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方地区菜用型甘薯品种选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菜用甘薯的选育在甘薯的遗传育种的研究中已经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简要概述了菜用甘薯的营养组分、医疗保健作用,对菜用甘薯的品种选育等方面的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进行分析,比较了菜用甘薯育种的技术经济指标,指出了菜用甘薯作为蔬菜的优势及存在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陈会民 《河北农业》2014,(11):19-20
菜用甘薯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还具有较高的医疗保健价值。随着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善,菜甘薯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一、菜用甘薯的营养价值1、菜用甘薯的营养成份长期以来,人们只注重甘薯地下部价值,而忽略了地上部的作用。根据韩国相关机构提供的最新资料,甘薯不同器官的营养和保健成分有很大差异,而且在许多方面地上部显著高于地下部。同时,菜用甘薯作为一种叶用蔬菜,其营养价值也常常高于一般的常规叶用蔬菜。  相似文献   

3.
甘薯是一种多用途的农产品,包括食用、药用、菜用、饲料用以及工业原料用等。我国甘薯栽培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在全国主要农作物中,甘薯仅次于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居第五位。近年来,国际上对甘薯的营养价值倍加推崇,国内更是形成了一股食用甘薯的热潮。甘薯除富含淀粉和可溶  相似文献   

4.
甘薯制品,由于氧化酶的作用,颜色差,味道不佳,影响了市场销售。因此,如何使其色泽增白,品质纯正,是甘薯深加工的重要问题。现将甘薯制品的增白技术介绍如下: 一、用“甘薯脱色脱味剂”对甘薯湿淀粉进行脱色脱味处理,然后加工粉条、粉丝,其产品色泽明显增白。二、用“甘薯脱色脱味剂”处理沸水烫熟的湿粉条、粉丝,其增白效果明显。三、加工甘薯果脯、果丹皮等,宜将鲜薯用清水洗净、去皮,切成薯条或薯丝,用“甘薯脱色脱味剂”处理后,可使产品色泽白而明亮。  相似文献   

5.
菜用甘薯的特性·配套栽培和加工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朱天文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6):1176-1176,1178
菜用甘薯的茎尖嫩叶富含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和高纤维素等 ,不但营养丰富、味道鲜美 ,并具有防癌、抑癌之功效 ,是一种新型的保健蔬菜。笔者通过对菜用甘薯主要特性的分析 ,提出了菜用甘薯的栽培技术及其综合利用 ,从而更有效地提高菜用甘薯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叶柄菜用甘薯品种资源的筛选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叶柄菜用甘薯品种,提高甘薯品种资源的利用价值。[方法]于2005~2007年对1126份国家甘薯品种资源进行育苗圃筛选和田间资源圃筛选,介绍了筛选出的叶柄菜用甘薯品种及栽培技术,指出了发展优势。[结果]按照筛选标准,共筛选出适于叶柄菜用的甘薯品种有鲁薯3号、商薯19和徐薯22,叶柄熟化后色、香、味、形、意具佳。叶柄菜用甘薯露地栽培在3~8月份进行,大棚栽培一年四季均可以。叶柄菜用甘薯具有种植区域广、时间长、效益高,环保纯天然,市场潜力大的发展优势。[结论]鲁薯3号、商薯19和徐薯22是适于叶柄菜用的甘薯品种。  相似文献   

7.
菜用型甘薯茎尖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庭辉  余德平 《现代农业科技》2009,(24):100-100,102
以菜用型甘薯日本川山紫为研究对象,探讨甘薯茎尖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不同季节栽插的甘薯茎尖生长情况及管理方式。结果表明:菜用型甘薯以春季扦插的茎尖产量最高,可采摘期最长,质量最好;其次是夏季扦插的,而以秋季扦插的最差。生产菜用茎尖的甘薯与食用块根的甘薯相比,在栽培方式、浇灌、施肥及田间管理等方面均不相同,为了提高甘薯茎尖的产量和质量,宜采用大棚育苗,提早扦插,保肥保水,控制甘薯藤蔓生长趋势和生长数量。  相似文献   

8.
不同用途甘薯品种的选育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刘伟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2-72,105
随着甘薯用途的多样化,不同类型、用途甘薯品种的选育也取得了明显进展。概述了工业用、营养保健食用、饲用以及水果、蔬菜用甘薯品种的选育情况。  相似文献   

