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离子束介导技术在水稻遗传改良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利用离子束介导技术对水稻进行遗传改良的研究领域内仍然存在着5大研究难题值得注意,即离子束介导试验的机理问题、供体与受体的亲缘关系、对介导试验的后效性研究、寻找介导试验证据时的片面性和离子束介导技术的超前性研究.明确提出了离子束介导技术在水稻遗传改良中的技术思路,即立足于离子束介导技术这一物理学技术平台、注重研究2个关键性问题、在研究中完成3个有效转变、寻找4个方面的试验证据、研究5大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2.
玉米低能离子束辐照诱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概述低能离子束辐照诱变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低能离子束诱变研究存在的3大困难,着重介绍了玉米作为低能离子束辐照诱变研究材料的优势,报道了玉米花粉离子束辐照诱变的初步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低能氮离子束、紫外线与γ射线辐照对黑松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能氮离子注入对黑松花粉的损伤效应与γ射线和紫外线照射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氮离子束剂量-萌发率曲线呈“马鞍型“和氮离子束注入诱发花粉管顶端肿胀,这说明低能离子束的作用机制可能与γ射线和紫外线的不同.认为花粉和花粉管是研究离子注入生物学效应机制的理想模式系统.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优质小麦育种技术体系建设,提升小麦品质,应用低能氮离子束注入技术,对小麦种子注入剂量为3×1017N+/cm2的氮离子,研究注入氮离子束对小麦种子活力、幼苗POD和CAT活性以及植株农艺形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注入氮离子束处理相比,注入氮离子束的小麦种子发芽势和出苗率显著降低(P<0.05),发芽率、幼苗鲜重和苗长降低,幼苗POD、CAT活性增大;注入氮离子束的小麦植株形态变化明显,顶一叶长度突变,株高变矮,麦穗从有芒变为部分缺芒和无芒,千粒重增加。低能氮离子束注入小麦种子对小麦幼苗、植株及穗粒形态有明显的生物学效应,对小麦种质材料的改良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河南农业科学》2006,(12):106-116
专论、综述试论河南省旱地节水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1(5)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1(9)作物根系性状的遗传学研究进展……………………………1(12)低能离子束生物工程研究现状和展望………………………1(17)糯性小麦及Wx基因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离子束以其独特的性质)特有的深部剂量分布、高LET和RBE,小OER等),在生命科学上展示了诱入的应用前景。但国外对其应用几乎都集中在高能重离子辐射方面。为了探讨低能离子束的生物效应及其在生物工程、诱变育种及医学上的应用潜力,我们自1985年起,用本校离子注入机开展了H~+、C~+及N~+离子束生物效应的研究,并在第五届全国生物物理学术会议(1986)和兰州重离子物理讨论会  相似文献   

7.
低能离子束能精确控制生物体入射深度和部位,与物质作用时不同参数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组合,可获多种不同需求的新品种。该文简要阐述了离子束在诱变育种、介导转基因、磁性研究以及碳纳米管的除杂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前景,以为低能离子束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低能离子束诱变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发现离子束生物效应以来,离子注入技术已被应用于生物改良、环境辐射生物学效应等研究领域。其中,在植物遗传育种、创造新种质资源方面的成果非常突出。但是,由于低能离子的能量低,理论射程很短,关于低能离子生物效应和诱变的机理尚不完全清楚。该研究重点综述了离子束生物技术在机理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并对今后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概述了激光生物工程技术和离子束注入技术的作用机理、特点和产生的生物学效应,及其在作物诱变育种中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李吉彬  吕杰  金湘  毛培宏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383-6384,6398
在分析低能离子束对生物体的作用机理及其生物学效应的基础上,介绍了低能离子束诱变纤维分解细菌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石英晶体微天平(QCM)是基于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而制成的表面敏感型分析技术,是高灵敏的在线表界面过程分析工具,具有纳克级的灵敏度,可以原位、实时反映石英晶片表面的质量变化。QCM的实时监测、表征(生物)膜沉积、检测特定抗原和研究细胞黏附等特点在化学、物理、生物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研究介绍了QCM的技术原理以及综述了近年来QCM在细胞、环境监测、纤维素酶水解、电化学等方面的应用,展望了QCM技术可能应用的新方向。参40  相似文献   

