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为推动农业人口实现高质量就地转移提供参考,基于新经济迁移理论视角,构建农业人口就地转移意愿的分析框架,结合南京市S村的调查数据,采用Logit模型分析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当地农业人口就地转移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5%的显著水平上,年龄越大和认为当地社区越融洽的农业人口越倾向于选择就地转移;在10%的显著水平上,认为当地教育资源越缺乏的农业人口越倾向于选择异地转移。建议通过建设社区、增加就业机会及推进城乡教一体化建设来促进农业人口的就地转移,进而有效促进我国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受益者和参与者,要实现治理有效,必须激发农民主体意识和首创精神,提高农民参与乡村治理意愿,并促进农民投身乡村振兴建设中。以哈尔滨市香坊区2乡10村170户农户的调研数据为基础,根据文献资料和当地实际情况,确定了农户参与乡村治理意愿的评价指标16个,运用SPSS构建二元Logit模型探究影响村民参与乡村治理意愿的因素。结果表明:年龄、政治面貌、是否参加了农业合作组织、当地政府对农村的重视程度负向影响农户参与乡村治理意愿,其他指标均正向影响农户参与乡村治理意愿。其中,年龄在5%的显著水平上负向影响;文化程度、了解所在村庄事务的主要渠道在1%的显著水平上正向影响;是否认可村干部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村委会干部认可程度在5%的显著水平上正向影响;乡村治理是否应该全民参与在10%的显著水平上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3.
陈成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12):232-236
近年来,创业潮、县域经济与特色乡镇的发展、宏观经济环境变化以及家庭因素促使越来越多的农村劳 动力选择就地转移。实证研究发现,性别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地域选择行为具有显著影响,男性比女性有更高的倾向 选择异地转移,女性更倾向于就地转移;未成年子女对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家中有未成年子女 的家庭更可能选择就地转移;而职业技能培训对就地转移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村劳动力更 倾向于异地转移。当前,要促进四川省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就地转移,应加快推进城镇化,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提升 农村劳动力素质增强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4.
基于对广西壮族自治区14个地级市1 779份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问卷调查数据,以就业质量为研究视角,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业转移人口的就近城镇化意愿整体偏低。农业转移人口的个人特征因素中年龄、婚姻状况和受教育程度对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影响显著,性别、进城务工年限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就近城镇化意愿影响不明显;就业质量对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影响显著。农业转移人口受职业技能培训、职业发展机会、社会保险健全程度满意度的影响尤为突出,同时注重工资收入水平、工作设施安全性和职业稳定性满意度的提升。因此,建议不断强化农业转移人口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险制度,并建立工资合理增长机制,以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  相似文献   

5.
基于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团结村等村庄农户调研数据,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户耕地细碎化治理的意愿,并探究影响农户参与耕地细碎化治理的因素。结果表明,55.74%的农户愿意进行耕地细碎化治理。户主文化水平越高、家庭劳动力人数越多、对"乡村振兴"政策了解程度越高、从众心理越强,对今后农业机械化生产的态度越看好,农户更愿意参与耕地细碎化治理,家庭主要劳动力健康状况越良好、耕地越肥沃、地块到家的距离越近,农户耕地细碎化治理意愿越低。  相似文献   

6.
土地资源禀赋对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意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进城落户意愿是推动户籍人口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当下各地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积极性不高,提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并不乐观。基于推拉理论,利用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CMDS),采用二元 Logit 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土地资源禀赋对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意愿的影响,探讨两者间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意愿总体较低,占比为48.91%,农业转移人口拥有承包地与宅基地的比例分别为61.40%和71.71%。土地资源禀赋显著抑制了农业转移人口的进城落户意愿,农业转移人口的身份认同、社会交往状况在土地资源禀赋影响进城落户意愿的过程中发挥着中介效应,社会保障状况发挥着显著的负向调节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土地流转将会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进城落户意愿。因此,一方面要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农民土地权益保障机制设计,消除阻碍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的体制障碍;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土地为农业转移人口留条退路,增强社会结构的弹性,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7.
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符合新时期乡村产业动能转换的现实需求,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助推器。探究农业社会化服务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影响及其动力机制,破解农村经济发展瓶颈,构建坚实的乡村产业经营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分工理论,利用2010—2020年度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总体作用、间接机制和异质性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我国乡村产业振兴水平整体呈平稳上升趋势,东部区域乡村产业振兴水平持续高于中西部区域,各区域总体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进一步分析发现,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越高,对乡村产业振兴的促进作用越强。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在其中发挥了正向传导作用,其中资本积累的中介作用最为显著。此外,农业社会化服务对乡村产业振兴不同维度的促进作用存在差异,其对农业综合生产、产业现代化和产业增收带动水平有显著提升作用。因此,本文从开展多种农业社会化服务、构建多元投入格局、引导绿色产业化生产方式、完善服务组织内部运行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以明确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未来发展方向,加快乡村产业振兴进程。  相似文献   

8.
城镇化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市民化是提升城镇化水平的重要抓手。李克强总理在2021 年政府工作报 告中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中西部地区农业人口基数巨大,传统的向大、中型城市转移的异地市民化路径无法进一步提升中西部地区的 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水平,进而影响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本文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分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 化的本质内涵,概述推进中西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原地市民化的现实驱动力、面临的困境,从“观念转变”、“产业支 撑”、“制度创新”、“强镇扩权”四个方面探索中西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原地市民化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9.
在城乡融合发展的初始阶段,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合理有序推进对中国城市和乡村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但在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过程中,却存在着各种社会风险。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农业转移人口的落户意愿、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就业前景、市民化成本与相关利益者之间的矛盾和差距是引起城市融入、社会排斥、权利受侵和社会冲突等社会风险的主要源头。只有协调发展城市群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人地钱”挂钩机制、提高农业转移人口自身素质、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不断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才能避免风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相似文献   

