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种植西瓜的起源和传播问题(摘要)中国·无锡顾文璧1.西瓜是中国人民也是世界各国人民普遍喜爱的果瓜之一,但它不是中国的原产物。从元末明初起,即有学者提出西瓜在中国的起源问题。六百多年来,这一问题被反复提出,延续不断,成为中国物质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难...  相似文献   

2.
朝鲜半岛稻作农业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朝鲜半岛稻作农业起源的学术争论本世纪六十年代,学术界最早出现了对朝鲜半岛弥生时代稻作文化的系统的讨论,尤其是对水稻的传播路线问题提出二种不同的看法。其一是北方说,主张稻米向朝鲜半岛传播的过程和路线,是从中国华中地区经华北地区向朝鲜半岛传播然后又传入日本列岛的;其二是直接说,主张稻米是从华中地区直接传入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的。是时,能直接表明朝鲜半岛稻作农业的考古实例仅见金海会岘里贝塚遗址出土的炭化米之例,故要深入探索朝鲜半岛的稻作农业的起源显然是不可能的。但仅就这一有限材料,除上述两说外,也有学者提出  相似文献   

3.
从农耕起源的角度看汉藏民族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旺生 《农业考古》2000,(1):248-254
关于汉藏民族关系问题,历来已有许多学者作过研究,论说纷纭,观点众多,笔者在研究中国的农耕的起源和传播问题时,发现远在旧石器时代西藏就有人类生存,而从人类和农耕起源的背景来看,西藏比别的地区具备更为有利的条件,因此本文在这里从人类的起源以及农耕的起源和传播这一学术界不大关注的角度,对藏、羌、汉族等民族关系的问题作一初步地探讨,以求教于同行。 目前学术界关于藏族的起源问题,据韦刚在《藏族族源探索》一文中归纳有三种观点,其一为:“藏族源于西羌,藏即是羌”说;其二为“藏族源于印度释迦王系”说;其三为“藏…  相似文献   

4.
从华南新发现的考古材料试论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前 言农业考古一直是考古学领域一个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长期以来,考古学家就农业的起源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就农业起源的地点和动机有“绿洲说”(1)、“人口压力论”(2)、“边缘地带说”(3)等。考古学家和植物学家还提出了世界农作物栽培最早发生的几个中心(4),中国和东南亚地区被许多学者纳入其视野范围以内。在中国,有关农业起源及相关问题的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目前中国农业本土起源论已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考古学家致力于寻求农业最早发生的考古学证据,在华南即秦岭、淮河以南的广大地区,考古…  相似文献   

5.
黄盛璋 《农业考古》2005,(1):266-271
(一)西瓜(Citrullus Vulgaris Schrad)属西瓜属,葫芦科,原产地一般都认为在非洲,今北非撒哈拉沙漠,与南非卡拉哈里半沙漠,及非洲赤道附近至今仍有野生西瓜,据近代著名学者茹考夫斯基实地调查研究,北非苏丹境内还长着大片大片野生西瓜,他认为是西瓜起源中心,现多依其说。《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则据此说而将西瓜起源绘置于西非,古初当地土著人民采为现在成食物,而有苦有甜,至其熟时破瓜而尝,弃苦食甜,  相似文献   

6.
壮族稻作农业独立起源论广西民族研究所覃乃昌关于稻作起源问题至今仍是世界性的重大学术课题,我国关于栽培稻起源问题的研究,从上世纪到本世纪60年代形成的“阿萨姆──云南说”、“印度说”、“泰国说”、“华南说”等。70年代以后,随着考古工作的发展,距今70...  相似文献   

7.
温岭市西瓜产业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中国大棚西瓜之乡”——温岭市西瓜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舒曼 《农业考古》2007,(5):90-90
二十多年前,台湾出现了中国茶文化复兴的浪潮。台湾民俗学会理事长娄子匡教授首创“茶艺”一词。有人不禁要问:为何叫“中国茶艺”而不叫“中国茶道”呢?关于这一问题,力推“中国茶艺”概念的,且经常来往于海峡两岸的茶文化专家范增平教授是这样解释的:“茶道”虽中国古已有之,但却为日本专美于先,若现在继续使用“茶道”,恐引起误会。而“茶艺”正是有别于“日本茶道”的叫法。按照范先生的逻辑,“茶艺”中还应有“茶道”之概念,从其推崇和主张的“中国茶艺文化学”便可以证明,在此暂且不论。单就“茶艺”两字,却以极快的速度越过海峡,落户…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生产中出现的“爆炸西瓜”、“打针西瓜”的特殊现象和产生的影响,总结出了政府反应要快捷、瓜农行为要自律、媒体报道要客观、科研攻关要加强的主张,这对应对这种现象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西瓜在中国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地区十分广泛,是一种重要的传统经济作物。学界对西瓜的名称、起源、引种与传播、发展、加工利用、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特别是对于西瓜传入中国的时间、路径和方式等问题向来关注较多,进行过不同程度的探讨。然而,人们关注最多的仍属有关西瓜何时、何地传入中国尤其是中原地区的考据问题,而对于西瓜传入后是如何实现其本土化的动态进程未加以关注。此外,即便是关于西瓜在中国的引种问题也大有自说自话之感。具体到西瓜在中国的加工利用、文化影响等的研究也稍嫌零散薄弱。未来对西瓜乃至其他域外引种作物的研究,应该不断将思路和视野拓宽,把作物的引进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探讨,开展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11.
“西瓜”源流初探——并为“中瓜”正名立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什么叫“西瓜”?为什么叫“西瓜”?作者对于这个看来像是很幼稚的问题的求解念头,确实不自今日始。最初,我设想着它不过是和“南瓜”、“东瓜”、或“×瓜”等相对应的一种叫法;但在后来我学习农科专业后,才知道“南瓜”是“中国南瓜(Cucurlita moschata Duch)”,“东瓜”是“冬瓜(Benincasa hispida Cogn)”,除同属于胡芦科外,它们根本和“西瓜”(Citrullus vulgarisSchard)对应不上;当然,也就找不到答案。后来,在日本留学时,要买西瓜吃,必须说成  相似文献   

