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齐晓辉  李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478-7480
在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现有农业技术体系主要内容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以环境与产品安全、效率与效益、伦理和地理空间特征适应性作为可持续性农业技术评价标准,对兵团农业技术体系进行了可持续性评价,并提出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构建可持续农业技术体系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2.
<正>生态农业是指遵循生态学规律和经济学规律,吸收传统的农业经验,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通过现代管理手段,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生态环境、资源保护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使其具有生态合理性、资源利用高效性、发挥农业多功能性,形成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的农业体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生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产品,实现农业可持续  相似文献   

3.
以农业生物技术治理及其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系统阐述农业生物技术发展动态及农业生物技术治理主要特征和表现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可持续评价的经验和方法,针对农业生物技术治理,对其生态可持续性潜在风险进行较深入的探讨,并从生态、经济、社会等方面,对其可持续性评价体系进行构建与分析,提出可持续性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接上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七)总体要求。现代植保体系是适应经济、社会和生态总体要求,以服务现代农业为主要任务,以现代科技、现代装备、现代人才和政策保障为支撑,实现农作物病虫害可持续治理的新型农业防灾减灾体系。通过集成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物质装备,实现植保体系监测预警信息化、物质装备现代化、应用技术集成化、防控服务社会化、人  相似文献   

5.
土地生产力的内涵,系统观与可持续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高土地生产力水平的条件下,影响土地生产力可持续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树立土地生产力的系统观并采用综合的可持续的技术体系,全面提高农业土地生产力水平十分必要。可持续的农作技术体系的基本特征:集约性,持续性,综合性和适用性。力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A地区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水平,本文从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可持续3个方面构建该地区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该地区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2017—2021年,该地区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总体指数处于一般可持续水平,并呈逐年增长趋势;经济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总体不断上升,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先升后降再上升。根据评价结果,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改善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具体策略,为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浅论中国持续农业的发展道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农业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中国持续农业的任务、内涵和目标,指出传统农艺体系与现代技术的有机结合是中国持续农业发展的突破口。在文中还简述了中国传统农艺与现代技术成功结合形成的现有主要可持续性技术或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8.
中国生态农业与世界可持续农业殊途同归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从中国生态农业和世界可持续农业的产生背景,概念与内涵,目标与技术等方面,阐明二者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世界可持续农业是中国生态农业的继承与发展;世界可持续农业的思想为完善生态农业在中国的进一步实践有指导意义,而生态农业为世界可持续农业发展提供一个成功的模式,其理论与技术体系对世界可持续农业在发展中国家的实践有借鉴作用;中国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农业特殊同归于中国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中国节水农业发展历程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按照现代节水农业的概念,中国节水农业可上溯至原始社会,其发展贯穿于中国旱作农业的始终。中国古代节水农业工程与技术在现代节水农业中得以延续和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节水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在工程与技术相对成熟的情况下,中国节水农业的发展应注重现代农艺节水技术,并加强管理节水、水资源的保护与涵养、考虑生态需水,因地制宜地推广应用先进节水工程与技术,发展可持续节水农业。  相似文献   

10.
现代农业的本质与发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现代农业是继传统农业,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是以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为前提的.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有着本质的区别.一是,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增强农业的物质基础;二是,用现代科学改造农业,建立先进的技术体系;三是,用现代经营方式变革农业,提升农业的市场经济水平.  相似文献   

