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草鱼出血病 1.流行情况.(1)发病品种.草鱼、青鱼都可发病,但该病主要危害草鱼,从体长2.5~15厘米的草鱼都可发病,有时2足龄以上的大草鱼也患病.  相似文献   

2.
《天津农业科学》2015,(9):61-63
天津市宁河县某淡水养殖池塘发生了一起草鱼细菌性疾病。患病草鱼出现腹部充血,腹腔积水和肝脏发白等症状。从患病草鱼肝脏中分离到PA001和PA002两个菌株,通过回感试验证明这两个菌株可能为引发该疾病的病原菌,经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采用口服氟苯尼考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洪爱云 《当代农业》2011,(15):44-45
草鱼出血病是严重危害当年草鱼鱼种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该病流行广、季节长、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对草鱼鱼种的生产造成严重损失。一、流行状况1.危害对象从2.5~15厘米大小的草鱼都可发病,有时大草鱼也患病,特别是100~300克的一龄草鱼种发病尤为严重,往往造成大批或整体草鱼鱼种死亡。青鱼也可感染。  相似文献   

4.
贵州某羊场山羊群患有以淋巴结肿大、化脓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疑似山羊伪结核棒状杆菌病.从10只患病羊的淋巴结脓肿中分离得到10株病原菌,经对该病原菌进行病原形态、培养特性、生化特性及致病性等鉴定,结果该病菌为致病性伪结核棒状杆菌,该病确诊为山羊伪结核棒状杆菌病.  相似文献   

5.
草鱼细菌性败血症的病原检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离和鉴定草鱼细菌性败血症的主要致病菌。[方法]首先,采集患病草鱼的肝、脾、肾等器官,分别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然后,将各自分离菌种进行镜检、生理生化指标鉴定以及16SrRNA基因序列测定;最后进行人工再感染试验。[结果]分离得到的菌株。经菌体形态、致病性、培养性状、生理生化反应和16SrRNA序列分析鉴定为同一种菌种,即嗜水气单胞菌。人工再感染的草鱼出现了与自然感染草鱼相同的症状。[结论]嗜水气单胞菌是引起草鱼细菌性败血症的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6.
草鱼鱼种免疫注射技术是防治草鱼"四病" (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出血病)的有效措施. 时间选择:宜在春季水温8~22℃时进行.已患病草鱼不宜注射免疫.  相似文献   

7.
从患病斑鳢Channa maculata体内分离到一株细菌(FS20100810),经人工感染试验证实为该病的病原菌.该菌株兼性厌氧,为革兰氏阴性杆菌,能运动,无芽孢,无荚膜,能发酵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甘露醇、七叶苷,氧化酶反应、接触酶反应、吲哚试验和M.R.试验均为阳性.该菌株对斑鳢的半致死浓度为6.83x105 ...  相似文献   

8.
草鱼呼肠孤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是我国淡水养殖的主要品种,为四大家鱼之一,尤其在我国气候温暖的南方如长江、珠江水域养殖量极大.然而草鱼在幼苗阶段极易发病,其中威胁最大是草鱼出血病(grasscarp hemorrhage),死亡率可高达90%以上.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GCRV)是草鱼出血病的主要病原,由于其高度传染性与致死性,对我国草鱼养殖业造成了极大的损失.近年来,关于草鱼呼肠孤病毒的研究逐步增多,并且出现了新基因型报道,引起了多方关注.对草鱼呼肠孤病毒的病原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原性、检测和综合防治等进行综述,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旨在对该病的防治和深入研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为诊断中华草龟Chinenys reevesiis腹甲腐皮裂甲病,于江西省南昌市某养龟场采集种龟池患病和濒死的中华草龟种龟11只(编号为1~11号),采用病原菌分离纯化、生理生化试验、疑似病原菌人工回感试验、病原菌药敏试验、组织病理检验等方法进行了病因分析及鉴定.结果表明:该病典型的临床症状为腹甲角质层干裂、骨质层发黑,病龟精神状态均表现呆滞、不爱爬动;病理解剖显示,患病龟肝脏发黑,肺发白,胃肠道无内容物、有腹水,内脏团伴有恶臭味;组织病理观察显示,多数病龟密质骨发生裂解坏死,骨髓腔浸润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同时内脏组织有炎症特征;进一步从病龟腹甲、肝脏、肺组织分离获得5株菌株,经细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16S rDNA基因序列及系统发育分析等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人工回感染试验显示,感染龟与自然发病龟的临床症状一致,且在回感中华草龟脏器中再分离到相同的菌株;药敏试验显示,该菌对头孢类、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卡那霉素、喹诺酮类抗菌药物高度敏感,对青霉素类、四环素抗菌类药物有耐药性.研究表明,中华草龟腐皮裂甲病的病原菌是嗜水气单胞菌,头孢类、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卡那霉素、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可作为该病临床防治的首选药品.  相似文献   