10.
风险感知与风险管理是农业经济领域的热点议题,研究农户的农业风险管理策略选择、确保粮食主产区农户有效管理农业风险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乡村振兴意义重大。基于风险感知视角,以黑龙江省粮食种植大户为研究对象,利用因子分析法和多元有序Logit回归模型,分析风险感知与风险管理的内在联系,探讨风险感知与风险管理的公因子会如何影响农户的风险管理需求。结果表明,订单合约、农业保险和"保险+期货"是农户需求较高的风险管理策略,其高需求意愿占比分别为54.46%、72.92%和74.46%。市场价格类风险感知与自然灾害类风险感知均对农户的风险管理策略需求有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对市场价格类风险感知越强,则越倾向于选择合作社及订单合约等事前风险管理策略,而对自然灾害类风险感知越强,则越倾向于选择借贷和"保险+期货"等事后风险管理策略。"传统风险管理策略的参与经验"公因子对农户参与"保险+期货"这类新型风险管理策略的需求产生促进作用,但现有"保险+期货"产品还未完全达到农户满意度,"新型风险管理策略的参与经验"公因子并未对农户参与"保险+期货"的需求产生显著影响。据此,建议应对农民进行必要的风险管理知识培训,帮助农民正确感知风险;积极探索完善以"保险+期货"为代表的新型农业保险产品,满足农民日益多元化的风险管理需求。  相似文献   

11.
为了配合遵义县辣椒产业建设,对氮、磷、钾三类要素不同施用量对辣椒产量的影响作了初步研究。结果:在试验设计的三要素内,各因素对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N〉K〉P。经综合模拟分析,随着N、P、K用量的增加,产量上升,而当P达到50kg/667m^2后,产量影响就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在植物叶面分别喷洒不同浓度Pb、As、Se、La4种溶液对植物根部吸收Zn、Cd、Pb、Cu、Mn以及Fe、Ca、Mg、P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叶面分别施以Pb、As、Se、La时,可促进根部吸收大多数元素,能抑制根部吸收Cd,但对Cu元素吸收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香蕉N、P、K养分需求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香蕉生长的生物量和N、P、K元素在植株中的积累量,结果表明:香蕉的生物量范围为8.09~9.93kg,N、P、K元素在香蕉植株中的积累量的范围分别为105.08~134.69g、11.79~12.74g、311.60~364.58g,N、P、K三元素积累量的比例为1∶0.1∶2.8。  相似文献   

14.
李国萍 《新疆农业科学》2008,45(Z1):185-186
通过在田间甜菜不同期喷施硫酸镁锌硼,研究了硫酸镁锌硼对甜菜生物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阿勒泰地区通过不同时期喷施450 kg/hm2硫酸镁锌硼叶面肥,对甜菜的叶色、块茎直径、感病程度、糖分等生物性状有极为明显的影响。平均增加产量13500 kg/hm2,增产率为27.865%。平均含糖量由12.27%提高到15.13%,增糖幅度高达23.3%。  相似文献   

15.
“四化”同步推进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农业科学》2014,(10):44-50
粮食安全问题是一个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问题,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影响因素与发展主题。在我国"四化"同步推进背景下,城镇化对耕地的挤占、劳动力的转移对粮食安全造成威胁,同时现代化提供的科技支撑以及城市化带动的土地流转也为粮食安全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本文梳理我国在粮食安全影响因素与作用方向方面的研究进展,认为"四化"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最终如何,取决于其正负影响的博弈结果。  相似文献   

16.
铜镍铅砷对水稻复合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吉林省砂壤冲积型水稻土中Cu ,Ni,Pb,As复合污染对水稻生长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As对水稻的毒害作用最大。对产量而言 ,4种元素之间表现为协同作用 ,均使水稻减产 ,毒性顺序为 :As Cu >Pb >Ni。各元素在水稻各器官中的含量 ,Cu表现为 :根 茎≈糙米 ;Ni,As,Pb则表现为 :根 茎叶 >糙米。经过一个生长期 ,4种元素在水稻体内的迁移能力总体为 :As>Cu>Ni>Pb。  相似文献   

17.
通过紫花苜蓿在不同铅浓度的土壤中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铅浓度的土壤对紫花苜蓿的株高的影响差异不显著,随着铅浓度的增高,其叶绿素的生成受到抑制。当土壤中铅的浓度达到1 500 mg.kg-1时,紫花苜蓿体内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土壤铅浓度的增高,对紫花苜蓿吸收氮有促进作用,磷和钾的差异不显著。不同铅浓度对紫花苜蓿铅吸收量的影响差异显著,尤其在中浓度铅水平下,铅的迁移量达到最大。因此,紫花苜蓿可以用来改善中、低浓度铅污染地区土壤铅的含量。  相似文献   

18.
19.
重金属Pb、Zn、Cd对小麦出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子清  肖昕  魏欣  于文超  王晨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6):7378-7379
[目的]为促进农业安全生产。[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小麦为受试作物,研究单一重金属元素(Pb、Zn、Cd)对小麦种子出芽率的影响。[结果]Cd、Pb、Zn的曲线均呈波浪式变化,且Cd、Pb的变化趋势相同。[结论]同一重金属,浓度不同对小麦出芽的影响不同。同一浓度不同重金属对小麦出芽的作用也不同。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