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无性系茶树品种的根际细菌及酶活性动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定点定位方法,对自生固氮菌、磷、钾细菌根际效应和根际土壤酶活性连续5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茶树品种根系对磷、钾细菌均有明显的根际效应,但对自生固氮菌则为负效应;茶树根际土壤中菌数、转化酶及脲酶活性均表现为福鼎大白茶>黔湄809>黔湄303,而过氧化氢酶活性则为黔湄809>福鼎大白茶>黔湄303,同时得到根际土壤转化酶、脲酶活性大于根外土,而过氧化氢酶活性为根外土大于根际土。本文还分析了根际三类细菌与每季茶后的根际效应。  相似文献   

2.
水曲柳落叶松纯林与混交林根际土壤pH值变化对比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春夏季水曲柳落叶松纯林与混交林根际土壤的pH值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季除水曲柳纯林根际土pH值略高于非根际土外,其它林分根际土的pH值均低于非根际土。pH值大小顺序为:水曲柳纯林根际土>非根际土>混交林根际土>落叶松纯林根际土。水落纯林根际土壤pH值差异显著。而混交林中二者差异较小。从春到夏,纯林和混交林中的水曲柳根际土pH值有所下降,而落叶松根际土pH值有所上升。总体上混交林变化幅度大于相应纯林,说明混交改善了纯林状态下的根际土壤酸度。因而促进了林木生长。并探讨了pH值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水稻根际土壤酶活性对秸秆还田与氮肥配施的响应规律,本研究以江苏泰州高砂土和江苏常州黄泥土两种稻麦轮作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根际袋法,基于温室模拟盆栽试验研究了秸秆单独还田(S)、秸秆与常规氮肥配施(SN)、秸秆与高量氮肥配施(SHN) 3种施肥模式对水稻成熟期根际与非根际土壤脱氢酶、蛋白酶、脲酶、硝酸还原酶、亚硝酸还原酶、羟胺还原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非根际区土壤相比,两种类型稻田根际区土壤脱氢酶、脲酶、羟胺还原酶活性分别提高了22.4%~48.7%、13.4%~70.9%、12.4%~23.0%,仅江苏常州S处理根际土壤脲酶活性增加效应不显著;同时,秸秆还田配施氮肥显著提高了江苏泰州根际土壤蛋白酶活性34.2%~44.7%和亚硝酸还原酶活性49.6%~87.1%,以及江苏常州根际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243.8%~270.5%。与秸秆单独还田相比,秸秆与氮肥配施显著提高了水稻根际和非根际区土壤中脱氢酶活性14.2%~62.7%,脲酶活性8.2%~54.4%,以及羟胺还原酶活性3.8%~18.0%(江苏常州非根际土脲酶和江苏泰州SN处理羟胺还原酶除外);与以上3种酶不同,根际区土壤蛋白酶、硝酸还原酶、亚硝酸还原酶活性对氮肥施用的响应与非根际区显著不同。基于主成分分析(PCoA)显示,土壤类型、根际效应、氮肥施用是影响土壤酶活性的重要因素,且氮肥施用显著改变了非根际/根际土壤酶活性;方差分解分析(VPA)表明,3种因素共解释土壤酶活性变异量的63.5%,其中根际效应与氮肥施用影响效应较大,其贡献率达32.8%和20.8%。  相似文献   

4.
蔬菜根际微生物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不同作物的根际有其特定的微生物群落,这一点已有论述。研究不同作物的根际微生物群落特点及其规律,对于探讨作物连作障碍的微生物机理,以及用微生态控制方法来克服连作障碍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7种蔬菜根际微生物的组成和变化进行了分析,并着重对黄瓜、大蒜根际优势菌进行了分析比较,探讨了蔬菜根际微生物的消长规律  相似文献   

5.
拮抗菌B501在草莓根际的定殖及对其他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B501在草莓根际的定殖范围,群体数量的动态变化及对其他根际微生物种群与数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B501主要定殖于草莓根际与根表,B501的群体数量随草莓的生长呈动态变化,在根际,B501的数量水平以盛花期最高,在根表,数量水平呈渐增趋势,B501对草莓根际与根系可培养丝状真菌群体数量,对根系细菌总量的影响不显著,对根际细菌总量、根际与根系芽孢杆菌的数量有明显促进作用,连续两年的田间防效分别达到了93.9%和96.8%。  相似文献   

6.
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微量元素的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落叶松人工林不同发育阶段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有效铜、锌、铁微量元素含量的演变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落叶松人工林不同发育阶段,根际土壤有效铜和有效铁的含量,从幼龄林到中龄林先降低,后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而非根际土壤有效铜和有效铁、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有效锌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各林型土壤有效铜、铁含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加深而增加,锌含量呈现出中间高、表层和底层低的分布规律。落叶松树种对土壤有效铜、有效铁具有富集作用。落叶松与阔叶树种混交能提高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有效铁、有效锌含量。  相似文献   

7.
热带作物磷肥根际生物有效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热带作物对磷肥的利用率极低,通过调控磷肥的根际效应来提高其吸收效率,是提高磷肥利用率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提出了研究热带作物磷肥根际生物有效性的意义.概述了热带作物磷肥根际生物有效性的研究方法和影响因素,并对其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不同磷效率基因型大豆根际微生物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6种不同磷效率基因型大豆生物量、苗期根际微生物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豆基因型磷效率(PPER)与单粒大豆种子重量(SSW)有关,且不同磷效率基因型大豆在苗期出现了根际微生物数量比根外微生物数量相对少的趋势,但不同基因型大豆其根际微生物的根际效应与磷效率的高低关系不明显。相关分析表明,根际放线菌数量与不同磷效率大豆基因型的若干性状有很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种植几种常见农作物对根际土壤理化性质、Cu的形态转化及植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作物引起根际土壤有机质、CEC的增高和pH值的下降,同时也导致了不同作物根际Cu含量的增高及其形态转化的差异。相对于非根际土壤,8种农作物根际土壤中Cu含量都相应地增加了4.8%~14.3%,可交换态Cu的增量十分明显,增量最高的作物——水稻达到900%以上,大部分作物氧化物态Cu也增加了20%左右,而其他各态,不同作物的变化趋势有所差异;对Cu的形态与农作物Cu含量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碳酸盐态Cu的植物有效性较大。研究表明,种植作物并没有改变根际土壤Cu的基本赋存状态。  相似文献   

10.
外源稀土对根际稀土和重金属地球化学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根箱装置并运用ICP—AES分析技术,通过添加外源稀土研究了土壤中不同稀土含量下稀土元素La、ce、Nd、Pr和Y以及重金属元素Fe、Mn、Zn在油菜根际的动态迁移过程,并结合根际pH及油菜根系稀土和Fe、Mn、zn含量的变化,探讨了外源稀土对根际稀土和重金属地球化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稀土处理浓度的升高和培养时间的延长,稀土和Fe、Mn、zn离子在根一土界面趋于累积,高浓度稀土处理累积显著,同时根际pH出现降低;根际影响范围稀土仅2mm,Fe、Mn、zn达到6mm。油菜根系稀土含量随稀土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升高,Fe、Mn、zn的含量变化相反。分析表明,在研究农用稀土在土壤一植物系统中的环境效应时,根际效应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