10.
《农家致富》2014,(4):41-41
一、时间选择选择在春季水温为8-22℃天气进行.已感染患病的草鱼不宜进行注射免疫。  相似文献   

11.
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某猪场患病猪的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初步诊断为副猪嗜血杆菌引起。为确诊该病,从患病动物采取病料进行实验室检查,主要进行细菌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和生长特性的观察,生长因子、生化反应和动物实验等方面的鉴定,从而确诊该病的病原菌是副猪嗜血杆菌。同时,通过本研究也为临床上预防、诊断副猪嗜血杆菌病,进行疫苗的研制等方面提供了大量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草鱼生长速度快、养殖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其养殖规模居中国所有养殖鱼类首位。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由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 GCRV)感染引起,是危害草鱼养殖最严重的疾病。该病发病期长,传染性强,防治困难,无特效药,一旦发病,其死亡率可达80%以上。本文从典型症状、组织病理学特征、基因型、病因等角度对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的流行情况进行剖析,并就该病的生态预防、免疫预防提供参考建议,对推动草鱼健康养殖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乌鳢腹水病病原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解乌鳢腹水病的发病原因,对患病鱼肝脏、肾脏、腹水进行了细菌分离和鉴定,并用分离菌株进行人工感染试验和药物体外抑菌试验,结果从病鱼体现人分离到形态和生理生化特性完全一致的6株菌,人工感洒试验证实均为腹水病原菌,经细菌学鉴定为费氏枸橼酸杆菌,体外抑菌试验表明,病原菌对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复方新诺明、卡那霉素高度敏感,可作为防治该病的首选药,研究证明,乌鳢腹水病的病原为费氏枸橼酸杆  相似文献   

14.
1 枯萎病 在大棚黄瓜种植中,枯萎病是严重病害,特别是在连作大棚内发病率更高,连作时间越长,发病率越高.该病多发于黄瓜苗期,患病后叶片逐渐萎蔫,病株茎基部初现条斑,呈黄褐色,最终导致黄瓜枯死.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病原菌大量繁殖并发病.  相似文献   

15.
叶建生 《农家致富》2012,(16):40-41
草鱼食性广、生长快、产量高、肉质佳,为广大群众所喜食。但在养殖过程中,草鱼发病率高,如果不能及时诊断、对症下药,将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一、出血病1.发病情况该病由病毒引起,主要危害当年草鱼鱼种,从3.5厘米夏花到15厘米鱼种均可感染发病。发  相似文献   

16.
<正>草鱼易贪食,容易生病,养殖过程中易发生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和出血病,俗称草鱼"四大病"。特别是草鱼出血病,是一种流行广、季节长、发病率高、死亡率极高的传染性疾病,对草鱼鱼种的生产影响大。一、草鱼出血病1.流行特点1危害对象:从2.5~15厘米大小的草鱼都可发病,有时二龄以上的大草鱼也患病。本病发病率高,死亡率达70%~80%。  相似文献   

17.
采取常规检查诊断、生化诊断、病理诊断及水质分析等手段,对101例草鱼肝胆综合症病例的发病原因、症状进行了归纳分析,将患病草鱼病症划分为3个类型。认为长期大量投喂单一精饲料、养殖水体亚硝酸盐含量过高是引起草鱼肝胆综合症的主要原因。提出对草鱼肝胆综合症的诊断应以肝胆形态、颜色及鳃丝炎症作为主要诊断依据,肠道炎症、尾鳍发白及鳃盖充血作为辅助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采取常规检查诊断、生化诊断、病理诊断及水质分析等手段,对101例草鱼肝胆综合症病例的发病原因、症状进行了归纳分析,将患病草鱼病症划分为3个类型。认为长期大量投喂单一精饲料、养殖水体亚硝酸盐含量过高是引起草鱼肝胆综合症的主要原因。提出对草鱼肝胆综合症的诊断应以肝胆形态、颜色及鳃丝炎症作为主要诊断依据,肠道炎症、尾鳍发白及鳃盖充血作为辅助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9.
1.出血病:该病在每年的4—10月流行,主要为害1—2龄的草鱼成鱼。 防治方法:①鱼种投放前给草鱼注射出血病灭活疫苗。该疫苗可保证草鱼在14个月内不发生该病。②在每年的4—10月。每10天用溴氯灵全池泼洒一次。浓度为0.6ppm。③在每年的4—10月.每15天让草鱼内服水产专用红霉素一个疗程.用量为每50公斤草鱼每天用药80克,一个疗程为3天.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通过对辖区内某养殖场3份病死羔羊的组织病料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并开展了药敏试验。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诊断,该养殖场羔羊感染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病对氟苯尼考最敏感,采用了中药方剂配合氟苯尼考的方式对患病羊群进行了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