12.
东亚稻作文明的起源,已从印度起源传来说进化到了东亚大陆南部本土起源说,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围绕东亚南部的具体起源地,却发生了很大的争议。由于稻作起源乃至稻作文明的诸问题牵涉到多视野、多领域方面,因此,它将遗传学、农学、考古学、民族学、气候学等等学科都牵扯了进来。也就是说,它是跨学科的学术问题。然而,由于各个学科本身的局限,使得由各个学科研究者写出的论文,都不得不借用他学科的学术观点或研究成果来充实自己的说服力。而在这种“充实”的过程中,出现了简单化的倾向。这严重地影响了此问题讨论的学术说服力,甚至引起了整个知识领域的混乱。一个突出的例子,就是我国的新闻、杂志等大众传播媒介,至今仍在杂陈所谓“稻米之路”的旧说。  相似文献   

13.
中国稻作文化东传日本的方式与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作、米的历史是与日本的历史共同开始的。稻作与米可以看作日本历史的象征,至少是 日本历史形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有的学者甚至认为日本民族固有的生死观 、世界观乃至宇宙观,都可在这成为日本人生存根基的稻作文化中得到解释(2)。这 种使日本列岛的社会历史发生了最深刻变化的稻作文化,一般都承认是中国稻作文化的东传 。然而,中国的稻作文化到底在什么时候从哪条路线传入日本?对此则众说纷纭。有的主张 “陆路说”,有的主张“海路说”,有的主张“北路说”,有的主张“南路说”,也有的干 脆提出“多路说”…  相似文献   

14.
汪志国 《农业考古》2004,(1):76-78,94
孙中山毕生关注中国农业问题,他说:“民生主义,为仆素所主持,农业又为民生切实之图,……仆向以我国农业不修,思欲振兴而改良之”,在其设计的改造传统农业的蓝图中,科技兴农是一朵奇葩,他主张“依近世机器及科学方法”改造传统农业,并对此问题作了详尽而深刻的诠释,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农业科技思想。本文拟对此问题作一粗略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农业考古,自上世纪中叶起,特别自1981年《农业考古》创刊以来,不仅确定了这门新兴的边缘科学,而且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丰硕的成果。就稻作起源说,在我国学术界出现了泾渭分明的一个中心起源论和多个中心起源论,虽然尚处在众说纷纭的热烈讨论中,而一个中心起源的论者,在立论上,以“只能”的口气加以绝对的肯定,可论述上又多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这就失去了它的科学性。此外,还有些学术问题也值得商榷,这就引起了我的不同看法,现将我的辩析逐点缕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陶庆松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4):1032+1055-1032,1055
为了促进长丰县草莓和西瓜产业的发展,解决草莓让茬后种植西瓜的主要瓶颈问题西瓜紫瓤病,通过不断努力育成了适应草莓一西瓜栽培模式的新品种“陶丰一号”。两年多点对比试验显示,新品种“陶丰一号”与对照西瓜品种“京欣”相比具有产量突出、性状稳定且高抗紫瓤病等特性,有力地推动了草莓一西瓜栽培模式的发展,这对于安徽省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稻作起源的研究在农业历史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目前农业考古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重大课题。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有着悠久的稻作历史,中国稻作的起源就显得更为重要,一直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中国的稻作起源于何处,中国的学者有各种不同的意见,概括起来有“云贵高原说”,“华南说”,“长江中下游说”等观点,前两种观点的共同缺憾是仅着眼于野生稻分布的考察和遗传变异多样性的研究,缺  相似文献   

18.
去年冬交会上人们品尝到海南产的航天西瓜。“航天西瓜就是好,耐旱、抗病强、果形好、产量高,一上市就卖了个好价钱。”在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佛罗镇种植西瓜的文昌瓜农陈秘美滋滋地说。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西瓜+玉米+白菜高效栽培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贵州省黄平县是贵州西瓜主产区之一,长期以来西瓜生产以一年一茬和二茬栽培模式为主。为稳定西瓜生产,增加单位面积产出,贵州省黄平县经作站于2004~2006年进行了西瓜高效栽培模式的生产试验,总结了马铃薯-西瓜 玉米(“-”为轮作,“ ”为套种)栽培模式,此栽培模式通过不同作物间  相似文献   

20.
目前,推广嫁接苗是解决西瓜连作障碍的一个有效途径,但西瓜嫁接苗能否安全越夏的问题仍未解决。为摸索适应目前市郊推行的大棚西瓜“一茬多收”的栽培模式及西瓜嫁接苗在大棚高温条件下越夏的相关气象技术参数。笔者进行了西瓜嫁接苗越夏试验,旨在研究其大棚小气候对西瓜嫁接苗越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