9.
菜用甘薯的特征特性与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菜用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的特点进行分析,比较了菜用甘薯的栽培技术与育种工作的研究现状,提出了菜用甘薯的栽培技术措施和发展方向,从而为有效地提高菜用甘薯的种植效益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甘薯及甘薯制品出口存在良好商机,但专用甘薯品种的推广应用和生产基地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成为制约甘薯加工工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要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改进和完善甘薯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方法,用工业化的理念组织规模化的专用甘薯生产基地,提倡甘薯加工龙头企业和科研单位的重组、并购,进一步提升甘薯产业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1087份国家甘薯品种资源的调查、鉴定与评价,筛选出盆栽观赏甘薯品种资源10份,其中包括观叶甘薯品种资源4份,观花甘薯品种资源3份,观赏药用甘薯品种资源1份,观赏菜用甘薯品种资源2份。发掘了甘薯品种资源的观赏价值,创新了甘薯品种资源的利用途径,为农民增收提供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也丰富了中国甘薯育种的优、异、稀、特等资源材料。  相似文献   

12.
对菜用甘薯进行引种,并通过栽培试验观察其地上部生长情况、茎尖产量、茎尖食味等综合评价筛选出适合郑州市栽培的菜用甘薯,对筛选出的菜用甘薯进行不同密度栽培试验。筛选合适的栽培密度。  相似文献   

13.
采用分光光度法、化学分析法和重量法等对3种菜用型甘薯茎尖的基本营养成分和矿物质元素进行了分析测定,并与甘薯块茎和常见蔬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甘薯茎尖中粗脂肪、粗蛋白质、粗纤维等营养成分和Mg、Fe、Mn、Zn、Cu等矿物质元素的含量绝大多数比甘薯块茎或常见蔬菜高,3种菜用型甘薯茎尖均是价廉物美的保健蔬菜。  相似文献   

14.
用甘薯青枯菌液及其粗毒素在温室内测定甘薯幼苗的抗病性,结果表明青枯菌菌株侵染甘薯幼苗的病情指数与其粗毒素的致萎度之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458(n=88),达极显著水平;用5个不同致病力(强、中、弱)甘薯青枯菌株及其粗毒素分别接种抗、中、感甘薯品种华北48、广薯15、惠红早,结果表明甘薯品种对不同致病力青枯病菌菌株及其粗毒素的抗性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9992-1.0000之间;以不同致病力甘薯青枯菌混合菌株及其粗毒素接种抗、中、感甘薯品种97-10、广薯15、惠红早,结果表明不同抗性甘薯品种病情指数与致萎度之间也存在极明显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257-0.9651。说明在室内用粗毒素检测甘薯幼苗的致萎度,能够反映甘薯对甘薯瘟病的抗病或感病水平。  相似文献   

15.
甘薯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薯是蔓生性一年生草本植物,旋花科甘薯属。甘薯具有栽种成活率高、适应性广、生长旺盛、繁殖力强、高产稳产、营养丰富等特点。甘薯全身都是宝,不仅可食用,亦可饲用、轻工业等原料。甘薯还有“土人参“之称。具  相似文献   

16.
甘薯对蔓割病菌与其粗毒素抗性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甘薯蔓割病菌及其粗毒素分别对100个甘薯品种(系)进行接种,将试验结果的病情指数和枯萎度两个变量进行相关分析,相关系数为r=0.9885,表明两者呈高度正相关.用强、弱致病力的F01、F02两个甘薯蔓割病菌株及其粗毒素分别对不同抗性的6个甘薯品种进行抗性测定,结果表明甘薯品种对强、弱致病力蔓割病菌的抗性反应与其粗毒素的枯萎反应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1=0.9994和r2=0.9989两者呈高度正相关.F01、F02甘薯蔓割病菌的混合菌株与其粗毒素接种抗、中、感的6个甘薯品种,所得的病指与枯萎度之间相关系数r=0.9987,表明两者呈高度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用甘薯蔓割病菌粗毒素检测不同抗性甘薯品种(系)的枯萎度,能够反应出甘薯品种(系)对甘薯蔓割病的抗病或感病程度.  相似文献   

17.
<正>2017年菜用甘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菜用甘薯具有适应性广、栽培容易、再生能力强、采摘期长等特点,可有效补充叶菜市场空档,同时药食同源,营养价值高。为充分发挥菜用甘薯优势,促进绿色增效,助力种植业结构调  相似文献   

18.
菜用甘薯研究进展及开发利用前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了菜用甘薯茎尖的营养价值、保健功能、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加工利用现状,展望了菜用甘薯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湛江地区菜用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菜用甘薯是营养价值高、发展前景看好的保健食品或保健食品原料。湛江地处热带和亚热带,从品种及种薯选择、育苗、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茎尖采摘、留种等方面总结了菜用甘薯高产集成配套栽培技术,以期为菜用甘薯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菜用型甘薯的研究概况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学德  黄洁 《热带农业科学》2009,29(9):29-33,45
综述菜用型甘薯的营养成分和保健功能、育种研究进展和栽培研究现状,指出菜用甘薯作为蔬菜用与其他蔬菜相比,具有可种植区域广、可种植时间长、效益高、市场潜力大等优势。针对我国目前菜用甘薯产业化、商品化等方面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