2条件下,产量最高(56 770.43 kg/hm2)且成本最低(20 850元/hm2)。  相似文献   

13.
小麦不同灌水组合模式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设4种不同灌水组合模式,研究其对小麦产量、群体动态、穗粒数、千粒重的影响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潍坊地区产量最高的灌水组合模式为抢墒+冬水+拔节水+开花水,单产达到9 222.0kg/hm2;水分利用效率最高模式为:蒙头水+拔节水+开花水,达到24.8 kg/(mm·hm2);不同时期灌水对小麦生育状态影响显著,造墒水对小麦苗全效果明显,越冬水则可增加最大分蘖数,拔节到挑旗之间灌水可以增加单位面积穗数,开花和籽粒形成期灌水可增加穗粒数,花后10~20天内灌水可提高千粒重。  相似文献   

14.
赵俊晔  赵亮  张峭 《农业展望》2014,(11):52-56
西甜瓜节水是北京市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重要组成。通过定点监测和问卷调研发现,北京市西甜瓜种植一半以上采用漫灌或沟灌等传统灌溉方式,而按户计约5.04%、按面积计约10.8%采用滴灌、微喷等节水灌溉方式;不同灌溉方式的灌水量存在差异,采用漫灌和沟灌、膜上灌、膜下灌、滴灌和微喷的平均灌水量依次为2 967 m3/hm2、2 178 m3/hm2、2 070 m3/hm2和1 589 m3/hm2。北京市西甜瓜年总灌水量估计为1 521.4万m3,如全部采用滴灌或微灌,总灌水量可降至985万m3。同时,北京市西甜瓜节水灌溉在工程建设、技术储备方面已有较好基础,但生产者节水意识普遍缺乏,节水技术和设备在田间应用环节还有待改进,建议从设施、农艺、管理等方面推进节水灌溉方式改进,挖掘节水潜力。  相似文献   

15.
针对河套灌区水资源日益紧缺及生产中浪费严重的状况,以当前主要种植模式小麦套种向日葵为对象,以节水和高产为目标,研究不同灌溉时期及灌溉量对小麦套种向日葵经济产量、经济效益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套种向日葵模式下,随着灌水量增加,套种小麦和向日葵及套种作物全生育期总耗水量显著增加,水分利用效率(WUE)却明显下降。套种小麦和向日葵及套种总产量、经济效益均以全生育期浇3水以上处理较高,且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得出,河套灌区小麦套种向日葵节水与高产相统一的耗水量为5 000~6 000m3/hm2,全生育期灌3水是小麦套种向日葵实现高产的最佳节水灌溉模式,即小麦拔节期、抽穗期、向日葵开花期灌水3次,每次灌水定额900 m3/hm2,可实现套种小麦经济产量7 000kg/hm2、套种向日葵经济产量2 800kg/hm2以上,全生育期水分利用效率1.0kg/m3以上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冬小麦节水高产灌溉模式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新疆干旱绿洲灌溉区冬小麦进行了节水灌溉试验研究,研究了不同供水条件对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旨在为新疆冬小麦建立优化灌溉制度、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达到节水增产目的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土壤水所占总耗水量的比例为27.8;~91.2;,灌水量所占总耗水量的比例在28.5;~68.0;,降水量所占总耗水量的比例为4.2;~8.8;.随着灌水次数和灌水量的增加,冬小麦利用土壤水逐渐减少.试验区春季灌二水的最佳组合为:拔节期+扬花期灌水,组合处理产量为6 813 kg/hm2,水分利用效率1.47 kg/m3;春季灌三水的最佳组合为:拔节期+孕穗期+灌浆期灌水,组合处理产量为7 393.5 kg/hm2.水分利用效率1.40 kg/m3.  相似文献   

17.
为规范河北省日光温室膜下滴灌西瓜节水灌溉技术,促进河北省设施西瓜的可持续发展,依据国家和行业标准,结合河北省日光温室西瓜生产实际情况制订了《日光温室膜下滴灌西瓜节水灌溉技术规程》(DB 13/T 2993—2019)。该规程对不同茬口苗期-伸蔓期、开花期、膨瓜期和成熟期的节水灌溉管理技术及注意事项提出具体要求。可为河北省日光温室膜下滴灌西瓜节水灌溉管理措施的制定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甜瓜(Cucumis melo L.)节水节肥栽培技术,采用正交试验法,在旱区压砂地上,对膜下滴灌条件下的灌水定额、施肥量和灌水次数3因素进行了最优组合方案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甜瓜产量的主要因素是灌水定额,其次是灌水次数和施肥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的最优因素水平组合是灌水定额为37.5 m3/hm2、施肥量为900 kg/hm2、灌水次数为5次。  相似文献   

19.
探究不同灌水量对棉花生长与产量的影响,为南疆地区膜下滴灌棉田节水增产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设置6个不同灌溉定额水平:5 400 m3/hm2、5 100 m3/hm2、4 800 m3/hm2、4 500 m3/hm2、4 200 m3/hm2、3 900 m3/hm2(记为W1、W2、W3、W4、W5、W6),对比分析不同灌溉定额下配施液体肥对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灌水定额的增加,棉花株高呈单峰增长趋势,其变化趋势均为W1>W2>W3>W4>W5>W6;棉花主茎叶片数、果枝数随着灌溉定额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W2灌溉水平下出现最大值;棉花产量在W2灌溉水平下出现最大值,在W1灌溉水平下产量最低,且W2处理比W1处理增产30.72%。本试验得出结论,在总灌水量为5 100 m3/hm2条件下配施液体肥,棉花生长发育、产量最优。南疆地区膜下滴灌为棉田最佳灌溉模式,有利于棉花产量增加及水分利用率的提高,实现节水增产。  相似文献   

20.
在天津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从2007年开始天津市高效设施农业建设全面提速,按照市委"4412"设施农业发展总体目标,经过4 a时间,全面建成高标准设施生产基地2.7万hm2。天津市种植业设施农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设施瓜菜面积大幅增加,生产上也涌现出一些高效的栽培模式。其中冬春茬日光温室厚皮甜瓜栽培,在宝坻、武清、西青等区县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产量达到6万kg/hm2,产值可达30万~45万元/hm2。冬春茬日光温室厚皮甜瓜高产栽培技术归纳为7个方面。(1)栽培设施:采用半地下式的厚土墙温室和后墙为砖墙的天津类型二代温室;(2)茬口安排:一般12月下旬~翌年1月上旬播种,2月上中旬定植,4月上中旬开始采收;(3)品种选择:选种具有早熟、优质、耐低温、耐弱光等特性的品种,生产上多采用元首、丰雷、金蜜龙、甜禾2号、久红瑞等;(4)播种育苗:50℃温水浸种20 min后再放入百菌清500倍液中浸泡30 min,采用营养钵或穴盘育苗;(5)定植:垄上开沟定植,密度2.7万~3.0万株/hm2;(6)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7)适时采收:采收标准主要有结果枝叶片颜色黄化失绿,果实呈黄、乳白等品种的固有色泽,香味浓郁,果蒂部位软化、变色或有环状裂纹等。特别是对定植前扣棚膜、整地、施肥、做畦、定植时间,以及定植后的温度和湿度管理、肥水管理、整枝坐果和辅助授粉等做了阐述。就整地的要求、施肥的有机肥数量及化学肥料氮磷钾肥的配比数量均规定了具体指标;对定植后的温湿度、肥水管理和整枝等提出了具体操作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