12.
以林业类高校大学物理课程为基础,进行了"慕课"与"传统教学"混搭模式的教学研究工作,分析了慕课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的推动作用。结果表明:慕课为传统的大学物理课堂增加了很多教学选项,教师们能够及时掌握课程的进展,感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大学物理课程的慕课教学研究与探索值得我们相关学者借鉴和思考。因此适当引进慕课教学新模式,对提高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效果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3.
半导体物理学是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现代微电子器件工艺学的理论核心。研究和探讨半导体物理学的发展规律,对于掌握半导体科学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着重回顾与评述了晶体管的发明过程、半导体超晶格物理的发展以及半导体纳米量子器件的研究进展,展望了新型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发展前景,并以半导体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为依据剖析了其发展规律和特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概述了国际土壤物理学的发展趋势和中国土壤物理研究前景展望。作为土壤学和物理学分支学科的现代土壤物理学,可定义为应用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描述土壤特性。探讨了土壤中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等过程的学科。从发展的趋势看,土壤物理研究的重点已逐渐从单纯的农业问题拓展到更为综合复杂的环境问题。新一代的仪器测试技术正在向快速、非接触性和原地测量三个方向发展。此外,随着随机方法的应用和计算机模型的普及,一系列新的方法论已可满足处理土壤非均质性和高度非线性现象的需要。根据我国国情,今后土壤物理研究的重点,首先是服务于稳定增产和农业持续发展;同时要积极开展非饱和带的溶质运移研究,以保护环境,防止污染。  相似文献   

15.
文章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提倡在物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强调教师应指导学生适当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充分利用甘蔗渣和胶厂废水。[方法]设处理Ⅰ(物理→化学→EM菌)、处理Ⅱ(物理→化学→酵母菌)、处理Ⅲ(物理→化学→混合菌)、处理Ⅳ(化学→物理→EM菌)、处理Ⅴ(化学→物理→酵母菌)、处理Ⅵ(化学→物理→混合菌)6种处理,研究蔗渣过滤前后胶厂废水的全氮含量变化和蔗渣不同处理前后的粗灰分、粗蛋白、粗纤维含量变化。[结果]经6种处理,蔗渣过滤后胶厂废水总氮含量明显降低(近50%),蔗渣处理后粗纤维、粗灰分、粗蛋白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处理Ⅱ的粗纤维含量为最低;处理Ⅱ和处理Ⅵ的粗蛋白含量达到基本相同水平;处理Ⅲ和处理Ⅵ的粗灰分含量明显低于其他处理。6种处理中,效果最好的是处理Ⅱ。[结论]蔗渣过滤胶厂含氮废水的生物发酵产物能满足热带地区常见牧草的营养元素要求,可开发作为饲料原料。  相似文献   

17.
影响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形成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红星  乔传英  古红梅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376-11378
从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两方面综述了其对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形成的影响,并展望了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植物嫁接亲和性鉴定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威  刘燕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0):1950-1953
从细胞学与组织学、生理生化及植物物理等方面对国内外嫁接亲和性鉴定研究进行了综述,旨在为植物嫁接繁殖砧穗选择及其亲和性早期鉴定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李艳茹  梁运江  许广波  安金花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141-5143,5145
综述了分形理论及其在土壤物理学上的应用,并对今后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以湖北某发展中地区的两个农业科研项目为例,从科研技术信息的收集、科研项目的设计及研究、科技项目的应用推广等方面分析了两个农业科研项目运行方式及其效果,比较了两个农业科研项目主持者科技意识相关指标的差别,明确了科技项目主持者的科学知识观对其项目的重要影响,提出了加强学习和训练、积极创造并利用各种有效因素、建立有效机制,促进科技知识观和科技意识整体进步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