11.
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进一步推动了农业高新技术的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作为一种农业技术体系,其主要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包括磁技术、核技术、航天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现代生物技术以及农业技术群等。将农业高新技术引进到军队副食品基地中,能够为部队提供无公害的绿色产品,有效转变副食品基地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基地的高效高产。本文就对军队副食品基地中农业高新技术的引进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正>现代农业是在生态、安全基础之上的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其形态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密集型的发达农业。现代农业就是运用现代发展理念、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物质条件、现代经营形式和管理方式,实现农业的贸工农紧密衔接、产加销一体化的多功能、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农业可持续性评价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生产活动直接依赖于自然资源并且影响生态环境。农业活动及其发展对资源、环境和生态的依赖性很强,农业的持续性直接反映了资源、环境和生态的可持续性程度。农业可持续性的概念也在不断地演化,其包括农业经济可持续性、农业社会可持续性、农业生态可持续性。目前,国内外关于农业可持续的研究侧重不同的方面:(1)国外关于农业可持续性的研究主要以农场(农田)尺度,我国的研究主要是以区域尺度;(2)国外农业可持续性评价指标的选取多注重农业环境,我国学者在评价指标的设计中,比较注重功能和特性指标,总体的缺陷是包含了太多的指标,同时对经济效益的指标过于侧重,对生态指标的重视不够;(3)农业可持续性综合评价指标的计算结果,根据所选取的权重和计算方法不同而差异较大。然而,我国近年来的农业可持续性的研究重点主要放在针对农业承载力、农业能值、农业生态安全、气候变化的影响和有机农业和农业碳排放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弄清农业科学技术史的对象、范围内容、分期和结构体系,是研究农业科学技术史,揭示其发展规律的重要问题。农业科学技术史是研究农业生产手段方法及农业知识理论的历史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农业技术属于农业生产力范畴,它应该包括农业劳动者的技能,农业劳动工具设备和农业劳动对象——农业生物。农业科学知识是人对农业生产技术中物的属性、特点与其生存环境中自然现象相互联系的规律的认识。农业技术是农业科学知识的物化和应用。农业技术与工业技术虽然包括着相同的因素,但在工业生产中,机械设备技术占着主导的决定性的作用。在农业生产中机械设备技术与生物技术占着同样重要的地位。在农业科技史的研究中不仅要注意生产工具的演进和变革,同时要注意生物技术的发展变化。农业科学技术的范围包括生产力的三要素,它的具体内容是:(一)农业生物的种类和品种,(二)农用工具设备,(三)农用土地。(四)栽培饲养技术方法。它与劳动者的操作活动相结合。农业技术是在农业生产领域内符合客观规律运用着物质手段和方法体系,它在历史上形成并不断的变化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史的分期,以农业技术的总体特征和技术体系各部分完善程度作为标准。分为原始农业,经验农业和科学农业三个大阶段。大阶段中还应划分小的阶段。农业科学技术史的体系结构不应以农业生产部门划分,应以构成农业技术本身的四大部分来划分。按时间顺序,分类叙述其历史上的变化形态及其相互制约关系。研究方法应是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克服单纯历史材料的描述和堆积。我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在建国以来所取得的成就基础上,目前正在开展系统的完整的农业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和编写工作。为了更好地总结农业科学技术史发展的规律,有几个重要的理论问题需要解决。现提出个人的一些看法,供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15.
推广绿色植保工程,必须建立结构合理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利用先进的植保技术,科学实施,达到有害生物治理的可持续、效益的可持续、生态的可持续。1.充分发挥系统内各种自然控制因素的控制作用。推广绿色植保工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故不仅应考虑治理对象,更应考虑保护对象—农作物、整个农业生产体系和环境,将综合治理与农作物的综合营养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不仅应考虑治理的  相似文献   

16.
相对于传统农业来说,农业现代化发展主要是基于传统农业基础上向现代化农业进行演进的一种方式,是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举措。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主要依据就是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同时其与传统农业的一大显著差异特征同样也体现在科学技术方面。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在现代市场理念以及经营管理知识和技术等广泛应用基础上得以有效形成的一种新型农业产业体系,其推动着传统农业向市场化以及集约化和专业化等方向发展,进而更好的协调城镇一体化发展,为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给予良好保障。  相似文献   

17.
农业可持续性评价是进行农业科学决策、科学管理和交流的前提和基础。以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644个农户为例,基于农场和环境可持续性框架(SAFE)构建农户农业可持续性评价的指标体系,综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层次分析法(AHP)和多目标决策法(MCDM)3种方法,构建了多标准判别方法,以更加精确地计算农业可持续性综合指标值,研究农户农业的可持续性,并分析了农户农业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北京市农业水资源利用演变规律,促进其可持续利用,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北京市2001—2015年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自2002年以来,北京市农业水资源可持续性水平持续改善,综合评价得分由2001年的0.23分提高至2015年的1.86分,15年增加7.21倍。其中,2001—2008年为快速改善阶段,2008—2015年为缓慢提升阶段。提出了提升平原区农民的节水意识、改革供水测算模式、建立奖罚分明的长效管理制度、加强节水技术的研发与成果转化、提供高水平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和促进小农户节水等进一步提升北京市农业水资源可持续性利用水平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包括土地资源的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科学技术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有利手段.基于河北太行山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从生态农业技术、3S技术、节水农业技术、设施农业、山区教育和科技投入等方面提出科技进步促进土地资源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根据21世纪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需要,分析提出了未来我国耕作制度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其一。努力提高耕作制度的集约化水平,适度提高复种指数,发展集约高产多熟,大幅度提高土地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其二,全面推进耕作制度的高效化,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的前提下,强调经济效益,主要途径是以结构调整促进高效,以高产促高效,以发展高价值高效益种植体系实现高效化;其三,积极发展可持续性耕作制度技术体系,重点包括资源保护型技术、资源节约型技术、资源循环利用型技术以及环境保护型技术等;其四,促进耕作制度向现代化方向发展,一方面不断更新、提高传统先进精华技术,另一方面有目的、有选择地吸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全方位提高我国耕作制度的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